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艺术家自我修养读后感锦集

艺术家自我修养读后感锦集

《艺术家自我修养》是一本由[俄] 瓦西里·康定斯基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页数:2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家自我修养》读后感(一):艺术领路人

艺术应该是给人生以精神上的活力和鼓舞,而不是对人生亮出虚无主义的冷冰冰的魔鬼的拳头。——(德国作家)托马斯•曼

《艺术家自我修养》读后感(二):没有一个人想他那样可以放下很多,又始终执念

他是严肃的法学教授,内心却汹涌澎湃,

他能在音乐里听到色彩,把交响乐定格在画布上,

从一战到二战,

他在布尔什维克和纳粹之间搏出自我表达空间,

他是俄罗斯历史上最贵的画家,

也有着列宁警卫员的名字,

他是现代艺术最重要的艺术家、抽象绘画之父,

他是Wassily Kandinsky

瓦西里·康定斯基

从穿西装画画的“蓝骑士”,到“画出音乐”

一切都看起来毫不费力,1900年康定斯基从慕尼黑美术学院毕业,并留校任教,成为一个职业画家和艺术理论家。接下来的几年康定斯基游历了欧洲各处,绘画和探索。法学教授似乎成了前世的故事,唯一留下的可能就是他对西服正装执念般的热爱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是一个多么激荡的时代啊,爱迪生才带来电灯的普及,燃油汽车在德国诞生,广义相对论正在爱因斯坦的小桌子上酝酿……法国的印象派刚刚鼎盛,德国的表现主义正在崛起……尼采死了,弗洛伊德刚出版《梦的解析》,念大学的卡夫卡开始尝试写作……

这时的康定斯基也在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他和一群年轻的朋友一起,创建了一个名为Der Blaue Reiter“蓝骑士”的团体,从表现主义到抽象派雏形,他们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重要开拓者。

这可能是艺术史上最松散随意团体了,完全是“年轻的朋友们呀在一起,比什么都开心”。康丁斯基在1930年回顾了当时命名的场景:“蓝骑士这个名字是我们当时在辛德尔斯多尔夫的花园凉亭中的一张咖啡卓上决定的。我们俩都喜欢蓝色,马尔克喜欢马,我喜欢骑士。这名字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1911年1月2日,康定斯基和四位“蓝骑士”Gabrielle Münther、Franz Marc、Aleksei Jawlensky、Marianne Werefkin一起,去听Arnold Schönberg阿诺尔德·勋伯格的音乐会。慕尼黑不知道,现代艺术就要在这个湿冷的夜里绽放新的生命了。

歌德曾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模糊艺术形态的疆界、新的融合表达成为艺术家们新探索。勋伯格的先锋音乐像冬日里的骄阳,照进了康定斯基的心。在画家写给音乐家的信中,他激动的写道:

原来每个音色的每个音符都有自己的宿命啊。当晚画家就开始创作了,几个月后,康定斯基真正脱离了物体本身的抽象派画作便完成了。终于,人类第一次看到了音乐的样子。

有人把康定斯基的抽象主义的先锋探索,归功于他的synesthesia(联觉,顾名思义,一种可以听音乐看到色彩或者闻到味道的基因突变),但这未免太轻率了。在画家一系列的艺术理论著作《论艺术里的精神》、《点、线、面》等中都严肃探讨了抽象主义的各种可能。 “色彩是琴键,眼睛是锤子,而心灵则是钢琴的琴弦。画家是弹琴的手,弹某个琴键,引发心灵的震颤”,一次创作就是一次对灵魂发起呐喊。

FIN

《艺术家自我修养》读后感(三):《艺术家自我修养》读后小感

迟到的书评

其实这个故事纯属偶然,但并非虚构。

也是最近我家大孩子开始学画水彩之后,我为方便教她怎么玩这些颜色,开始恶补与美、绘画、艺术相关的一些知识,目的只是希望我教她的过程中不要出现扼杀她兴趣的错误,所以,古今中外的美学书买了一堆,大多数是基础知识普及的。

正好有那么一天,一位人格实力派兄长办的读书会搞了一个传阅抢书的活动,看到了另一位大咖推荐的这本书,一看书名便不由分说抢了过来读。

谁知道我们家刚刚两岁的小元元比我还热爱这本书,她用非常原始的行为表达了她的喜爱,我是在看到那个非常干脆的咬痕后才了解了这一切。在我质问下她用躲闪的态度告诉了我肯定的答案。

