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新英格兰人文之旅读后感摘抄

新英格兰人文之旅读后感摘抄

《新英格兰人文之旅》是一本由杜先菊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英格兰人文之旅》读后感(一):人文圣地的新英格兰

旅行对于现代人来说,早已不再是一件难事,在交通发达的今天,出国去任何地方,你都可以搜到不少的美食、住宿、美景攻略,甚至详细到哪家店有招牌菜,哪家住宿的房间阳光最好都帮你列出来了。

也正因此,现在的很多旅行,都变成了走马观灯式的到此一游。在前人铺好路的基础上,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跟着走一遭,但拍出来的照片却是越来越雷同,写出来的游记也都千篇一律。

所以现在有点特色有些亮点的游记打着灯笼都难找,更别提有文化有内涵的人文游记,那就像稀缺的国宝一样。因此,当我读到杜先菊写的这本《新英格兰人文之旅》时,内心的惊喜不言而喻,那种感觉真不是几句话就能表达清楚的。

新英格兰,是位于美国大陆东北角、濒临大西洋、毗邻加拿大的区域。它在美国甚至是全世界都有着令人羡慕的教育环境,提及那里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大学,都是世界级的名校。

同时,新英格兰还是美国的政治摇篮,以及美国的精神摇篮,是催生独立战争与人文精神的圣地。而且近百年前,在这片土地上,还产生了众多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及诗人,直到今天,他们的著作依旧深深影响着很多人。

作者杜先菊在波士顿旅居多年,在求学期间,就曾大量阅读了居住过那里的人文作者和作家们的生平与作品。在阅读之外,更是一一拜访了先贤们的故居和长眠之地,因此对那里的人文典故、历史知识,都如数家珍。

所以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每一篇都是那么的翔实生动,无论书籍作品,电影音乐,都考据的很全面,同时还配有大量的图片和访问攻略,只捧此书,就可按图索骥拜访任意的地点。

在未翻开此书之前,无论对爱默生、梭罗、艾米莉•狄金森、罗伯特•弗罗斯特,亦或玛格丽特•傅勒、索菲亚•霍桑、凯鲁亚克,除了他们的名字和部分作品有些了解以外,对他们的家庭、生活和朋友圈都知之甚少,或者说一无所知。

这里的意思不是说要去八卦名人的个人生活,而是觉得每个圣人首先都是一名普通人,正是他们有着特别的生活和经历,才让他们成为了与众不同的那一位。如果对他们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知,知道了他们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们有着怎样的创作背景,再去阅读他们的作品时,或许更容易去理解和领悟作品本身。

文/颜先生

《新英格兰人文之旅》读后感(二):踏着文人的足迹

旅行随笔的写法各种各样,年轻如猫力可以信马由缰、肆意乱步,温婉如苏枕书可以讲讲京都的日常,而作为一个长居爱默生故居附近的学者,杜先菊用人文的方式,循着这些伟大作家的足迹,为所有想要了解美国的朋友们绘制出了一幅精致的北美文学地图。

《新英格兰人文之旅》的原点是康科德镇的爱默生故居。在这里,有专门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医院,有其居住过的老庄园、发表过演说的中心广场,以及墓地睡谷。作者带领着我们一边回顾爱默生的生平,一边追寻着他的足迹,欣赏他的作品,还用照片和自己在康科德图书馆参加读书会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今日康科德镇居民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喜爱与崇敬。

虽然作者近水楼台与伟人比邻,但对于爱默生的熟悉也是靠阅读其作品,并大量查阅与搜索资料而来。而围绕着这位中心人物,这趟人文之旅的步伐也慢慢延伸至了作家路易莎•梅•阿尔科特、杰克•凯鲁亚克、纳博科夫,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罗伯特•弗罗斯特、西尔薇亚•普拉斯等等。

不过,书中写到的名家名地远不止这些。梭罗和他笔下的瓦尔登湖、霍桑才华横溢的夫人索菲亚、伊迪丝•沃顿与欢乐之家、钢琴家傅聪和乔丹音乐厅等等都成为了书中一个个知识与趣味兼具的人文景点。

穿梭在时光隧道,时而置身先人们曾经生活和创作的空间,时而潜入他们的文字之中去感受另一个时代的文化与精神,又不时和作者一同享受发掘与追寻新知的乐趣。人文之旅对旅者心灵的滋养远比走马观花吃喝玩乐要来得深邃与绵长。

