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对不起,我在找陌生人》读后感1000字

《对不起,我在找陌生人》读后感1000字

《对不起,我在找陌生人》是一本由[英]缪丽尔·斯帕克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1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对不起,我在找陌生人》读后感(一):寻找陌生人,熟悉的故事。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短经典,来自英国女作家缪丽尔·斯帕克。其实之前对她并不了解,经过一番搜索,才知道她其实是英国非常著名的作家,并且她的作品多被改编成舞台剧。在她的作品中,“毁灭”总是一个关键词,不管是她最出名的作品《布罗迪小姐的青春》还是这本《对不起,我在找陌生人》,主题都是深入到女性的内心深处,触碰到某一些柔软的但是黑暗的角落,是关于希望的泯灭,是关于看不到的结局。

这本小说主要讲的是一个女子远赴异国他乡“寻死”的故事。故事本身并不复杂,从全书的厚度便能看出,并且故事的结局在一开始便已明确告知,在这里我也无需担心剧透,因为这个女子就是为了寻死而出现在这故事中的,只是,作为读者我们总归带着一个寻究到底的心情去阅读,但是我们想要的答案书中究竟有没有呢?这里我就卖个关子。

关于书中的细节,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作者对女子购买的一套(应该是)色彩搭配非常怪异且抢眼的衣服的花色花纹的描写极其细致,并且全书过程中重复了三四遍,但相反的是对这个女子本身的描述是那么含糊,讲到她是一个怎样的人的时候,仅仅只是说“她身高大概五英尺六。头发浅棕色,也没准染过…岁数不过二十九,老不过三十六…”,意思就是这个人本身是怎样的还没有一件衣服重要。

在一个人潮汹涌的世界中,谁重要呢?可能我们只是一个符号而已。

作者故意想要弱化这个人物本身,想让她没有那么多的个人属性、特性,这对我们来说,会有更好的代入感。所以我们逐渐发现,她的背景、过往、人际关系、家庭环境,一概都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她只是行走在一个异国街头,一心决意寻死的普通人。哦不,她除了寻死,还想寻一个陌生人。陌生人是谁呢?也许谁都可以,也许并不是。

故事的中间,她遇见了一个老太太,老太太的先生已经逝去,俩人结伴在街头购物、闲逛。她们的人生在偶然间产生了交集,但事实上,即使是同坐在一个桌子上的交集,事实上她们仍然各自思考,各自讲话,我们能够明确感受到,她们在思想上并没有任何真正的交流,她们只是形同虚设的坐在一起。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究竟跟多少人是真正有交流,究竟跟多少人只是形同虚设地坐在一起?

为什么我经常会把书中的事情代入到自己身上呢?因为在书中描述的那些场景中,最常见的给人的感觉是,周遭非常喧闹,人群、汽车、喇叭、大马路甚至是游行示威。这些混乱和嘈杂令人过于熟悉了,因为这就是我每天生活在城市中最真实的状态,于是那个女子的许多思考和想法,我总习惯性代入自己,那个走在喧闹的马路上总容易出神的自己,那个在人群中总会不小心放空的自己,那个面对别人的滔滔不绝总是会灵魂出窍的自己。

所以到故事的最后,我不敢相信,这是一部写于1970年的作品,因为那种感觉好像很贴近我们如今的生活。

《对不起,我在找陌生人》读后感(二):我知道是你

豆瓣上有个伊丽莎白泰勒演的老片叫《全体一致》,就是改编自《对不起,我在找陌生人》这个短篇小说,以前亦曾译作《驾驶席》,这个故事是作者缪丽尔·斯帕克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之一。

缪丽尔·斯帕克是《泰晤士报》评出来的“1945年以来的50位英国伟大作家”,她甚至还是英国爵级司令勋章获得者——以一个苏格兰作家的底色拿到这个勋章。虽然苏格兰作家兼评论家伊恩·兰金(Ian Rankin,1960~ )将斯帕克称为“来自苏格兰的最欧洲化的作家”,她的作品未曾像其他苏格兰作家般摇旗呐喊、打满故地印记,但这并不妨碍她的文学成就使她位列牛津通识的《苏格兰史》:“这个学校是缪丽尔·斯帕克少时就读过的。”她是荣光,她就是旗帜。

《对不起,我在找陌生人》这部作品是一本充满颠覆性的犯罪小说。主人公莉丝人生失意、心潮顿起,给自己安排了一桩谋杀案,然后买了一身炫丽又充满矛盾感的新衣就踏上赴死之途,这是一场绚烂归于死寂。

飞往异国度假的旅程就是她给自己寻找谋杀犯的旅程。这是一场预先谋划的谋杀案,也是一场自我实现的谋杀案。

这个故事是典型的结果倒推过程、被谋杀者寻找谋杀者的类型。摒弃以往的“谁做的?”、“为何做?”,而全程把目光聚焦于“怎么做?”

