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美食,祈祷,恋爱》的读后感大全

《美食,祈祷,恋爱》的读后感大全

《美食,祈祷,恋爱》是一本由[美]伊丽莎白·吉尔伯特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食,祈祷,恋爱》读后感(一):人生的轮回性

所有你以为你现在拥有的东西,都会在将来的某一刻逝去,认清这件事不免会有些令人伤感。虽然我物质上可以不拥有一些什么,至少是希望曾经的回忆,伤感的或是喜乐的,对我的一生是有影响的。我一直在成长,一直在变化,终其所有,你会走近来。又慢慢远去,我的灵魂也变得纯净,更清晰。虽然感触良多,但不温不火。

《美食,祈祷,恋爱》读后感(二):享乐与虔诚共存

大名鼎鼎的饭祷爱,中文翻译真的太坑。几年前看过电影,并没有什么感觉,这几年经过一些事情后去读这本书才发现作者的高度和智慧。很多瓣友认为作者神经兮兮因为瓣友大多是无神论者,而在西方大部分人都相信有神,自然就能带入作者的信仰之旅。贯穿全文的其实就是平衡这一个概念,平衡享乐和虔诚,自制与放纵,善良与邪恶。生而为人都具有50/50善恶的趋向,因此我们才有了道中的阴阳,天地两极,和西方的原罪及救赎。作者相信快乐是一种能力,维持生活的平衡才能带来这种真正的喜乐,一个人一味追寻成善会变得愤世嫉俗,一味寻乐则会误入歧途。谁都不必站在道德的高点去论断他人,真正拥有平衡的人谦卑并独立,在任何的环境中都能不卑不亢。因为善和恶是并存的,天堂和地狱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美食,祈祷,恋爱》读后感(三):评《美食,祈祷,恋爱》

刚开始看前两个部分意大利和印度的时候,我常想就这书也能畅销美国好多年?当我看到巴厘岛的时候阅读渐入佳境。她的确不止是一本旅游书,她是一本心灵之旅的书。虽然作为一个明年就三十五岁的已婚已育的中国女人,我并不能十分感同身受本书的内容,但是我还是想说,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很好的阅读经验。我上高中的时候就发现了我的热爱与热情(我指事业),但是直到三十几岁了才脱离大众,走上了小说写作之路。我也曾很长一段时间,长达十几年,探索着我究竟需要与适合于什么样的爱情。我曾经在西方的两个国家学习居住工作近十年,但是正是因为这十年我才明白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有着一颗中式的传统的心。我经历了跟小莉不一样的旅程,寻爱旅程甚至被迫开启于初中,但我们都在路上。经历了挣扎、疲惫、欣喜与彷徨!但是我们最终都找到了方向!谢谢!

《美食,祈祷,恋爱》读后感(四):食,修,爱

这是典型的美国思维,也是未来很多人的思维。中国传统的思想是为了家庭不能离婚,而Elizabeth Gilbert意识到自己对丈夫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意义后提出离婚,之后前往意大利,印度,印尼。

书中描绘的意大利令人向往,意大利语在Elizabeth Gilbert的解说下也显得特别地优美,还和但丁有关系,这是我之前所不清楚的。经历了战争及改朝换代,这座城市依旧是这座城市,而人却换了好多代。感慨!

Elizabeth Gilbert到印度则是为了修心,想忘记她的前男友以及和丈夫的了断,在禅坐中和前夫的相见并释怀也是令人欣喜的。生活就是五味杂陈,没有谁是一帆风顺,修行中可以更深刻地体会这些,不过,生活也是修行,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慢慢寻得一条明路,当然,也有的人还是会不断试错,毕竟没有人是一样的。

《美食,祈祷,恋爱》读后感(五):有钱人真任性啊,就因为婚姻与恋爱失败,就可以放纵所有情绪,花好几年满世界折腾。

又一本被宣传(“心灵疗愈、给人勇气”)骗了的书,又一本主打“灵修”的书,相当于作者在结束婚姻又与情人分手后的半游记半“为寻找身心平衡而灵修”的随笔。 本书的主要脉络: 起因: ①因作者小莉自身的原因提出离婚,并在离婚官司中与丈夫两败俱伤; ②办理离婚期间,与大卫恋爱,大卫的忽冷忽热又让她受伤崩溃; ③感情上的纠葛让作者小莉换上抑郁症。 故事走向: 小莉提前预支了游记的稿费,抛下家庭独自远行,先后去了意大利、印度与巴厘岛。意大利的美食让因生活低谷而暴瘦的她体重回升,在印度的灵修生活让她渐渐获得身心平衡,最后,在巴厘岛的旖旎风光、与当地人的友情,以及新恋情的帮助下,作者小莉重新找回生活的平衡与幸福。 我不知道本书的主旨如是,又如何能宣传“给女性以勇气与独立”。作者在本书中,将离婚与恋爱失败的痛苦放大了十倍(也许是我们普通人早已习惯了情绪自持)来书写、来宣泄、来一砖一瓦疗愈。其满世界地折腾,追求的结果,也不过是坏情绪好起来,开始了新的恋情而已。 书名中的“美食、祈祷、恋爱”便是作者小莉自我疗愈的三种方式,读完哑然失笑。其是否能给你勇气与独立,读者自辨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