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读后感100字

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读后感100字

《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是一本由陈祉妍 / 王雅芯 / 明志君 / 刘亚男 / 翟婧雅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7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读后感(一):表达自己的情绪

2022.03.02 22:24

时隔一年,我整理书架的时候,以为这本书只是买回来了,没有看过,今天看了一遍。打开豆瓣突然看到自己1年前写的书评。

难怪看这本书后半部分的时候,觉得应该有看过。

1年前看这本书是这样的感受。现在已经很不一样了。

1.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位丈夫很少会描述自己的情绪,直接询问时,他也很少会回答:“我觉得心情沮丧”,反而经常会说:“我觉得没什么”“还行”“还可以”。治疗师为丈夫推荐了运动处方。

我也描述不出来自己的情绪。我希望自己可以出去散步。但是今天突然有几十秒的眩晕,我被吓到了,可能是耳石症,休息不好。希望自己可以好好休息。

2.焦虑

现在的焦虑情绪是很明显的,对周围很多事情都不满。很无奈也很烦恼。写了好几页批评周围的人事物,但是怎么说呢?我心里也没觉得他们很不好。但是焦虑、不满,很难受。

3.心理创伤

如上。会有一些事情让我觉得压力很大很大。也很害怕。怕到都不敢细说细想。

4.放松

上班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下班之后可以通过呼吸、散步、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舒解自己的情绪。然后进入睡眠。

和1年前的不同之处太多了。那个时候会更有干劲,更理想化一些,为了很多事情很努力。微信里看很多文章,研究很多东西。

现在会感觉周遭的人事物对于我的压力更大一些,人更疲态,下班之后一门心思在想怎么让自己更高兴一点。怎么能够更好地舒解自己。虽然每次都会沉入手机的无限流视频里无可自拔,但是确实是一直在想怎么调节自己。至于学习英语/职业技术这件事情,我几乎完全放下了,最近看的大多是心理方面的书。这半年,我觉得好难过,最难受的一次,想哭但哭不出来。后来慢慢好了一点。

那个时候可能还年轻,有精力,(也不过是1年前啊),可能那个时候没有舍友,到了休息的时间也不知道要睡觉。现在10点左右舍友就在打哈欠了,我就知道,到了休息的时间,自然而然会有睡意。要去洗漱。那个时候心态更平和一些,周围的环境更单纯一些。

所以今天看到这个想说又不能说的丈夫一角,我立刻感同身受,以前看的时候没有看懂,以为他只是别别扭扭不说。其实是真的太累了,人都很麻木了,想说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读后感(二):《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读后感

1.我们都知道,人们在工作压力或者生活压力比较大、情绪烦恼比较多的时候,会很容易放弃生活中一些健康的方式,并且容易干扰到睡眠、饮食和运动。此时,人们可能会暂停原有的运动习惯,但是这样可能会开启了一个负面的循环:随着压力的增大,人的运动量会减少,而随着运动量的减少,消极情绪积累得会更多,又会进一步地带来压力感知。所以如果这个时候有意识地运动,可以有效地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其实这个机制很多文章都有提及过,但是我根据最近的生活经验有了不同的理解。其实不管是运动,还是饮食、睡眠,我都有不同程度的轻视,我没有那么重视它们,不够承认它在可持续努力和得到成果里的重要性。更多的是,我可能不吃这一顿饭,看了一下书,背了这段话,得到别人的夸奖。我可能少睡一点,熬一点夜做完这个ppt,完成了别人给的任务,得到了成就感。我可能不去运动,由此得来更多的时间,然后完善了实验数据,使得实验往前推了一步。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甚至是,我中午不睡,写了这本书的读后感,分享到了豆瓣,心里感觉自己棒棒哒。而事后,我的疲累、饥饿、发胖,可以忍受,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吸引注意力,好像没那么难受,后果似乎也没那么严重。我还可以干很多事情。所以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觉得晚上1点睡觉也还可以。第二天也没有怎么样。中午睡10分钟或者20分钟,也还可以,下午也没有怎么样。对比最近那三天规律的生活,不同的是,我拥有比较饱满的精神,和事情可停下和再来的认知。有一句话是,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醒了就继续往下走。原话不是这样,意思类似,我将其理解为,把自己当作自己的风向标,不要被外界太多东西挡住视线。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逐步前进。

2.当一个人过于想要去减少消极情绪时,就有可能会降低自己情绪的觉察能力。他可能在主观上力图保持情绪稳定,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避免让自己体会到情绪上的任何不适。但长此以往,会造成对负面情绪的觉察能力降低,这并不能使人有效地主动地调节情绪,被忽视的负面情绪可能积累成为身体的病痛。

