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行走的耳朵》的读后感大全

《行走的耳朵》的读后感大全

《行走的耳朵》是一本由周云蓬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17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行走的耳朵》精选点评:

●喜欢老周的姿态大于文笔,面对生活的豁达和幽默感,不管是不是天生的,也不管是不是盲人,都值得尊敬。

●3.5吧,亲笔签名版。薄薄一本,文章也都是轻快短小,读起来轻松没压力。

●你眼中只有黑,你心中有一个世界的彩

●回想那春天的责备真的就是流年似水洗出一身人间滋味。。。。

● 周云蓬的音乐和文字都不会让我觉得他是有视觉障碍的人,我听了好久的歌才知道原来他看不见。知道了之后觉得似乎看不见也不是什么大障碍,如果想了解盲人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读了这本书你也不会发现有什么不一样,这样挺好的。

●周云蓬的杂文与他的歌曲一样,不腻味,没有没完没了的抒情,几分自己的见解几分自己的“见”闻,写得流畅生动,反而因为内心的感受所以表达起来更切实际,一直以来都觉得周云蓬有自己“不善言辞”的幽默感,有点儿冷幽默的意味,但那是一种属于他自己的幽默方式表达方式,他在文字和音乐里都找到了自己的话语权,所以他的歌声才能动人。

●记不清是谁说过,大意是文字和人一样,很多时候比拼的不是强,是弱,是弱弱的真,是短暂的真,是嚣张的真。而正是这种可爱的真性情,让老周这人从音乐到散文都极其对我胃口,所以我就是愿意给这“候鸟歌手”的书打高分而且心里还美滋滋kkk 改写某篇老周自己写的摇滚味献词——“我们不是职业作家,只偶尔写出好文章时,我们才认为自己是个作家。其余的日子,我们是歌手、流浪汉、异乡人、失业者、办公室里的困兽、空床难独守的老光棍”。真希望周云蓬能一如既往地和几根沾着土的草茎连着,永远让走路和清醒的做梦成为人生常态啊

●封面很是喜欢

●没了宛若战旗的长发,老周平和了,平和中带点人间烟火气,养了一只导盲犬熊熊,像无数个中年大叔一样。

●写得比唱得好吧

《行走的耳朵》读后感(一):【豆瓣鉴书团】《行走的耳朵》杂谈

这本书开头讲述用镜头在吴哥窑的记录得到别人的鼓励才开始用相机随手记下身边的人,景。

这是一本随笔,所以给我的感觉很杂。有游记,又有评论,还有自身经历,访谈,以及感想。

全书按内容分了几个部分。但在我看来只有国内和国际之分。

从吴哥窑,到热闹的纽约,到费城,哈佛校区,再到巴勒斯坦,耶路撒泠,以及伊斯坦布尔等。在耶路撒冷,看了一百多页的《耶路撒泠三千年》,(

《行走的耳朵》读后感(二):【豆瓣鉴书团】色彩斑斓的世界

书名虽然为《行走的耳朵》,但读起来却出人意料的生动,印象最深的还是作者的旅游见闻,在作者去过各个城市中,他用耳朵为大家展示了城市的另一面,读起来也像闭着眼睛在各大城市逛了一圈,感受车水马龙,感受人文关怀。在再加上作者拍的照片,定是听到感兴趣的声音后,方举起相机,但焦点并不像眼睛找的非常准确,看见照片确也另有一番感觉,倒像似作者心中色彩斑斓的世界样子。

不过对书的编排有点见解,本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旅途见闻,其余并不相关,排版人员将很多旅途照片分散在书的各部分,每每看到照片页,都有一种跳脱感,比较影响阅读感受。

《行走的耳朵》读后感(三):【豆瓣鉴书团】《行走的耳朵》读后感

行走的耳朵。

如果眼盲了,还有耳朵。

如果耳聋了,还有心。

这本书的包装非常和我心意。护封的凹凸点,猜测是盲文,并不能读懂。欣赏只存在于有质感的层面。

齐豫的序,给了这本书很高的评价。毕竟齐豫此人云淡风清的形象与作者向表达的意图有一些相像。所以如果是"真清高“,那起码是用一个人的公众形象为另一个人的作品买单了。

事实证明,这本书比我想象中还要好看一些。正如齐豫在序言中所说的一般,周云蓬的文字,像是冰上滑翔的玉,畅通无阻。不晦涩,也不通俗,似乎刚刚好,可以吸引着读者继续,再读一点。

如果一个文艺工作者,可以唱,可以创作,可以摄影,还可以写书,那大概是粉丝的福气了。

《行走的耳朵》读后感(四):【豆瓣鉴书团】文字的距离

几年前读《春天责备》,内容记不清楚,但是隐约还记得喜欢的感觉。

这本书分了“旅途”“音乐”“诗书”“其他”四个部分,除了音乐部分,其他都给人一种“似乎缺点什么”的感受。没有被打动到。

于是把《春天责备》又去翻出来看看,发现以前划过线的句子,现在看起来也没什么感觉,大概是因为年纪渐长,喜欢的阅读口味也变化了。

“缺点什么”的感觉在于,除了作者自己提到的关于视觉上的缺陷,行文间很难感受到作者的独特之处,很“普通人”的感觉。

但是音乐部分还是挺喜欢,尤其是介绍台湾民歌的部分,以前听马世芳的《听说》,里面也提到了台湾民歌运动,是从参与者与亲历者的角度来阐述,从周云蓬角度,是台下观众的角度,一种别样的角度来阐述。

《行走的耳朵》读后感(五):【豆瓣读书团】《行走的耳朵》读后感

本来还挺好奇为什么书名叫《行走的耳朵》,书一到,一看简介原来作者是个盲人,一下子就明白了书名的意思,眼睛看不见,只能借助耳朵听力来观察世界了。

看书之前挺想知道这个作者的性格有没有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而有改变,看了之后发现作者挺争气 是一个不放弃自己的人,在音乐上有自己的成就,也有写作的才华,写了很多书也顺利出版了。

书里面最喜欢的部分就是作者自己的游记了,在吴哥窟用手触摸浮雕,摸耶路撒冷的石头,下死海,在苏莱曼尼耶清真寺的土耳其浴室沐浴,感受纽约的繁华,记忆在绍兴故里的点滴回忆,在大理开书店,到祁连大西北看沙漠等等,作者去了很多地方,我也喜欢看他写自己去各个地方的见闻,因为我自己还没有去过几个地方。

喜欢作者的生活态度乐观不悲天悯人 对生活的热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