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半夏河》读后感锦集

《半夏河》读后感锦集

《半夏河》是一本由申赋渔著作,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18-4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半夏河》读后感(一):浅淡的半夏河

喜欢读申赋渔的《逝者如渡渡》,更喜欢他的《匠人》,所以对《半夏河》颇有期待。

《半夏河》就如她的封面,因为被水浸润过,面目变得模糊。申赋渔的故乡,已不复《匠人》丰盈厚重。

也或者这就是申赋渔想要的感觉。毕竟是写童年时的故乡,儿时的记忆被几十年的岁月漂洗,大都不过只能留下浅淡的影子,自自然然地写出来,不事雕琢,甚至或多或少地有点儿做作地刻意平淡。所以,《半夏河》对我这种吃惯了“大鱼大肉”、“浓油赤酱”的俗人来说,却是有点儿乏味了。我眼里的《半夏河》就像被反复咀嚼过的甘蔗,现在只剩下干干巴巴的渣滓,因为希冀还能从中嚼出点儿甜美的汁液,所以并不舍得丢掉。

《半夏河》是申赋渔的童年,一般来说,童年很甜美,在申赋渔的笔下却仍是他所惯常的忧郁笔调。他写自己的小伙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一切和年少相关的人;他写看电影、木偶戏、唱书、斗鸡,一切和年少相关的事;他写出走、写落榜、写离家,一切年少相关的情绪……这一切都可以引起大概年岁读者的共鸣,所以很多人会喜欢这本《半夏河》。

跟随一本书重走年少时光是一件美好的事儿,和王鼎钧在散文中所写的捡拾“脚印”是同一种意趣。我在回忆童年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涂抹上一层蜜糖色,仿佛儿时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厚重甜美的;而申赋渔好像更习惯于给童年涂抹柠檬,清新却又酸涩。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或许这也是我这次无法对《半夏河》产生共鸣的原因。

我以为,《匠人》因为是写故乡的各种濒临消失的“活计”,所以喟叹和伤感是正常的感情;而童年,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刻,让里面的酸涩让我接受无能。其实,这恰恰反应出我自身阅读的局限,我总习惯于定义能够引起共情的作品为好作品,可是,世间有多少人便有多少种生活,我眼界太过狭隘,对很多书的评价并不公平。

整本书里最喜欢《奶奶》。

“她戴着无檐的软帽,她的头发斑白稀疏,她的梳子缺了好多齿,她还每天都拿它梳头。梳好了,盘起来,扎成一个髻,用铜簪子一插,清清爽爽。她的脸上全是皱纹,牙也掉了,瘪着嘴总在笑。她的手,瘦骨嶙峋的,可总是暖暖和和。”这段文字让我想起我的姥姥,我已经好多年没想过她了。亲情总是最动人,所以附加的任何说教或道理都是画蛇添足,写亲情,单纯叙述最好,多说无益。

申赋渔的“故乡三部曲”到《半夏河》应该就算是一个完结了吧?该结束的时候就果断谢幕,否则力有不逮反而无趣了。

《半夏河》读后感(二):遥远的乡愁

从《光阴》开始关注申赋渔,无论是其情感真挚的文字,还是素雅独特的装帧,都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这本《半夏河》与前作《一个一个人》在文本上有交叠之处,但更凸显个人心理感受,笔墨也更多放诸于彷徨苦闷的少年时代。从时间布局来讲,《一个一个人》是曾充满理想主义的文学青年之个人编年史,而《半夏河》则是努力逃离故乡的少年抗争期,不变的则是“将心安放到一个妥帖之处”。

全书共分为25个短篇,从记忆之海打捞的吉光片羽,在30年之后以回望姿态,以文字记录的形式重建回忆、回溯生命之源。当长江一路流淌到苏北高港,其分支流经申村,申赋渔出生、成长的村子因此拥有了一条“半夏河”,最初的记忆便发轫于河边矮矮的土屋。日子清苦,父母忙于生计奔波,无暇顾及少年敏感的心灵,他怀揣着野生的梦想,遭受误解与偏见,曾一度燃起对文学创作的火苗也在粗粝的生存环境中泯灭。虽然慈爱的奶奶给予少年无声而盛大的关爱,但死亡的降临让他体悟到生命究极是孤独脆弱的,从此他要单独与这个粗糙的成人世界搏斗了。

