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长不大的父母经典读后感有感

长不大的父母经典读后感有感

《长不大的父母》是一本由加藤谛三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不大的父母》读后感(一):孩子几乎是肉眼可见的每天都在长大,而有多少父母愿意接受自己和孩子一起长大,而不是自己是权威,是控制、是主导呢?

这是一本在自己为人父母前一定要读的书,因为我们的父母基本上已经停止长大了,而我们不能。我是说的停止长大是,很多父母在某一年,和孩子分开后,可能就默认为孩子会自己长大,而他为人父母的角色已经尽到了。

而任何一段关系,双方拒绝成长,都会加剧两人相处的痛苦的,而这种成长是需要终生的。

亲子关系里,这种痛苦会集中堆积到一个不会表达,和来不及反抗的孩子身上。

孩子几乎是肉眼可见的每天都在长大,而有多少父母愿意接受自己和孩子一起长大,而不是自己是权威,是控制、是主导呢?

有多少父母愿意从孩子这面镜子里,真实的观察自己、反省自己呢?

《长不大的父母》读后感(二):总体不推荐~

全书主要围绕着父母因为儿时缺爱导致“亲子角色颠倒”而向孩子索爱和折磨对方的行为及后果进行阐述,观点新颖,值得了解和思考。 然,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原著的缘故,读着非常累,而且感觉逻辑混乱,很多观点在不同章节反复出现,絮絮叨叨,拼凑感浓,几度罢读。 此书在不断批评“亲子角色颠倒”的父母,但例证不多,总觉得缺乏一点信服力。某些育儿观点也不太能苟同,比如对孩子的要求马上满足就好之类。感觉只要不满足或者延迟满足,就被扣上了“亲子角色颠倒”的帽子。 另外,行文以上帝视觉为主,措辞比较主观和自我,说服力不足。 全书12万字,感觉1.2万字足够阐述完毕所有内容,尤其是关于如何终止家庭创伤的噱头,其解决途径就是文末三小段不足一页纸。 总的来说,对于心理学入门者来说,《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更加友好。 看完《重口味心理学》后,毫不犹豫改一星。

《长不大的父母》读后感(三):长不大的父母却希望孩子快快长大,这合理吗?

这是一本适合父母和孩子共读的书,教会父母认清自身的不足和问题所在,教会父母如何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意。望子成龙,成的到底是父母自己儿时未得到满足的欲望还是孩子的梦想。

教会孩子学会理解,父母也是第一次做家长,他们不应该被孩子视为敌方阵营一般的存在,而是应该把父母当作一起前行的伙伴,共同成长。

孩子与父母本应是世上最亲近的关系,而现状却是,大多数父母在一边尽心尽力为孩子付出,另一边却把孩子越推越远。这当然不是孩子的错,父母才是主导的一方。可是如果因此而责怪自己的父母,作为90后的我还是不忍心的,也许是因为现在的我既是孩子,也是父母,我既懂得父母的不易,也理解孩子的委屈。父母也曾是孩子,也曾依偎在大人的怀里撒娇,也曾懵懵懂懂不识世间疾苦。只因成为父母,就要求他们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坚不摧,未免太苛刻。作为父母身份的我,也许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是希望能成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学习,不做最好的父母,只做更好的父母。

《长不大的父母》读后感(四):依然想不到标题

其实没有读完,不过感觉作者在后两章也没有讲什么新的东西。 亲子关系/角色颠倒如果查关键词“parent-child role reverse”可以找到许多论文,如果有兴趣的话就去看一看现在有什么新的进展……大部分还是在上个世纪写的。 日本对这个问题好像还挺关注的,甚至看起来有一个量表,如果是日文的话,可以搜索“親子役割逆転”。

据我有限的观察,不同的读者会有非常不同的反应,被这么养育的孩子可能会觉得很爽,因为作者在批评他们的父母;父母可能会产生防御并觉得作者言过其实,或者否认中国有这样的情况,反而是溺爱更严重(但其实认真看了书就知道亲子关系颠倒会伪装成对孩子的爱);我的一个感想是,我可能做不到关注孩子的需要,而不去要求ta关注我的需要这个程度,所以觉得自己大概也不能做一个“长大了的父母”…作者对做父母的要求很高,也不知道他自己做到了没有。

另外,读过之后再去观察正在玩的逆转裁判4就觉得,哎呀哎呀,所以成步堂让美贯养自己实在是太颠倒亲子关系了x 果然就是很「逆転」x

《长不大的父母》读后感(五):逃离不可耻,还很管用!

这本书很薄,说的事情很简单,但是无法理解“亲子角色颠倒”这个概念的话,大概是看不懂的,或是看了也会觉得没用的。所以作者才絮絮叨叨的一直解释什么是“亲子角色颠倒”,“亲子角色颠倒”在生活中的表现是什么样的。总而言之,除了作者的絮叨我不是很喜欢,他所提出的问题我还是很认可的,以及他的解决方案:逃离。

几乎所有有原生家庭创伤的人,最应该做的事情都是逃离。

第一,逃离那个场所;第二,逃离那些人;第三,逃离评判。

逃离那个场所大概是最简单的,而逃离那些人和逃离评判是相辅相成的。

昨天和同事一起下班,说起我最近看了这本书,她就说她有个朋友,拉黑了家里所有人,很多人会评判说这个人很冷血。你看,如果你不能逃离别人的评判,那么拉黑家人这个自救的举动多半会半途而废。你很可能又会回到那个可怕的环境里,同时还会在心底深深的谴责自己。

要知道逃离就已经很难了,所以那些说这本书没有提出解决方案的人大概是真的没有经历过家庭创伤吧。而那些经历过家庭创伤的人,自会知道,“我们有理由寻求改变,只为过好自己的人生”这句话做起来有多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