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虚度》读后感精选

《虚度》读后感精选

《虚度》是一本由祝小兔 / 宽宽著作,56.00出版的2018-3-2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虚度》读后感(一):慢生活可以“无意义”

深深地被这本书的书名所吸引——虚度,很喜欢这个词,在这个人人都在追寻意义的时代,“无意义”的虚度时光是不是显得特别另类与格格不入?这样超越世俗生活轨迹、活出另类人生的人们大都拥有着一颗强大的内心,他们靠双手、手艺和独特的思维在世间绽放各自的光芒。这不禁让我想起冯唐在《奇葩大会》上的演讲,“余生要和相看两不厌有趣的人虚度光阴”。而在这本书里的十八位主人公大都实现了冯唐口中的理想生活。

这本书是“好好虚度时光”公众号文章的整合版,记录了十八位靠手艺吃饭的年轻人,他们大都以“慢”的方式生活,他们钻研传统手艺,将中国传统的茶艺、陶艺、织染、古书等技艺,根据时代变化做出改良,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生命;他们走在时代前端,实践着如花艺、餐桌布置等流行技艺,凸显着生活的安静美好。他们代表了勤恳专注的古老文明的延续,还有现代人少有的洒脱自然。这本书将他们集结在一起,让读者感受到,人生有很多种活法,任何人都可以编织出值得好好虚度时光的理想生活。

在5月的阅读书单中,《日和手帖•人生有一百万种活法》一书和本书有一些类似,都在呈现不同的理想活法。我想只有当社会发达到一定的程度,人们的社会分工才会越发精细,才能够自主地对生活方式进行选择,所以当这样的书籍大量涌现的时候,它恰恰说明我们生活在了一个好时代,一个不用为温饱疲于奔命而能好好关注自身主动承担选择的年代。学校能教很多知识,唯独没有教如何生活,更别提如何虚度光阴。它需要坚定的意志与傲人的气魄才能不流于俗套地特立独行于世并不断地探索与践行,但是也只有这份特别才值得我们驻足与观望,从中学习并收获启发……

《虚度》读后感(二):造物的一双手

by 祝小兔

活得时间越长,越觉得手艺最珍贵;越是长途跋涉,也是想要返璞归真。人类的祖先喜欢手作,历经三百万年的化石显示祖先们已经可以手握工具,开始创作性工作。用手造物,是我们流淌在血液里的基因,重视创造精神是人类的本质。

十指连心,它们很敏感,对应着人的心脏。我们有多少美好的瞬间都是从双手开始的。比如美好的恋爱都是从牵手开始,手传递了温热的体温,传递了心跳的加速,传递了微微出汗的忐忑,还传递是触电般的心悸。《人鬼情未了》最经典的桥段,就是男女主人公一起用手做陶罐,黏土胚沿着手指转动,起伏,升高,尽管整个过程中他们没有讲话,我们却能从十指相交中感受到深深的爱意,那陶泥布满两双手是一种同甘共苦、相濡以沫。

对于艺术家来说,最难画的人体部分就是手,因为手太灵活,很难捕捉它一个固定的瞬间,且人的手上太多微小的肌肉组织,很难描绘详尽。正是如此,才会有类似达芬奇、丢勒这样大师留下如此多和手有关的习作。手作和大生产最大的不同就是是否包容了人用手触摸、改造的过程。手势如此复杂的机关,手的劳作是随机的,是不确定的,没有两个手工制品是完全一样的。颜色,阴影,纹理,形状和差异是手作制品中固有的。

我们每天都在选择,对于你喜欢的人,你更愿意收到一封手写信,还是一条被复制黏贴而来的电子短信?无论是什么,当它是用心做的,都会变得更美丽,哪怕是不完美的缺陷,我们不会觉得外婆织的毛衣不如机器的编织,哪怕这件毛衣的编织没有那么平整。长大后,尽管可以买到更多更贵的衣服,却永远觉得那件来自外婆亲手织的毛衣最为珍贵。

流俗易传,高雅失传,手作正在这个时代消失,因为它们在很多人眼里不够效率,不够经济。我们在做的事情,记录那些沉默寡言的人,用手在与这个时代的喧嚣博弈,他们每个人无不怀着一颗滚烫的心,无不对朴素的生活无比向往。

造物犹如登山,需要体力和脑力都付出巨大代价。热爱登山的人,就会乐意挑战险峻,造物的人也不甘于平庸。无线风景虽在顶峰,却在登山过程中得到更多体会,这也是造物的人在过程中修炼,所有的情感都通过双手的劳作被传递。

英文有一句话叫作“Art and love are the same thing: It’s the process of seeing yourself in things that are not you.”爱和艺术都是见自己的过程,造物也是。当你做某事的时候,你会把自己的一部分留在里面。当你完成创作,你会为工作感到自豪,部分原因是你看到自己在作品里。无论是颜色,质地,形状,还是刚才所处的情绪,作为创造灵魂表达者的精心制作的作品都被珍视并远远超出了作品 世俗的大众消费。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使命,而不只是靠下定决心、只靠报复,是像真正的登山者那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这个过程是连续的、是坚强的、耐得住寂寞的,也是最能抵抗这个时代碎片化的。

双手造物,既不合时宜,又最迫切需要。也许结果并没有那么重要,这个过程留给我们的是一种专注、愉悦的状态。我相信世上仍旧有许多和我们一样的人对古老的情感怀有乡愁,在如流星般的生命过程中发出一丝光芒,我们在宇宙中发出积极的共鸣。

只要我们把自己内心那个玻璃球擦亮,摒弃偏见和虚荣,在双手造物的过程中安安静静,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见手艺,见天地,见自我。

