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足下风光》读后感摘抄

《足下风光》读后感摘抄

《足下风光》是一本由[美] 雷切尔·博格斯泰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3.8,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足下风光》读后感(一):走好自己的路

相对于西服、领带、帽子,鞋及袜对人的形象的影响力是微弱的,但是对于人的舒适度却是很重要的,中国有一句古话,鞋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作为人体重量的主要承受着,穿鞋不是为了走路,但走路如果不穿鞋,就成了一句很有意义的俏皮话:光脚的还怕穿鞋的?

《足下风光》与其说是一部鞋子的文化史,不如说是一部鞋子的选购指南,翻开这本书的目录,我们就格外感受到这不是一篇篇令人乏味的说明文、教科书,而是将你的人生风格与流行文化相映照,在风格与文化的交流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本书的阅读是艰难的,并不是语句翻译的艰涩,而是其引用资料的丰足,从《绿野仙踪》《双重赔偿》等数部你了解的电影入手,解析电影中主角、配角对于穿鞋的认识与感悟,这是一种见微知著的洞察,毕竟这几部知名的或者不知名的电影是有各自的主题,而每一则主题看似与穿鞋没有太多的关联。

原来,在我们眼中的明星,也不是那么的闪亮,他们在银屏中可以妖娆,可以灿烂,但是却很难意识到我们对于明星更大的兴趣是品头论脚,比如玛丽莲梦露,这位堪称时尚界的梦中情人,却只能穿着38码的鞋,行走在舞台的虚幻与生活的现实中,我们本以为38码是一种黄金分割,但在作者眼中,这只是一种生理现象,无须大惊小怪。

作者抛砖引玉地提出一双鞋对于女性为什么有致命的吸引力,那是因为我们男生总是将女性作为艺术品,以欣赏或者崇敬的目光去审视她的存在,而不是让女性以其固有的年龄、种族、社会背景作为其存在的基石,正如我们阅读这本书的初衷并不是为了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将此书作为一本说明书,而是希望看一看她与他的观点,毕竟窥视的欲望让我们不能自已!

阅读此书前,我总是行色匆匆,因为现代生活的节奏真的很快,阅读此书后,我才发现即使工作日的匆忙也要顾及自己脚部的感受,不能为了图快就累伤了脚,而是要以合适的步调去行走,哪怕居住的地点离单位远一点,早起一会就好了。此外,我还在自我行走的过程中,注意路人的脚下,并不是观察路平与不平,而是观察路人对于鞋子的偏好,不仅是颜色式样的,更重要的是材质。

《足下风光》读后感(二):美国音乐文化,电影文化如何与潮鞋联姻的。

美国的各种摇滚文化,嘻哈潮流如何与鞋子的设计联系在一起,鞋子就像包包配饰一样,也是体现个人风格的一个招牌。

一些经典鞋子也帮美国好莱坞电影塑造了经典人物形象。很多形象在今天看来依旧不会过时。

我们实在无法想象,如果没有电影,今天我们的鞋柜里会少了多少经典的鞋子!制鞋大师萨尔瓦多•菲拉格慕的事业始于好莱坞,从默片时代的《十诫》到梦露的代表作《七年之痒》,他为角色设计的罗马式凉鞋、露后跟细高跟凉鞋流传至今。《邮差总按两次铃》给了我们白色露趾中跟鞋,《甜姐儿》和《罗马假日》让女人穿上了平底芭蕾鞋,《神奇女侠》和《太空英雌芭芭丽娜》让高筒靴成了时髦,《周末夜狂热》告诉男人你们穿上高跟鞋潇洒倜傥,而《开放的美国学府》则给了滑板鞋张扬个性的广告牌……

