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的吊带裙》读后感摘抄

《我的吊带裙》读后感摘抄

《我的吊带裙》是一本由邬霞著作,华龄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30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吊带裙》读后感(一):《我的吊带裙》:只要不放弃追求,哪怕在尘埃中也能开出花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邬霞是真的勇士,读完这本书后很佩服这样的女孩,坚毅勇敢,无所畏惧,一直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的吊带裙》这部非虚构文字聚焦了打工群体中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理想信念,他们繁琐的工作,那恼人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都摆在了读者面前。

我们真的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吗?通过邬霞的这本非虚构小说,我可以坚定地说:可以! 邬霞刚开始进工厂车间的时候甚至都没有身份证,以未成年人的身份工作了很久。但是她一直都有一颗想改变的心,没有被生活的尘埃压垮脊梁,这一点是我最佩服的,回首我自己的过去,我没有这样的勇气,所以我会后悔,会茫然,看完本书中,我心中升起一股力量感,也许我也该打破舒适圈,去努力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每个女孩子都有爱美的权利,厂妹都是穿着工作服,死板又不好看。邬霞笔下的人物特别真实,斤斤计较的拉长,没有人情味,总是鸡蛋里挑骨头。还有嫉妒心很强的同事,总是见不得你好,爱背后里说三道四,打小报告。当然了,也有重情重义的人,总之是一部展现人间百态的非虚构文学作品。 如果对当下的生活不满意,是郁郁寡欢?还是拼出一条血路?大部分人迫于生活的无奈,会屈服于现实。但是邬霞却从来不认命,一直有一颗读书心得邬霞,在繁重的工作间隙一直在读书写作,她的文字开始发表,她从一个打工妹蜕变成一个诗人和作家。这种执着和坚毅的精神值得很多对当下纠结的人学习,很多时候,我们努力争取,勇敢迈出第一步,结局就会不一样。 读这种非虚构文学最大的感触就是很真实,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构思奇妙的故事情节,但是真情最能打动人心,朴实的语言最能走进读者的心中。 吊带裙,是邬霞最喜欢的服饰,它不仅仅是一件服饰,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希望每一个女孩子都能挣脱加固在自己身上的禁锢,穿着吊带裙冲出尘埃,在阳光下翩翩起舞!

《我的吊带裙》读后感(二):穿着吊带裙的我,拥有生命中最强烈的光亮

最近读了邬霞的一首诗《吊带裙》,里面有一句诗让我印象深刻:

“等待风吹

你也可以奔跑

但一定要让裙裾飘起来带着弧度像花儿一样”

因为这样一句诗,我特意百度了她的经历,这才发现她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打工诗人”。她曾参与拍摄 过纪录电影《我的诗篇》,登上过央视五一特别栏目《工人诗篇》、凤凰卫视《与梦想同行》 《冷暖人生》《鲁豫有约》 ,还在天津大剧院参加演出,得过深圳网络文学拉力赛优秀奖、全国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奖散文类提名奖、深圳睦邻文学奖2019年年度十佳、2019年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榜”、深圳青年文学奖等奖项。

对她感兴趣,所以就找来了她的第一本非虚构随笔作品《我的吊带裙》,感觉到她在《我的吊带裙》中用她最原生态的书写,详细的记录了她在深圳的谋生历程,写她在文学上的追梦之路,写她曾讳莫如深的婚姻,全景式的展现了现代打工人的真实生存状态!