童年的烂漫在某日意识到羞愧而终结,之前懵懂混沌的天地被羞耻的闪电劈开:“我发现了我。”少年明晓了文学的美,尊严的必要,情愫的滋生,以及理想的召唤;与之伴随的,人性的缺陷,嫉妒的刺痛,蔑视的痛苦,也在泥沙俱下中默默显形。羞愧是成长的标志,忍耐是相处的美德,他终于明白人与人之间的交心有时反而是一种毒药,当我们习惯于将心灵封闭,也就获得了成长的代价。

在细腻描摹个体心灵史的同时,申赋渔也将深情的目光投向如今散佚的风土人情。正月十五舞龙灯的过程被详实记录下来,篾匠、纸扎匠、雕匠、剃头匠、乐师各司其职,演绎着中国乡村朴素的职人精神。「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里重要的精神图腾,此刻被赋予寄托信仰的重任——那些与亲人失散的灵魂,将在龙的助力下开启新生。乡村生活的丰富性还体现在木偶戏、说书和露天电影上,《三国演义》是雅俗共赏的改编载体,《兴唐书》承载了逢凶化吉的愿望,戏曲艺术在广袤的农村土地上深深扎根。最让作者牵肠挂肚的是对电影的热爱——“灵魂飞进银幕”,在黑暗中与角色共悲同喜,全然遗忘严苛的环境,银幕上的大千世界滋养了闭塞的村落,成为彼时最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然而故乡早已失落在童年记忆里,汩汩清流已干涸,旧时友已然陌路,昔日满怀不甘,他朝踏进乡愁。村民们有的化为坟冢,有的漂泊各地,老屋爬满藤蔓,曾鲜活热闹的村庄如今一片废墟,曾倾尽全力逃离故乡的少年华发初生,发现自己如幽灵般无法回归。且将这遥远的乡愁安放于文字,在记忆的半夏河水中,用怀念与温暖对抗心灵的焦灼。

《半夏河》读后感(三):回不去的故乡

对于每个人来说,故乡或多或少都是这样一个地方,无限的依恋,无尽的回忆。它可以确切到一个人,一棵树,一件衣裳,或是一条河流,这些都是对故乡留恋的一个载体,当往昔的一切慢慢在时光的磨砺下变得模糊,变得不可触碰,遥不可及,变得不再显得那么真实,在千里之外游子的心中,故乡已然是个梦境。

半夏河,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乡,在作者的梦境里,虽然他笔下描述的村庄——申庄,在三十多年后还依稀有些旧时摸样,但人却非昨日,即便是重逢或遇见却如同陌路,这是作者变了还是故乡的人变了,还是世界变了,这些大概只有半夏河流淌的河水看得清楚了。

作者年纪比我大几岁,他的经历和我所处年代经历有相似之处,所以在看这本书时,会产生一些共鸣,对书里的事和人会有些熟悉的感觉,不同的是我的童年并不像作者有走出的想法,这想法不仅仅是作者对家的淡漠和对外面世界强烈的好奇心,我觉得更多的是个性上不妥协,过于自我造成的吧,所谓物极必反,太想离开的地方,却在飘泊的时候常常想起,而当真正面对的时候却又那么的冷静淡然。最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作者的感情是细腻的,甚至于敏感,内向的他,不善语言表达,却寄情于文字,他认为他的童年及少年,是没有被父亲母亲温情对待过的,当然,儿时的他也不会想到父辈们在那个年代为了生计,为了吃饱穿暖,已无暇关心孩子是不是受了委屈,心理会不会难过,即便是做老师的父亲,也是如此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在父亲看来他也是这么长大过来的,他认为孩子以后就会慢慢明白。事实上在多年后,作者也懂得了那个年代人们的情感世界是粗糙的,没有作者认为的温情,没有体贴的嘘寒问暖,与作者不同,父辈们是在用粗糙对抗着残酷的世界。所以在作者明白之前,在他心里是多么的失望,却又无可奈何。

