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食物:蔬菜史话》读后感100字

《中国食物:蔬菜史话》读后感100字

《中国食物:蔬菜史话》是一本由史军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食物:蔬菜史话》读后感(一):中国人对蔬菜的情感

很早就耳闻史军博士的大名,也看过他的许多视频,认认真真地读他的书还是第一次。 蔬菜+简史,是近年来图书市场追捧的潮流。蔬菜关系民生问题,哪怕是不关心植物和不擅庖厨的人,也喜欢看这些花花绿绿颇为养眼的各类果蔬——在北方枯寂的冬天,逛菜市场大概是让眼目能得到最丰富享受的消遣形式之一了。不光好看,还能诱发食欲,对味觉也是一种犒劳。简史,则需要精炼浓缩之力,好比将一堆令人眼目缭乱的过于丰富的食材炖成一锅精华的浓汤,让人一顿饭就可尝到各种滋味。这就需要大手笔了。像这种讲中国蔬菜“大历史”的书,显然是很难驾驭的。从西周到近现代,涉及朝代众多,中外交流史典籍考察稍不完备,就很容易触雷。 例如在专题“张骞带回了胡萝卜?”中,作者就指出了很多历史读物中的信息并不同于真实的历史:“葡萄和苜蓿虽然是在汉代时被带入中原的,但带入者是谁还有待考证。至于胡萝卜,与张骞的关系就更远了”。 但是本书的主旨也不单在于正本清源。正如《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在序言中所说:“这是一本故事书,读起来生趣盎然。”作者有一种串讲的天赋,他可以驾轻就熟地将自己熟悉的材料信手拈来,既不让读者觉得掉书袋而显枯燥,又能随时切回主线不致离题太远。 书中主要结合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其一,古代田亩和赋税制度,穿插着讲各朝代的民生问题,人们种植的主要作物,及其背后的政治原因。从标题中就可见一斑,结合更多历史背景来理解,一目了然。 其二,人文典籍,包括《诗经》中提到的蔬菜。注意:这里有大量的生僻字,可以算作一堂古代名物对应考证和古汉字溯源。此外还有历代农书综述,尤其是《救荒本草》之类与园蔬和野菜相关的典籍。古代诗句和传统书画形式的蔬菜插图,也给全书增添了一份古雅和灵动。 其三,蔬菜的栽培、演化和引进历史。不同蔬菜和野菜的口感、味道特点,被历史浪潮淘汰和重兴的内在原因。比如本来充当器具的葫芦变成了蔬菜,又如茭白从粮食处“下岗”,在菜摊儿上“复工”,诸如此类,蔬菜界也恰如人类世界,有新生的变革力量,有卷土重来的旧势力,有起有落,跌宕起伏。 其四,园艺技术和关于物种辨析的植物学知识。比如混乱的大家族——辣椒家族。我见过很多种辣椒,一直没搞清楚具体亲疏关系,虽然看完书还是搞不太清楚,但知道可以大略划分到几个类别,进一步探查就不难了。 其五,更深层的生物化学知识。蔬菜的泥土味儿从何而来,常说的“中药味”到底是什么味道,辣椒对人体的好处,等等。不光知道吃的是什么,还得知道吃进去有什么后续反应。 最后一点,看起来最随性但也是本书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作者个人对菜蔬的情感。儿时的记忆。这条线若隐若现,使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栽培作物史,变得有血有肉。

《中国食物:蔬菜史话》读后感(二):推荐史军老师的《中国食物:蔬菜史话》,轻松了解中国的蔬菜历史和背后的文化映射。

《蔬菜史话》听名字像是史学读书,但这个“史”字是一语双关,不仅指代历史,也是指代本书的作者是史军老师的姓氏。

本书是一本有趣的科普类读物,读起来轻松,梳理也不刻板,也就不像专业书籍那样全面和细致,读起来往往意犹未尽。

本书结构新颖,按照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梳理了各个时期的主要蔬菜作物。

夏商周时期,劳动力低下,温饱还是问题,所以这一时期主要种植粮食作物,蔬菜还只是采集的野菜。

春秋战国时期,劳动力的发展以及商鞅的重农抑商,促进了对野菜的专业种植。

这两部分最为精彩,因为这一时期中华文明较为封闭,外来物种还没有引进,菜园中仅有中华传统蔬菜,《诗经》、《楚辞》等文学作品中往往能见到这些蔬菜的身影,耳目一新,醍醐灌顶。

随着秦汉时期自耕农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和天灾导致的粮食减产以及佛教的兴盛,使得蔬菜得到了大发展。

这一时期蔬菜品类仍然较少,其中核心是最早的“百菜之王”——葵。不难发现在此之前的蔬菜如今已经少见,因为这一时期蔬菜的适应力较差,产量较低,最关键的是口感清淡、提供的能量少以至于逐渐被淘汰。当代社会的饮食口味偏油偏腻,引起肥胖、脂肪肝等疾病,反倒给了这些低能量蔬菜重新走到人们餐桌的机会。

唐宋元时期战事连连以及气候适宜促进了蔬菜地位的提升,同时丝绸之路的开启也使更多舶来品进入中原,蔬菜品种大增,至明清朝代现代中国蔬菜的基础已经形成。

这两章里介绍了大量的蔬菜品种,从新的“百菜之王”大白菜到富含维C的辣椒再到中国改造后再出口的四季豆,遗憾的是每种蔬菜的介绍内容逐渐简短,不那么吸引眼光,毕竟舶来品缺少中华的底蕴,缺少中国文化的映射。

