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温莎王朝》读后感100字

《温莎王朝》读后感100字

《温莎王朝》是一本由[英]汤姆·利文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4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温莎王朝》读后感(一):科技驾临,皇族远去

自从飞机诞生以后,英伦三岛就再也不能免于战火的洗礼。德国的崛起抹去了英国最后的荣光。现代媒体的崛起让原本神秘的皇室再也不能保持神秘的面纱。在神谕和天佑都无法愚弄百姓的现代社会,皇族正在离我们远去。那个精通诗词音律却不事生产的阶层大规模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温莎王朝》-一窥近现代英国皇室的究竟。

《温莎王朝》读后感(二):生活需要仪式感,你需要给自己授予王冠

“我用尽了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你也会怀疑自己,这是我想过的生活吗?我有自己的努力,究竟有没有用,你也许会觉得沮丧万分,我们这么拼命的努力,还是觉得自己没有好运,没有那种享受生活的好命。

生活需要有仪式感,你才能够将生活过的充实,给与生活需要适当的仪式感,你自己就可以自己佩戴“王冠”。我们的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的有意义。请别低头,王冠会掉。追求生活的仪式感是我们的拥有的权利,女性也可以让自己成为时代的女王。

有幸阅读《温莎王朝》这本书,作者是(英)汤姆·利文(Tom Levine),他是专职记者、作家,为许多跨地区发行的著名报刊撰写文章;著有人物传记《对手——戴安娜王妃和伊丽莎白女王》。

汤姆·利文这一本书《温莎王朝》,给我们介绍了英国温莎王朝是世界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王朝。它从一个帝国的巅峰时刻到不可挽回的衰落之路,温莎王朝的荣耀与传承也似乎真的预示着一个日不落帝国的兴衰史。从乔治五世到伊丽莎白二世,温莎王朝成了整个时代的历史缩影。

随着时代的变迁,为了适应适应社会的改变,温莎王朝在不断的改变,她在追随时代的脚步,向前进。温莎王朝在兴盛中被赋予使命,历经残酷的战争和不稳定的和平,一个帝国的演变已被时代印证,这带给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1、你以为高高在上的,实则限制了权利

生在王室,本以为生来就高尚,觉得自己得到了很多满足,得到很多普通人不能享受的生活。其实不是,生活都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你拥有的东西,肯能只是暂存在你那,你不去珍惜,不去爱惜,你也会失去。它不可能一辈子都被你拥有。

不要被眼前的东西所迷惑,你还有很多的东西是不知道的。看待事情不能只看表面,不要只是懂了皮毛,就觉得自己懂了很多了,可成为大师。不要为自己吹牛找上借口。那只是你以为的,而不是别认可的。

汤姆·利文在《温莎王朝》一书中介绍,生活在温莎城堡的皇亲国戚们的生活并不是很自由,他们不能随心所欲的生活。生在皇室,从他们出生开始,就被各种条件所限制。被赋予了一种使命,更多的书责任,要为自己的皇室这个位置承担责任。他的出生就是皇权的象征,这是他生活真正存在的意义。

他们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工作(他们也不需要工作),不需要来为自己获得生活上的食粮,为了吃饭获得报酬。没有言论的自由(他们不允许支持任何一个党派,只能保持中立);没有选举权,甚至都没有决定自己终身大事的权利。

所以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你自己就应该努力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你要知道平庸并不代表这平凡,我们普通的人,不需要高高在上的权利,但我们有选择追求生活的权利,我们努力,我们积极向上,也可以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

2、拼劲全力,你才知道自己有厉害

《温莎王朝》汤姆·利文一书中说,自由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你觉得不公平是,有些人用24小时创造了高效,而你自己的时间却在虚度。

