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流浪者旅店》读后感锦集

《流浪者旅店》读后感锦集

《流浪者旅店》是一本由(荷兰)塞斯·诺特博姆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流浪者旅店》读后感(一):未成文的句子

旅馆那篇,以及在看的撒哈拉那篇,讲到为什么旅行。。。字字都是我想说而未成文的句子-----------吴苏媚

“旅行是不断地和他人交错,而你又总是孤身一人。这就是矛盾之所在:你在世界上旅行,而世界却在他人掌握之中。”

《流浪者旅店》读后感(二):摘录

旅行,同样是需要学习的。

旅行是不断和他人交错,而你又总是孤身一人。这就是矛盾之所在:你在世界上独行,而世界却在他人掌握之中。

波德莱尔曾写道,旅者离开,就是为了告别。

客人不是随意而来的,他们自有秩序。

我害怕旅馆火灾。住旅馆的本质意义和其精髓,正在于你可以问“他们一些事”,而“他们”则不能问你。你好像是付钱买了这特权。他却保留着记录:和谁同行,在哪里,何时,房间号码。

房间窗外正在下雪,我却能穿着热带服装在屋内漫步。

不是为了知道我在哪里,而是为了确认世界依然存在。

起码六十次进入陌生的空间。也许是因为旅行者特别是独身旅行者,虽然不知不觉,但是心知肚明,在不熟悉的环境中,他会顺从于最脆弱的人类活动:就是埋头睡觉。

我自己就成为了恐惧本身,我无所畏惧。

《流浪者旅店》读后感(三):漂泊的荷兰人

真是漂泊的荷兰人啊。荷兰国土过小,荷兰人精力旺盛,所以只能在世界上漂泊,这是我荷兰朋友的说法。

荷兰作家塞斯·诺特博姆的书:《流浪者旅店》是作者上世纪50年代到世纪之交间的作品。作者从欧洲到非洲游历了几十年。而这书,不是游记,几乎无关景色。却是作者对旅行,对时间,对孤独,对历史和文化的感悟。作者却又时不时就拿阿姆斯特丹来比他旅行的地方,真是故土难离啊!!

“这是场游戏,他知道这亦幻亦真,他将一切的假象都拼起来,形成一个似是而非的旧日时光,这游戏叫古往今来。”

“游客在凝固的时光前摆出姿势,留下自己活生生的影像。”

“时间本身什么都不是,对时间的体验才是一切。当体验消失,就如同一片虚空,这是死亡的象征,然后才会全部遗忘。”

“海德格尔拒绝将时间看做连续的‘此刻’,他将时间看做是桥梁,联系着已经发生过的,也就是过去,从前的事情,和即将、在将来,在某天发生的事情。”

“旅行是不断地和他人交错,而你又总是孤身一人。这就是矛盾之所在:你在世界上旅行,而世界却在他人掌握之中。”

《流浪者旅店》读后感(四):关于时空之旅的冥想

“生活在别处”——这里所说的,不是米兰·昆德拉的言语,而是兰波的诗意。前者作为动词昭示着人本身追逐的精神欲望,而在后者那儿,“生活”这个名词直接将人类未来的需求置于一切不可得和不能求之中。塞斯·诺特博姆的文化旅行随笔可以被视为人类实践追求“朝圣”梦想的最佳调和物。

前些年,《绕道去圣地亚哥》让我认定塞斯·诺特博姆是个随笔大师。他擅长运用哲思的智慧,而不是蠕动情节的能力去经营路途上和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如今,这位荷兰老者的《流浪者旅店》再次让人眼前一亮。

许多作家都不屑写旅行随笔,因为容易写,写得好也不难,这比刻意去回忆事情并猜测后面的可能性结果,或者虚构美妙的情节要来得廉价得多。新鲜事物总是能轻而易举地触动一个人的过去,然后引发感想,灵感喷涌,笔泻千里自然不在话下。而诺特博姆这儿,这种文章却变得不再那么廉价。他的旅行理念就是兰波的诗意灌注,不管是在威尼斯、曼图亚,还是冈比亚、撒哈拉,《流浪者旅店》总是回光返照,不断有古今中外的家族、传奇、王朝层出其里,闻所未闻的各种语言和遗址屡见不鲜。这样旁征博引,自然不足为奇,也难以成为吸引人的理由。于是,他说,“头脑是思想和感受的器官,若要思考,总会先不由自主地触动大脑皮层,而回忆就在那里。回忆中储存了成见——先入为主之见,每个人都是如此看待万事万物的,在真正开始思考前,要先经过这陈陈相积的成见和老看法。”这样,旅者笔下就挥发了每一块岩石、每一颗沙砾和每一打海浪的诱惑,虽然读来满目客观真实之物,却不免让人联想驻足点的时空故事,而不是一般的私语化情感。

