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茶与茶器经典读后感有感

茶与茶器经典读后感有感

《茶与茶器》是一本由静清和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茶与茶器》读后感(一):茶与茶器的发展历史

小时候,最早接触茶是从品茉莉花茶开始,茶与花的香气让人回味无穷,品过之后,总有提神明目的效果。后来,渐渐的喜欢上了品茶,不仅喜欢他的味道,而且欣赏这种优雅的生活方式。后来初中时期,在历史课本中读到茶圣陆羽,从一个风物到系统的理论专著,不禁对茶叶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的岁月里,开始探访茶生长的环境,开始观察各种茶器,开始研读茶文化相关书籍。

偶然得到《茶与茶器》这本书,这是一本学茶识器的必读书籍。作为一个药食同源的物品,茶最早记录于神农本草经,茶最早有着清热解毒的作用。到东晋时期,杜育的一篇文章系统介绍了泽水、选器、酌茶、鉴赏等领域。

在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茶器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陶器到瓷器,从青瓷到白瓷,茶文化学者一直在为茶器选择一款适合的茶器。从煮茶到烹茶,从储茶到洗茶,从泡茶到品茶,茶具的发展层出不穷。

唐朝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茶文化在唐朝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不仅从茶叶的种植,到茶叶的品质,以及到泡茶水的温度,而且对其中的诸多细节都有较为细致的刻画,并以茶比喻君子,将茶奉为俭德之人所服用的饮品。陆羽还对茶具和茶器进行了分别的定义,对茶具更倾向于是采茶、制茶的工具,对茶器更多的是与烹茶有关的用具。在此基础上,极力推崇越窑的瓷器。

到了宋代点茶,文人们更是喝出来了“斗茶香兮薄兰芷”,点茶明显比煎茶、煮茶更为充分,点茶的滋味也更为醇和。从元朝开始,一直到明清时期,茶文化的发展更多的是在瓷器的精雕细琢上。

在本书的下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茶器,配以图文的各式各样的茶器让我们大开眼界,细细读来作者详细的论证,我们不得不尤为赞叹。

在对茶和茶器的介绍中,我们更多的是应该体会茶文化的特征,品一杯香茗,更多的是在体会大自然独有的味道,在静谧中体会自己的内心,在细细品味茶汤中体味人生的苦与乐,在把玩茶器的过程中,体会那不可多得的闲暇时光。作者出身于中医世家,现在又是国内著名的茶道设计师,对于茶和茶器的研究可谓是深入浅出,让我们对茶文化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值得我们去反复阅读。

《茶与茶器》读后感(二):茶道入门

《 茶与茶器》一书封面恬淡幽雅,深色的背景下,一只陶瓷茶壶和一只广口茶杯,让我们立刻感觉到了质朴的茶艺。一小杯淡淡清香的素茶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茶的历史在我国来源已久,是我国的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世界都景仰的。尤其茶具更是享誉盛名,是我们的骄傲,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很自豪,并且我的老家,山东日照更是绿茶的故乡,也让我感到自豪。可惜的是我们却并不是很了解茶,也很少饮茶,这个我们需要加强修养,作一个高品位的茶客。

本书的作者是静清和,原名张茂林,出身于中医世家,这样的背景使作者对于茶有着很深的渊源,作者是当代著名茶人,知名茶学者。清和茶道、清和花道的创始人。同时又是国内著名的茶席、茶道空间设计师,茶道与茶席美学的推广者、践行者。长期以来,致力于茶道、香道、传统插花、中医、文玩等传统文化旳研习。作者对于茶的研究和认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独特的见解,让我们更了解了茶与茶器的关系。

作者秉持“精为茶性,清为茶韵,和乃茶魂”的制茶、做茶理念,这样的观点支撑之下,作者长期游学茶山,到处寻觅源头问茶,在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终于有所建树,对茶类、茶史、茶性、茶器等,均有深刻地研究和论述。同时结合中医世家的优势,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以现代科学理念为表达,深入浅出,对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视角与观点,深刻影响着国内健康饮茶、茶席设计、茶道美学及其对茶的进一步认识。这些都让我们对于茶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茶,同时介绍了茶器对于茶的重要性。从时间的历程着手,从上古的新石器时代,一直写到今天,这么长的时间跨度,却娓娓道来,可见作者的知识渊博。本书重点研究和探讨了茶、饮茶方式与茶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三者之间的交互影响。这些对于我们这些不是特别注重茶道的人们是入门的启示,可以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茶道最基础的知识。

本书的知识构架较为完整,能够独立自成体系,并且在介绍中引经据典,使的讲解更具有说服力,同时深入浅出,让我们这些门外汉能够轻松理解。不仅对各个时代的茶与茶器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探讨,对每一个观点、每一类茶器,尽量写精写透,而且对于如何正确选择茶器,一针见血地从根本上提出了极具操作性的选购与参考的客观标准,让读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的选择操作,非常具有实用价值和意义。

