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身体不说谎读后感锦集

身体不说谎读后感锦集

《身体不说谎》是一本由爱丽丝·米勒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身体不说谎》读后感(一):一个过程,但不是终点

> 只想写短评,发现发表不了,这不太算书评,只是一些感悟

这本书是讲述,我们可能在小时候受到父母的虐待,或者无意识的情绪暴力,这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创伤,但我们的意识受到社会道德的约束,认为要无条件地爱和体谅父母 无论他们对我们做过什么,这种道德绑架让我们无法真实地面对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比如被父母伤害的痛楚和对他们的愤怒,但这种感受都被身体诚实地记录了下来,它会通过病痛的方式让我们的显意识看到被我们忽略的创伤。

第一部分列举了几个作家的人生经历,很多都是才华横溢但英年早逝,比如卡夫卡 普鲁斯特等等,作者想表达这些作家的作品中很多都折射他们童年和父母的悲剧关系,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最终都在身体的病痛折磨下辞世。

第二部分列举了很多个案的经历,她们有勇气认清父母的真相 自己作出改变并最终生活有了改善。

第三部分用一个人物虚构但事件真实的案例来讲述身体是如何诚实反应我们的感受和心理状态的。

我觉得这本书说出了一部分的事实,我们首先要真实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而不是用一种虚假的爱来掩盖所有的问题,这种虚假其实会给双方带来更多的伤害。当我们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化解父母给我们痛楚的的时候,远离是可以先保护好自己不受到牵连和进一步的伤害。

但书里到这就停止了,并不没有讲述下一个阶段的经历。

是的,我觉得这本书讲的只是self-salvation中的一个过程。

在远离之后,当我们可以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我们会发现自己有了更多的力量,可以给家庭带来更多的影响力,而父母对我们的伤害,或者说她们无法给我们那种我们想要的爱,不是他们“不为”,而是他们“不能”,他们没有能力这么做,因为他们自己也身处痛楚之中。

而当我们真正建构起对自己的爱,会发现,心底自然而然就升起了对家人的爱。这种爱是真实的,不是强迫自己去做,因为强迫本身就偏离了爱的本质。

爱人爱己,最终是殊途同归的。

《身体不说谎》读后感(二):未完成的自我分化——如何处理来自原生家庭的焦虑

身体不说谎——作者很委婉地提醒读者,倾听身体的声音,而不是被其他噪音干扰了身体本能反应。这些噪音是什么呢,它是所谓的道德正确——认为必须原谅和宽恕父母,因而压抑自己真正存在于内心的愤怒。

面向童年被虐待的孩子,他们往往倾向于合理化父母的暴行,因为年幼的小孩为了生存的需要,必须向自己解释为什么这些黑暗的行为会落在自己身上,并且是自己唯独依赖的父母。于是这样长大的孩子,ta不确定父母到底是不是爱自己,焦虑型依恋关系,让小孩形成一个假我,父母希望我是什么样的,我就表现成他们期待的样子,因此,真实的自尊没有机会得到发展。成年以后他们可能会落在追求外在环境所认可的成功标准,而在努力的过程中未必能收获过程的快乐,当为目标奋斗而难以达成时,自己就会被感煎熬,觉得自己似乎一无是处。其次,ta可能丧失了自我分化的成长机会,所谓的自我分化,是树立个人和周围人的边界感,自己是唯一对于自己快乐负责人的人,同时也不必被他人的情绪所绑架。在不安的环境中长大的小孩,似乎承受着父母的情绪重担,父母不高兴了,总好像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于是会想方设法委屈自己的感受,而去满足父母的要求。

虐待的情境或许坐标轴上的一个极端,但是相较于另一端的无条件的爱,很多80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是在和父母沟通和情感流动缺失的环境下长大的。回顾60后父母这一代人的成长环境,在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里,吃饱穿暖已经是奢侈,祖辈的一代人又教育资源极其匮乏,大多数是农民出身,因此父辈在成长过程里可以获得的来自父母的养分更加稀薄,身体能够健康无恙已是满足,何谈精神的哺育。于是,他们可能要在日后和配偶、子女相处的过程中,来完成漫长的自我分化的过程,年幼无法获得的认可和关爱,都会转向周边的亲密关系进行索取。年幼时期所经历的苛责和压力,都会形成日后的亲密关系相处模式。世界是怎么对待我的,我也会怎么对待这个世界。

原生家庭的土壤如果贫瘠干涸,成长于此的小孩到底要怎么来完善自己的人格呢?难道就此沦入对于原生家庭的怨声载道、寸步难行吗?最近颇为火热的对话节目,做了一起丁克的话题。节目邀请了一位话费700万人工授精怀孕生子的女性A,和一位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但坚决不生育的女性B进行对话。前者说,自己来自于5线小城市,原生家庭的环境是惨不忍睹,父亲当年骂起来,是架着一把菜刀在她脖子上的。而A成年后离开小城市,事业上获得过最佳职业女性的殊荣,接受过主流媒体的表彰和采访,她对于理想生活得期望是,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家,让孩子在关爱的环境中长大,来弥补自己原生家庭所缺失的温暖和爱。我惊讶于A自我修复的能力,从过往的经验里获得反思,学习一种改善自己生活体验的方式,迭代出远胜于父母的生活理念,让孩子得意有条件获得一个相对理想的原生家庭。

梁文道分享了一本叫做家庭教育的迷思的书,书中提到,人格建立要经过三个过生,第一是襁褓中的婴儿和母亲的亲密关系,第二阶段是社会化,为了融入群体和环境而习得的行为模式,第三阶段,则是竞争优势,为了赢得竞争,表现的让自己差异化。因此,重点来了,原生家庭对于人确实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还有其他来自社会化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因素影响。

