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福地》读后感100字

《福地》读后感100字

《福地》是一本由盛可以著作,磨铁·文治图书/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福地》读后感(一):何处是天堂?

盛可以短篇小说集《福地》封面(含腰封)

《福地》读后感(二):生而为人的孤寂

盛可以的文字一直是辛辣而干脆的,中国女作家总是能在其书写中感受到地域的特色,方方与池莉笔下充满了武汉女人的斩利痛快,而在她的文字中,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一丝湖南辣妹子的倔强直接,却又在其独特的视角中体会到一丝生命的苍凉。

在这本小说集《福地》中,集合了6部中短篇小说,每一部都选择了生活中荒诞却又现实的情节,《福地》中由于各种各样原因而选择代孕的女人们的众生相,《喜盈门》对于生的挣扎与死的渴望之间的荒诞,《香烛先生》荒诞却又悲伤的抵抗孤寂的方式,《弥留之际》对于他人情感的践踏与卑劣,《算盘大师张春池》中对于现实体制制度的讽刺,《小生命》中对于责任与人性的探讨,都让人在爱与恨、生存与责任、生与死之间苦苦挣扎,发现生活令人哭笑不得的一面。

值得人注意的一点是,作者选取的讲述者都是简单纯粹的存在,《福地》中的桃子,《香烛先生》中的九天,甚至是《算盘大师张春池》中的张春池,她们都是彷如一张白纸的人或是有些痴傻,在这个故事中,她(他)们不仅起到了媒介的作用,通过她(他)们的视角将故事表现得更加全面,而且在这些简单的存在面前,世相变得更加荒诞离奇而讽刺,在这些荒诞离奇和讽刺面前,这些单纯简单的人,不得不寻找自己的出口,桃子将石头想象成自己相依为命的福气,九天用自己微弱却坚决的方式去寻求温暖,张春池甚至想要移民到火星去躲避,在制度与人性的压迫下,每个人被迫做出努力去继续生存,大多时候,这些单纯的灵魂不愿屈服,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去坚持自我;可是还有一些无法抵挡逐渐屈服的灵魂,九天变得更加喜爱参加丧葬,因为在那里他能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善意,以及微小的一席之地。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孩子身上,不能不让人格外痛心。

作者似乎乐于选取孕育以及葬礼的故事,或许在作者看来,人类其他的一切都是无关紧要的,只有生与死是神圣而值得关注的,也是值得书写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生活中的矛盾都被磨得更加尖刻可怕,随时可以穿破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写下这些故事的作家,也是在用这种方式,去抵挡自己生而为人的敏感与孤寂吧。

《福地》读后感(三):生生死死,情绪“游戏”

这是第一次读盛可以的文章,一口气看了整本中短篇小说集。书中共收录了她的六篇小说。长长短短,关于生、关于死,关于一种东西的腾升,关于很多东西的泯灭。

这些小说大多有两个特质,其一是特殊身份的视角运用,其二是故事“画框”的边缘缺失(我不知道这两个有没有术语,用术语怎么说)。

很多作者都用过孩童或智力低下者的视角,这种视角因为当事人的经验和理解力问题,会变得很集中、很扭曲,甚至很原始、很动物化。但正是由于这种简单粗暴且直接的看待,使很多我们一直以来忽略的、习以为常的事物显出了它的悲哀和可怜之处,让人意识到,原来某些生活已经病了那么久。

在《喜盈门》中,一个九岁大的男孩儿,还是想着糖和热闹多过“正经事”的时候,遭遇了曾祖父的去世,他懵懂地看着一个亲人濒死,看这位亲人的子孙们作何反应,他不去评判这些反应的对错,他还没有完全形成传统意义上的是非与道德观念,但是,他会本能地想起死者曾给过自己的糖、教自己读过的诗、和自己说过的有一搭没一搭的话,当死者在所有人脑海里化为一个符号、或连符号都不是的时候,他哭了。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这个“不知道”,远比“知道”更有力。

与此同时,孩子缺乏思考力的特征总会给故事留下一个到几个悬念,让读者问也不是,不问又惦记,就像《喜盈门》里的曾祖父,为什么一直迟迟不肯咽气?不是因为他儿子当年对他动过手,不是因为哪个后辈的那些鸡毛蒜皮破事,那是为什么?