好莱坞的商业大片机制让一部电影有了全球有数亿的观众,观众被关在黑屋子里,一关就是两个钟头,除了大银幕,什么都看不见,角色所穿的服装,当然也包括鞋子,对观众的影响是强制性的,也就产生了最霸道的市场推广效果。再没有哪种媒介比得上电影,电影是最强势的媒介,它的市场推广魅力大得令人肃然起敬,而且那是全球性的。如果没有《白昼美人》,罗杰•维维亚的方头银扣中跟鞋也不会家喻户晓;没有《欲望都市》,马诺洛•布拉尼克的蓝色缎面镶水晶装饰的高跟鞋也不会成为新娘子的婚礼标配。以至于到了1980年代之后,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时装和鞋履品牌选择电影作为他们作品发布的媒介,时尚与电影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塑造个人形象和风格是现代时装的第一要义。时装和电影这两种以视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从诞生之际就相辅相成,彼此都在物质与美学上给予了对方丰厚的营养以及深刻的影响。作为时装产业中最重要的一个产品门类——鞋子,也借助电影情境具备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所以,当细高跟鞋穿在芭芭拉•斯坦威克脚上,它是蛇蝎美人的象征;由梦露穿着,却成为女性被束缚的绳索。

无论是电影还是现实生活,一双鞋对每位爱美的女性具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无论她的年龄、种族、社会背景——每个珍爱自己鞋子的女士都是有品位的思想家——因为每个经典鞋款的诞生,都与音乐、漫画、夜店、电影、肥皂剧、时装、设计师、明星等各种潮流文化相关。一部鞋子的历史,既是一部潮流文化史,也是一部女性角色的自我认知发展史。

《足下风光》读后感(三):简评《足下风光》

《足下风光》,由美国女作家雷切尔·博格斯泰因所著,其英文名称《Women From The Ankle Down——The Story Of Shoes And How They Define Us》,在摒除掉关于风流韵事,亦或是秘事寻踪的浮想,知晓是从人们最为不屑的脚开始讲鞋子的故事。想象的转向增添了阅读的趣味,又多以女性参与整书的叙事,不免多了一点妩媚与遐想。脚,往往为正统文化所歧视,类似于阿喀琉斯之踵或是裹脚布云云,于公众的不雅,致使它永不见天日,偶有的放纵,也仅仅得益于主人家的自在。而鞋子在遮蔽“丑陋”的同时,也以捆绑的方式葬送了自己。本书开篇即二十世纪,然而现代社会的到来亦未解放社会对于脚和鞋子的偏见,萨尔瓦多·菲拉格慕的父亲劝说自己的儿子,“不行,萨尔瓦多,做鞋不是体面人干的事”。脚与鞋,从身体到社会,成为了一种放逐之物,也成为了一种底层的代言。

博格斯泰因恰恰拣选了这种附着于我们的身体却被无视之物,构成了对二十世纪从肉体到文化的另类叙事。从开篇对于菲拉格慕的介绍,便以奢侈品牌叙事高度,将底层情感带入到正面视野。同时,以典型人物描述了二十世纪初整个制鞋行业的状况。这与穿插其中的,关于一战与彼时女性生活状态的描述共同带出了本书的主旨,即如何从鞋子的变化中理解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女性存在。不可否认,经济、政治因素作为上层建筑决定了诸多社会现象,而战争则是诸多现象中最为急剧与冲突的之一。在战争的左右观察同一事物的变化最具张力。女性作为二十世纪后期商品经济最为主要的推动者,对于鞋子的审美与消费的考察,无疑也应该从近代鞋子设计与生产变革的起点开始追溯。

