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知中·中国茶的基本》读后感锦集

《知中·中国茶的基本》读后感锦集

《知中·中国茶的基本》是一本由罗威尔 主编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页数:2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知中·中国茶的基本》读后感(一):学茶知茶

知中只买了这一本。没有多么超出预期,也不失望。满足了我想被科普、简单知茶学茶的需求。

年纪越大,越开始明白了年轻时不懂不爱的东西。现在虽然还喝咖啡,但已经放弃了可乐,也爱上了喝茶。虽然不懂,乱喝,但是喜欢。看这本书简单学习了解,可能以后还是乱喝,不会很讲究,但是应该会越来越喜欢。

茶的分类,茶的历史,茶的技艺,茶的名人,茶的名句,茶的名器,茶的名店,书里都有介绍,有的详细,有的简略,有的非常好看,有的一眼瞄过,读者各取所需,就像喝茶,饮者亦是如此。小小的槽点是,有的字和背景色太靠,看起来很吃力,美编不该出现这样的问题。

走过的地方,倒也有很多和茶有缘。十多年前就去了思茅,被人带着看茶园,看茶马古道的介绍,喝上好的普洱。现在,思茅市已经改名为普洱了,当地的经济支柱就是如此一目了然。同样改名字的徽州,去的时候已经叫黄山了,在市场随便买的太平猴魁并不惊艳,果然路过没交心的游客是不配享有好茶的。而去到龙井村,在雨中见识了九溪烟树,也在茶农家坐了大半天,喝了很棒的龙井,卖得心甘情愿。福建南平武夷山,各种岩茶,各种品种,见了那仅有的正宗的几棵大红袍的树,品了久负盛名的正山小种的新崛起的金骏眉,鼓浪屿上赵小姐的茶就不想入口了。在台湾岛,阿里山上的茶喝了,却不知景区水多深,而在台北老老实实买王德传的冻顶乌龙和阿里山金萱被事实证明是绝对正确的。

往后余生,愿意进一步学茶知茶,饮茶品茶,也许需要很多年才能有一丢丢进步,但,我不负茶,茶必不负我。

《知中·中国茶的基本》读后感(二):茶之扩展阅读

今天,我们对于存在千年的茶叶还是不够尊重。

书中采访了一些当今在茶文化界比较知名的茶人,很直白的指出了今天中国在茶文化的现状:蓬勃发展,但无可依靠的知识体系。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混乱。

这本书作为茶文化入门后的拓展阅读可以,但还是不能够做教材。即便几天茶叶市场很成熟饱和,但还是不够专业整体。

书中基础6大茶类变为7个(绿、白、黄、青、红、黑、普洱),龙井茶变成中投法冲泡......

对于茶,我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名词。

茶文化?可惜我们还没有可以称得上文化的架构。

茶道?何为道?不是所有人都能得道。

茶艺?这一词已经被演绎的过于虚浮。

......

总会有人觉得我把茶说的神乎其神,

“通过茶我可以看清此时此刻的你”;

“一杯茶汤可以传递能量”;

“泡茶、品茶要抱有一颗敬畏之心”等等诸如此类。

我只想说,我国本来茶学体系就不够完整,对于它在国际的地位没有强调过。

如果国人态度还不端正,中国茶就要成为日本茶,中国茶就要成为西式奶茶。

之前,我总想把身边的亲戚、朋友拉来认真的学茶,告诉他们这是一件很重要、很神圣、亟待每一个人去学的事情。后来,就算我倾尽所有去讲,能被接受的也只有可怜的一点点。这就是人的局限性吧。

学茶爱茶,就如同信仰一个宗教教义,需要缘分,需要一个契机。

能喝好茶、会喝好茶,是一种福气。

《知中·中国茶的基本》读后感(三):知中014《中國茶的基本》讀書筆記:

一本裝潢精美、設計新潮的茶綜合知識讀本,囊括古今中外都的茶、器、人、事,不但整理了茶的種類特點及其歷史,更收錄了不同人和地的“茶觀”,作為一茶基本知識的掃盲讀本,算是非常稱心了。衹是廣度不錯,深度就不能兼顧了,不要期望有系統、深入的探討,有點啟發就算可以了。當然,這比起那些打著養生旗幟以訛傳訛的公眾號,還是有根有據得多,這樣用心做雜誌的近年也是不多見。 不得不吐槽一下的是,我看的這本已是再版第四次了,還是有不少錯漏,比較明顯的如:p150~151,有兩個內容重複的段落,不知是無心之失抑或純粹為了美化排版。。。 p178~179,歷代茶具圖鑒中,3號唐代三彩杯盤的圖文是對不上的,12、13號的圖文互亂了。 這些低級的錯誤只需有一個,就足以讓人覺得是粗製濫造的大雜燴,令整本書的可讀程度大打折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