极度失望这下,他选择了不停地飘泊,不断改变生存地点,而不是对抗,这大概基于自己的卑下,可越是这样,越被故乡的手抓住,挣脱不开,好在这些情感的淤积,可诉诸于文字,所以在梦里故乡是清晰的。但他不可能再回到故乡,因为故乡里没有了他最爱的奶奶。在他长久的飘泊岁月里,奶奶可能是他心灵深处最温馨的港湾。

书里所有章节文字都很平实,叙述如同半夏河的河水那样安静详和,没有旋涡和急流,这也许是作者心里流淌的半夏河吧,在那样特殊的年代每个孩子都怀揣着一个梦,都想创造一个属于他们的世界,所以有不同于别人的想法,为了这个梦的实现选择了飘泊,流浪,在漫漫人生中找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无论走出多远,心里总会有个叫故乡的地方牵羁着,它真实的存在,仿佛触手可及,在你不断地想着要重新回到故乡时,故乡却是你再也不能落脚的地点,这算是人生中最大的缺撼吗?

《半夏河》读后感(四):我要探访我的家乡,我有我的心事

“人需要靠着记忆的美好来对抗粗糙的现实、焦灼的心绪和纠结的情感。”

母亲手中的花生米、爷爷在田地里搭的草棚、戏台上的生旦净丑、村路边的算命先生、土地庙前的舞龙人……申赋渔将他的笔化为针,字化为线,将故乡所有的记忆如珍珠般并排穿在了一起,即使它们略有瑕疵,可依旧光彩夺目,因为它们是申赋渔经年累月所孕育出来的,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每年‘夏至’这一天,周围村庄里的人都要过河来祭土地神。夏至是夏天第四个节气,特征是‘半夏生,木槿荣’,夏天正好过了一半,于是村里村外的人就把这条河叫‘半夏河’。”这是申赋渔的村庄,他离开故乡时还是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回到故乡的时候已然变成“却道天凉好个秋”的中年。

在异国居住的他,提笔写自己的故乡时,没有大肆的感情渲染,没有异乡人的伤春悲秋,没有对往事的追悔莫及,他的文字平淡如村口的溪流,安静的流淌着,那回忆就如孩童放置在溪水上的纸帆船,悄无声息的流过村里的每一户人家,携走时间深处的旅人。

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刘亮程写过这么一句话,“许多年之后,骑快马飞奔的人和坐在牛背上慢悠悠赶路的人,一样老态龙钟回到村庄里,他们衰老的速度是一样的。时间才不管谁跑得多快多慢呢。”曾经被村人视若天才的申赋渔,没有考上大学,成了他人眼中的“伤仲永”,他离开了生他养他的故乡后,从事过多种行业,木工、油漆工、编辑等等,他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飞奔疾跑,几十年后回来此地,好友都变得沉默寡言,他们在此地出生,在此地扎根,日子如木桌上的凉白开,荡不起一丝涟漪,申赋渔如他们所有人一样,空虚的如同幽灵,沧海桑田印刻在他们所有人脸上。

故乡若是没有了亲人,没有了挚友,将会是再普通不过的地理名词,将会成为地图上微不足道的黑点。奶奶的菜肴、爷爷的唠叨、母亲的温婉、父亲的苛刻、挚友的玩笑,他们是回忆拼图中至关重要的配件,若是没了他们,碎片终究无法拼凑成鲜艳明亮的图画。