维多利亚女王,利用自己在位时建立了英国最强的“日不落帝国”时期,是英国历史上称为“维多利亚时代”。她在英国殖民扩张,在一定范围内建立和占领了很多殖民地。她让自己在位的几十年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到顶尖、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时期,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制得到充分发展,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一个女性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个完全处在非政府体制下,让国家位于高度发展和成绩斐然的欧洲社会之巅,温莎家族的发展历史上写满了辉煌与荣耀。可以让自己的拥有这一顶皇冠,展现出它所散发的光亮,耀眼。

你无需羡慕别人的生活状态,他们也会在当下有不想面对的烦恼,也会有你同样羡慕别人的心态。与其羡慕别人的生活状态,还不如过好当下的每一天,不给明天留遗憾。

我们也可以拼劲全力,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让自己走出沮丧,我们拼劲全力不仅可以养活自己,也可以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你拼劲全力才能知道自己多厉害,才能去追求你想过的生活,生活是靠自己去争取的,是需要自己去创造的,不是等待就能够实现的。拼尽全力,你才能选择你想要的生活,创造美好的生活。

3、做自己该做的事,有自己的决策

时代在进步,我们不能在闭封时期。现在稍微有一点消息,不到一分钟就能够让你所知道的消息让全世界知道。温莎家族不是普通的民众,他们是一个“非普通”家族,而我们对他们所在的家族的生活充满了兴趣。身处皇室就不能够独善其身,皇室出身,赋予了他们一种天生的责任。

汤姆·利文在《温莎王朝》说“伊丽莎白二世而是位有明确决断力的女王,出了穿衣打扮之外,其他所有的事,她一旦决定,就不会再改变。”女性就该这样,女为悦己者容,我为自己荣。我应该为自己而感到光荣,做事情,有自己的判断,不是优柔寡断,有明察秋毫的判断力,遇到一件事情,可以发现问题,找出问题。

伊丽莎白女王她遇到问题 ,会毫不怀疑自己的判断,而且总是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她不是各种感情丰富,动不动就气得跺脚的人,她希望改变现状,解决问题。伊丽莎白女王沉稳,做事谨慎。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要在脑子里反复的斟酌。还具有时尚的理念,女性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对美的追求,这是你天生就应该有的权利。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

我们每天都需要有新的气象,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我们需要要刻意的练习。有自己的姿态,才能活出我们想要的精彩。生活的仪式感是自己赋予的,我们的王冠可以自己佩戴。

我们每天拼命地去努力和工作,不是希望生活过的平淡。生活给了我们每一个人选择的权利,看你自己如何去把握,你自己也可以活成生活中的女王,给自己佩戴王冠。我们不必要在乎别人的眼光,真正好的生活,不是大鱼大肉,也不需要广厦千万间,而是我们用尽全力,哪怕活得平凡,也是值得被尊重。

我们既然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我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去善待每一个人,去过好每一天,没有朝代,家族的限制,做自己想做的事,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我们不属于皇族,我们是一个健康,快乐,上进的普通人足矣。

《温莎王朝》读后感(三):18岁接管温莎王朝,站在权力巅峰的她,其实只是一名普通人

英国温莎王朝,是世界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王朝! 是最有名、最富有和最传统的皇室家族。

