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谈修养读后感100字

谈修养读后感100字

《谈修养》是一本由朱光潜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50元,页数:1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谈修养》读后感(一):谈修养:笔记

身体羸弱可以影响到性情和人生观。我常分析自己,每逢性情暴躁,容易为小事动气时,身体方面总有些毛病,如头痛牙痛胃痛之类;每逢心境颓唐,悲观厌世时,大半精疲力竭,所能供给的精力不够应付事物的要求,这在生病或失眠时最易发生。在睡了一夜好觉之后,清晨爬起来,觉得自己生气蓬勃,心里就特别畅快,对人也就特别和善。我仔细观察我所常接触的人,体格与心境的密切关系是很普遍的。我没有看见一个真正康健的人为人不和善,处事不乐观;也没有看见一个愁眉苦脸的人在身体方面没有丝毫缺陷。

原来老早读到过身体康健和性情的关系⋯⋯

《谈修养》读后感(二):问题很明显了,然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思想三观给满分,心理方面感觉不足,道德劝诫和批判不能让陷入困难与抉择的人根改问题背后的深层心理逻辑变得容易,没有引导可能引起内疚低自尊无价值感以及自我贬损。个人觉得凡是不够有修养的心理的存在是合理的但不是合适的,不能让大谈道德变成方向,而是让科学实证后的、理性而富有逻辑的、人内心真实向往的选择成为方向,这也是促进改变的有效方法之一。高道德的选择不主要源于高道德标准、教导宣扬和要求,而主要源于理性的思维、长期的学习训练、成熟前的环境的安全无危(无危则可能没有安全意识)、自我意识而非随波逐流的发展、自我实现和社会的教育普及。不过能意识到问题已经实属不易,在危机中要有驯服自己的内心的本领,要学会这一点感觉是不易中的不易啊。

《谈修养》读后感(三):摘抄

1. 我的先天的资禀与后天的陶冶所组成的人格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我的每篇文章都是这有机体所放射的花花絮絮。我的个性就是这些文章的中心。如果向旁人检讨自己不是一桩罪过,我可以说:我大体上欢喜冷静、沉着、稳重、刚毅,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尊崇理性和意志,却也不菲薄情感和想象。我的思想就抱着这个中心旋转,我不另找玄学或形而上学的基础。我信赖我的四十余年的积蓄,不向主义铸造者举债。

2. 说到性格修养,困难在调和情与理。人是有生气的动物,不能无情感;人为万物之灵,不能无理智。情热而理冷,所以常相冲突。

3. 凡是不能持冷静的客观的态度的人,毛病都在把“我”看得太大。他们从“我”这一副着色的望远镜里看世界,一切事物于是都失去它们的本来面目。所谓冷静的客观的态度就是丢开这副望远镜,让“我”跳到圈子以外,不当作世界里有“我”而去看世界,还是把“我”与类似“我”的一切东西同样看待。这是文艺的观世法,也是我所学得的观世法。

4. “知道你自己”,这句名言为一般哲学家公认为希腊人的最高智慧的结晶。世间事物最不容易知道的是你自己,因为要知道你自己,你必须能丟开“我”去看“我”,而事实上有了“我”就不易丟开“我”,许多人都时时为我见所蒙蔽而不自知,人不易自知,犹如有眼不能自见,有力不能自举。

5. 〝爱而知其恶”就不是崇拜,崇拜是无限制的敬慕,有时甚至失去理性。西谚说:“没有人是他的仆从的英雄。”因为亲信的仆从对主人看得太清楚。吉代帝王要“深居简出”,实有一套秘诀在里面。

《谈修养》读后感(四):致青年人

“我是个年轻人,我感觉很不好。”

这是去年我的状态,那个时候甚至我对我爸说,我觉得活着好像没什么意思,可是又不想死。

(1)

