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啤酒不凡读后感锦集

啤酒不凡读后感锦集

《啤酒不凡》是一本由[日]株式会社日本啤酒杂志协会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1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啤酒不凡》精选点评:

●精酿啤酒基础指南~~ 杂志一样轻松易读,泡吧前可以扫一眼,然后微笑面对酒单~~~

●日本人钻研精神真是可敬,所以才有了这本关于啤酒的宝典,真感觉是开启了新世界的一扇大门,原来啤酒如此之复杂和多样,看完顺便下单买了一批!

●看看图就很舒服,这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日本啤酒没喝过

●原来啤酒也是那么多种多样,长知识了

●好多list,一通拍照,但是,真不好买。希望以后能亲自去所在国喝一喝~!

●本身是做酒杯行业的,觉得不错,看着很眼馋……

●没喝过的照着买了一波。

●今年立的flag之一是多学习一手知识,结果就end up with this book

●基本上,十分钟看完……

●对世界越了解越能发现世界的多样性,也越能让我感到在这片土地上渺小。 看不完的书,喝不完的酒,吃不完的餐,任何一个细分品类下的极致也许我毕生无法到达,不如就做个随机漫步的歌者,去出发,去探索,去感受,去放纵。

《啤酒不凡》读后感(一):像一本日本啤酒节的导购书

这个很像一个日本的啤酒节派发的啤酒导购手册。优秀的点是,上面介绍的酒大多数还不错,边看边用淘宝搜索着买一买喝一喝,可以说乐趣无穷。书上的配图拍摄得很精致,很漂亮。缺点也很突出,日本的酒实在放的太多了,完全和日本在啤酒杯半透明的地位很不相称。另外书里的介绍文字也偏口水话叙述。介绍的知识点碎片化碎得太厉害,看完根本想不起它来!

《啤酒不凡》读后感(二):30岁的80后,现在怎么样了?

老吴是我的一个朋友,出生于1988年。

那年,我国首次发射气象卫星;张国荣、梅艳芳等港台明星红透了半边天;扛着音响走上街,大街小巷里人人都在跳霹雳舞;那是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国民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吴以前不叫老吴。刚毕业工作的时候,还是个毛头小子,老一辈的同事们都唤他作小吴。

老吴很喜欢喝茶,这个习惯源于他的父亲。他出生于沿海的一个二线城市,老吴的父母是国企的职员,他自幼就在国企职工大院里长大。那会家家户户的孩子大都互相认识,一起念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老吴凭着自己优异的成绩离开了小城,考到了北京。

老吴的父亲很喜欢喝红茶。儿时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夏天傍晚邻里在院子里纳凉时的情景。那个时候父亲总要将泡茶器具一一展开,慢条斯理地沏上一壶祁门红茶。老同事们总笑他太讲究,“老百姓丢点茶叶进杯儿里就好了嘛,吴科你摆噶许多工具派头佬佬大做啥啦。”在老同事们的眼里,他倒显得有一些煞有介事。

我曾与老吴一起喝过茶。

按他的话来说,同一品种的茶,不同气候、土壤、采摘方法、发酵程度、冲泡器具与方法,都会影响到茶叶的味道。和父亲不同,他最喜欢大吉岭红茶。

有一年夏天,老吴曾给我喝过他泡的大吉岭冷萃。烧开的农夫山泉,在暑气中晾了凉,方缓缓浸润于大吉岭,待静置一段时间,单宁慢慢析出,茶汤也就上了色,此后放入冰箱一整晚,色泽清亮,喝起来好似新鲜的葡萄放进口中那般鲜爽多汁、甘甜味美。相对热茶而言,冷萃的大吉岭口感甘冽,一口下去的茶香给人的冲击力并不太强,少了一分热茶的茶酸与苦涩,却留有余甘。

老吴毕业以后就在北京找了份工作,公司没有宿舍,他同女友在北五环与人合租了一间房。刚开始的薪水不高,房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每个月的衣食住行,时不时还需要父母的一点接济。上下班高峰,一次还不一定能挤上地铁,跨越大半个城市去工作,在深夜的格子间里写梦想,是很多北上广外来年轻人的写照。

工作的第四年,老吴辞了职。靠着自己在行业内积累的人脉和父母的一点积蓄,他在北京开始了创业生涯。刚开始的日子过得很辛苦,业务要跑、工资要发,房东时不时还要催缴房租。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无形之中一点一点地吞噬着老吴。每天晚上洗完澡,浴室的地砖上总能捡起一把头发。