至于为什么偏偏是鞋子,大概依据当初判断人与猿的标准——行走。在一定程度上,行走的范围决定了自由程度,尤其是对于传统女性而言,从厨房走进客厅,从室内走向室外,无一不是在社会解放运动中女性权利的扩张与拓展。作者沿着开篇的主题进行逻辑推演,在塑造英雄的年代选择了标本化叙述,诸多流行文化中的典型女性角色如何对应鞋子的转变成为要义。从《绿野仙踪》甜美形象到《神奇女侠》女性英雄的描述,一双“提升了美丽善良的女孩的社会地位”的鞋子变为了“红色高跟皮靴”,在一定程度宣誓着在战争的年代,角色从被动的男性消费到公众代表的转变,只是男性的主导从未改变。鞋子进化过程中点到点的对应,本质是流行文化与女性身份的界定方式。浅口高跟鞋、尖口鞋等作为款式的自我描述,与玛丽莲·梦露等名媛作与鞋子的互动,也仅仅是鞋子之于设计师与穿戴者范畴的差异,其本质也从未发生转变。而无论是荧幕形象的指代关系,还是其本身性格属性与时代的反应,也只是女性作为男性的幻想与需求的对象,作出了风格的调整。社会、人物、鞋子以事件或者社群相联系,连锁的化学反应便是本书的结构。至于选择鞋子本体描述便于形象建构,还是选择言其左右便于属性界定,则出于博格斯泰因对于材料的运用与代言物的理解,而无论如何选择,多元视角的选择所构成的丰富层次,逐渐澄清了鞋子在时代骤变中所承载的文化与审美的变迁、心理与情感的转移。

于是,如何理解商品经济中人性与物质的互动,鞋子作为产品也作为符号对应了两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利益、女性解放、战争阴影等多方面转变。尤其是在七、八十年代,后现代主义引发的诸多独立与主权运动,让一度主导社会的国家权力衰减、解构,嬉皮、反战、黑人独立、女权运动等等,每个人对于权力消解后的无所适从通过色情、毒品、黑色幽默蔓延到社会各个角落。鞋子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分别以高台水晶鞋的挑逗与樱桃红马丁医生1460靴的独立呈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的分裂与张力。而保持亢奋,尤其是需要几代人保持某一特定时期的亢奋,异常艰难。自由资本主义以及商品经济提供给每一个人的民主与满足感,拯救了上一个时期因亢奋之后形成的疲惫,只是人们在享受民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将商品经济推向了高潮。全民健身运动等事件对于运动、时尚的追求,不仅仅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更是多维度的给予人们生活选择。这种选择甚至目不暇接,女性再也不需要对明星效应简单的模仿,对于自身需求的关注,尤其是在六七十年代女权运动的启示下,现代的女性似乎更加了解自身的审美已不再需要男性的参与。于是,“中性”一词似乎与这个时代又进行了一次偶遇——在四十年代或许还是出于战争对于劳动力需求而表象的平等,在八十年代以后,却因为女人已经开始自我界定,放弃了男性世界对于甜美的幻想。有趣的是,博格斯泰因在近于结尾处所提及二十世纪末期的马诺洛·布拉尼克则以禁欲主义彻底隔断了鞋子设计的性别差异。进而对于职业化女性描述,独立的生存意识似乎变成一种自我的释放。

以鞋作为对象,而观察的却是女性与社会的演进与反应,在鞋子的制作、设计等一系列的生产、穿着过程中,承载的是女性意识的启蒙与独立。难得可贵的是,雷切尔·博格斯泰因并没有枯燥、单调的强调鞋子的主体性,频换的切换视角,鞋子在主、客的切换中,串联了二十世纪社会与文化的发展。雷切尔·博格斯泰因以情景剧的方式讨论了上世纪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女性主义。的确是情景剧模式,在开放的场域给予了叙事主体最为开放的未来,即便是在全书结尾,重新讨论红宝石鞋时,雷切尔·博格斯泰因也只是希望在包容与独立中正视女性的存在,以及女性作为女性的需求与追求,而不再限于生存还是毁灭的二元世界中寻求所谓的解放与独立。

《足下风光》读后感(四):“鞋履:痛并快乐着”

Choose a pair of shoes,choose you want to be. 小的时候,我的父亲做过鞋匠,就是那种手工皮鞋。他为我做过一双,大概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把一块整牛皮按照鞋样纸上的各个部分剪裁下来,打磨边缘,黏胶上线,套上鞋楦,最后压制成型。可是我小时候一直都不怎么喜欢穿皮鞋,他给我做的那双我没有穿过几次,那时候穿着各种样子的运动鞋,十四五岁的时候,我疯狂的渴望有一双匡威(converse),就用积攒了很久的零花钱买了一双红色70年代经典款,小心翼翼的穿着,可是不到两个月鞋子就坏了。许是期待已久的东西给自己的期望落空,这个时候开始我已经不喜欢运动鞋和布鞋了,而我的鞋柜里取而代之的是一双又一双皮鞋——工装鞋正装鞋布洛克鞋德比鞋切尔西靴马丁靴……