朱光潜说,以前年轻人的病在于志气太大,现在年轻人的病在于志气太小。

原话是这样的:“志气太大,理想过高,事实迎上头来,结果自然是失望烦闷;志气太小,因循苟且,麻木消沉,结果就必至于堕落。所以我们宁愿青年烦闷,不愿青年消沉。”

堕落这个词用的好,有的时候觉得所处的生活就沥青,不注意的时候就慢慢陷下去,缓慢的下沉,速度慢到你无法察觉,直到一日已经发现自己动弹不得,而转过头,身后都是和你一样的年轻人。

麻木的、无力的、不知道身在何处的年轻人。

(2)

今年去西藏遇到了一件小事,虽说是小事,我却记了很久。

大概就是同行的一个不熟的妹子,买了贵价的松茸,花了一万多。

其实就是旅行景点里的常见骗局,按克数算价格,但大家对“克”并没有概念,所以等磨成了粉,才发现,天呐,怎么这么贵,又不能再退了。

大概就是和卖切糕是一个性质。

我起初并不知情,只是我母亲在一旁说,那边那姑娘可能要被宰,然后跟我讲了下景点的套路,最后就说,我们先出去,别管这里了。

然后变成旁观客,看着这姑娘提了一大袋所谓“名贵药材”的粉,看着她带着哭音跟周围人说“我真的不知道这么贵啊。”......

忘记在哪里看到的,如果见到“恶"的事,却不去阻止,那也成了”恶“的一份子。

我事后想了很多遍,其实是有办法帮她的,比如假装是她的好朋友,不经意的讲打粉之前一定要称重,或者直接充当路见不平的甲乙丙,要求商家先称重。

但是我怂,我一会儿想商家也是人,断人财路也并不是好事,一会儿想:也好,至少这妹子以后不会再上同样的当了。

不管怎么样,我都没有阻止,就让事情发生了。

朱光潜说,人要朝着抵抗力最大的路走。“抵抗力最低的路径常是一种引诱,我们还可以说,凡是引诱所以能成为引诱,都因为它是抵抗力最低的路径,最能迎合人的惰性。”

虽然朱光潜先生讲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教人做人的道理,想要成为伟大的人,就要这样做。

我并不立志于成为伟大的人,只想求个问心无愧,但这一次,我选择了抵抗力最低的路,我选择作为一个旁观者,冷眼而不作为。

我不知道这件事我会记多久,但希望如果下次再碰到同样的事,我可以勇敢一点。

(3)

”那就这样吧。”

好多时候都这样对自己说。

得过且过,知道不对劲,却没有改变的动力。

朝九晚五,过着重复的生活,拿着固定的收入,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奋斗啊!”如果朱光潜先生是我的朋友,大概就会这样对着我呐喊。

“生命就是一种奋斗,不能奋斗,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能奋斗,则世间很少不能征服的困难。”

奋斗这个词,好久没有在我的脑海里出现过了,它是一种热血的状态,是一种持久的努力,还有一个坚定的目标。

你有梦想吗?

你有为了自己的梦想奋斗过吗?

(4)

“社会愈恶愈需要有少数特立独行的人们去转移风气。一个学校里学生纵然十人有九人奢侈,一个简朴的学生至少可以显出奢侈与简朴的分别;一个机关的官吏纵然十人有九人贪污,一个清严的官吏至少可以显出贪污与清严的分别。好坏是非都是由相形见绌之下见出。一个社会到了腐败的时候,大家都跟着旁人向坏处走,没有一个人反抗潮流,势必走到一般人完全失去是非好坏分别的意识,而世间无所谓羞耻事了。

所以全社会都坏时,如果有一个好人存在,他的意义与价值是不可测量的。”

这大概和鲁迅所说的:“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是一个意思吧。

(5)