除了罗马教皇之外,温莎家族位于人类社会最古老的君主制统治的权力之巅,使得他们始终高高在上,被他们的子民所敬仰。 只是,站在权力巅峰的他们,特别是王室继承人们,他们就是生来高贵吗? 有这样一位高贵的继承人,也许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 1837年,一个个子矮小、体型纤瘦,年仅18岁的花季少女走进了英国宫殿的一间会议室。 她看上去并不是很美:湛蓝的双眼略微有些前凸;金黄色的头发自然下垂;她的嘴巴大小适中、鼻子略小,而且有些弯钩状,鼻孔微微张开;下巴长得非常迷人,皮肤柔嫩洁白。 她大声镇定地朗读了一份声明,这份声明使她成为了英国女王。 一切都是那么出乎意料! 这位新女王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治国方面毫无经验可言,整个英国朝野都替这位新上台的女王捏了把汗。 这位新女王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维多利亚女王。 她的登基继位彻底改变了英国社会,她的统治长达半个多世纪,在海外不断扩张新国土,形成了"日不落"大英帝国,并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为印度女皇。 她也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女王。 在她的统治下,国家的稳定和尊严使君主制又得人心。 要知道维多利亚女王在全世界的大多数臣民,差不多都是在维多利亚女王在位下的不列颠出生的。 权倾世界的维多利亚女王,高贵吗? 答案毋庸置疑:高贵! 其实不然,通过专职记者和作家——汤姆.利文《温莎王朝—帝国巅峰与至暗时刻》一书,我们可以剥开层层历史迷雾,一步步看清楚维多利亚女王。 除了是高高在上的女王外,还是孩子的母亲、丈夫的妻子。 同时更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 维多利亚在还是公主时,被母亲管得很紧,从未给过她太多的自由。 所以她登基后的第一个重要决定,就是下令把她自己的床从母亲的卧室中搬了出去。 当晚,女王生平第一次单独睡在了一间卧室里,没有任何人可以在监视她,从此也再也没有任何人来管束她了。 并且维多利亚女王还对多年以来受到母亲的压制行为,进行了报复,把权力欲望很强的母亲打发到了另外一座行宫。 母女二人的关系就此破裂,直到几年后才恢复正常。 这是不是像极了叛逆期的你我? 和年轻的维多利亚女王一样,我们都讨厌被家长管束,我们都曾反抗过、斗争过! 维多利亚女王还像孩子一样向表姐费奥多拉感叹:"这样的日子真是舒服。自从我坐上王位之后,感觉像变了一个人。。。。。。而这正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们离开父母的管束之后,是否也是如女王这般感叹过真好呢? 想必感同身受吧! 其实从《温莎王朝》一书中,我们可以窥视一二高贵的王室继承人们,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有着一样的烦恼。 甚至比我们普通人还惨,不仅要忍受诸多繁琐的规矩,还需要听从家族利益的安排,比如家族联姻! 事实上,维多利亚女王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与俄罗斯沙皇的长子——。但最终在国家利益和政治考虑的双重压力之下,这对恋人不得不痛苦的选择,分别那天,维多利亚女王在她的日记中写道: "皇储紧握着我的手,他的手是那么温暖,他看起来很苍白,他说他永远不会忘记这段日子,我吻了他的脸,他也十分深情的吻了我。与这位深情可爱的年轻人的分离使我感到非常悲伤。" 不久,她宣布与母亲和舅舅安排的结婚对象——来自德国萨克森-科堡-哥达的阿尔伯特结婚。 权倾天下的维多利亚女王就这样多了另外一层身份:阿尔伯特的妻子。 一名普通的妻子,和寻常百姓家的一样。 