绿林网

科技简史读后感精选

科技简史读后感精选

《科技简史》是一本由[意]弗朗切斯科·帕里西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科技简史》读后感(一):《科技简史》——这是对人类这种生物如何推动科学发展的一次探索分析

尽管我们现在已经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创造出了让人目眩神迷的种种科学奇迹,但是,回头看看,还是对人类这种生物能够掌握科技的力量,为自身发展提供一环套一环的科技晋升之路,真的让人很不可思议。 来自意大利的作者弗朗切斯科·帕里西通过自己在跨学科认知方法的科学视角下的长期积淀,并依托自身掌握的认知领域相关学科的前沿资源,将自己对科技发展与人体本身特点相结合的长期思考和认知进行了总结梳理,最终为我们提供了《科技简史》这本具有参考意义的作品。 由于这本书里的内容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比较少见的研究领域或者研究方向,而且涉及到古人类学、哲学人类学、美学、媒介学、生态学、生态位构建的生物学等等偏冷门学科,所以可能在内容表述方面会产生很多特有的专业名词,这些冷僻的专业名词对不熟悉该领域的读者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理解上的困难,不过,没有读过这本书的读者朋友们也不必望而却步,作者在撰写这本书的时候应该也提前考虑过读者可能会有这方面的阅读障碍,所以在书中开辟小节专门做了全书的概述,对各个章节的内容规划和重要内容设置进行了提前预告,而且在每个章节的开头对本章内的内容的作用意义以及如何谋篇布局给予了进一步说明,这些都是有利于读者扫清阅读障碍的温馨提示。 通过这些提示,其实我们也可以回溯作者写作的方法构思,这对有志于创作的读者朋友们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科技简史》读后感(二):《科技简史》

最近在读一本意大利博士写的书,书名是《科技简史》,作者是意大利的弗朗切斯科·帕里西,他是一位认知科学博士,大学副教授。认知的生成和体现理论,媒体理论和摄影哲学都是他的研究领域。他采用基于跨学科方法的认知主义视角,研究技术和经验之间的关系。2009年获科迪斯科认知研究奖。出版了多部相关作品,同时也著有多篇有关科学认知的文章。

本书《科技简史》翻译的是周婷,是一位有名的翻译家,她是西安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专业毕业的。现在居住在罗马,从事记者,编辑,翻译工作,她先后就职于体坛传媒,《欧洲时报》,为《世界博览》等杂志撰稿。她较擅长历史,艺术,体育类翻译,译作有《国际残奥会纪事——跳跃健将》《罗马城堡区》等多篇。

在冰河时期即将开始前,人类在非洲东部出现了,最早开始地球上有多个人类物种同时存在,能人,我们已知最早会制造工具的人类,距今240万,他们能制造并使用原始石器做为工具,技术出现了,但幸存至今的是20万年前才出现的智人,他们开始利用工具开拓了视野,改造了生活,进而统治了世界,更进一步认识世界,他们靠的是什么?技术,那么技术是什么?技术是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进行的物质资料生产所凭借的方法,能力,手段或设备等。

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可以说科学和技术是不同范畴的两个概念,但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科学是技术的理论指导,技术是科学的实际运用,是科学和生产的中介。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相互促进发展形成的产物,是科学和技术的综合实力。它从一开始就拌随在我们的左右,从哥白尼到达尔文,一直影响着人类发展进程。我们从石器时代开始依次列举科技的发展,石器,骨器,青铜器,铸铁,马蹄铁,马镫,发条钟,望远镜,摆钟,平底船,改良蒸汽机,热气球,蒸汽轮船,铁路机车,双轮自行车,电动机,发电机,内燃机,电话,铁甲舰,白炽灯,汽车,无线电报,X射线,电影,飞机,坦克,航空母舰,电视,微波雷达,计算机,原子弹,弹道导弹,核电站,人造卫星,集成电路,鼠标,移动电话,数码相机,航天飞机,万维网….., 科技的意义就是促进人们向更智能,更高速的方向发展。无疑科技的进步,引领着人类的进步!