我现在就处于这样的情况,并不能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或者精神状况。5月3日晚上回来,我感觉自己比较烦躁,也说不上来是为什么,打了一通电话之后低声喊了句,我好困啊。我才意识到自己是累的。但是当时什么都没做,没洗漱,没看书,一身汗味。我又不愿意睡觉,也很累不愿意去洗澡。折折腾腾地到了12点才睡觉。我又要把这些归因于高中和大学了。因为当时真的,经常强忍着困意告诉自己,还可以再看2页,后面就会觉得这种程度的困意是正常的,吃饱了就会有点困,起床了就会有点困,喝口水洗把脸玩一下手机提提神回来还可以再看两页,我经常当那个拿着鞭子赶自己的人。所以5月3日的晚上,那种程度对我来说,其实还好,但是周围没有明显压力的时候,我是真的不愿意走了。所以图书馆其实是会给人一种压力的,坐在里面,周围人都没走,我也不会走。我还是希望自己,困了就睡觉,起床了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想要太累。因为我只有一个人,万一累到生病,没有人会照顾我,我只能停下来了。

3.所有人对于这个世界都充满了好奇,对于新鲜的事物、知识,都有兴趣去了解、维持这种内在动机,最好方式就是提供难度适度的任务。也就是提供给孩子的课程,恰恰是他认真听就可以理解的,既不是不需要听就可以掌握的,这种太容易太乏味;也不是怎么努力听也理解不了的,这种太难,也会相当乏味;而布置难度适度的任务,是能够保持孩子内在动机,使孩子不断获得成就感的最佳方式。但是,如果用外在的奖励来激励孩子学习,则使孩子有意无意地把学习的目标理解为博得外在的奖励。

我对于外界的好奇心真的非常非常大,我想学习很多很多内容。但是通过整理微信公众号,我发现自己脑子里可以装的东西是有限的,学习的速度是有限的。我不能再盲目地给自己塞很多很多东西,然后又埋怨自己什么都没有做完,什么也没有学会,学习这个过程本来就是非常漫长的,又有很多很多内容。我其实也不愿意给自己设定目标说什么时候要完成,只是之前没有意识到内容这么多,也不管实际上可以做些什么,心里有些情绪说这么久了还是学得不好,什么也不会处理。给自己很多压力。对于自己来说,自己简直是那种最差劲的领导。

另外一个会给自己很大压力的原因是,要备考。备考是有时间和要求限制的,当时考执业医师的时候,我也是给自己设定了很多小目标,比如学到哪里就买桌子,买鼠标垫,买笔,等等。后面也很累了,不愿意再要类似的奖励了。也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现在会好一些,告诉自己尽力就可以了。这种尽力和以往的尽力不同,真的是,困了就睡,想学就学。很大一个原因是觉得自己可以过了,然后,没有和别人一起住,自己会精神压力小很多。反正就,尽力吧。

然后就是,难度适度的任务。我总会给自己定下要看美剧,听coursera课程,英语医学课程之类的目标,但是那个对于我的英语水平来说,太难了。我最适合的,其实还是空中英语app里面大家说英语的初级级别。真的是太搞笑了。而且我真的是习惯性想要拓展自己,刚刚不是觉得自己比较适合大家说英语吗?然后下意识地就想要给自己订一本这个月的《大家说英语》杂志。我书架上还有一堆《空中英语教室》杂志,这边还有这么多东西要看。一想到那个这么长的微信公众号列表,我就想说,算了,不要给自己加码了。能把app里面免费的听力听完已经很不错了。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讲了很多比较专业的心理问题,而不是平时的小情绪,所以我感觉这一本书并不是很适合我。但是如果面对了那样的问题,应该会比较想要看里面的内容吧。

《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读后感(三):叶壮:焦虑应被善待,而非熄灭

书评人简介

叶壮,心理学者。北京社会心理联合会科普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CPA)成员,美国心理科学协会(APS) 成员。著有《我想谈恋爱:科学脱单指南》,译著《自驱型成长》。

2019年初,有一家媒体采访我,让我提供一个关键词,总结自己的2018年。

那一年,我过了自己的30岁生日,迎来了第二个孩子,开始背负房贷,这意味着逐渐苍老的现实、育儿难度的加大、经济压力的陡增,所以我想都没想,告诉记者:“焦虑,就这个词。”

从差不多那个时间段,焦虑这个词汇一直火到了现在。好像天底下所有的事情都能让人焦虑,财务、婚姻、亲子关系、职业生涯,我的一个朋友发过一个朋友圈,说自己上幼儿园的孩子晚上睡不着觉,在被窝里啜泣。当妈妈问她为什么,她告诉妈妈:“我想到南美洲的热带雨林越来越小,小动物们没有家了,就难过得睡不着觉!”五岁多的孩子都能因为大洋彼岸的绿化工作不到位而焦虑,大人们天天愁眉苦脸的,想必是情有可原吧?