维多利亚女王本身是不愿意怀孕生孩子的,从她的书信日记之中可以看出,女王对于生育子女有着深深的抵触情绪。 "当女人真可怜,无论是身体上还是道义上都成为丈夫的奴隶。" 尽管她这样看待自己的处境,却依旧没有用女王的威严下令,不允许生小孩。 而且在诞生的第一位小孩是公主的时候,还安慰略显失望的丈夫阿尔伯特:"没关系,咱们下一个孩子肯定是个小王子。" 就这样,在要男孩的氛围下,维多利亚女王成为了当时整个欧洲最伟大的母亲:1840年到1857年间,他们一共养育了九个子女。 面对这样一大群王子和公主们,维多利亚女王和丈夫阿尔伯特和寻常父母管教孩子一样:对待孩子从不娇惯,如果有不听话的或是不努力学习的,不仅要打屁股,还要上鞭子;如果是哪个孩子天分欠佳或是能力不足,就要给他们施加压力,使他进步。 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伯蒂王子,伯蒂患有明显的学习障碍症,很可能是阅读障碍。他对于周围的世界似乎没有一点兴趣,也懒得动脑筋,所以学东西很慢,而且特别费劲。 于是女王夫妇采取了和当时其他父母一样的做法:严加管束! 在女王夫妇眼里,伯蒂不喜欢读书的原因是他在玩耍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只要限制他的自由时间,就可以帮助他集中精力学到东西。 为了孩子好,女王大人似乎忘记了自己年少时的遭遇呢! 所以导致伯蒂的老师一个比一个严厉,还要随时汇报孩子的学习情况,小王子的自由时间也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嬉戏玩闹的机会越来越少。 在高压管束下,结果想必大家都知道,伯蒂小王子产生了叛逆行为。 每一次管束和调教,就引发了更大的反抗,原本希望他学到东西,结果越学越笨。 女王有些绝望了,哪怕有着管理全世界的智慧才干,有着不容侵犯的威严,在孩子面前,也仅仅是个普通的母亲,也照样管不好自己的孩子。 尽管维多利亚女王没能管教好小王子伯蒂,可她是一名合格的妻子! 在维多利亚女王书写的每一封书信里,都提到了阿尔伯特。 在私人信件中,她把丈夫昵称为"亲爱的老爸";而在正式的公文中,则是"我的丈夫,他的存在就如同一种坚实的力量,陪伴在我的身边,使我感到无比安全,从而获得强大的依靠。" 维多利亚女王对丈夫的信任,在1854年的间谍案中体现的更加明显。 由于阿尔伯特有着德国血统,人们怀疑他与俄国秘密勾结,甚至将他视为人民公敌。 好在,维多利亚女王始终站在丈夫这一边,而且态度相当强硬:"阿尔伯特就代表女王本人,谁要是对他不敬,就是对女王的不敬。" 实际上,维多利亚女王夫妇俩人相辅相成,彼此互补:阿尔伯特善于逆向思维,并且是个出色分析家;维多利亚的优势在于她能够在王室宫廷和英国社会中玩弄权术,掌控国家大事;阿尔伯特喜欢早睡早起,女王则是典型的夜猫子,喜欢早上睡懒觉。 如果按照一般的夫妻标准来评判,他俩在很多方面都不要般配,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历史上并不多见的几对梦幻组合之一。 然而,好景不长。维多利亚女王心中"最好和最亲爱的"丈夫阿尔伯特不幸病故。 那是1861年12月14日,那是女王一生最悲痛的时刻! 从那一天起,维多利亚不在是女王,而是阿尔伯特的妻子,整日寡寡欲欢,那种悲痛的心情是她无法自拔。 女王从此总是身着黑色的衣服,独自承受丧夫之痛,直到走完生命的最后阶段。 王室的人是生来高贵的吗? 连维多利亚女王这样一个权倾天下的霸主,都是如此普通的孩子母亲、丈夫的妻子,更别说王位继承人了。 他们生活得并不自由,他们不能随心所欲的生活:他们没有权力选择自己的工作(他们不需要工作)、没有言论自由(不允许支持任何党派,只能保持中立)、没有选举权、甚至没有决定自己终身大事的权力(与天主教女子结婚视为自动放弃王位继承权)。 同时,他们的生活还必须遵守各种礼教规矩。任何违反或者偏离传统礼教的做法,都会被视为洪水猛兽。 所以,平凡的你我,还羡慕他们的高贵吗? 说到底,其实他们只是一群被束缚的普通人而已,毕竟所谓的圣佑吾民的封建礼教如今早已被历史所埋葬。