《虚度》读后感(三):《虚度》何为理想生活,人人心里都有一个乌托邦

“在你真正享受的技艺里,时光才算好好被虚度。现在的每一天,对余生而言,都是黄金时代。做热爱的事,并不意味着一切苟且将行消失,而是当面对一切苟且时,变得心甘情愿,继而心平气和。与其追逐,不如自得其乐;手造一个世界,那里也有一片璀璨的星辰大海。”

“爱和艺术都是看见自己的过程。造物也是。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使命,而不只是靠下决心。这个过程是连续的、坚强的、耐得住寂寞的,也是最能抵御这个碎片化时代的。只要我们把内心的那个玻璃球擦亮,摒弃偏见和虚荣,在双手造物的过程中安安静静,每个人都可以见手艺,见天地,见自己。”

易筱:生命是看清自己走得从容的旅程

易筱和老公在城市工作时,常常加班,她爱上了做蛋糕和甜点。后来她去清迈旅行,点餐后,店主亲自料理。新鲜的食物,热乎乎的咖啡,温和宁静的面容,她心里想“这不就是生活应该有的样子吗?”那一刻,她感觉内心的某种东西变得清晰明亮。回去以后易筱就开了一个小店,刚开始时什么都没有章法,生意清淡。

她相信现在做的事情是慢慢的,她与外界的压力和平共处,逐渐摸索。有人说生命最好的奖赏来自时间。事实证明,人一旦选择坦然地走在热爱之事的道路上,专注其中,生命的奖赏从认定的那一刻已经开始。

生意很快火热起来,第一家点饱和,又筹划第二家店。后来因为与加盟的朋友理念冲突,便退出了第二家店。他们放弃用妥协换取更多世俗的成功,选择内心想要的状态生活处事,是为了心灵的自由乐意支付的代价,也是活得不拧巴、自在的根源。

不久她们搬到北京郊区,把租房改造成令自己舒适的样子,在院外种菜养花。平时易筱设计点心、打理小店和看书,老公画画,做设计。在灵性的世界,富有是全然知足,当我们不再以所有自己匮乏之物的想象来折磨自心时,我们就很富有。

这是一个追随天性,在业余做美食小有所成,后来开店,再逐步隐居山林,过上自己想要生活的人。四五年来,这样的故事我看过很多,如果在公众号上看到,我总会转发到朋友圈,表示自己的向往和羡慕。可是我也知,即使她有天赋,开店之后的心理压力,综合能力也得到了磨练,仍是有有实力去过上想要的生活。

我们望其项背的人,除了有天赋而不加以挖掘、深化,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天赋是什么,也不想去多做尝试,不敢试错,第一步,天赋就没有发挥出来。然后就是另一半的支持,助力,自己的坚持,全面学习,承受压力,提高技能,用心经营维护,最终才能得到也一个想要的生活。

甜甜:过简朴的生活,大隐于市,大巧若拙

她大学毕业后,不急着找工作,闲散的性子,到农村去归隐做个手艺人,是自然不过的事。老公以前做过广告公司,开过餐厅,一路顺利,始终是向外求的状态,渴望回到简单的乡居生活。两人一拍即合,到农村去租房改造,即使入不敷出,生活拮据,也觉得很值得。

他们在农村烧制陶器,后来又开了布艺工作室。加入的伙伴也都是热爱手艺的人。你活着,就要成为美好的存在。你做的事应当是你爱的,不然就消耗了生命。你过的生活就应当是你想过的,不然就失去了生活。

乡居三年,有手艺相伴很充实。它教会做陶器的人,不要急,慢慢来。很多事都是瓜熟蒂落,急不来。烧陶的过程中有困难,理想的生活也有现实的困难,无法完全按照纯粹的理想去过日子,但是他们在这其中也找到了平衡。其实在很多对立之间,都是可以尽力平衡的。

这对夫妻的故事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平衡,如何平衡放弃城市耀眼繁华,安居乡村勤劳拙朴度日;如何平衡搬到乡村改造农舍时远超出预算的经济压力,内心的追求;如何平衡烧陶的过程中的失败、销售,理想的生活。

能够为情怀买单的人,必定也是乘风破浪在人生海海里滚过一圈的人。美好的东西人人都爱追求,愿意去创造的人是精神可嘉,是手工艺传承下去的原因。能够真正欣赏美好之物并为之付费的,也必定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同样经历过百炼成钢、在压力和矛盾之中找到平衡并开创出自己的道路的人。

找到自己,从心而活。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过于奢侈,可是我们却不能丢掉这样的向往和情怀。清晨的班车和地铁,路上形色匆匆的人流,空寂的居住小区,晚间所有格子间亮起的灯光,十点依然拥堵的地铁和人行通道。我们的肉身已经被这座城市的慌张和忙碌淹没,只有静默深处的灵魂还在呼吸。

上帝造人时赐予我们丰富的情感和渴望自由的内心,却让一日三餐、生老病死的身体捆绑我们的自由,或许只有悖论才是真相。我所理解的自由,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去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做到极致,让自己真正成为自己。而不仅仅是为了生存疲于奔命、吃喝拉撒了此一生。

甜甜和她老公跟大多数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是一样的,他们最大的与众不同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敢于从零开始的勇气,不被他人的言语左右的决心,在困境里也快乐自得的强大内心。

纵观这本数的全书,所有投身手艺的人,莫不是如此,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开始走上一条不被世人看好的荒凉之路,默默无闻坚持下来,直到他们的作品惊艳了世人。艺术家、手艺人最终都是靠自己的创作说话。只会复制、按部就班,只是流水线上的商品。

曾经阻止他们和不看好他们的普通人,后来羡慕他们,欣赏他们,捧高他们。觉得他们过上了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所以,听普通人的话,只会成为普通人。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会成为真正的自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