而作者杜先菊也把自己在文学与研究上的严谨带入了这本旅行随笔,在每篇文章的最后都附有访问攻略和参考文献。访问攻略中写明了参观时间、联系电话、参观费用等项目,方便想要亲自去看一看这些地方的读者参考。而参考文献则可以为想要深入研究的专业人士提供文字方面的参考。

在交通与网络发达的今天,想去一个地方游览并非难事,难得的是找到一个好导游。《新英格兰人文之旅》的最大价值正如作者所言,就在于可以让有幸访问当地的朋友按图索骥,寻访名胜;同时让远在中国的读者通过图片与文字神游美国的精神家园。而准备长居康科德的居民则可以通过这本书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人文底蕴,探寻美国精神的来龙去脉,真正融入当地生活。

踏着文人的足迹,去寻访美国的精神家园,看作家的人生与创作,也让我们在千万里之外的地方感受到了亲临其境的满足。《新英格兰人文之旅》值得一读。

《新英格兰人文之旅》读后感(三):神游新英格兰

这本书名为《新英格兰人文之旅》,当然跟“新英格兰”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有必要首先解释一下何为“新英格兰”。 新英格兰,既然是在英格兰前面加了一个“新”字,当然不是在英国的英格兰了,而是在新大陆的美国了。之间的历史渊源这里就不赘言了。新英格兰地区是美国的一个区域,包括了现在美国的六个州,由北至南分别为:缅因州、佛蒙特州、新罕布什尔州、马萨诸塞州(我们一般称之为“麻省”),罗得岛州、康涅狄格州。整个地区位于美国大陆东北角、濒临大西洋、毗邻加拿大,当地华人常称之为“纽英仑”。如果借用这本书介绍来讲的话,这里既是美国的政治摇篮——独立战争催生了美利坚民族;也是美国的精神摇篮——爱默生的《美国学者》,宣告了美国独立人文精神的诞生。地位之高,影响之深远,非美国领土上其他地区可以比拟。

新英格兰地区的自然风光是非常优美的。这里分布着很多小型的山丘,有曲折的海岸线,多沼泽地和湖泊。这都是拜大自然所赐,是古老的冰川时代的产物。美国的这么多文人学者喜欢驻留此地,跟这里迷人的自然风光自然是脱不了干系的,

新英格兰地区拥有全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教育环境。美国著名的常青藤盟校的8个成员里,就有4个位于这个地区,它们是: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哈佛大学、达特茅斯学院。本书的作者杜先菊就是在这个地区的最大城市以及经济与文化中心——波士顿居住多年,求学期间,作者饱读曾经在这个地区居住和创作过的人文学者和作家们作品。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学习和工作之余,先后实地拜访了不少先贤的故居和墓地,留下了这些优美的文字。通过这些文字,我们不但可以领略了新英格兰地区一带优美的自然风光,而且可从中窥见美国人文精神的底蕴和风采。

每篇文章后的“访问攻略”也是别具特色。诸如在《爱默生:康科德圣人》正文之后,作者介绍了爱默生的故居、墓地,以及他和霍桑故居老庄园和北桥康科德古战场的情况。故居的介绍中,不但介绍了开放时间、联系的电话号码,而且想尽地谈到了导游解说参观费用,真可谓细致入微,服务全面周到。即使你无缘实地拜访,也完全可以神游一番了。

《新英格兰人文之旅》读后感(四):世界这么大,用心去看看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有一封辞职信火爆中国,因为她说辞职的理由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是的,无论是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18块玩转西藏的穷游,又或者洒脱不羁的自驾游,旅行已经风靡了这个时代。

谈起旅行的风靡,这几年旅行类的节目火爆,似乎也可见端倪。自《爸爸去哪儿》开始,《花儿与少年》、《花样姐姐》、《西游奇遇记》……种种以不同主题的旅行节目应运而生,这些节目已然跳脱了往昔纪录片或风情片稳重端庄不徐不疾的新闻联播口吻,植入了更多情感层次的东西——亲情、友情、勇气、毅力……这是节目和当事人试图去寻找和展示的东西。从”旅行类真人秀“这个媒介手段一夜爆红、经久不衰的现象来看,如今的旅行的的确确不仅仅是”看看“而已,多了更多思想层面的寄托,是思想深处的撞击。

