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恶童安伦读后感精选

恶童安伦读后感精选

《恶童安伦》是一本由[美]吉姆·谢泼德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恶童安伦》读后感(一):不要死在将死之前

1.亲人一个个死掉,就不需要搞到那么多食物了,虽然也没啥食物能搞到,无外乎是点土豆皮,混着马血的荞麦和锯末。 2.只有你小时候得过水痘,麻疹,猩红热,百日咳的人,才不会在隔离区里因为臭虫跳蚤和脏水,感染伤寒而死,虽然你长时间看起来都像死人一样,并最后也将死于饥饿或是子弹。 3.犹太警察管着犹太人,波兰警察管着犹太警察,德国警察管着波兰警察,盖世太保管着德国警察,你要从衣服的颜色,脸上的气色和昂首挺胸的程度区分他们,以便准确的知道该给的抽头的大小。

4.注意书名是the book of aron,就是《安伦的书》。

《恶童安伦》读后感(二):孩子应有犯错的权利,有生存的权利。

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这本书描写的是在二战时期,安伦一个八岁的犹太小男孩,一家搬到了华沙生活。德国纳粹攻占了哪里并且开始颁布一条条针对犹太人的不平等条约,把他们赶到城市的一角生存,并且筑起了高高的围墙,禁止犹太人出入。

安伦一个从小周围人都说他很笨,似乎对于情感反应也很迟钝。他怯懦,没有知识也没有朋友。在家帮助母亲做工。父亲一直责骂他,母亲只希望他平平安安,能够照顾弟弟就好。

战争的来袭打破了这一切。居住空间越来越小,十几个人住在一个小房子里。没有水,没有煤,更没有食物。

安伦整日在外游荡做一些偷东西走私的活维持生存。母亲很反对但是也没有办法。

犹太人被黄警管,篮警管黄警,绿警管篮警,像一个食物链,而最低端就是犹太人。被打被骂卑微的求生。爸爸和哥哥被充当劳动力抓走去做了劳工,安伦和母亲被留下。

安伦被选中为盖世太保工作。他被迫供出了走私伙伴的行动地点,当场被抓获。小伙伴被枪毙...团队里的人渐渐都知道了他就是那个背叛者。开始远离他,在这个过程中,母亲也因病去世。安伦彻底的变成了一个孤儿。

就是在这个艰难的时间,他遇见了科扎克,一个儿童权利的捍卫者,一个儿童的保卫者。他用一己之力建立孤儿院,把这些孩子保护在他的羽翼之下。

病态残躯也要去挨家挨户的募捐、筹集物资。可以说已经为了这些孩子献出了所有,安伦经常和他一起去募捐,看着他卑微、低三下四对人说:想想我们的孩子吧,帮一帮他们。门里的人叹口气像帽子里丢了几块硬币,只说了句早上好就又关上了门。

安伦也唱唱在深夜听见他和斯芬特太太对话,是深深的无奈沮丧,但是第二天又要收拾好去街上募捐。在这个过程中安伦逐渐感受到爱。

一步步这座孤儿院也到了绝境,他们要被运往集中营,在这个关头很多人救科扎克出去,他选择了和这些孩子们在一起。

在故事的结尾科扎克说出了自己的《儿童权利宣言》:孩子有权利得到尊重,孩子有成长的权利。有生存的权利。有悲伤的权利。有学习的权利。孩子也有犯错的权利。

....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二战的小说,整体都以一个八岁小男孩的视角讲述了整个故事,他的喜怒哀乐带着孩子的语言讲述着犹太人所经历的残忍的一切。

“恶童”安伦,只是一个在战争时局下艰难生存的小男孩罢了。

孩子应有犯错的权利,有生存的权利。

《恶童安伦》读后感(三):最难的是,让一个人去相信他不曾见过的事

我是1990年后出生的。我们那一代人,长大过程中都伴随着一个名字,哈利·波特。第一本哈利·波特在中国出版时我九岁,等最后一部《死亡圣器》出来,我已经上高一了。对于我的成长,《死亡圣器》的倒数第二章有着浓墨重彩的影响,它讲述了西弗勒斯·斯内普的一段生平。

斯内普小时候受同龄人欺负,总是不合群。一次荡秋千时,他遇到了小女孩莉莉。莉莉善良,斯内普被她深深吸引。长大后,莉莉“背叛”童年友谊,和斯内普非常憎恶的詹姆·波特成了夫妇。在伏地魔那次著名的杀戮中,莉莉和詹姆去世了,留下还在襁褓中的哈利。心碎欲绝的斯内普决定隐忍,继续爱着已不在人世、也从未属于过他的莉莉,同时保护着莉莉的骨肉,也就是哈利。