我们问无可问,难道还能去问一个不经事的孩子?

于是,只能等,等作者想说的时候,等到故事慢慢推向高潮的时候。

作者一边没事人一样说着葬礼的程序、发生的人情冷暖,一边瞥着读者等待的眼神,不疾不徐,这份任性和任性背后的拿捏,也是绝了。

更重要的是,这个视角会让叙述者的说法产生不可靠的印象,如果读者非要较真,甚至会从这份“不可靠”中看出点别的——细思极恐。

比如《香烛先生》。我读这故事的时候总在不停掂量,和故事里的旁人一样在问同一个问题:这孩子到底有几分傻呢?

又比如《小生命》。小孩子总会不辨因由地向着自家亲人,这是种本能反应,文中的“我”也自然向着姐姐、觉得小姨的话更在理,可那“先斩后奏”的男生和他的争取仅仅是一种表演吗?姐姐的“觉醒”真是“最优”的结局吗?这两个孩子究竟知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条生命,而非负气的儿戏?旁人总是看得清、嘴也快,冲突利害说断就断,大家集体忘了之前对姐姐的忽视,明白的时候又太明白,而整篇故事里“我”作为家里与姐姐年纪相仿的男性亲人,也只是看看、听听,并没为她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想过什么,甚至没有一点点单薄的对事件的态度和想法,这才令人感到吃惊和难过。

在《算盘大师张春池》里,细思部分更是经由“我”的想法明确表达出来,看得人发愣、发冷也发笑。

这种特殊视角运用得最为极致的,恐怕要属全书的第一篇文章《福地》,作者用的眼睛不单是个孩子、还是个傻孩子,她不单单傻,而且不会说话,于是在故事中没人把她当成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做什么、说什么都不避讳她,甚至还会把她当成一个树洞,一堵能保护自己秘密、任其宣泄的墙。

只是没人真正考虑过她在意什么,他们早已自顾不暇,连她那么明确的在意都“视而不见”,它最后被挂在了墙上,他们在干什么?吃肉。

得知真相后,没人呕吐,没人拒绝,最大的反应不过是发抖,那还是最崇尚人权的柠檬,想想,如果在的话,也应该会包括最有母性的苹果。

这已不再是震撼的光点或细思极恐的阴影,这是铺天盖地的彻底黑暗。

至于故事“画框”的缺失,这只是我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以往总看到作者尽量将故事写得真实,用逼真的细节来让人相信这是真的,而这次,我恰恰看到了一个个故意将故事边框撕掉、使之变得荒诞的作品。

最为突出的是《福地》。一般来说在构筑故事的时候,人们总会先设定界限,就像画画要先勾勒大框一样,“在这个范围里,别跳脱,别越界”,我想这界限大致包括时间、地点、因由还有规矩。

在这间生育工厂里也是一样,怀孕时长、怀孕地点就已经划定了前两项,每个人来的理由也说明了第三项,好像一切都没有问题:只是,“牛总统”一直以来努力为水果们立的规矩,真的是故事里设定的规矩吗?

作者在这里好像小小地做了个扣儿,按理说真实世界中,任何双方合作前都会签订合同(暂且抛开这事儿合法与否不谈),合同会规定互相遵守的规则,这样即便后来有龃龉,也能避免发生“两看相厌又无奈”的局面,但故事里仿佛没有这个合同,水果们如何来到这里,来的时候怎么和“牛总统”谈的,“牛总统”又是如何答应她们这些人的……都没有说,这小小的忽略和“牛总统”对基地的管理方式一样,让整个故事看上去不像会在现今的现实世界发生的,可故事里的每个人却又都在用当前的思维来为自己、别人和团体立着规矩——

如此,令人错愕、继而引俊不禁。

正如这篇小说一样,书中几乎所有故事都擦掉了一些令文字更显真实的东西,像在故意大声说:这只是怪诞的游戏,怕无聊才写的东西。

可作为读者的我却因这擦拭生出了另一种感觉,我看着那情绪随文中的意识或喷薄或暗流,或倾泻或涌动,色调时而明快时而晦暗,永不停滞却时时让人心惊,怕作者弄疼了世界,也伤了自己。

我被一种浓烈的厌倦包围,之后,不由自主地凝视那一点点藏在冷眼之下的痛楚与不甘心。

它越变越大,我被它深深吸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