《温莎王朝》读后感(四):原来温莎家族的由来,与维多利亚女王和伊丽莎白二世脱不开关系

近日,海莉Hailey Baldwin为《VOGUE》拍摄的一组休闲装复古时尚大片登上热搜,整组拍摄造型致敬戴安娜王妃多款经典造型,既复古又新潮,引发了网友对戴安娜王妃的怀念。戴安娜王妃虽然已经去世22年,但她的影响可见一斑。

戴安娜作为查尔斯亲王的前妻,威廉和哈里两位王子的母亲被世人知晓。她传奇的一生注定与英国皇室的温莎家族联系在一起。说到英国皇室,现在人们想到的就是皇室丑闻与花边八卦,但是作为少有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的温莎家族有着漫长的历史。在媒体和消息闭塞的时代,为皇室生活蒙上了一层层神秘的面纱。

今天皮婶儿给大家讲的就是由汤姆·利文撰写的《温莎王朝-帝国巅峰与至暗时刻》(以下简称《温莎家族》)一书。这本书为读者揭开了具有传奇色彩的英国温莎家族真实的面目。汤姆·利文用轻松幽默的语言,一改历史书给人的沉闷感,细数从维多利亚女王开始,到现在的伊丽莎白二世,经历了爱德华七世、乔治五世、爱德华八世、乔治六世的英国国王,在历史中经历的艰难时刻与考验。同时还讲述了查尔斯、戴安娜和卡米拉的复杂关系,以及未来威廉和哈里的境遇。不论你是历史的爱好者,还是八卦的猎奇者,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维多利亚女王和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与“温莎”的关系。

维多利亚女王其实并不属于温莎家族,但是温莎家族却由她而来。

1837年,年仅18岁的维多利亚正式登基成为英国女王,作为汉诺威王朝的最后一位君王,意味着女王的后裔即将开启一个新的王朝。

这位在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曾开启属于自己的“维多利亚时代”的女王,童年时期却过得并不美好。女王回忆自己的童年用了“孤独寂寞”和“多愁善感”两个词语来形容。

维多利亚女王的父亲是肯特和斯特拉森公爵爱德华王子,母亲是德国的维多利亚公主,虽是公主却已守寡多年。二人结婚后,生活也并不富裕,经济上经常陷入困境。在维多利亚女王年仅八个多月的时候,父亲爱德华就因感风寒而离世。

再次成为寡妇后的维多利亚公主,经常感叹命运弄人。面对唯一的女儿,激发了她对女儿更强的保护欲。除了母亲的过度保护,来自皇室的肯辛顿家规更是严格,可见女王的童年并不好过。在女王登基的第一天,她首先办了一件私人事情,那就是下令把自己的床从母亲的卧室中抬出来。也就是那天起,维多利亚女王才开始真正的独立起来。

女王登基后,人们开始为女王的婚事而担忧。最终女王嫁给了自己的爱情——阿尔伯特亲王。两人互相忠贞于对方,阿尔伯特亲王也成为了站在女王身后最坚强的后盾。1961年,年仅42岁的阿尔伯特亲王因伤寒而与世长辞,女王悲痛万分。女王花了10年时间,才真正走出痛失爱人的伤痛。

那么,温莎家族为什么会由维多利亚女王而来呢?

主要是因为阿尔伯特亲王的身份。阿尔伯特是德国人,他是维多利亚女王舅舅利奥波德的侄子,属于德国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的一个支系。维多利亚女王与阿尔伯特亲王结婚后,他们的后裔都带有德国的姓氏。原本就有排外心理的英国皇室,开始只是带有零星的微词。面对民众对于女王与亲王的拥戴,这件事情也就不再有争议了。

但是一战期间,英国群众饱受德国人挑起战争的苦难,为了平息民众的质疑,巩固皇权的地位,乔治五世,也就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子,把家族的姓氏正式改为温莎。起名温莎,是源于英国最古来的王宫之一——温莎堡。

所以,温莎王朝的由来源于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德国的姓氏,而最终由乔治五世正式改姓温莎。

伊丽莎白二世是继维多利亚女王后的最新一代英国女王。她与维多利亚女王面对相同的考验,但是,伊丽莎白二世却做出不同的选择。

伊丽莎白二世被自己的祖父乔治五世亲切地称为“丽丽贝特”。在乔治五世去世后,伊丽莎白的伯父爱德华八世加冕称帝。但是从不曾有人想到,爱德华八世是一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帝王,在加冕一年后,就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选择让位给自己的弟弟,也就是后来的乔治六世。