然而,背这个锅的人是我,我就得按规则,写一篇书评做为惩罚。

所以,本来只是想借本书略观一二的心情变得有点儿严肃了。

其实谈到艺术这个伟大的行业,我也是有些耿耿于怀的,我小时候非常喜欢涂鸦,前些年回老宅子还在墙壁上看到过我幼儿时期的画,真的,那是一种原始的吸引力,对我来说,后来没有拿着画笔过日子是一种很悲伤的选择。我记得上小学放暑假时,中午爸妈都在睡午觉,我就坐在院子里,几个小时一刻不停的在那画画,可惜那个时候没有老师教,只能去临古画。有一次我同学把我画的武则天人物肖像拿给了她爷爷看,她那位在我们县博物馆工作的爷爷还专程找到了我爸妈,说如果我将来考不上大学,就让我跟着他去学画画。当然,这个桥段那是我考上了大学我妈才告诉我的。至于后来为什么没有上艺术类院校,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那个时候,长期以来大家的观念就是学好数理化才能闯天下,我父母强烈的反对我从事艺术行业,所以,我成了一名工科女。

话题有点扯远了,但这也交待了一个前提,对于艺术,我的那个从未实现的梦想,我从没有真正的走近过她。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光看书名,我原以为是一本浅显易懂的启蒙教材。习惯性的先查了一下作者,才知道是离我们这个时代非常久远的俄国抽象派艺术大师瓦西里·康定斯基的大作。这一下就让我紧张了起来,我原本只是想吃一个点心,谁知道揣上来的是一桌盛宴,我这个门外汉会不会搞得消化不良呀!

果然,我预料的事情发生了。

我强烈建议出版社更改一下书名,因为其中内地真的不是这样简单的书名可以想象的。

这是一本我所见到的关于抽象艺术的研究,已经上升到逻辑学、哲学、心理学、几何学等境界的书籍。我还记得我们大学一位院士级老教授曾在课堂上说给我们的话,任何一门科学的研究,上升到极点都会与哲学相通,毫无疑问,瓦西里·康定斯基先生,真的是一位可以用伟大称呼的艺术家。

这本书,无论如何我都没有办法在初读的时候就能读进去,我每一个章节都是不停的在回看,在反刍式的读和感悟,才能理解其中一二。瓦西里·康定斯基先生写的这本书,开篇就可以感受到和我们目前身边大量的商业口水书不同,写得非常严肃而严谨,他对于抽象艺术的研究是教父级别的,入局高远而坚毅。

如果说我在读这本书之前,对于艺术的理解仅仅是颜色、技巧、构图之类的表面文章,那么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才对艺术的科学性、思想性以及每个时代艺术创新的艰辛有了一点认知。然而就是这种认知,它才能打开普通人对艺术欣赏的那层面纱。如果说艺术是全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东西,那这层面纱很有必要让更多的人掀开。不仅仅在艺术类院校,在我们义务教育的阶段,就很有必要去传播这些关于文明追求的知识。因为艺术,是正向的善的引导,它不仅仅提高人的视觉品味,更是对美好文明的传播,让人们可以审视自己的灵魂,在利益之外有更多一些净土。

如果说我的初衷是教我大女儿画画,我应该是特别幸运遇到了这样一本著作,至少,我不会再执着于要求她对构图、色彩甚至形状的准确,而是知道了绘画重要的是引导她去理解自己的感受,把那感受与体验通过绘画去表达出来,无论悲伤、快乐,都会有合适的画面去表达,而且这种表达是可以传递给别人的。我所着眼之处自然微不足道,但希望我的孩子,她能在绘画这条路上走的第一步是扎实的。

观念的改变,才是真正震撼的。我在读完这本著作之后最大的体会是,艺术,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感性不可琢磨,艺术可以如同研究分子结构那样,科学、可量化、严谨而严肃。我们每个人可以创造自己的艺术体系,去用色彩、尺度、角度、点、线…表达我们的感情与灵魂,不要求每个人都能成为艺术家,但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用艺术的形式来表达自我,这何尝不是一种生活态度?

仅此,向这本著作的策划刘晚成先生表达我对未能妥善保护此书的歉意。也非常感谢读易洞的抢书活动,让我有幸与此书结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