有一天晚上,老吴的来电显示出现在我手机上。打电话的是个酒吧老板,老吴喝多了。

我到了地点一看,百龄坛特醇威士忌只残存了一丝在瓶底,隐约还能让人分辨出这清澈透亮的琥珀色泽与馥郁香气。这种酒产自苏格兰,泥炭烟熏味裹着橡木香交织着昏黄的灯光,嘈杂劲爆的重金属乐队揉碎了这初尝辣嗓、回味厚醇的陈酿,负载着老吴所有的悲切、无助、内疚与酸心。

借着高度酒精给身体带来的暖意,老吴的话匣子打开了。他说他想吃她做的焗饭了。

老吴说的这个人,是他大学时期的女友。刚毕业的时候,两个年轻人为节省开支,总是下班后买菜回家做饭,有时连第二天的午餐也一并准备了。老吴最爱吃女友做的焗饭,偶尔家里没有菜,女孩就在冰箱里搜刮些边角料。有时是土豆,有时是鸡肉、虾仁、番茄等,就那么随意丢下锅翻炒到断生,就着昨夜里剩下的一些冷饭,连同家里常备的马苏里拉奶酪,一同丢进小小的只有15升的烤箱中。待到“叮”的一声响起,伴着那拉也拉不断的奶酪丝,软糯喷香四溢房间。虽然没有什么钱,也不怎么能去高级餐厅,可是这碗西餐厅里叫价几十甚至上百元的焗饭,两个人也吃得很开心,这味道就这样一直烙在他的脑海里。

老吴其实不是想吃焗饭,是想他的那个女孩了。7年的感情,2个年轻人因高额的房价在结婚前分手。有多少年轻人想扎根大城市,却因地域问题、物质问题而分手。老吴恨自己不争气,也不忍心再让女友跟着他吃苦,于是他选择放手。那女孩后来辞了职,回了老家,而他选择了留在北京继续创业。不好说出口的话,不敢轻易表露的情感,借着酒劲,人们才敢表达。

多年后的某一天,老吴搬去他新租的公寓,拉着我去吃烤肉庆祝一下。

大理石花纹清晰的上肩胛肉,纹路细腻的肋眼心,裹着脂肪去了腥味的大肠,还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老吴拿着烧烤夹,厚薄均匀的肉块飞快地在炭火上飞舞,有时“拱桥”,有时“后靠”。挤上几滴新鲜的柠檬汁,再拿着黑胡椒研磨瓶转上一圈,一滴热油顺着饱满的肉的纹路慢慢滑下,滋滋地发出声响,时不时冒出些火星,肉汁渗出,脂香四溢。

多年不见,老吴对吃的研究倒是增长了不少。

椰子波特啤酒的空瓶在桌上越堆越多。六种啤酒花的香味、苦味和烘焙过的椰子香交织在一起,喝一口感觉香醇无比,后味是强烈的苦。我们俩忍不住也顾不得这烤肉的烫,喉结上下翻滚着,就着这冰啤酒的凉气囫囵下肚,好似上班生的闲气儿,一天的劳累,在这烟熏火燎的香气里,在这喧嚣熙攘的声音中无影无踪。

老吴是幸运的。男人三十而立,他扛过了创业初期的艰难。公司虽规模不大,但也算是能维持下去,当年的小吴如今被刚毕业的小年轻喊一声吴总。

老吴新交往了一个女朋友。我问他说,你现在还喜欢吃焗饭吗?

他狠狠吸了一口烟,闷闷地吐了出来,随后掐灭了烟蒂,抬起头和我说:“你有没有感受过,深夜时打开冰箱透出的光,起一罐啤酒发出清脆的响,音响里深沉的低音嗓。其实‘煎’和‘熬’都是让食物变美味的方式,‘加油’也是。”

眼下又是夏摘茶的时候了。

“老吴,茶淡了,再沏一壶来吧。”

《啤酒不凡》读后感(三):关于吃这件小事,我们不懂的还多哪

《人生一串》热播的时候,许久没吃烧烤的我,被屏幕中的烟火气勾了魂,拉着朋友就跑去了一家烧烤摊。 想象中,这次夜宵应该是对往昔烧烤岁月的一次回味。香喷喷的烤串,沁心凉的冰啤,就着夜晚的微风,边吃边聊仿佛穿越回20岁的夏天。

