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艺术世界中的7天读后感100字

艺术世界中的7天读后感100字

《艺术世界中的7天》是一本由萨拉·桑顿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世界中的7天》读后感(一):感觉还是《藝術市場探密》更贴切

其实是很好的一本书,介绍了一些艺术品拍卖行业里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细节,比如拍卖师、比如如何寻觅艺术品、比如如何吊足有钱人的胃口,等等。艺术品都是烧钱货,你家墙上挂一幅书店买来的印刷书法,和挂一幅大师的真迹,对那面墙来说,没什么区别,区别的意义在于来客怎么看,夜色怎么掩盖。

《艺术世界中的7天》读后感(二):好书

知道了很多表面背后的东西,写得很客观也很有可读性。比一些中国评论家写的假大空不知道要专业多少倍,反正是我读到过的少有的好书。对此作者专业严谨又不乏风趣的著书态度表示敬意!

艺术还纯粹吗?

《艺术世界中的7天》读后感(三):读后感

当代艺术品市场是一种次级商品市场,有点像虚拟货币的山寨币,今天突然可以涨几十倍,两个月之后便无人问津。只有食物链顶端的(1%中的1%)才会获利,甚至连小规模一点的富人都会是韭菜。像Reinhardt、Hirst、Koons这种艺术家背后都是有大财主和收藏家制造供需假象,抬高价格的。艺术圈有精致的阶级秩序,然而艺术家又代表着“反体制”,所以艺术圈的自我冲突和精神分裂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统治阶级的神经/逻辑错乱。

伟大的艺术家仍然有,但很多大艺术家虽然艺术品是反体制的,但他们本身的地位其实是体制的核心位置。大多数艺术家都在很小心地塑造自己的作品和形象。即使是“坏小子”,“朋克”,“异装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大多数到达事业巅峰的艺术家都会反复说:“为了钱做艺术就没意思了”,仍然体现出与资本隔离的姿态,其实人家私底下搞关系搞人际政治很辛苦的。

有关艺术史的正统:也是体制的一部分。如果你在艺术品或者艺术家作品系列面前,要Art Forum和艺术史文献为你提供欣赏线索,才能让你对面前的艺术品有所感受,此时应想想你自己正处于一个精心制作的社会实验中。例如我对村上隆的“超平”(superflat)概念和其作品Oval Buddha,就有这种怀疑。但同时,我个人对Cindy Sherman、 Yayoi Kusama、Laurie Simmons、Maurizio Cattelan有很直接的反应。仔细想想,艺术圈本身就像一个不断把主观客观化、把反体制精神平庸化的群体性表演艺术。而Stefan Simchowitz这样的坏男孩经理人则是其中我最爱的表演艺术家。

我认为:做艺术家不要有任何幸存者偏差。要快乐地无名下去。

《艺术世界中的7天》读后感(四):走进艺术的世界

当艺术大师、拍卖行、名作名画这一串词出现时,首先让我想到西方那高雅的艺术,其次就是觉得这类东西离着自己很远,高不可攀,再次就是觉得搞艺术的都应该是不食人间烟火,一幅高高在上的样子,不屑世俗的样子。一直以来这类东西对我这种平凡的人来说,都是神秘的,雾里看花一般,十分向往能一点一点走进去,看看真正的面目。于是当英国作家和社会学家莎拉 桑顿,带着新书《艺术世界中的七天》而来时,这就探索艺术的机会,作者在其新书《艺术世界中的七天》中对当前西方艺术世界的描述,立刻就让我沸腾了,不看这个看什么。

洁白封面,立刻给我一种很神秘,很高尚,似乎是一幅名画,生怕一不小心把哪里弄脏。心怀一种对艺术的向往,打开书。作者在五年的时间去接触艺术大殿,首先给我们讲述了拍卖会,一位合格出色的拍卖师的工作流程,是如何认真了解一个作品,如何掌控大局,语速,语调,既能让在座都听清楚,又能让人听出主次,哪句是重点,哪句是点作品的精彩。作者通过拍卖会,博览会,等等这些,拉近我们与艺术的距离,告诉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艺术品被展览,越来越多的人称艺术家,让人们觉得艺术无国界,艺术圈是公平,平等,民主,那就错了。艺术在全球陆续发展了,但是巴黎和纽约绝对是艺术的中心。就算是在21世纪,全球陆续发展起来也有一定的时间。艺术品,

当作者还未成名或是其作品未被捧红时,价格是很低的,但是几年或是十几年之后,或许就会作品大红,那在拍卖会买高价作品的人,不如在低价时发现作品价值的人,能拥有那样的眼睛,能发现商机,那些才是慧眼识珠的人,那些人更不屑在拍卖会上一掷黄金的人。可是艺术的价格又岂是用金钱能来衡量的。采用文中的话语“就连务实的艺术品交易商也会告诉你,赚钱只是艺术的副产品,不是艺术的终极目标。”艺术是无价的。我想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去了解,要去探索的。