读申赋渔时,我常常忆起我的故乡,爷爷推着自行车在前面行走,步履缓慢,我和年幼的哥哥在后面拿着包子大快朵颐,我们一边享受着美食,一边看着走在前面的爷爷,爷爷总喜欢穿中山装式的呢子外套,斑驳的阳光透过路边的树木,搭在了爷爷的后背上,暖洋洋的,温柔的就像从绿油油的长满密密绒毛的荷叶上滑过的一颗颗水珠。

年轻人选择了时代,时代也选择了他们,背井离乡早已成了常态,我时常觉得,以后的孩子们,恐怕再也不会有乡土回忆了,但是如申赋渔一般,将乡土写下来,我们的故乡便再也不会消失了。

“故乡是一个人的羞涩处,也是一个人最大的隐秘。我把故乡隐藏在身后,单枪匹马去闯荡生活。我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走动,居住和生活,那不是我的,我不会留下脚印。”

《半夏河》读后感(五):半夏倒影

五月的雨天,在无锡的乡下读《半夏河》,封面上有凹凸有致、触手可及的水滴,书角是被雨水浸湿的、灰绿色的、梅雨的缩影……这是申赋渔个人史三部曲的终章,乡土中国的余韵。像梦一样悠远,河水一样清凉的故事里,诗意与乡愁也一并流向远方,带走了一代人的乡村记忆。 和《一个一个人》、《匠人》写他人不同,《半夏河》写的是少年自己的故事。二十五个两字为题的小篇章串联起作者从出生到十八岁高中毕业离开家乡申村前的整个童年与少年时期:从“听”世界的“窗口”——广播、居住的草屋、看露天电影、木偶戏,到剥花生、打猪草、斗鸡、舞龙灯,再到住校生活、少年心事、情窦初开,世界的复杂与广阔,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和小伙伴之间的友情,和奶奶、父母之间的亲情,和自我的角力,都被编织进和半夏河有关的故事之中。

“蓖麻长得有两米多高,一棵连着一棵,在广阔的田野里形成一个阴凉的世界。偶尔有风吹过,手掌一样的叶子翻动着,阳光一闪一闪,然后又静下来。我们走在蓖麻的底下,像走在森林里。这下面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属于我们的世界。……”一个简单而梦幻的夏日场景,描绘出的是童年的梦,年少时的梦想,明明那时很近,长大后才知道离我们很远。然而,愈远却愈加令人怀念,魂牵梦萦。因为那是理想与梦想的世界,是站在还未展开的人生画卷起点的张望。

和许多小伙伴一样,我们的童年里,既有看露天电影的着迷、读小人书的如痴如醉、玩“斗鸡”、下军棋的跃动和快乐,也有被父母责罚时的隐忍、屈从与叛逆,还有亲人逝去时的茫然无措,更有懵懵懂懂,为了不成为“某一类人”而暗自发誓,渴望远行的决心……当读到大鱼儿光着脚丫走在泥泞的山路上,背着米袋去学校读书,又因为米被淋湿了没有饭可以吃,再返回家中取米的波折时,真的可以体会到那小小少年身体中的波澜起伏。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他再也没想过家,也因为不再想家而离家越来越远。 正如作者所言,岁月是可以柔化和过滤一切苦难的,少年内心的成长与蜕变,是当年的沉默、倔强与对抗,也是今日的深情、怀念与温暖。一幅幅珍贵的故乡剪影,是很多七零后的难忘回忆,也是曾经出现在无数作家笔下的业已消失的中国乡村图景。它是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中的浙江绍兴;是沈从文《永远学不尽的人生》中的湘西凤凰;也是如今年轻一代作家张佳玮《爱情故事》中的无锡河岸人家;刘汀《老家》中的内蒙古北部山区……它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去不复返的少年时光和消失的故乡。

小时候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想象,长大后走出去忘记了回望,直到历尽千帆,想要再回到那出生的地方,才发觉小小的家园早已不见踪影,唯有用抹不去的记忆,伴着诗意的文字,去一点一点重塑起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故乡,就在半夏河的倒影里去找寻吧,它映出的不止是你的影子,还有你心中故乡和儿时自己的模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