可事实上,那个夜晚结束得极其潦草。第一盘羊肉串上桌时,辣椒孜然散发的烧烤香气,的确勾引起心底的肉欲。可三五串下肚后,非但没有想得那样胃口大开,反倒是再而衰三而竭。烤蔬菜烤板筋烤花甲……都洒满了浓重的调味料,都油光可鉴。我和朋友面面相觑,勉强塞了几口就草草收场了。那一瞬突然想起曾在书上看到过的一句话:总有一天,你会和我一样不爱路边摊的。没想到这一天来得比想象中还要早。

烧烤这种路边摊就像青春期特有的味觉荷尔蒙。是一种成人世界里不被允许的禁忌。它以一种粗暴的方式袭击着年轻的味蕾,浓烈、廉价却能带来快速的满足。可在廉价的味觉中浸淫许久之后,味蕾却会陷入一种空虚。世界的味道不该是如此单一而缺少回味的。就像羊肉串剥去调料的外衣,总该有它自己的模样。

多年以前去小樽旅游的时候,曾慕蔡澜之名特地去政寿司打卡。点的不过是十贯寿司拼盘,端上来也其貌不扬。但还是不一样。没有国内日料店标配的芥末,甚至不需要酱油。服务员示意我拿起直接吃掉,带着一丝狐疑照做了。一颗小小的金枪鱼寿司在口中竟然滋味层叠而曼妙。浓郁的鲜甜混合着一丝丝芥末的香味。那是凸显着新鲜食材原味的一种艺术,不需要酱油或者其他调味品来喧宾夺主,从米饭到抹在鱼身上那一点芥末都是为了衬托寿司上的这片主角。也就是那一刻,关于美食真髓的大门突然在面前徐徐打开, 脑内通明。我才知道,原来真正的好吃应该是这样的。那次与美味的相遇,让我从吃路边摊的青年进化到一个味蕾有更高要求的吃货。从街边小店到高级餐厅,这么些年,也算吃过不少珍馐美味。 可当我翻开中信出版社的新书《严选之味》系列美食书时,依然觉得自己对美食的了解还是太浅薄了。

《烤肉真棒》让我大悟,原只知道和牛好吃,却不知牛身分解之后的部位多达几十种,每个部位配合的酱料,烤制的方法都各不相同。

知道红茶首选大吉岭和锡兰,却不知红茶也分四季,每个季节的红茶都有其独特的滋味。《无茶不欢》是一本红茶百科。

知道奶酪有千万种,甜的咸的香的臭的,但真要细究起哪种奶酪适合配酒生吃,哪种奶酪和鸭肉最配,每种奶酪的不同制法……也是真真要举双手投降了。《奶酪至上》看着比吃的都过瘾。

知道啤酒种类繁多,却不知原来除了口感,还要在意温度和杯型。《啤酒不凡》着实让我之后无论去超市还是酒吧都可以气定神闲的挑选,不用眼花缭乱。

每每这个时候,就要佩服能写出这套美食指南的日本人。他们对食材的研究,对料理的专注,不止体现在文字中,更体现在对一餐一饭的仪式感里。在日本吃烤肉,店家会不厌其烦地为你解答肉与肉的区别,烤制时如何掌握火候,然后在刚刚好的时候便催着你夹起送进嘴巴,如此才不枉这一块肉从饲养地到餐桌的完美旅程。

也是至此才明白:吃不仅仅是吃这么简单,每一种食物都是一个世界。只有带着虔诚走进其中细心研读,才能通达奥妙。当身边充斥着牛排只要七分熟,喝鸡尾酒只会点长岛冰茶的伪吃货时,或许我们更该保有一丝谦逊。毕竟,关于吃这件小事,我们不懂的还真多哪。

《啤酒不凡》读后感(四):日本料理职人的严选之味

为什么我们要看日本人写的美食指南?