最后一个章节来到了现代,中国人民已经由吃饱向吃好转变,对蔬菜的要求也逐渐变化,为了获得便于运输、色彩艳丽,培养出的西红柿开逐渐变大、变红、变硬但是代价就是牺牲了部分口感;松茸随着过度吹捧,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总之,通过读史军老师的这部作品,了解了自古以来蔬菜的变迁,但不由得遗憾,直至今日再也难见与蔬菜相关的文学作品,再也难见”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这样的美言佳句。虽然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重视口感,但是却忽略了蔬菜背后的文化。

整体来说,本书轻松有趣,了解蔬菜相关科学知识

又能了解相关文化,让我更加期待本书的姊妹篇《水果史话》,只能说中国国家地理出品必属精品。

《中国食物:蔬菜史话》读后感(三):关于我为什么不爱吃上海青的严肃分析

我与上海青不得不说的故事:解密篇?

实话说,对于自己为什么不爱吃上海青一事,我实在是非常疑惑。因为我实在是热爱一切绿色的菜。虽然一般来说,较为常见的东西我可能不爱吃,但是那仅限于水果中的苹果和梨。常见如柑橘家族的大部分水果(橙子、橘子、柚子等等)我都非常爱吃,为什么说橙子家族,就请大家移步史军博士的《水果史话》一书,了解柑橘一书的爱恨情仇了。

既然提到了家族,这给了我一个新的思路,从上海青所属家族的角度看。如果说柑橘家族占据了水果的半壁江山,那么芸薹家族无疑可以在蔬菜家族中称王称霸了。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他们其实都是芸薹家族的。正所谓白菜是芸薹,萝卜是芸薹,菜薹是芸薹,薹菜是芸薹,但菜薹不是薹菜。追寻《蔬菜史话》的脚步,了解一下上海青怎么来的,或许可以解决我的问题。在《蔬菜史话》第三章、第五章都提到了芸薹家族的身影。可以看到最初占据主角的是形似萝卜但是和白菜关系更亲密的蔓菁。对蔓菁的叶用品种进行选育之后,慢慢出现了普通白菜也就是上海青所属,再到了今天最为常见的大白菜。蔓菁因为其厚实但并不突出的风味逐渐被餐桌遗忘。我吃过几次蔓菁,味道更接近于主食而非蔬菜,但是并没有让我不喜欢的味道。而和上海青关系更近的乌塌菜,我也不讨厌,虽然很少见到了。至于关系略远一些的白菜,虽然谈不上狂喜,但是也属于可以一周吃3次的范畴。总之同属于芸薹家族的其他蔬菜,其实我都还蛮喜欢的。所以大抵不是家族的原因。

那么我们换一个思路思考这个问题,是否因为园蔬的不如野菜香呢?不可免俗,我也有些都市人的毛病,矫情的想吃掉春天。但是这也只局限于想吃点荠菜,来点春笋,再不济食点(可食用的)花。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我还是兢兢业业吃着家养的蔬菜,即园蔬。正如本书所言,所谓野菜难以入家园,毕竟有其原因。无论是栽培难度、口感甚至是安全性上,野菜都不如园蔬的香。两广、福建地区常见的番薯叶,其实也不算广泛种植的园蔬。其富含纤维的口感,让史军博士回县城后猛吃白菜豆角,也让今天许多家庭烹饪时需要耐心的撕去茎外的纤维。因此,绝不是野菜香让我放弃了上海青。

那么是否因为其独到的味道呢?诚如本书所言,有些蔬菜让人有食土之感,例如菠菜。但是这也不是原因。无论这个土之口感时来源于土里的放线菌还是蔬菜自身产生,我都属于不太敏感者。虽不如大力水手般,以菠菜罐头为力量源泉,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各类菠菜的做法。尤其是夏天的凉拌菠菜,甚好。和土味同时出现的,还有中药味。其实严格来说,很多蔬菜都带有浓烈的味道,可能是中药味可能是清凉油味,总之“冲鼻”。本书归纳了这些具有“冲鼻”气味的蔬菜,无论是薄荷香菜紫苏茴香芹菜,非常不幸,我都还挺喜欢的。因此,可以说味道绝对不是我不喜欢上海青的原因。

既然味道不是,那么反其道行之,会不会是没味道呢?我们总是抱怨蔬菜没味道,这个没味道的原因在本书中也有介绍,大概可以归纳为非应季和人工选育下的取舍。前者多发生在北方的冬天,无论是大棚蔬菜还是远程运输而来的南方蔬菜,都可能口感略有偏差。后者则常见于番茄,毕竟我们总是抱怨番茄味道寡淡。诚然,我确实觉得上海青味道不足,但是考虑到本人常年坐标南方,应该不太受非应季之苦。后一个原因,虽然我曾在不同公众号上看到宣称上海青的进阶版本乌脚青味道更好之说,但是考虑到上海青和乌塌菜的关系,大抵上是不可信的。

所以,分析了这么多,我依然不知道我不喜欢上海青的科学依据。这种对“无聊”小问题的好奇心,正是我日常生活乐趣的一大来源,也是《蔬菜史话》一书作者做科普、组织各类活动的动力来源。好奇心推动我去了解蔬菜、水果背后的故事,让我在微博、公众号等平台关注了史军老师的各类科普文章。同时也让我在纪录片中见到了庐山真面目(《水果传》还是很有趣的纪录片)。最终又让我在书本中再次与这些有趣的知识碰面。总之未来,我将继续探索我不喜欢上海青的原因,也期待更多这样有趣的科普。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