喝茶是大多数人的爱好,尤其更是一种文化修养的表现,这种文化让世界都开始学习,很多外国人也都开始品茶,并且也有一定的了解,茶的种类繁多,价格更是参差不齐,通过阅读本书,对于茶与茶器有了最基本的了解,这是一本通俗的入门之书,对于我们了解茶道有着深远的意义。非常喜欢这本书,同时也喜欢这样的著作,希望大家都能够阅读一下,增长见识。

《茶与茶器》读后感(三):喝茶的“汪曾祺”和懂茶器的“麦克卢汉”

“我对茶实在是个外行。茶是喝的,而且喝得很勤,一天换三次叶子。每天起来第一件事,便是坐水,沏茶。但是毫不讲究,对茶叶不挑剔。”汪曾祺先生在《寻常茶话》中曾如是写到。

像汪老这样坦率的文人,大概现在是很少见了,然而,喜欢喝茶的中国人,却没有因此而消失,相反的,简单如“一天换三次叶子”的喝茶程序已经满足不了大家,习茶,成了世人新的偏好。

既然是习茶,便是有讲究的,“习”不是装神弄鬼,亦非给“茶”穿上了一层神秘外衣就好,须好好研学才对。比如对茶器的研学,定不可绕开,只是这样一来,又有了新的问题——怎样开始才好呢?这答案,大概没有比阅读相关书籍更好的了。

当然,答案是明确的,求知的过程却未必会是顺利的。正如知名茶人静清和所说,“长期以来,国内茶界对茶与茶器的研究,是一个空白,很难找到一本严谨可靠的书籍以供参考,使得习茶的人少有懂器的,制器的人少有知茶的,似懂非懂的,却又在以讹传讹。即使是许多常识性的茶与器的问题,也在岁月既淹中,袭以成弊,是非难分”,鉴于此,一本有理有据的关于茶与茶器的书,便也成了必须,而这,也是静清和写作《茶与茶器》之原因所在。

《茶与茶器》是一本关于茶的发展史及茶器发展史的书,这毫无疑问。它的诞生,极大弥补了习茶者关于“茶与茶器”的知识盲区,其中繁缛的文献考据、精彩的文人唱和更是极富价值,大俗,亦大雅。

说它“俗”,当然不是要说它当中的内容品味差。俗,谓土地所生习也,我们常叫喝茶为“吃茶”“品茶”,可为什么是“吃”,为什么叫“品”?又如何“吃”,如何“品”?怎样判断一款茶泡的好与不好?茶汤最美膄的那一刻有什么讲究?为什么不同的茶要用不同形制、不同胎质的茶器?紫砂大行其道的原因是什么?诸如此类司空见惯却又困扰不已的问题,是为“土地所生习”,亦是汪曾祺老先生这般爱喝茶之雅士遗憾错过的学问,我们能有幸获知,实在是让人觉得走运。

说它“雅”,亦不是说它擅于故弄玄虚,教人装腔作势,而是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在讲述半部中国的媒介史,审美史,功德无量——“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曾有一个著名的传播学观点:“媒介即人的延伸”,虽不是为《茶与茶器》量身打造,却与本书透露的信息惊人匹配:

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媒介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延伸,比如轮子是人脚的延伸,文字是人眼睛的延伸,电话是人耳朵的延伸,电视是人的眼睛、耳朵甚至是手的综合延伸。“茶与茶器”呢?自然是中国人头脑中思想和审美意识的延伸——为什么陆羽在唐代推崇备至的青瓷茶器后来日益衰落?为什么盏的底足和盏托之间必须有个深度的插接?为什么陆羽说“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为什么明代的茶壶以小为贵?一本看似寻常讲述“茶与茶器”的书籍,竟然能带给你我更多“茶与茶器”之外的收获,着实让人感动。

从茶到茶器,从喝茶到习茶,从神农氏以茶解毒的传说到现代一部部有理有据的茶类论著,一路走来,茶和中国人的故事太多太多,而我们知道的,却又太少太少了。感谢《茶与茶器》对此缺憾的填补,不论你是喝茶的“汪曾祺”一派,或者站在研究茶器的学派一边有如“麦克卢汉”,都希望你能同我一样,在书中多有收获吧,是以为记。

《茶与茶器》读后感(四):饮茶知味

拿到这本静清和所著的《茶与茶器》,只瞧这封面便觉古朴典雅之中带着一丝清新,这幅封面简单,有一壶一杯一花,就如此封面一般,本书的奥义也在于此,一壶一杯自然使饮茶的茶器与茶,而在此之外,还需一颗“茗皆有饽,饮之宜人”的清净超然的心。