比如啤酒、红茶、鸡尾酒与奶酪,都不算是日本历史传统的本源特产,但日本的国民性格一向是闷着头把细节钻研到极致,把别人高超的技艺琢磨到极致。这就是所谓的匠人精神。

不带任何评判眼光的说,日本消化改良以后的产品,往往像在原产品上多一层发酵的程序,增添另一种风情。

就好像我自己时不时想专门跑去吃日本人开的西餐厅或者吃日本烘焙师做的奶油蛋糕一样,他们一方面对原作的细节要求得十分严谨,一方面就是在原产地之外可以找出一番惊喜。

吃货本该如此。

最近看日本饮食界的职人编写的“严选之味”系列,就是充分体现了日本人把一件小事钻研到极致料理的“轻百科”全书。

与厚重无聊的百科不同,这一系列轻便小巧多了,拿在手里,背在包里,带着走,带着吃,都毫无压力。

最重要的是:看着很好吃。

就说啤酒吧。

除了说最基础的五种啤酒风格,也会说到如果按清爽型 、麦芽香型、焦香型 、高度型不同口味啤酒分类的话有何品牌选择,推荐的描述会细致到最佳饮用温度、酒精度数。

最有趣的是,可以在书里挖到日本特产的彩蛋。

因为欧美的啤酒品牌繁杂,市面料理百科也不少,但是这套书里介绍到日本在欧美理念基础上本土改良生产的品牌,常常只有在日本的超市才能买到。

如果你像我这样有收藏癖的人的话,可能一边翻书就一边把好多啤酒品牌默默列进待尝试清单了。

除了大名鼎鼎的常陆野猫头鹰啤酒,你会发现麒麟并不只有你常常看到Kirin罐装的“一番榨”,人家还在东京代官山开了一家精酿酒吧Spring Valley Brewery,提供新鲜的精酿啤酒。

而喜欢ALE啤酒那种丰富香气和浓郁口感,喜欢尝试各种品牌的同学,看到下面的介绍大概也是很想尝试下面这款包装也充满日本风格的Yona Yona Ale。

日本人在奶酪上的发挥也好到令人意外。

曾经吃过日式的焗芝士年糕的话,应该也会对于把奶酪这种非常西方化食物在纯粹东方食材上的搭配印象惊艳。

日式的奶酪蛋糕十几年经典产品风靡东亚,这几年新兴的半熟芝士蛋糕,那种肥美流沙的芝士内馅想起来就垂涎欲滴。

欧洲原产的奶酪常常是佐葡萄酒的小食,而据说日本奶酪也常常可以用在搭配日本酒和日式料理。

比如意大利人在日本用当地原材料制作的博康奇尼奶酪, 以及用梅汁腌过的紫苏叶包裹的纳奇奶酪,都是在欧洲原产地之外突然发现在的另一番新天地。

有人说,鸡尾酒是专属成年人之物。以美国大都会芝加哥命名的芝加哥鸡尾酒,琥珀色杯中涌动着香槟酒的气泡,赏心悦目。

白兰地的浓烈被香槟酒细腻的碳酸气泡中和,口感清爽。

砂糖颗粒的雪花边杯沿为整杯酒的味觉勾勒出形状,由内而外的奢靡华丽像极成年人想去追逐的花花世界。

鸡尾酒的调和有多精致复杂,就有多简洁洗练。

只需将黑刺李浸入金酒中,加上柠檬汁和黄瓜条,就是一杯甜酸中带一丝清凉的黑刺李龙舌兰。激爽入喉,清凉入心。

鸡尾酒的灵动之感源自它的灵活多变,给人以无限的施展空间。

将青柠汁与金酒调和,就是大名鼎鼎的螺丝锥子,而只需将基酒换成伏特加,就变成了辛辣爽利、刺激感十足的大锤。

在白兰地酒中加入白朗姆酒和白橙利口酒,馥郁芬芳之下涌动的是浓浓的酒精,喝下去之后所能感受到的,便是只属于成年人的世界。

成年人的世界,部分人选择酒,当然还有佛系之人选择茶。

红茶素来给人以馥郁浓厚之感,然而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出产的红茶,在不同气候与水土的滋养下,会生出千变万化的滋味。

书里提到日本两河内地区,被雾气包围着的丰好园里,供应着一种十分与众不同的风味茶——悬莓红茶的红茶原料。

茶园主人片平次郎亲手从日本土生土长的薮北茶树种中筛选,并培育出新的茶树品种,茶叶爽口回甘,含的咖啡因和单宁也较少。在制茶时加入风干碾碎的纯天然草莓,为其赋予了独特的香甜草莓味。

不同的饮用方式同样赋予了红茶的多种变化。在红茶之岛斯里兰卡,当地人酷爱将多个品种混合而成并磨成粉末的茶叶,加上全脂奶粉和足量砂糖,制成当地的特色奶茶“奇里贴”。

对斯里兰卡人来说,这是一天中必不可少的、唤醒一整天元气的饮品。

————————————————————————————————

美味入口的食物,了解它的背景、食用方法,不同温度与口味,大约就是和烹饪本身一样,虽然一模一样的食材,只改变几道小细节,但又是一道的新滋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