曾经的她14岁南下辍学打工,瘦小的身躯还未长成,便被迫开始承担生活的重压。这些打工者的苦难、不幸、悲情和人性的阴暗面,在邬霞的作品中可见一斑。打工的经历让邬霞感到十分压抑、痛苦。16岁的她开始写作,想要通过文学来脱离工厂的打工生活,二十多年来笔耕不辍,时至今日仍在继续。那个时候的她坚信我的未来会比普通女孩要精彩,前途、爱情她都会拥有。所以她用笔详细记录了作为一个工厂人在各个工厂里做童工、仓管和前台文员的生活经历,还有失业后摆摊的艰辛,身为外乡人租住在出租屋,无奈搬家,渴望有一个自己的家,以及远嫁之痛和不幸的婚姻。

正如作者所想,她想让我们知道吊带裙”是一种隐喻,即使我们经历重重磨难,仍然心生美好,想要像城里女子一样,穿着吊带裙,走进都市,成为真正的深圳人;仍然相信爱情、渴望婚姻,不放弃对生活的希望。

我们是疼痛的,因为我们在真正的生活!

我们的身体虽然瘦弱,但是我们的内心是倔强的!

一个人的觉醒是渺小的,但是最终会成为这个时代的洪流!改变整个时代!

《我的吊带裙》读后感(三):苦痛生活里开出的一朵花

罗曼•罗兰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生活有千百种模样,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透过文学作品的讲述,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但没有切身体会的人,很难真正有共鸣。

在邬霞写的《我的吊带裙》这本书中,讲述她从老家辍学到深圳打工这二十几年的生活,这里面有她对“打工妹”生活的厌倦、有她在此期间萌生出的对写作的热情和坚持,有她婚姻生活中的遇人不淑,有她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她的眼光聚焦在和她一样在深圳工厂打工的底层劳动人民,他们迫于生计,在深圳这座之前的“世界工厂”中四处奔波。他们中有的人成功地在这座城市安家落户,有的人在现实面前选择离开又在现实面前又选择回来,有的人就像邬霞一样,一直在这座城市里为生存而苦苦挣扎。

在这形形色色的人中,有的人能苦中作乐,始终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和向往,有的人满腹牢骚、把对生活的不满发泄在别人身上,有的人已经放弃生活,浑浑噩噩,得过且过。

人生百态,尤其是底层人们的生活百态,都在我们眼前铺展开来,这也侧面反应了深圳这座城市的发展蜕变。越来越多的底层人民在深圳留不住,也越来越多的人才在深圳扎根。

在深圳的发展之初,有大量的人们从农村赶去深圳务工,形成了一股打工潮。当时的深圳,遍地是工厂,工人们的生活反馈了这座城市的底色。劳动人民的勤奋拼搏在这里得到了体现,但生活也存在各种各样的磨难。

没日没夜的流水线工作,合租房里恶劣的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物质生活的匮乏加上精神生活的荒芜,让渴望改变生活的人们痛苦不堪。生活的不如意也会让人心过得不如意。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正如作者在合租期间遇见的各个奇葩的合租人,有时候被这些人欺负得够呛,作者想想他们身上的可怜之处,也就罢了。

这是作者一家人身上的闪光点,虽然他们自己的生活也捉襟见肘,但是他们从来都以善意和真诚与人相处。但大概是人善被人欺,他们的善良也让他们时常处于窘境,但所幸,他们从未因此改变他们的善良。

作者一家人身上还有一股面对生活磨难的韧性,这让他们在苦难生活中也能挣扎向前,让困苦的生活开出花来。

为了改善生活以及一家团聚,他们在工厂打过工、在路边摆过摊,也在商场里面做过小生意,但这些都没有让他们从生活的窘迫中走出来。

尽管如此,他们也依然努力地生活,这些生活经历成了作者笔下的素材,滋养着她写出更多的文字。

多年过去了,作者一家依然在深圳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中艰难打拼,但他们并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作者也依然坚持着写作。

他们都在努力地生活,这是万千底层打工人的生活写照,为了有个安定的属于自己的家,他们都在不懈地努力。在建设这座城市的过程中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尽管这座城市没有留下他们的姓名,但是这座城市的历史记住了他们。

同样的故事还在其他城市继续上演,为城市建设发展付出过的人们依然在路上。他们生活在城市的底层,却支撑着城市的发展。他们在不断的奋斗中努力改善生活,相信未来可期,人们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