父亲乔治六世还来不及反应突如其来的皇位,伊丽莎白二世就成为了下一代皇位的第一继承人。

与维多利亚女王漫长而跌宕的皇位继承猜测不同,伊丽莎白二世一直都是第一继承人。所以她从小就担负起了属于王室的责任。

父亲乔治六世统治期间,经历了漫长的二战时期。在那个战火四起的危险时刻,可爱的伊丽莎白二世成为了英国民众心中的一个精神曙光。

伊丽莎白二世25岁时登基,她在16岁时,就遇到了自己的心仪的对象——希腊王子菲利普。在女王20岁的时候,菲利普正式向女王求婚。这段婚姻一直维持到现在,即使女王和王子都已经白发耄耋,却还是形影不离。

美好的爱情在当时也是历经阻挠。主要的原因也是在于菲利普的身份与德国人的关系太多紧密。菲利普王子是希腊亲王安德烈亚斯和丹麦公主艾莉丝的儿子。而艾莉丝公主就是拥有德国血统蒙巴顿的妹妹。菲利普王子青年时期生活很坎坷。父亲被赶出希腊,一家人流亡海外,童年时生活在法国,后来又流亡英国。他的母亲总是疯疯癫癫,被隔离起来,而父亲则抛妻弃子,回到了法国自己生活。菲利普的四个姐姐都嫁到了德国,而自己只能寄人篱下的生活,最终被叔叔蒙巴顿抚养长大。后来,菲利普王子加入英国籍时,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叔叔的姓氏:菲利普·蒙巴顿,这意味着他放弃了自己希腊和丹麦王室的所有贵族头衔。

虽然与德国近亲关系密切,但是伊丽莎白女王还是冲破阻碍,最终与心爱的菲利普王子结婚生子。但是在新女王登基后,又出现了与维多利亚女王面临的相同问题。伊丽莎白二世会成为温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而她的后裔将开启另外一个德国姓氏的王朝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丘吉尔曾明确的反对更改王室姓氏:从乔治五世立国之初,他就希望温莎家族能够永远流传。在征求了政府内个的意见之后,伊丽莎白女王还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保留了温莎的姓氏。(后来,为了维护丈夫家族的权益,她采取了一个权益的办法:女王的姓氏改为温莎-蒙巴顿,而在王位传承时,蒙巴顿的姓氏将不会出现。)

伊丽莎白女王做出的决定,延续了温莎王朝。未来不论是查尔斯亲王还是威廉王子继位,英国王室依然是温莎王朝。

记得,上次看伊丽莎白女王90岁诞辰纪录片时,皮婶儿一直感叹女王的雍容华贵和慈祥善良的笑容。现在才知道,这背后其实都是英国王室皇权的象征。而再看看站在女王身后的菲利普亲王,虽是一副慈眉善目,却略显孤独。在举国同庆女王诞辰的庄严时刻,我在想如果伊丽莎白女王和菲利普亲王二人挽手同行,整个活动才显得更加温情。

《温莎王朝-帝国巅峰与至暗时刻》为读者揭开了英国王室的生活。王室生活对于我们常人来说既是遥不可及,也是望而生畏,在羡慕王室生活奢华的同时,皮婶儿也看到了很多的无奈。说到底,位于常人无法触及的地位和财富,也要体验常人无法感受的压力和责任,那就是任何时刻都要维护皇权的威严。

《温莎王朝》读后感(五):《温莎王朝》:走近维多利亚女王,感受她传奇人生中平凡的一面

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

历史上有很多出色的女性,她们的能力与成就并不比男人差。比如: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 使辽国达到鼎盛的萧太后; 与武则天并称“吕武”、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的吕雉; 历尽艰辛、辅佐儿孙两代君主的孝庄文皇后……