赴死之途的起点处,初登上飞机,莉丝就锚定一个男人,但男人表现得宛如亟待离开莉丝这个神经质的女人,落荒而逃。经过寻找、错认、辨别、笃定,莉丝找回了这个男人。命运还给她自己选中的杀手。赴死之途的终点,莉丝手把手指导这个男人如何杀死自己,在公园的垃圾桶旁。

莉丝被杀。故事戛然而止。

从飞机驶向空中,男人逃离她的身旁,到飞机降落,她人间四处寻觅一番,命运打了一个转又回到她身边,结束这个故事的闭环。

这不仅是个实验性的心理小说,它还“以宗教般的狂热阐释人类固有的‘罪恶意识’、‘亵渎意识’、‘厌世意识’。”这个故事里隐藏着一股命中注定、无路可逃的宿命感,莉丝从一开始就冥冥之中认出了谁是能杀她的人——“我知道是你。”

故事中内蕴的宗教意识和作者的身份不能相剥离。斯帕克如同帮助过她的格雷厄姆.格林一样,也是天主教作家。惠特克(Whittaker)做这般评价:“在斯帕克的小说里,人的行动是在神圣的框架下发生的,是在他和上帝的联系或者缺乏联系的语境中被刻画的。”

所以回头再看导读那句话,“作家化身上帝的间谍,冷眼看人物跌跌撞撞走向毁灭。”

这是个居高临下、冷静残忍的故事。这是个因不知所起、戛然而止的故事。

《对不起,我在找陌生人》读后感(三):令人毛骨悚然的“自己”

《对不起,我在找陌生人》是近期以来看到最让我不知所措的作品。在1974年还被改编成了由伊丽莎白·泰勒和安迪·沃霍尔合作主演的剧情电影《全体一致》。

作者缪丽尔·斯帕克出生在苏格兰爱丁堡,并于本世纪五十年代跻身世界文坛的英国著名女作家。自1951年她的第一部文学评论获奖,她便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的道路。随着她的影响力越来愈大,她逐渐成为了“在同时代的苏格兰作家中享有最高国际声望的作家”。

2008年,缪丽尔·斯帕克被评为“1945年以来50位伟大英国作家”之一,同时她也是英国爵级司令勋章获得者。

《对不起,我在找陌生人》这部作品是缪丽尔•斯帕克标志性的中篇小说,但是初读这本小说,并不令人愉悦。就如推荐语中所说,文中充斥着令人难以忍受的冷静和疏离的笔法。

故事以女主人公莉丝和上司的争吵开始,而莉丝的个人形象在整部小说中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充满攻击性。或许是十六年日复一日的工作让她压抑到极致,让她在这一刻突然爆发,我们无从得知,这一切也不重要。

无论如何,她在为自己购置了一身艳丽却又怪异的衣服之后,就踏上了赴死的旅程。而她正在为自己的死亡物色一个合适的凶手,一个和她“对路”的人。

自从一开始登上飞机,她就发现了那个和她“对路”的男人,而他就坐在她的身旁。但那个男人看见她就浑身僵硬,十分慌张,急忙站起来换了一个座位。她死死地盯着他,却被身边想要和她交往地男人打扰,被迫听他说着一些“阴”“阳”“食疗”的话。不得已,她只能放弃了纠缠那个“对路”人的想法。

下了飞机之后,她依旧一直在寻找下一个“对路”的人,缺寻而不得,仿佛这个世界只有他一人才是她的“命定之人”。

奇怪的是,她在下飞机之后遇到了一个老太太,两个陌生人之间相处地异常亲密,但细看她们的聊天内容却又驴唇不对马嘴,她们两人都沉浸在各自的世界里。有趣的是,这个老太太是那位“对路”人的亲属。

最后,命运兜兜转转又让她和“对路”之人碰到了一起,她欣喜若狂,驱车带他到了公园的垃圾桶旁,并向他下达了“杀死她”的指令。

不同于以往的犯罪小说,缪丽尔·斯帕克弱化了这段故事中的作案动机、作案手法,甚至连凶手都被弱化了,只专注于这个带着自毁人格的莉丝和她的天马行空。

刚开始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我曾经想尝试理解莉丝的行为,但是我后来觉得这是一种错误的读法。

整篇小说读来的感觉更像是一种体验,就像是对推荐语中所说的“以宗教般的狂热阐释人类固有的‘罪恶意识’、‘亵渎意识’、‘厌世意识’”的体验。相对于“Why”,这篇文章似乎更注重于“How”。

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有像莉丝一样的瞬间,想要“罪恶”、“亵渎”、“厌世”,这些状态每个人都会有,但大部分人只会持续很短的一段时间。作者将这些内容提取了出来,并将之放大,放在莉丝的身上,让她变成了一个不可理喻的疯子。

作者似乎有天主教背景,也难怪于她对这种“Passion”的描述信手拈来。“Passion”是一种带有坚定方向的热情,这种热情并不会很外放,甚至会非常内敛。在外人看来,带着这种passion的人会有一种奇特的吸引力,但又会觉得他们不可理喻,因为他们坚持的东西和普通人追求的完全不同,这种追求很多情况下还伴随着自我牺牲。

但是作者将这种passion与“自毁”结合,让人意识到每个人身上都有着这种潜在的特质,着实让人毛骨悚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