但是在“焦虑”的发酵中,我意识到了两条不祥的暗流。

一是面对焦虑,破罐子破摔,既然焦虑已成常态,那就让我们继续焦虑吧,甚至再多焦虑些,也无妨。让我们就此放弃、撒手,如果不配与焦虑谈判,那么就向焦虑投降。

二是将焦虑污名化,但凡感到焦虑,就陷入了一种“有病得治”的状态。就如同白缎子蹭了芥末酱,新买的车蹭了翼子板,洁白无瑕的脸蛋上长了一粒黑头——这点打破完美的负面情绪该被无情地抹去,不留一丝痕迹。

讨论焦虑的人多,体验焦虑的人多,但是敢于剖析焦虑的人少。

在一次论坛上,主持人让我谈如何降低焦虑。我说,焦虑的感受可能是负面的,但焦虑的功能完全可以是正面的。假设我今天来开会,航班临时取消,如果不是因为我焦虑而立刻奔向高铁站,在路上火速买下最近一班的车票,那我估计坐不到这里来。我觉得焦虑应该被善待,而非熄灭。所谓善待,是认识它、分析它、处理它、离开它。我们都有很多事值得焦虑,但我们不该选择性忽视焦虑的因由与功能,单纯因为它带来的体验不好,就一味地把“抗焦虑”当做绝对的政治正确。

面对焦虑,不问因由,就求消灭它,就像小腿抽筋,不做判断,直接做了截肢。但人们对焦虑的了解,恐怕要比对抽筋的了解更少。在焦虑的时候,真该少些当头棒喝“不许焦虑”的武断,多些带着我们解读焦虑,认知自我的向导。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推荐《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这本书聊到了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大量生活现实,而那些现实中的困扰——教育、睡眠、衰老等等,都有可能是一个人焦虑的因由。

这本书的专业性与实用性不用太多着墨,作者团队和行业影响,已经有了足够的说服力。我想说的,是她不同于其他“抗焦虑手册”的三点。

一来,她能有温度地增进我们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一本探讨心理健康的书籍,不该是冷冰冰的。把人当做机器,而解决人的问题就是解决机器的问题——这种思路在心理健康类的书籍中行不通。缺少人文关怀与暖心气息,是心理健康领域很多糟糕读物的通病。如果一本书在解读心理健康的时候,或明或暗地指出这方面需要帮助的人就是“有病”甚至“有罪”,那可是一屁股坐到了读者的对立面上。《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足够温柔与坚定,她不指摘,只帮助。读这本书,就像你碰到了一个嘘寒问暖又医术高明的好大夫,一边给你检查,一边给你宽心。“够暖”,其实是一个难得而积极的评价。

二来,她探讨了很多真实接地气的生活事件。没有教科书中长长的前言导论,也没有论文集里难啃的数据统计,50个来自生活的问题,力求起到能回归生活的影响。书中谈到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多,抑郁症、焦虑症、语言发展迟滞、阿尔茨海默症——但所有这些问题都被预先回归到了更真实的日常生活中。转变为这样的话题:运动能减轻焦虑吗?晚上失眠的人,白天该多补觉吗?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经常夸孩子聪明吗?

如何能够兼顾文字的科学性和吸引力,是所有科普工作者的必修课,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的很好——读着不累,分外有用。

最重要的,我觉得这本书本身,不传播焦虑。如果你对于心理自助类的书籍有些了解,你会发现很多这一话题下的书籍,不仅没法抚平焦虑,反而更容易激发负面的感受。或许是出于对噱头的需要,或许是因为作者本人的局限性,太多心理自助书籍没有扮演好安抚者的角色,反而进一步激发了读者“我不够好”“都怪我”或者“都怪别人”的情绪,没读就够焦虑,读完了反而更焦虑。但是《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她没有把所有的烦恼甩锅给原生家庭,也从不告诉人们所谓痛苦都是命运的“考验”,更没有狂灌“杀不死你的让你更强大”这类鸡汤。她讲事实、谈科学、说道理,不经意间,你会体验到被治愈的感觉。

太多的心理健康书,让人越读压力越大,一边读一边想“原来我这也没做对,那也没做对,活该我难受”,反而给心理健康更添乱。所以我非常推荐科学暖心的《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帮助你在焦虑时代,寻找积极人生的新可能。

(本文图片选自《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一书中的插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