如果说以上的真人秀是体验思考式的动态旅行,那么《新英格兰人文之旅》就是一部用心去看世界的静态旅行。新苏格兰独有的历史与人文,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居住于此,从静谧的湖畔、层叠的山林到独立一隅的小院,共同拼出了一幅属于新英格兰的北美文学版图。杜先菊则在若干年后悠然其间,思忖着那一草一木的风华与其主人的前世今生,虽着眼于景致而不限于景致,深入浅出地将这版图上颗颗璀璨的珠宝向世人描摹了一番。依靠地图、攻略或者旅行团走遍天下的人比比皆是,但用心灵去游走一块看似并不大的疆土却谈何容易。一则是心态,二则是文化,能将这二者双剑合璧,融会贯通于此间山水,展露艾默生、梭罗们的光华,是为杜先菊之能也。

在游历之时,作者并未照搬”百度“详实的介绍,而是从自己的角度加以理解再将之行文。她写《艾米莉.狄金森:花园中孤独的诗人》,先读过了艾米莉的死亡诗,并拜读了《艾米莉.狄金森的花园》去了解主人公诗人生活得另一面,才踏上通往艾米莉花园的乡间小路,而在看到花园中一株醒目的玉兰花时,杜先菊很轻易地代入了自己童年生活的旧迹,这是彼此认同的一部分。看过景的部分,也思虑过主人公亲临此景时的况味,再将艾米莉的生平一一道来,似乎作为读者,我的了解也同样代入了不少思考的成分。

大山大水是景,山清水秀是景,亭台楼阁是景,而寂寞的人文也同样是景。有时我们只需带上健康的身体行云流水地观看,那是洒脱和惬意;而有时我们却需要带上心深入其中地体会,这是用心去领略。世界这么大,我们看不完世间山水,却可以将看过的世间山水都停泊在心上。

《新英格兰人文之旅》读后感(五):像泡图书馆一样在人文世界里遨游

现代生活的便捷快速,让旅行不再是难事,有钱有闲的旅行者越来越多,于是派生出的各种旅途故事,旅行手记,旅途留影,景点风光或者旅行指南、旅行攻略等等也变得泛滥、随处可见。原本愉悦的旅途生活变得勿忙,变得走马观花,变得仓促和拥挤。

如何避开知名景点汹涌的人群,如何避开旅行中的喧嚣和嘈杂,杜先菊和他的《新英格兰人文之旅》以旅居式的人文行走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范本。作者杜先菊几乎在图书馆长大,他对十九二十世纪的作家们如数家珍,又因旅居波士顿多年,因地缘之便,亲自走过新英格兰地区,特别是波士顿一带许多作家故居或者墓地,追思往昔无数历史掌故,瞻仰先贤,人文宝藏富丽堂皇。杜先菊将这些亲历结集成独属个人的新英格兰人文之旅,于是也让我们跟随作者脚步深入这片低调丰饶的人文世界。能与爱默生作邻居,听艾米莉·狄金森读诗,或者与梭罗一道聊《瓦尔登湖》……这样的旅行生活简直不要太好,简直就是梦寐以求。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 ,美国最富传奇的女诗人,人称“隐士女诗人”。中学时代,非常喜欢她的诗,很惊艳。“Had I not seen the Sun/I could have borne the shade/But Light a newer Wilderness/My Wilderness has made”(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或许我还能忍受黑暗/可如今,太阳把我的寂寞/照耀得更加荒凉。)荒凉、简约、质朴、深刻又无望。

“I never saw a moor /I never saw the sea /You know i know the heather looks /And what a billow be /I never spoke with god Nor visited in heaven /Yet certain am i of the spot /As if the checks were given”(我从未看过荒原,我从未看过海洋,可我知道石楠的容貌和狂涛巨浪,我从未与上帝交谈,也不曾拜访过天堂,可我好像已通过检查,一定会到那个地方。)宿命论的气息扑面而来,孤独,强大,精炼却又让人着迷。她的诗多是关于自然、生命、信仰、爱情、死亡和永生,性格的孤僻和叛逆让她更倾向于心灵的自由、坦荡和自然的发生。

有人说她代表着“最为惨烈的现代性受难的文化形象”,一方面绝对希望,一方面又极度绝望。其实,她只是在内心找到更丰饶的世界,用文字编织了一场孤独的宿命,生命的悲剧,还有无法抗拒的悲情之梦。新英格兰的麻州西部的安姆斯特城有她的故居、花园和墓地。

在书未作者分享了他的图书馆情结,“有书可读,有时间可读书,有事没事在图书馆里泡着,饿了出去吃一顿,吃完了再回头再泡”。这样的日子,真是快活。 我也想有这样的日子,不过,读《新英格兰人文之旅》按图索骥,寻着这些文人的脚步深入探索,也就有泡图书馆的意思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