《艺术世界中的7天》读后感(五):聊八卦嘛

《艺术世界的7天》描述了04-07年之间发生的一些艺术事件,作者运用其庞大的人脉关系在民族志学写作的理解下(后记说这是一种观察性的写作模式,对社会和文化现象进行直接描述)完成了整本书的写作模式。

本书最先接触的是拍卖会,艺术品的天价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这是毫无疑问的。就目前来看,中国买家在国际市场上的力量近年来愈发显著,8个月以前上海龙美术馆拍到19世纪意大利艺术家莫迪里阿尼的裸女耗资1.7亿美元,随即成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新闻。而就在刚刚结束的6月29日英国脱欧以后的首次苏富比伦敦拍卖会上,46件拍品中也成功售出了40件,总成交额达到了522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4.68亿),中国买家与国际买家之间的“交战”也很激烈。然而,这些记录仿佛离我们日常生活很远,尽管艺术藏家可能对艺术品价格的暴涨叫苦连天,但对于平常生活的人们来讲,特意去买票参观这些高价竞拍回来的艺术品并没有那么重要,即使是业界,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可能也会经常发生,毕竟私立美术馆人流量最多的时候,可能就是每年的博物馆免费日。

本书中国际拍卖会的人声鼎沸让我想起我刚刚参与的国内拍卖会的热闹场景,拍卖会前2天是预展,会有一些感兴趣的藏家看看这次藏品的内容,但来的大多数是艺术爱好者,藏品的预估价格被控制的很低,一般最后的成交价都会高出预估价。我所在的展厅这个时候走来了一对母子,孩子大概刚刚成年的样子,他们径直走到一幅画作面前合照。“这位就是艺术家吧”,我旁边的实习生开口问道,他们笑了笑点了点头。等他们走后,我听到有人议论“这幅画的画面的那么粗糙居然也拿来拍卖”以及“妈应该会给他拍一个好价钱”。后面我跟站在旁边的展厅的负责人交谈,问他国内拍卖会画作的入场选择凭的是什么? 他回答说绘画其实很好进入目前国内的拍卖会,拍卖前工作人员会从各处收集拍品,而且很多在校的年轻人尤其是艺术硕士、博士,很忌讳走入拍卖市场,可能这就是这本书里讲的那种当艺术家或者收藏家都避免的二级市场的现象吧。最后,他在那副年轻人的画作前站了一会,跟我们说“他家人这么做会害了他”。也许从这个层面上,可以看出目前国内艺术市场或者是直接说拍卖市场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与这本书中所提供的国际市场的尔虞我诈的资本运行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除了拍卖会之外,这本书里还提供了艺术市场背景下的各种交易和宣传模式,例如拍卖会、博览会、双年展、杂志以及奖项的一些内部八卦,从中可以看到不同于以往为艺术而艺术的叙事,对于当代艺术,这些涉及到的艺术家或者收藏家之间的八卦可能比真实的艺术品还要显得更加亲近。除此之外,这本书还有个别章节描述了离赤裸裸的金融市场距离稍远的艺术家村上隆工作室的运行模式还有加州艺术学院艺术评论课的内容形式。

一件艺术作品在拍卖市场的走红程度与其作品规模,创作时间,流传顺序等因素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好的作品通常都是艺术家和身边的人共同的思考。本书第二章就描述了加州艺术大学的艺术评论课的具体内容形式,加艺的老师也是第二身份的艺术家,艺术评论课的老师是迈克尔·阿舍,在课堂上,学生将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让大家点评。课堂的氛围很自由,只要不干扰到其他人,学生可以带零食、宠物等一切可以让他们感到舒服的物体。其中一位女生的作品引发了大家的讨论,她因他人强烈的攻击20世纪50年的抽象表现主义而进行了新的尝试来体会空间的抽象性,而她的同学认为其作品妄图概念化的倾向离概念主义还很远(P52)。在这里,艺术的创作被加以更分析化的研究,直觉和灵感这种类似于“天才”的表现行为被大大的弱化了,课堂是远离繁闹的市场的安静的栖息地。另一方面,艺术家的工作室也可以看出这种合作模式产生的另一种效果,村上隆的艺术工作室分布在美日两地,为了扩大自己的形象力,他开办了Kaikai Kiki 有限公司,公司约共有90位员工,设计管理其艺术品、设计商品、代售、和经营与时尚产业、电视产业、音乐产业之间的生意。村上隆的工作室雇佣了其他艺术家帮他完成各种类型的作品,他对帮手的要求可谓是一丝不苟,本书作者跟随村上隆的绘画代理商以及村上隆在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回顾展负责人一同拜访了这位艺术家。在这一分章中,可以看到当代艺术家是如何进行艺术创作以及买家和策展人是如何与其合作的。

一开始接触这本书源于一门“艺术收藏与历史”的课程,老师将它列入了课前读物中,可能接触的是英文版所以很大程度上不能理解其中的幽默加上自己语言水平的限制,读了一章就读不下去了,回国看到有中文版,很是欣喜,这里大概写了自己有所印象的2、3节内容,还有很多其他的八卦也十分有意思,希望有更多同好可以一起交流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