每个空间的时间不一样。旅者每到一个新的空间,就不能不提及新空间的遗迹故事、民俗风情和历史人物,甚至直接从这些东西入手。比如到阿伦岛,旅者就提及爱尔兰的教堂和知名人物(这里不单单是叶芝、乔伊斯等文艺大家),还有“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拍摄的的《阿伦岛人》和人们为了一美元的苦战生活……当然免不了旅者对身处此地的冥想,这冥想的直接作用力就来自于这新时空。而将所有涉及此处旅店的一切,也就是旅游目的地的所有时间和空间纳入旅者自身思考的视野之中,就是这本书的最大特色。

“在奇丽的异域风情和真实遗迹之下”,只有冥想带来的思考快感才能真正充实旅程,而这几乎是旅者文化人的思维要塞,诺特博姆也不例外,他的旅行随笔,本质上来说并没有任何故事发生,而那些鲜为人往的地方,以及那些地方背后的时空故事,兴许才是伟大游记值得阅读的最后一块宝地。

《流浪者旅店》读后感(五):诺特博姆的《流浪者旅店》

摘自《推他网》 作者:竹 帛

“旅游”与“旅行”在我看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旅游”突出的是“游”,目的性较强;“旅行”重点在于“行”,给人一种仪式性。在中国某位知名作家的许多作品中,时而西藏,时而印度,以此营造出一种“朝圣”的意味,便是看透了这“仪式性”的意韵。可能这种偏文艺的“行纪”能够取得很多受众的共鸣,但我却不认为这是一种高明的写法。优秀的游记应该是闲适、灵动、富有情趣的,而如果再能融入作者的哲思,就更加精妙了。

在阅读诺特博姆的《流浪者旅店》之前,我从来没想过“旅行”可以这么来写,我甚至不敢将其称之为“游记”。对于一个自幼读惯了《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赤壁赋》、《钓台的春昼》等游记的读者,《流浪者旅店》从多个角度展现了有别于传统“游记”的特质,带给人一种别开生面的阅读体验。

《流浪者旅店》并不易读。全书仅有两百余页,由十四篇游记性的散文构成,涉及到欧、亚、非、澳四大洲的多个城市。从前我对自己的阅读量和知识储备颇有自信,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却频繁的惊讶于自己的无知。无论是政治、宗教、历史、艺术甚至是不少掌故,诺特博姆仿佛信手拈来一般地浓缩在了这些短文之中,这种高密度的信息量让我在阅读中产生了喘不上气般的感觉。

我们都知道诺特博姆绝不是一个炫学作家,因此书中包含的信息绝非是简单知识的罗列。作家以城市为载体,通过对历史的回忆、艺术的欣赏、文化的品味,始终进行着发现与自我发现,剖析与自我剖析,最终将很多包含了自己哲学思考的事物用不经意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书中“游记”带给读者的大多不是身临其境的画面感,更多的时候显得朦胧、抽象、需要意会。

也许是因为《流浪者旅店》中包含了太多传统“游记”中不会具备的哲思和情绪,因此传统的“游记”写法也注定承载不了这本书的内容,于是诺特博姆选择了一种近似于意识流的写作形式进行叙述。作家在文章中所构建的时空复杂精妙,体现在情节上就显得跳跃、零碎,阅读的时候我经常会跟不上作家的节奏。

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大约还在于欧式审美与中国审美的巨大差异,这一点在书中也略有提到。诺特博姆对于意象与情节的杂糅与洛可可艺术风格有几分相似,而对于情感的宣叙和对记忆的把控则具有印象派的影子。文章最终所形成的神秘、微妙的感觉不仅让我想到了《追忆似水年华》的笔调。

这种关于“旅行”的写法着实罕见,却又非常符合诺特博姆创作的特点。在《万灵节》与《仪式》之中诺特博姆就向人们展现了自己实验性的风格,而哲思、灵性、文化亦始终贯穿于其作品之中,另外他还声明自己是一个并不追求情节的作家。而《流浪者旅店》中那种随性而至的行文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睿智的哲学思考无不表现了诺特博姆深厚的功力和鲜明的个人特征。

还是那句话,《流浪者旅店》不易读。主题上的宏大让人无法从容的阅读,巨大的信息量又考验着读者的理解力,贯穿始终的哲学思索是内容愈发高深,更重要的是近似意识流的叙述手法让你稍有不慎思绪就会脱离到文章以外。因此静下心来对上作家的思路,跟着诺特博姆的节奏,方能慢慢品味出这本书的妙处,如果再能由旅行对人生、世界有一些自己的体悟,那就能算得上是这本书的知音了。

《流浪者旅店》的阅读门槛不低,这本书挑战了读者的知识储备、阅读上的耐心、抽象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寻找与作家在精神上契合的能力。阅读之时可能会产生晦涩、苦闷的感觉,但请不要轻易放弃,一点一滴地反复品味,绝对会让你受益良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