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逆龄生长》读后感100字

《逆龄生长》读后感100字

《逆龄生长》是一本由【美】埃伦·兰格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23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逆龄生长》读后感(一):一个救命性的、革命性的实验,会成为经典的

这是一个经典的实验,是非常有意义的!心理的健康会反过来影响生理机能,再一次被实验证实了,为人类的健康又贡献了新的路径,甚至是比医学更轻松有效而且完全无副作用的路径。

李松蔚博士的推荐语中写道:它更大的价值在于,扰动了关于健康的认知论。它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过度医学化的诊断语言把健康建构为一种刚性的、线性的、确定无疑的认识体系,本意是促进健康,却有时走向了健康的反面。

现在这个社会,有多少人是被自己“吓死的”,无病呻吟的人群也是很多,主要的问题不是生理上,而是心理上。积极的心态,才是健康的保证,并且真的要慎重考虑医生的建议。因为每一次看医生,会心理暗示成为自己是“病人”,这是大众很难逃避的。但是有了这个觉知,我们就可以摆脱这样的心理暗示。

书中还提到了,过度地帮助老年人,未必是件好事,在保证安全的状态下,让他们感觉自己很年轻,其实是更有利于健康的方式和态度。

这真的是一个救命性的、革命性的实验,很有价值。

《逆龄生长》读后感(二):书摘

做选择可以使人进入觉知状态。

如果心理处在一种十分健康的状态,那么身体也会健康,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心理状态来改变生理状态。

勇于质疑,保持觉知。

首先我们得打开思路,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不同的一句话、让人在小事上拿主意或者稍微改变一下物理环境,就能让人更健康、更幸福。小小的变化能够带来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应该敞开胸怀接受不可能、拥抱可能性心理学。

人生真的有无限可能性,追求确定性是一种可怕的心态。

认为世界是稳定不变的,是一种稳定性错觉。

当我们真的相信改进的可能性时,改进才更可能发生。

勿让已知的理论和思想遮蔽你的双眼。

时刻关注变化,激发觉知状态。

不要成为病症的俘虏,病症永远不是稳定存在的。

留意变化,用心关注,保持觉知。

别纠结,健康标准是因人而异的。

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概率,而非绝对事实。

不要随意给自己的病症贴标签。

你对待疾病的观念才是健康与否的关键。

努力自行解决问题的人更健康。

加强交流,尤其是面对面的人际互动。

同样的言辞,不同的说法有不同的含义;同样的含义,不同的表达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良好的沟通可以营造健康的关系。

健康的观念可以激活健康的行为。

不要让诊断结果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更加有觉知地对待人生的老年阶段。

1.评价老年人的标准;

2.一个人看问题的视野很难超越其自身的发展水平;

3.变化与衰老的概念;

4.更加有觉知地对待老年阶段(老年人自己以及对老年人怀有成见的人都需如此)。

变老并不意味着衰退,需要改变的是消极心态。

“过度帮助”会让老年人丧失掌控感,陷入习得性无助。

老年人要增强自主性,不要武断地对自己的健康下结论。

事事用心,事事留意,活在当下。

尊重不确定性,质疑极限是否存在。

《逆龄生长》读后感(三):我们创造文化,也容易被文化驯化

《逆龄生长》是我今年读的第一本我向朋友推荐的心理学读物。

作者是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埃伦·兰格。她在1979年做了个知名的“逆时针”的心理学实验。

在实验中,她将16名80多岁的老人,带到被20年前场景的修道院里(改造好的)生活一周。她要求他实验者“每次谈话和讨论都要用现在时”,“不要把1959年以后的任何杂质、报纸、书和家庭照片带进来”。这些要求都努力让他们感受到他们是1959年的自己。

对照组也生活在同样的生活环境中,讨论同样的话题,参与同样的活动,不过他们说话会用过去式,要看自己的近照,强调1959年是他们20年前的过去。

让人出乎意料的结果发生了。第一组老人的视力、听力、记忆力都有明显提高,其步态、体力和握力也有明显改善。

对照组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逆龄生长》似乎发现了一个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事实,我们创造了文化,也容易被文化驯化。

怎么理解呢?

作者认为,“我们的文化不是叫我们关注自身健康,而是让我们把日常生活精神病理化。”

举个例子,我们对于老年人有很大的刻板印象,认为他们虚弱,固执,健忘,迟钝,胆怯。

事实上,这些都只是老年人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然而我们却倾向于把可能性事实变为绝对事实。

这就很糟糕了。

因为“老年人对变老的消极预期和会与其他人对变老的消极预期一起作用,形成一种交互式的自我实现预言。”

我们年轻人也容易有类似的思维惯性。比如一夜没睡好,就认为自己失眠了,有睡眠障碍了,心情不好,就怀疑自己抑郁了。

书中还谈到癌症能杀死很多人,也和消极预期有关。

很多人谈癌色变,第一反应就认为这是不治之症。“当我们用一个词语描述一种症状或者疾病的时候,认知承诺效应就可能发生,这一效应有时会致命。”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越害怕癌症,癌症的死亡率越高,癌症的死亡率越高,癌症就可怕。

有一种仍有争议的观点是癌症是慢性病,然而这种观点值得信任,因为它能削弱大家对癌症的恐惧。

消极预期降低了,人存活的概率就会变大。

“一方面,科学界日益认识到癌症可能是一种慢性病甚至可以完全治愈;另一方面,大多数人却不假思索地给癌症贴上了“杀手”这一标签。这样一来,如果被诊断出患有癌症,我们就很容易放弃,即使我们所患的癌症并不致命。”

埃伦·兰格认为,“心理状态能改变生理状态”,到底能改变多少,应该是千人千面。

书中的“逆时针”实验也让我们明白心理暗示的强大,变老不代表衰老,你相信你年轻,你更容易保持年轻状态。

读完后,我不禁掩卷沉思,从现在开始,我就是00后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