诚如前言中刘舫溪所言,时下我们中国有着两种饮茶的人,一种将饮茶视作同三餐一般重要,饮茶必不可少,也正是过于平常,饮茶如同喝水,至于茶该怎么喝,茶叶该如何选,茶器应该如何用,茶水该如何煮,温度该如何把控凡此种种都并不在此类人的考虑当中,只是拿茶叶用水泡了喝,牛饮而已。另一类人更有趣,将饮茶视作修炼功夫,又做功夫茶,每每饮茶在形式上做足功夫,将饮茶的精要却弃之不要,如临大敌装神弄鬼,故意给饮茶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这样盲目追求仪式感而丢掉了饮茶的内核。而本书《茶与茶器》的初衷则正是要为前者普及饮茶的知识,同时也防止后者矫枉过正。

“芳茶冠六清,滋味播九区”可见自古茶在我国的地位。现在我们的社会太过浮躁,这是任何国家民族在在上浮发展过程中普遍都会遇到的问题,好在我们中国有从老祖宗那里传下来的经典哲学思想和修身养性的方式,给我们砥砺前行的中国巨龙带来一股清泉。但我们在如何对待这些文化瑰宝上面,也同样犯了浮躁的老毛病,我们都知道中华经典好,可不知道如何理解才好;都晓得饮茶好,可不晓得如何饮才好。《茶与茶器》就开始引经据典的罗列出我们之所以随大流感觉好的各种原因来,把这些古人们如何饮茶和挑选茶器的方法介绍给我们,在丰富知识增长见识的同时也无形中提升了个人的品味和X格。

《茶与茶器》行文分为上中下三篇,从茶的历史到茶器的介绍再到茶与茶器的和谐共生,为我们娓娓道来。茶,滋养了华夏文明千余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而一尊上好茶器更是现代人乃至古代人的孜孜以求,在《茶与茶器》中,作者以清雅的笔触,加之几乎每页都有的淡雅配图,将饮茶这件事结合了名人轶事和经典诗文,系统的呈现在我面前。

我认为这本有关饮茶的书适合茶文化感兴趣的入门及初级读者。读完《茶与茶器》,受益良多。

《茶与茶器》读后感(五):《茶与茶器》 —— 相互衬托的韵味

说起品茶,当然离不开承载他的茶器,而提起茶器更加离不开体现他作用的茶。两者之间本来就是相辅相成,但很少有书会同时提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更不会在书中同时讲述两者。

如果说两者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那么一起谈论似乎也更加的合适。本书从茶的起源谈起,自然逃离不开茶圣陆羽的《茶经》,茶与茶器的发展当然也是一同演进,从陆羽的煎茶到现在的泡茶,不仅仅是制茶工艺的改变,茶器也从“饮“演变成了“品”。

在我看来,书中有两处亮点。第一,书中的论述几乎有据可依,包括:出土的文物、古人的诗词甚至是一些相关文献。第二,作者打破了现在很多人对紫砂器的认识,“‘一茶一壶”的说法并不是对紫砂壶的讲究,反而是证明了这是一把不合格的紫砂壶,通过古人对紫砂壶的描述以及成份的分析,一把上乘的紫砂壶应该是吸附性近于零的壶,如果真的近于零,那么他为什么不可以泡多种茶呢?这从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那么,为什么现在都在说紫砂器要“‘一茶一壶”呢?这主要的原因在于,现在大多数壶的泥料不纯正,而在不纯正的情况下,他无法承受高温的烧制,但这并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没有经过高温的烧制,紫砂壶才会有高的吸附性, 而他吸附的不仅仅是茶味(会破坏茶本身的滋味),同时也会吸附重金属或残留农药等有害的物质。看了这些内容后,我立刻有一种想把之前买的紫砂器都扔了的想法。

如果是选择金属的,在古人看来应该以锡为普遍,银为上。不过在古人看来银制过于奢侈,而锡则更加适合大众的经济条件,毕竟在我国茶是大众类的消费,对于茶器也自然应该以普遍为宜。

至于,铁与铜在古人看来会对茶或水产生异味所以并不推荐,不过我个人认为这也受到了古代冶炼技术的限制。

而瓷器,虽推荐紫砂器为佳,但介于现在紫砂市场太过混乱,所以对于大众来说也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器具,反而普通的白瓷器更加的适合,也就是大多数人使用的盖碗。

无论是茶还是茶具,都是我们品茗的一部分,且不可本末倒置一味的追求奢华或名山名茶。自古就有“茶禅一味”的说法,如只是追求茶本身那么我们是否也要重新审视一下,我们如何追寻禅的意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