自由职业已经许久,整体来说,比在上一份工作上班时,状态好了很多。

但其实最近越来越想要走到人群里去,想要锻炼自己,想要赚钱看更大的世界,想要尽可能的发掘自己的能量,想要接触新的知识。

况且,要说奋斗,像我这样整天在家的悠闲状态,是真的谈不上什么奋斗两字的。

“尤其在近代社会,个人力量有限,要做出一番有价值的事业,必须有群众的势力。”朱光潜先生的这句话我认同,所以我会身体力行的实施。

《谈修养》读后感(五):此身、此时、此地

《谈修养》

这是我读朱光潜先生的第一本书,书中记录了先生对待人处世、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多个方面的见解和建议。书中说:大抵修养入手的功夫在多读书明理,自己时时检点自己,要使理智常是清醒的,不让情感与欲望恣意孤行,久而久之,自然胸襟澄然,矜平躁释,遇事都能保持冷静的态度。

读的过程中时常感叹不愧是大师,这得需要多深厚的功力才能把内容写的如此简洁又深刻。文字一针见血,看问题透彻,很多观点放在如今都很适用。十分推荐。

二、感想

何为修养呢?在我看来,通过学习和体验时时修正自己的身心,为人正直、做事踏实,把握自己和他人都舒适的分寸,做一个清醒而不失温度的人。

有志者事竟成:其中的“志”是讲除了有目标,还要学习达成目标的方法,再加上实现目标的决心,这是我们常说的尽人事。除此之外,也要培养接受事与愿违的能力,做到问心无愧,即使结果不如意但在过程中所累积的经验一定会从另一种形式体现出来。警惕自己没有尽人事还怪天命,这是一种无用且内耗的折磨。

自我成长:朝着抵抗力最大的方向走,意为走出舒适圈,不自我设限,不自我怜悯,不自我逃避。

冷静:说浅一点,不能冷静是任情感、逞意气、易受欲望的冲动,处处显得粗心浮气;说深一点,不能冷静是整个性格修养上的欠缺,心境不够冲和豁达,头脑不够清醒,风度不够镇定安详。一个人不能无我,无我便是无主见,无人格。一个人也不能执我,执我便是持成见,逞意气。如何恰到好处呢?这需要知识。我们必须彻底认清我,才会妥帖地处理我。觉察很重要。

读书:“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一,只追求量而非看重质会辜负书里的深意,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贪多而不务得。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二,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比如看小说,第一次但求故事结构,第二次但注意人物描写,第三次但求人物与故事的穿插,这样如此逐次研求。或是带着问题去阅读,在过程中会更留意与问题相关的内容;三,每次所得的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这就是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如此才能慢慢搭建知识体系。

消遣:当在工作或生活中陷入死结时,时常记得把精力朝另一方面去用,比如看看天空、大自然、发呆放空、读书等等。

交友:如果自己不是一个好朋友,就绝不能希望得到一个好朋友。你拿一分真心待人,人也就拿一分真心待你,你所“取”如何,就看你所“与”如何。

二、书摘

“三此主义”,就是此身、此时、此地。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

就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惰性是我们的仇敌,要克服惰性,我们必须动员坚强的意志力,不怕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一个社会多引用一个无品学的人,便是多奖励一分苟且侥幸的心理,多打消一分艰苦奋斗的精神。

“知识即德行。”凡是德行缺陷,必定由于知识不彻底。

哀莫大于心死,所谓心死就是对于人生世相失去解悟与留恋,就是不能以美感态度去观照事物。

麻木与不仁是连带的。麻木不仁,于是一切都受支配于盲目的自私。

了解一切,就是宽恕一切。

人不易自知,犹如有眼不能自见,有力不能自举。

冷静的人才能静观,才能发现“万物皆自得”。人在冷静时静观默察,处处触机生悟。

肚皮装得饱饱的,是一件乐事,心灵装得饱饱的,是一件更大的乐事。

大抵治学和治事,第一件要事是清明在躬,从容而灵活,常做得自家的主宰,提得起也放得下。急迫躁进最易误事。

动中有静,常保有自我主宰,这是修养的极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