宝格丽与著名鞋履设计师Manolo Blahnik先生共同打造的璀璨珠宝高跟鞋

Valentino Rockstud 珊瑚色系带平底鞋

我更爱皮鞋与生俱来的那种气势,精致的尖头鞋,搭配经典的西装。工装鞋的美国西部风,搭配牛仔拗造型。英伦绅士风的布洛克鞋,配花花古驰(Gucci)再穿上一双彩色袜子,酷到没朋友。如今,走进商场里的鞋柜,鞋子的种类和样式与色彩令人挑花了眼,恨不得能全部拥有。然而在100年前,那个时候挑选喜欢的皮鞋,根据着装来搭配的鞋子是上层阶级的人们才会去选择做的事,穷人们想要买双手工制作的鞋,是指望要穿一辈子的。那个时候的鞋子,象征着人们的社会身份地位,有钱人的皮鞋擦得锃亮,穷人穿的破破烂烂。纵观100年来鞋子与时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社会变迁史。

Salvatore Ferragamo

《足下风光》讲述了鞋子给社会带来的变化,或者说它影响着全球女性解放的运动,从近代开始它深刻影响了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设计鞋子的初衷都仅仅是为了便于行走吗?其实我们还通过鞋子来表现性感,高跟鞋原本是为一些从事下流工作的女性来展示她们的性感而设计的,19世纪尖头鞋初次出现时,穿上可并不舒服,甚至说十分痛苦,但是为了美,达官贵族们依然会将痛苦弃之一旁。

风格凌厉的高跟鞋,出自1995年2月美国版Vogue。模特:NadjaAuermann;套装:Dolce & Gabbana,1995。图片来源: Estateof Helmut Newton/Maconochie Photography

书评标题取自一本书《鞋履:痛并快乐着》,该书由几位编者深刻挖掘了恋鞋情结和拜物主义。该书的封面图片就已预示了书中将要描述的是人们对脚的迷恋之情:这是时尚摄影师Helmut Newton在1995年为美国版Vogue拍摄的一张恶评如潮的图片。图片中,模特Nadja Auermann穿着的高跟鞋的跟高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她拄着一副银色拐杖,在两个男人的搀扶下正在走上石阶。这本书展现出了展览未能表达的东西,它会让读者们回想起那句老话:太阳底下,并无新事。因为无论是数千年前,还是若干年后,无论是金色皮鞋,还是古老的草鞋,人们对其的迷恋并无不同。

Salvatore Ferragamo的“彩虹”凉鞋,意大利,1938年。

与过去的皇室贵族们一样,如今的名人们也对鞋情有独钟。Sarah Jessica Parker在美剧《欲望都市》中所扮演的Carrie Bradshaw尤其钟爱Manolos的鞋,使得该品牌随着该剧的热播而备受追捧。尽管其设计师Manolo Blahnik早在1974年就已登上英国版Vogue杂志的封面,但最终是因为这部美剧而享有了全球知名度。而Judy Garland在《绿野仙踪》里穿着的红鞋也使得Christian Louboutin的红色鞋底风靡全球。

20世纪60年代,曾扮演茜茜公主的女演员Romy Schneider身穿Chanel经典小外套和双色鞋在Coco Chanel女士的工作室里试装

Chanel 黑白双色羊皮平底鞋

法国女星Catherine Deneuve在电影《白昼美人》中穿着Roger Vivier的经典方扣鞋

《足下风光》不仅很好的了解到品牌鞋履的历史,缔造者传奇一般的创业经历,还了解到鞋子如何影响人们,女权解放运动,或许,在模特们争奇斗艳踩着猫步的国际时装周T台上,各式各样的华服和鞋履会继续像毒药一样蛊惑着你蠢蠢欲动的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