优秀的人无论处于何时何地、何种情境,也无分年代与国界,都无法掩盖她的光芒。

在《温莎王朝·帝国巅峰与至暗时刻》一书中,我们可以跟随作者,去了解英国一位伟大的女性:维多利亚女王。

《温莎王朝·帝国巅峰与至暗时刻》的作者是英国的专职记者、作家汤姆·利文,为写此书,他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温莎王朝》为我们讲述了英国王室温莎王朝的前世今生。从温莎家族的起始维多利亚女王,到现在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以及期间历代君主的更迭,都可以从书中有所了解。

这本《温莎王朝》也可以算作是温莎家族每位君主的小史,温莎家族的历任君主,各有特色,有很多都让人印象深刻。

比如创造了一个辉煌盛世的维多利亚女王、正式确立“温莎家族”名称的乔治五世、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爱德华八世、意外继承王位却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乔治六世……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温莎王朝》一书中所介绍的维多利亚女王的一生。

《温莎王朝》

维多利亚女王与温莎王朝

《温莎王朝》的开篇,就为我们简要介绍了英国王朝的数次更迭。

公元600年,埃塞尔伯特王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之后英国王朝历经包括安吉文王朝、金雀花王朝、兰开斯特王朝、约克王朝、都铎王朝,以及斯图尔特王朝在内的数个王朝。

至1714年,斯图尔特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安妮女王去世后,汉诺威大公乔治·古尔夫继承了英国国王之位。

这位乔治一世原本是一个小国的统治者,不懂英语,也没兴趣掌管新的国家。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评价他是“一个令人乏味的德国农民”。

乔治王朝传承至乔治四世及其弟弟威廉四世后,交给家族中唯一的继承人维多利亚女王。

维多利亚女王的母亲和丈夫都来自德国的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

自维多利亚女王之后,王位又经她的儿子爱德华七世,传于她的孙子乔治五世。“温莎家族”的名称就是乔治五世在位时确认的。

1914年,一战爆发。英国民众排外情绪空前高涨,有军官因为德国身份被免职,甚至宫廷内来自德国的侍女都被遣送回国。

至1916年,一战过半时,英国国家政体里残留的唯一带有德国色彩的家庭只有国王夫妇了。

按照历史学家的说法,英国王室的祖籍可以追溯至“萨克森-科堡-哥达”这一姓氏,与德国的“汉诺威”家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民众反德声浪的压力下,乔治五世只好做出让步,让手下人征集一个更为合适的王室名称。

最终,经过查阅大量历史资料,1917年7月17日,英国王室正式宣布,将家族名称改为“温莎家族”,所有与温莎家族有亲戚关系的德国家族也都相继改名。

由此可见,维多利亚女王可以算作是乔治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同时,也可以算是温莎王朝的起始。

《温莎王朝》

女王维多利亚一波三折的登基之路

维多利亚女王似乎是专为继承王位而生,但是,她的登基之路却并不平坦。

当乔治王朝的王位传到乔治三世时,只有乔治三世的长子,也就是未来的乔治四世有一个独生女儿夏洛特公主。可惜的是,这位贤德的公主于1817年意外去世。

如此,王室将面临缺乏继承人的大问题。 夏洛特公主的去世,带给乔治三世的第三个儿子、年届50的肯特郡公爵爱德华的,除了悲痛,还有机会。

当时除了夏洛特公主之外,爱德华的哥哥们都没有婚生子女。也就是说,如果爱德华能有一个婚生子女,那么按照英国《王位继承法》的规定,他的孩子就会成为王位的继承人。

在这种情况下,爱德华四处走访,以期在贵族家庭中寻找合适的结婚对象。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寻访,爱德华的手下在德国选帝侯领地的雷宁根发现了已经守寡四年的维多利亚公主。这位公主出身于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她与爱德华各取所需,如愿结婚,并且婚后顺利怀上孩子。