本书《科技简史》融合了认知科学,认知考古学,美学,技术哲学,生物学等学科,多角度分析科技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塑造和影响,作者用案例研究来展示技术之于人类的意义。值得放在床前细细阅读,让我们深知“科技就是我们本身”!

《科技简史》读后感(三):与科技谈谈话,你的人生更精彩

一位只有四五岁的孩童能把智能手机握在手中,通过指尖与屏幕的碰撞,实现点餐、出行、查天气,但年龄是孩童十多倍的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却在智能信息时代落伍了,无法凭借已有的经验去理解这个疯狂的时代。如何去理解其中的道理呢,《科技简史》绝对能给你一个合适的答案。 《科技简史》最为经典的论述:我们创造科技的同时,科技也在创造我们。我们不仅是一堆各司其职的器官、细胞构成的,而且是由科技分子、原子所诱导的。一个最简单也最真实的例证,八零后、九零后已经无法理解零零后、一零后的思维,后者似乎是科技移民,从来不会忧愁如何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习惯张口是饭、伸手是衣、有事找百度。

从人类诞生伊始,科技的力量就从来没有缺席过。当我们今天享受科技所带来的便利时,是否会联想起科技在上下五千年所走过的道路。之所以阅读《科技简史》,目的不只是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而是在继续推进科技进步的征程上,增加经验的总结与借鉴。观照科技的缘起、现状及未来,洞见人类进化的历程、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这是一趟有趣、有益、有效的科技之旅。 以线性的方式去书写历史是简单明了的,但它的缺陷在于并不吸引读者,只是告诉读者有什么,却不告诉为什么。《科技简史》展现了多角度的学科融合特点,粗略可见其融合了考古学、传播学、物理学、生物学、美学等,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模糊了科学与艺术的边界。对于科技创新的成果首要价值在于实用、好用,但也要美观、大方。

干货满满的科普书,总是能获得年轻人的青睐。对于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的一代,他们需要以史为鉴,在知兴替的同时拓未来。未来总会到来的,对于还生存在现代的人,需要做的就是做好对未来的思想准备与行动准备,否则就像网络流行语所寓示的那样,时代抛弃你的时候,从来不会和你打招呼。

现存于绿色星球的我们,除了从教科书了解蒸汽机、发电机的应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之外,还可以投身于伟大的时代,耳闻目睹信息科技的超凡功能。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是对科技进步最好的阐释。希望更多的读者从《科技简史》中汲取智慧与勇气,在前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推动科技实现新的跨越。

《科技简史》读后感(四):朝花夕拾,未来可期

大家都知道这个谜语“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的谜底,是我们人类。这是人类以一种距离长度,来提炼从出生到死亡的时间,也是“智人”随着自身进化而一点点得到的对自己的认知。当历史的车轮踏着滚滚红尘,浩浩荡荡驶向21世纪的时候,我们与科技技术之间的关系,一步步的从模糊到清晰,进而逐渐被剥离成多个学科,比如:生物学、美学、媒介学、认知科学、认知考古学,这些学科被我们逐渐认知是怎样的一种联系,那么如何将这些关系简化成为“4-2-3”模式,本书《科技简史》将会带领我们,通过共计七章的引领,步步为营,循循善诱,厘解生产进步与技术发展之间相互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进而探求科技发展的底层逻辑。

由台海出版社出版的《科技简史》,作者弗朗切斯科·帕里西,世界知名认知科学博士,墨西拿大学副教授。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有认知的生成和体现理论、媒体理论、摄影哲学。采用基于跨学科方法的认知主义视角,研究技术和经验之间的关系。

现在,智能手机、大数据云处理和网络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技术正在以千丝万缕的状态保持和我们身体、思维意识的息息相关,作者从科学技术的缘起、发展、现状和未来入手,连理清楚的分析剥解,科学技术是如何自远古,与我们自身相互影响。

在认知主体中,作者描述了“体化认知”的核心思想,即如果没有身体结构性的完善心智,那么就无法从哲学上理解心智。这是本书对于身体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融合的基本概念,也是本书开始认知之旅的基础。