摆脱原生家庭的困境,我们可以习得一种自我修复的能力,弱化它影响的比重。但是这一些改变,都是要从能够坦诚地理解和接纳自己开始。抛开道德的偏见,承认父母的某些行为人感到愤怒和失望;承认生活需要建立健康得边界,需要照顾家人,但并不需要为家人的情绪负责;允许自己说不,拒绝不合理得要求,去做那些让双方都感到高兴得事情,而不是为了取悦对方而丧失自己得边界。自我分化,其实是从树立边界感开始的。我们需要为划起一片安全的自我世界,让真实的情绪流动起来,尽管因此面临冲突、挣扎、恐惧和压抑,但其实当我们开始质疑原生家庭的时候,自我修复的道路已经展开了。看见自己内心那边深蓝的海,日出的时候,会有璀璨的光芒。

《身体不说谎》读后感(三):听从自己的感觉

我自己的身体就是所有与生命相关的讯息的来源,这些讯息为我开辟了一条更独立自主、更有自信的道路。当我能感觉长久以来封锁在身体之中的情绪,我才能开始摆脱自己的过去。真正的感觉不是靠意识的努力去获得的。

如果一开始爱就不存在的话,我是无法强迫爱出现的。另一方面,我也明白一旦我不再强迫自己去爱,停止遵从强加于我的道德规范,爱的感觉会自然而然的出现。只有当我觉得自己是自由的,而且敞开心扉接受我所有的感觉,爱才会出现。

比较起来,越常被剥夺爱,或是越常被以“教养”之名而遭受否定或虐待的孩子,在成年之后就越离不开父母(或代替父母的其他人),他们期待获得以前父母在关键性的时刻为按其所需给予的一切。匮乏或空洞一直都在那里,等待被填满。

当年纪越大,就越难从别人身上获得父母拒绝给予的爱。但身体的期待却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停止——甚至完全相反。离开这种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能对这种机制有所自觉,并借由自我觉察过程,竭尽所能的看清我们童年的真相。

我们必须看见父母过去的样子,以及理解他们为何那样对待幼年时的我们。而后,我们才能将自己与下一代从这种行为模式中解放出来。我们必须将自己从持续进行破坏的内化的父母角色里释放出来。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肯定自己的人生,并且学会尊重自己。

情绪与事实混合。

真正的成年也许意味着不再否认真相,意味着能去感觉自己体内被压抑的苦痛,有意识地认出身体记得的故事,并且去统一、整理这些故事,不再压抑它们。最重要的是,要中止对童年内化的父母的错误的依附关系。

人们无法评量自己、不懂尊重自己、不能随便使用自己创造力的关键在于:没办法自发的放下障碍。这些障碍是每个人自身故事的产物。他们想要了解自己为什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就必须尽可能精确地清楚自己的故事,而且需要在情绪上有所投入。

源自童年的期待,可能会强烈到人们愿意放弃所有对自己有好处的东西,只为了达成父母对我们的期望,不想失去爱的对象。

为了让别人高兴而去做事,而永远无法做出对的事情。

这世上有一种父母,永远只会爱自己孩子的假面。一旦孩子揭下面具,他们常常就会说出前面类似这样的话“我只希望你回到以前的样子”。

我们可以“赢取”父母之爱的幻象只会经由否认已经发生的事情来维持。

宽恕只会帮忙掩盖住仇恨,并且在无意识里强化了仇恨。

并不是仇恨让人生病,让人生病的是压抑的、解离的情绪,而不是有意识的体验到的、表达出来的感觉。

一旦我们学会和感觉一起生活,而不是一直去对抗感觉,我们在自己身体的病症中看到的就不是威胁,而是对我们自身故事有所帮助的迹象。

身体是一个对其所遭遇之事拥有完整记忆的有机体。

我们如何能在不认真看待自己真实的感觉时,同时尊重自己呢?

强求的爱不是爱。它最多只会导致一段没有真正交流的“假象”关系,导致一种假装出来、并非实际存在的真诚,它永远不会变成真心相待。

童年的迷惘是因为我们从前努力要去理解虐待,并有虐待中推论出意义。但我们必须放下这种迷惘。身为成年人,我们可以停止迷惘,也可以在了解,道德准则会如何妨碍伤口分复原。

总是暗示“父母也有好的一面,也曾给了孩子很多东西,而成年人必须心怀感激”,这种被迫的感激造成个体对自己知觉和感觉的压抑。

认为制造出来的积极感觉不只持续时间很短,还会让我们停留在孩童时期的期望状态,希望父母总有一天只会展现他们好的一面,我们永远不需要感觉对他们的恐惧或愤怒。

真正的沟通是以事实为根据的,这些事实让人能传达自己的感觉与想法。

人们怎么可能在爱一个人的同时又希望这个人不是他原来的样子呢?如果我一直努力变成另一种样子,而且如果我的爱人也希望我这样的话,我就无法爱自己了,我也无法相信有其他人爱我。他们爱的究竟是谁呢?是另一个样子的我?或者是我这个人?

那些存储于我们身体细胞之内,被抑制的童年情绪里,最重要的就是恐惧。被殴打的孩子必定会不断恐惧着再次被打,但他无法一直活在被人残酷对待的认知里。同样,一个被人冷落的孩子不会有意识地感觉到自己的痛楚,更遑论他因为被遗弃的恐惧而无法表达。因此,这样的孩子会停留在一个不真实的、理想化的、幻想的世界里。这种幻想的世界帮助他存活下来。

身体早晚都能觉察一切,即便是最华丽的言语,也不可能长期迷惑他。

如果我们人类终其一生都遵循着这种生命之处的自然本能(依附遵循),那么我们将永远无是那个听话的小孩,无法享受成年人的优势。这些优势包括自觉、思想自由、进入自己的感觉一级比较的能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