1819年5月24日,在伦敦肯辛顿宫附带的一栋公寓楼里,亚历山德里娜·维多利亚出生了。

虽然爱德华为王室贡献了一位继承人,但是,这并没有改善他经济上的窘境,欠下外债后,只好带着一家人搬离伦敦。

维多利亚八个月大时,她的父亲爱德华与祖父乔治三世相继病故。

刚刚继位的乔治四世早就想把维多利亚母女赶出英国。与此同时,维多利亚的另一个伯父续弦后,妻子很快怀了孩子,如此一来,维多利亚的王位继承权就要拱手相让了。

维多利亚的亲舅舅、萨克森-科堡-哥达公爵利奥波德在这时伸出援手,将维多利亚母女接回伦敦,并从自己的退休金中拿出钱来接济母女二人。

维多利亚的童年在窘迫的经济状况下以及母亲的怨天尤人中度过。

但是,这并不妨碍维多利亚接受良好的教育。据史料记载,维多利亚的母亲和管家为了她的健康成长煞费苦心。

维多利亚不仅要学习各种基础课程、掌握多门语言,还要学习音乐、美术、舞蹈等各项技能。

长大一些后,维多利亚在母亲的带领下,经常去英国各地旅游,领略大好河山,同时更好的体察民情……

此时维多利亚的继承权早已重现曙光。那个可能与维多利亚争夺继承权的孩子,在出生三个月时就已不幸夭折。

乔治四世和他的继任者相继离世后,1837年,18岁的维多利亚正式登基,成为英国女王,从此开启了一个辉煌盛世。

《温莎王朝》

维多利亚的家庭生活

维多利亚虽贵为女王,但是,跟普通人一样,为人妻、为人母,同样躲不开琐碎的家庭生活。甚至身为女王,她所面临的压力要更多,要解决的事情比普通人更为复杂。

所幸,维多利亚的丈夫阿尔伯特是她一生的真爱,无论遇见什么风雨,夫妻二人都一起承担。

来自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的阿尔伯特,是维多利亚舅舅利奥波德的侄子。在利奥波德的牵线下,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并顺利成婚。

作为英国“第一先生”,阿尔伯特很不容易,他一生都在争取英国民众的认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有着排外思想的王室终于肯定了他的能力,接受了这个“德国公爵”,允许他辅佐女王,处理国事。

女王夫妇在工作上相辅相成、彼此互补;在生活中也举案齐眉、彼此忠贞不二,是历史上公认的梦幻组合。

由于阿尔伯特的德国血统,他曾被牵扯进一场间谍案,甚至被视为人民公敌。但维多利亚始终态度强硬地站在丈夫一边,没有丝毫怀疑。

1861年,阿尔伯特因为伤寒不治而离世。丈夫的去世使维多利亚对长子心怀芥蒂,她认为是儿子的花边新闻使得丈夫心力交瘁,才英年早逝。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肯原谅自己的儿子。

阿尔伯特去世后的很长时间内,维多利亚都郁郁寡欢、无法自拔,以至于影响了整个英国,使全国上下都陷入一片哀悼中。

这足以见得女王对丈夫用情至深。

维多利亚不仅是女王、是一个妻子,同时还是九个子女的母亲。

按照当时英国王室养育孩子的方法,作为母亲的女王,很少有机会亲自照顾孩子。但是,维多利亚夫妇对孩子们从不娇惯,尤其是对于他们的长子伯蒂,也就是未来的王位继承人,更是严加管束、处处设限,不仅随时掌握学习情况、就连童年的玩伴儿也要精心挑选。

可是,这种拔苗助长的教育方法只能适得其反,伯蒂的叛逆让父母非常头疼。

直到伯蒂从一场令人恐怖的风寒中痊愈,母子关系才有所缓和。

1901年1月,维多利亚女王安详离世,王位也得以安稳交接。

维多利亚女王从1837年登基,至1901年离世,在位60余年,是英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国王之一。她的离世,也宣告了一个辉煌盛世的结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