2007年我十六岁,已经早熟地望见过爱情的轮廓。可读到这一段时,我还是像遭遇一块巨大的冰山一般,久久地怔住了。在我以前的价值体系里,爱似乎是一个等式:我付出多少,便能得到多少。如果只付出不得到,我会被慢慢掏空。可我很难把斯内普这个角色放入我那时的等式里,我无论如何也不明白,一个人怎么能持续地付出爱而不索取,如何能不需要被理解地、长久地爱着另一个人。那之后的半个月里,我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许多关于斯内普的句子,对我来说,他并非一个遥远的英雄人物或虚构角色,相反,我是将他作为和我一样的普通个体,尝试去理解和追求的。

后来,我在《恶童安伦》里读到安伦第一次遇到老医生科扎克的情景,突然明白书里的他,就是那时遇到斯内普的我。

安伦最开始并不是“恶童”。从波兰的乡下搬到华沙的那年,安伦八岁,有爸爸妈妈,舅舅哥哥。他只是成绩不好,又比较内向,爸爸说他什么事都做不好,而他想着,“成为我这样的人真是太可怕了。”安伦的妈妈倒不在乎这些,战争年代,她只求安伦平平安安,与邻居好好相处,懂得照顾生病的弟弟。

德国人和犹太警察的介入,让犹太区波兰人的日子不再好过,人们必须倒卖物资甚至偷运,才能勉强活下去。安伦也加入了一个偷运的小团体,带回家的东西显得越来越重要。历史的车轮像左右夹击的逼仄走道,越往前走,道路越窄,子弹和恶疾不长眼睛,从头顶密集地砸下来。安伦的世界重新回到他出生时的样子:一个人赤条条地来到世界,似乎也要一个人赤条条地走了。

直到全书的后半段,核心人物科扎克医生才真正出场。关于科扎克,不少人知道他是历史上著名的儿童教育家,有一套自己的教育理念。他人生的最后时刻,也被波兰国宝级导演安杰伊·瓦伊达记录在自己的影片中。当时,火车载着他救助的两百个孩子,驶向了臭名昭著的特雷布林卡集中营,中途有不少人企图救下科扎克,可他一步也不愿意离开那些孩子们。

科扎克医生 (1990)

8.4

1990 / 波兰 德国 英国 / 传记 剧情 / 安杰伊·瓦伊达 / 沃捷希奇·帕斯佐尼亚克 Ewa Dalkowska

但书里的科扎克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英雄形象。不是说他的人格不够完美,而是说,他的光芒和善意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关于英雄主义,我常常有一种感觉:那是英雄该做的事,我只做好我的事就行。可小时候读到斯内普,我并不是那么想的。我想成为斯内普那样的人。在这里,我清晰地知道我想成为科扎克那样的人。《恶童安伦》将我们对于英雄的仰望,真正转化成了渴望改变的勇气。尽管,在这想法以外,我也怀疑:我能不能做到只付出爱而不索取?我是否有那种勇气/坚持/毅力?那种我至今都不知道从何而来,又该如何称呼的美德?

安伦在他爱的人纷纷离开之后,被科扎克救了下来,和另外两百个孩子一同生活。他晚上常常睡不着,就去听科扎克和孤儿院的斯特芬太太聊天。每一夜的聊天都那么迷人,都是注入安伦心里的、缺席已久的爱的教育。

《恶童安伦》是一部成长小说,但不是我们所以为的那种成长小说。它本可以写成一个孩子从懵懂到成熟所经历的催人泪下的故事,却最终以第一人称,写成一个八岁孩子的自述。从孩子的口吻里,你能看到他眼中的世界并没有因为成长而从模糊变得清晰,他只是从自己的遭遇里,慢慢习得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方式。

《恶童安伦》是一部大屠杀文学,但不是我们所以为的那种大屠杀文学。普里莫·莱维、埃利·威塞尔都将人性置于最鲜血淋漓的集中营里去拷打,收获的是一部部剖析彻底的恶的证言。但《恶童安伦》描写的完全是反面,它同样选取了最违逆人伦的集中营,却在恶意的烈火中,淬取出了一副最纯真的善的形象。这是即便集中营抹杀了千千万万个肉体,也无法抹除的灵魂的光芒。

这世界已有太多高不可攀的英雄故事,和市场操控的廉价泪水,可关于爱和善意,已经鲜有人谈起,仿佛那是令人羞耻的东西。就算谈起,它们也因滥用而磨灭了最初的涵义。爱和善意变成了每个人都知道应当去做,却没有人真正愿意做,即便做了,也觉得羞于启齿的事。然而,最难的是让一个人去相信他不曾见过的事。如果不再有人守护善意,我们该如何告诉孩子,它曾经存在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