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论好运读后感100字

论好运读后感100字

《论好运》是一本由(法)弗雷德里克•勒诺瓦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好运》精选点评:

●说论好运,其实是幸福哲学的流水账……想泛泛知道几个哲学家的可以一看。

●与其说是好运,不如说是幸福。有了幸福便有了好运,反之亦然。生活的哲学。

●说的是幸福不是好运

●柏拉图早已经说过:最幸福的人是灵魂中没有一丝恶的人。最大的幸福在于保持个性。伊壁鸠鲁分析了让我们得到幸福的快乐问题,发现我们的不幸来源于一种持久的不满足,哲学家首先区分了三类欲望:自然的,同时也是必要的欲望(吃饭,穿暖,有片瓦遮头……);自然的但并不必要的欲望(精致的饮食,漂亮的衣衫,居住的舒适……)和既不自然也不必要的欲望(权力,荣誉,极端的奢靡……)。接着,他解释说只要满足第一类欲望就足以幸福;第二类欲望,我们可以追求,不过最好放弃;至于第三类欲望,那是应该绝对避免的。然后,伊壁鸠鲁充满激情地说:我们要感谢幸福的天性,正是在它的作用下,必要的东西是容易得到的,而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却是不必要的!人的特性,就在于其精神生活,因为精神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主要所在。同样,这样的一种生活才是真正幸福。

●幸福的人不自知,不幸的人喊着:幸福啊,你在哪儿?

●病榻上读的,通俗易懂的哲学小文,可能我会比较推荐给学生来阅读,能引发一些思考来帮助今后人生的判断,啊当然现在来读也不错,站在每个时间线的点上,回头的时候,都会有wow原来是这样的感悟,这本书也是这样。

●幸福意识已基本成型,只是理论和实践是两码事

《论好运》读后感(一):读《论好运》的一些感想

在图书馆发现《论好运》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名字有点滑稽,便取下一读。看到目录的标题内容就感觉不一般,挺吊人胃口。 法国这位学者,把自己研究的古今中外名学大家关于幸福和快乐的主要思想进行了分析碰撞,仿佛让各大学派在书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说到底,其实是一本讨论幸福和快乐的哲学、心理学的一本书。 开始读前几部分的时候,感觉很通俗易懂,越到后面的章节便越发深奥。尤其是蒙田与庄子、斯宾若莎与安达玛伊马这部分,读了感觉迷迷糊糊,却又回味无穷,就像微微醉酒了一样… 可惜的是,被作者与斯宾诺莎这位大哲学家相提并论的印度智者—安达玛伊马,百度百科却搜不到人物介绍,只能从书中进行揣摩。 看到最后,大概作者倾向于斯宾诺莎的观点,但又在后记中表示各种观点都见仁见智,只不过是让人学会更好地去思考罢了。 【今年第四本】

《论好运》读后感(二):读《论好运》的一些感想

在图书馆发现《论好运》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名字有点滑稽,便取下一读。看到目录的标题内容就感觉不一般,挺吊人胃口。 法国这位学者,把自己研究的古今中外名学大家关于幸福和快乐的主要思想进行了分析碰撞,仿佛让各大学派在书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说到底,其实是一本讨论幸福和快乐的哲学、心理学的一本书。 开始读前几部分的时候,感觉很通俗易懂,越到后面的章节便越发深奥。尤其是蒙田与庄子、斯宾若莎与安达玛伊马这部分,读了感觉迷迷糊糊,却又回味无穷,就像微微醉酒了一样… 可惜的是,被作者与斯宾诺莎这位大哲学家相提并论的印度智者—安达玛伊马,百度百科却搜不到人物介绍,只能从书中进行揣摩。 看到最后,大概作者倾向于斯宾诺莎的观点,但又在后记中表示各种观点都见仁见智,只不过是让人学会更好地去思考罢了。 【今年第四本】

《论好运》读后感(三):“哲学有氧气”系列书笔记,及感受

最近一个月在看“哲学有氧气”系列书,包括了《论行走》、《论爱美》、《论好运》三本。

没有半点犹豫,最先拿起来看的是《论好运》,看后发现其实是本讲“幸福”的书。其次是《论爱美》,最后是《论行走》。发现弗里德里克·格鲁的《论行走》我在2015年已经读过,那时候叫《行走,一堂哲学课》。三本书中,一些观点和自己之前认识的一样,有些完全颠覆了自己之前的理解,索性就把其中喜欢的直接摘抄如下:

《论好运》:

1. 幸福,就是学会选择。不仅仅是选择合适的愉悦,而且要学会选择道路、职业、选择生活和爱的方式。要会选择娱乐,选择朋友,选择生活得以建立的价值。

2. 一个人为自己拥有的,能够在他孤独时陪伴着他的,不是任何其他人能够给予的,能够剥夺的,这些远比他拥有什么,或是在别人眼里时什么样的重要。(叔本华)

3.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心理学系教授索尼·柳博米尔斯基认为,幸福百分之五十取决于个人的感知力(基因决定因素),百分之十受到生活环境和外在条件的影响,百分之四十则来自个人的努力。