在我们现在看来,原本是一件最简单的事物,但确是我们最强大、最古老的视觉艺术—镜子,让人们认知事物的平面,进而为达到认知延伸的镜片,再到技术影像,“将图像的表征性原理、镜子的反射原理以及镜片的放大特性融合在一起,达到将实物转化为表征性格式的特殊类型图像”。通过这些将实物反馈给我们,提高了我们的认知面,扩大了我们的视野,作者将其称之为“假体视觉工具”。而“假体会随着技术的反正而模糊,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变得完全不适应”— <科斯塔>,这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我们原来个体所拥有的功能转移至外部,被科技无限的物化并且放大。

书中提及了众多认知科学领域的专业术语,作者能够游刃有余的做到与日常认知紧密联系加以解释,并通过对我们熟悉的影像、考古发现和诗歌的引入,不仅能让读者轻松的阅读,同时作者旁征博引的知识面也是让人感叹不已!

风花雪月的生活固然平淡美好,但是,深入我们对身体及各种事物、技术的认知,以及了解现在各学科发展的联系、影响、融合,不仅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更有助于激发我们对待生活态度的激情,同时让科技证明我们的存在,并一直朝着未来可无限延伸!

《科技简史》读后感(五):当科技成为一种“功力” 直至人“技”合一

当科技成为一种“功力” 直至人“技”合一

《科技简史》一书,不能简单的望文生义,认为是一部直面人类科技发展的史学著作,因为作者弗朗切斯科帕里西,是认知科学的博士。而所谓认知科学,就是关于心智研究的理论和学说。1975年,由于美国著名的斯隆基金的投入,美国学者将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6大学科整合在一起,研究“在认识过程中信息是如何传递的”,这个研究计划的结果产生了一个新兴学科——认知科学。

打个可能不是太恰当的比方,香港演员刘青云的老婆是港姐出身,但学历是史上最高的,南加州机械工程学的硕士。刘青云一次受访中说,本来他以为把这个老婆娶回家,家里有电器坏了,她立马就能修好。但很快发现,老婆的动手能力比他强不了多少,更多是理论方面的知识,而不是直接关于实践。

举这个例子,当然不是说理论无用,只是想说认知科学的视角,与切入点,更加独特,也正如同封面上所写的:用大历史观审视科技与人类的关系。而这个所谓的大历史观,跟那种黄仁宇先生式的,也有所不同,并不是通过特定时间内,一些粗看并不相干的事情,“提炼”出内在的联系。

作者坦言写本书有两个目标,首先是要说明身体,事物和世界之间的交织是多么紧密,以至于不得不将分析的重心由人转向非人。其二是从当代认知科学的研究路线出发,对人与非人之间的关系历程进行一次个人的分析。

虽然帕里西在这本书中,常有反常规的做法,比如不加注释(但中文译本为了方便理解,还是加了一些必要的注解),但在具体展开时,还是非常照顾到读者的理解与感受。比如第一章《科技就是我们》第一节《技艺,技术,媒介化和其他标签》一开始,便用了两个众所皆知的例子,便是英剧《黑镜》,以及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的情节,强调本书讨论并捍卫的一个想法:技术并不是一个简单影响人们生活的复杂存在,在某些情况下,它还可以成为一个智人认知的构成部分。

之后的章节中,让我印象深刻的点,比如第五章《科技“魔镜”照出“我是谁”》中,提到“最初的反射表面十有八九就是水坑。十分有趣的是,古汉语中指代镜子的象形字正是盛满水的容器之意……

下方对应的注释称此处指的是监字,始见于甲骨文,字形如同人俯身在盛满水的器皿中照脸,大约到春秋时加金字旁,成为鉴,指映照的工具……不得不说,本书中类似的地方很多,很长见识。

之后还提到了电影,以及游戏。并提到了普洛提斯效应,即随着与化身结合的体验而改变其人格特征的倾向。“在一些实验中,玩家们进入被随机分配的角色,十五分钟后进行一场协商游戏。结果显示,扮演体型高大的化身使得玩家们变得更有攻击性,而扮演有魅力的化身让他们在关系情境中表现出了更多的自信。”

这当然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只是不知道会不会被那些反对游戏,并认为游戏该为社会上的暴力行为升级负责的观点,提供看上去合理又强大的理论支持?希望这只是科技世界中的“杞人忧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