4. 钱代表的,远比物质财产的简单获取更多得多。钱,可以让我们满足自己的热情所在,满足我们旅行,满足我们以更为自由的方式生活的愿望。我们有很多更好的,对钱有所欲求的理由,金钱不是目的,而是使我们方便生活,为我们带来帮助,实现我们深层向往的手段。

5. 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时刻都可以构成我们幸福的来源,不仅仅是因为这些不同的活动本身给我们带来的愉悦感,而且,我们的专注刺激了我们的大脑,以至于我们的大脑产生了微波或是能够加深我们幸福感的物质。

论爱美

9.1

(法)夏尔•佩潘 / 2019 / 南海出版公司

《论爱美》

1. 我们需要美,是因为我们希望获得和谐:自己内在的和谐,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和谐。

2. 我们需要美,透过审美情感指引我们去遇见一些我们甚至从未意识到的问题。

3. 如果美,那就是美,美恰恰没有原因,所以对感受不到这种美的人无须多说什么。无论是品味还是喜好的颜色,实际上,我们不做讨论,也无须讨论。(康德)

4. 我们需要美以精神的方式满足我们被压抑的攻击冲动和性冲动。

5. 我们需要听悲伤情歌,因为它能帮我们拥抱内在“东西”的运动与激荡,在审美情感中显现的正是这内在的生命:我们希望借助美的名义生存下来,以间接的、健康的、精神上的、复杂的、明确的方式表达自由。

6. 审美情感让我回归自我的同时,也让我走出了自我。回归自我是认识到自我的多重性,而走出自我则是怀抱分享美的愿望走出自己的“身份”,因为如果这情感只属于我一个人,那么就无法分享,我们今后需要明确这一点。

论行走

9.0

(法)弗雷德里克•格鲁 / 2019 / 南海出版公司

行走,一堂哲学课

8.1

[法] 弗里德里克·格鲁 / 2015 / 南海出版公司

关于《论行走》,之前写过一篇相关的文章,在此附上链接吧,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为什么人们在「行走」这项沉闷的运动中没有感到无聊?

《论好运》读后感(四):《论好运》I追求幸福反而会导致不幸?

现代人“被判”幸福,而如果他做不到,他就会责怪自己。也许,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我们因为不幸福而感到不幸,取代救赎和沉沦在宗教意义上的戏剧化,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与戏剧化。——帕斯卡尔·布吕克内

《论好运》是上个月去逛多抓鱼市集偶然瞥见的一本小书,与书名的论好运不同,书中更多的是在论幸福。可能在法语里,幸福具有一种极端的偶然性,无疑于是一种好运。

又或者,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太多教人幸福的书籍,以至于这种语言的滥用导致人们开始对所谓的“幸福”有一种本能性的怀疑,而每种文化、每个个体对于幸福的定义也有所不同。例如,对于病人,恢复健康就是幸福;对于失业者,找到工作幸福;对于单身者,找到挚爱就是幸福;而对于某些情侣,也许分开了才算一种幸福,但无论如何,这些幸福似乎都需要一点好的运气。

多抓鱼市集

这本书里,主要是对各位思想家、哲学家对于幸福的一种思索:什么是幸福、幸福有何意义、稳定的幸福是否可能、如何达到这种幸福......

不同于大多数哲学书籍的“厚重”、“晦涩”,这本小书轻松易懂,更像是个“开胃小菜”,即使毫无哲学基础也能读的津津有味。不过受限于其篇幅与形式,碎片化也注定是其一大“缺点”,每一章的内容都“浅尝即止”,类似于论文摘要式对名家思想的高度概括,并无法满足有一定哲学基础或求知欲更旺盛的读者。

比起郑重其事的把它作为讨论某种哲学议题的严肃读物,它更可能是一本听人闲聊辩论的口袋书,通勤的列车、无聊的会议、睡前的时光,或者某个周末的闲散午后,点一杯咖啡,在喜欢的角落坐下,都可以是阅读它的时间与空间。也更能理解书中提到的所谓“幸福”。

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呢?之前提到过,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个体对于“幸福”有着不同的定义。乃至于幸福似乎是一种十分个人化的东西,以至于心理学中常常要用“主观幸福感”来谈论幸福。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看来,幸福的定义可以用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是否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来回答。

但感到满意就真的等于幸福吗?哪怕有时候我们对我们的生活总体满意,还是会因为我们感到缺乏某样东西而感到不幸,就如叔本华所言:“生活如钟摆一般摇晃着” 从右到左、从痛苦到烦恼。

人类总是容易不满足,这种不满足促使人们不断寻求更好、更多能满足自己的客体。 然而正是这种一成不变的追寻和渴求让我们不断处于不满意的状态之中,考上好大学,会希望找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又希望有个好伴侣,有了好伴侣又希望能有个大房子、好车子......

现代社会放大了这种“不满足感”,无论是商品社会对于“幸福”的兜售,似乎只要拥有了某种商品就能拥有“幸福”。而互联网对于“美好生活”的展示,让所谓的“幸福”有了模板和标准,你可以对比的对象不再是你村头或巷尾的王二狗子,而是互联网世界里千千万万“优秀又努力”的同龄人们,而这种对比又加剧了相对剥夺感,使人感觉不公和愤怒。

电影《寄生虫》

现代社会,各种欲望被批量制造和展示,而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满足。代价就是“抑郁症”的流行,我们拼命追求幸福、满足欲望,拼命达成我们(或社会)觉得我们应该达到的目标,但我们越拼命,我们满足的阀值就会变得越高,目标的达成也会变得越难,这种拼命和执着恰恰使得我们离所追求的“幸福”与“目标”愈来愈远。

所以幸福是注定不可能实现的吗?面对这一不幸的现实,我们只能放弃对幸福的追寻吗?这个问题,在古老的几千年前就已有智者为现代人给出了回答。

在佛教看来,追求幸福的欲望没有错,错的是我们指向错了方向,因为“阻碍幸福的不是现实,而是我们所拥有的现实的表象”。换句话说,幸福不取决于偶然的外部事件(健康、财富、荣誉、认同等等),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内心世界。释迦牟尼的《初转法轮》中简明扼要的概括了何为“痛苦”,即我们永远得不到满足的心。想要求得幸福,正确的道路不是去满足自我的所有欲望,而是通过一系列的修行(如佛教的“八正道”和斯多葛派的苦行)将自我从这种欲望中解脱出来。

不过对于现代人而言,要完全“存天理 灭人欲”实在太过困难,所以也有思想家提出一个更简单轻松的道路。蒙田认为只要听从本性的召唤,学会热爱生活,正确和灵活的面对自己的欲望就有可能获得幸福。所以他尽力避免痛苦,也尽可能享受生活具体和微小的快乐,而宗教的苦行无疑是走向无节制满足自身欲望的另一种极端。就好像饮酒,有人严防死守、滴酒不沾,有人毫无节制、不醉不归,对于蒙田而言,最好的状态也许是拿捏有度,微醺即可。

在我看来,重要的不是拒绝欲望、拒绝幸福,而是有所行动,有所介入,除了接受生活本来的模样,也要积极创造我们所渴望的生活。就如斯宾诺莎所言:“我们只能用相反的情感或者更为强烈的情感来削弱或平息一种情感”。我们不仅要致力于清理阻挡我们幸福的阻碍,还需要激发生活的能量,培育愉悦、爱、同情、善良与自尊。

这让我联想起积极心理学所强调的一点:“不要只是把精力放在我们的问题或混乱的情绪上,更重要的是开发我们的潜能,发展我们的力量”。当我们太过关注于问题时,就会忘记了感受,感受我们所处的当下。我们用头脑不断思索过去和未来的问题时,由此产生的焦虑和恐惧这无疑就是在限制我们的心灵、封闭我们的视野,最后我们就会变成塔罗牌宝剑八中作茧自缚的女人那样,受限于自己构造的牢笼里,错过人生的其它可能。

就如这段时间的我,因为一些变故,一直在为金钱问题而焦虑。尽管家人会提供日常开销的生活费,但还是希望自己能尽快独立。

上周时候,恰好有同学在案例管理课上说因为经济问题而焦虑,因为自己的储蓄只够三年的开支了。那时候我还笑着说她,听完你说我更焦虑了,因为我的储蓄可能一年都不够。

但是当我把关注的焦点从对未来的焦虑中摆脱出来,不再想我能否靠做自媒体、写稿等副业拥有稳定、足够的收入,不再想积蓄花光了该怎么办。而是从人生的意义与体验上出发,转换视角后发现,我做自媒体的目的不在于赚钱(当然这点也很重要,但不是我的目的),而是它符合我的本性,在这个过程中我能够感受快乐和满足。因为我喜欢写作、喜欢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我还能通过输出倒逼输入,甚至当我能为一些人提供帮助,为这个世界提供一些价值时,金钱不过是水到渠成的附属品。即使最后赚不到钱,但我收获了体验和个人的成长,这是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同理的,人们也许不该想着如何追求幸福,而是学会如何感受幸福。我们一直错误的把幸福当成某种外界的东西,可能是某个人的爱或者获得某个梦想的文凭或offer,又或是丰厚的金钱。它们当然能给我们带来一时的快乐和所谓的幸福感,但是它们也同样的脆弱和短暂,甚至因为得不到或失去它们而痛苦。让人陷入所谓“满足与痛苦中循环的怪圈”。

是的,也许人们永远逃不开存在的焦虑,无论是对于爱、对于金钱、对于现实的关系或抽象的死亡。但同样的,我相信存在的喜悦也深藏在我们心中,当夕阳透过城市的高楼照射我们的脸庞,当温暖的食物触及我们的味蕾,当坐在安静的角落读一本安静的书,乃至只是静默的感受自己的悲伤、痛苦和焦虑,我们都可以是幸福的、圆满的、此刻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