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镜子里的小姑娘的读后感大全

镜子里的小姑娘的读后感大全

《镜子里的小姑娘》是一本由程玮著作,晨光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页数:1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镜子里的小姑娘》读后感(一):A Beautiful Mind

程玮的《周末与爱丽丝聊天》是我非常喜欢的系列作品。在这个系列中,程玮塑造了一位优雅睿智的德国老太太爱丽丝,每当德籍华裔女孩米兰遇到思想上的困惑时,便会向她寻求帮助。

而在这一本中,米兰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是美?

整日里与金发碧眼的德国同学为伍,米兰日渐对自己的外貌不满。每天晚上沐浴后,她站在镜子之前审视自己的外貌,觉得哪哪儿都不满意。她觉得自己是一个丑姑娘,越来越不自信,带着自己的困扰,她求助爱丽丝。爱丽丝不会直接给米兰一个答案,告诉她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而是引导米兰去思考,去自己寻求答案。

在《镜子里的小姑娘》里,爱丽丝用了四个周末的时间,带着米兰(及读者)去寻找“什么是美”。第一周,她让米兰思考自己心中美的标准是什么,让米兰意识到自己是用芭比娃娃和明星的标准在审美。第二周,她又带着米兰一起回顾了公元前23000年威伦道夫的维纳斯、公元前2300年希腊希克雷岛女性崇拜偶像、公元前100年米洛的维纳斯,让米兰意识到美的标准随着社会发展而大相径庭。而通过比较敦煌壁画和龙门石窟雕塑,米兰意识到中西方审美的差异。接着第三周,爱丽丝和米兰又通过柏拉图记录苏格拉底的《对话录》以及白居易的《长恨歌》讨论美的本质是心灵的感受,而不是视觉的感受。第四周,爱丽丝和米兰通过讨论了外貌之美与心灵之美。最后,米兰终于摆脱了自己漂亮与否的烦恼。

我喜欢米兰系列的一个原因在于,爱丽丝从来不会长篇累牍地讲大道理,而是通过举例、讨论、读书,引导米兰逐渐弄明白自己问题的答案。程玮的语言平和、简洁而又大气,读起来让人心境平和而舒展,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她的观点。

中国有句老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对美的向往、追求是天性。但究竟什么是美?这一个亘古不变的哲学问题。审美标准是随着时间流逝而变迁的,这就是为什么现代人看到清朝时后妃的照片常常发笑,并对皇帝心生同情的原因。对美的追求虽然是亘古不变,但是时尚的审美变化得很快。追求这个无疑是非常辛苦的。

而怎样让自己变得更美?是很多女性非常关心的问题。怎样让自己的孩子常保童年时代的天使面孔,可能也是很多妈妈关心的问题。法国作家萨特说过:“一个人三十岁以前,他的相貌由父母决定;一个人三十岁以后,他的相貌由自己决定”。这也是中国人常说的一句“相由心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相貌受先天基因控制决定的成分越来越少,受后天读书、经历的影响程度越来越深。我们常常觉得孩子们都很可爱,一个个像天使一样美丽,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灵尚未受到人世间不美好的洗礼。愿孩子们能经历风雨,依然保持美丽的心灵,在他们逐渐长大、甚至老去之时,依然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由内而外的散发着美丽的光辉。

《镜子里的小姑娘》读后感(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世界上有一种孩子就像老虎的屁股一样摸不得,那边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处在青春期的少年是一种奇妙的物种,油盐不进,父母老师不管怎样循循善诱都没有用。

文中的米兰就是这样的孩子,每天花费大把的时间呆在卫生间,瞪大眼睛研究镜中的自己,头发的颜色不好看,眼睛不够大,皮肤不白,腿太短了,胸太小了,总而言之,她发现全身上下都有缺点,一点也不,美女是她遥不可及的目标。为此每天闷闷不乐,妈妈怎么安慰都不行。读到这段我不禁莞尔一笑,每个人的青春期都经历过,那个时候,就脸上一颗青春痘的出现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让我们苦恼不已。好在米兰虽然也苦恼,但有好友爱丽丝帮她排解。爱丽丝在作者程玮的笔下是一个智者形象,她符合我们心目中对“老师”“父母”的所有要求。她知识渊博,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无所不知,对各个时期人们对美的追求更是了如指掌。她娓娓道来循循善诱,抽丝剥茧,从美还是不美,你在跟谁比、美女大集合、美是用心灵去看的、最美是做你自己四个方面来阐释美的真谛。让米兰恍然大悟,自信努力拼搏的女孩最美。

美是永恒的话题,每个人的理解各不相同,陶渊明认为美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大自然;崔护认为美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绛娘;陆游认为“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淳朴民风。年龄不同对美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少年是个懵懂的时期,大家都会如米兰一样困扰,对美的理解比较肤浅,看不穿美的内涵。幸运是她通过与爱丽丝的聊天,领悟美的真正内涵,找到人生方向,实现人生的华丽的蜕变。

这是一部正能量温暖的治愈系的小说,作者程玮通过一个小姑娘对美的追求的故事,极为自然融入了美学、历史、风俗、童话、绘画等,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明人生的哲理。令人称奇的是作者的教育是通过真实细腻的故事来呈现,所以读者丝毫感受不到说教的意味。真正做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如果你也对你的孩子穿着奇装异服无可奈何,你不妨让她和爱丽丝聊聊天,她就会明白:女孩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少年如航行之船,山间之溪水,有时会迷惘,找不到方向,谁会是他们人生的爱丽丝,帮他们找到人生的方向,找准人生的目标。想变成爱丽丝的家长,这本书要细细品味。

《镜子里的小姑娘》读后感(三):孩子眼中的“美”与“不美”

和小女孩米兰一样,我也一度觉得自己不美。 脸上有雀斑,带着眼镜,不会化妆,有些圆肩和驼背……所以,我的青春期似乎是在自我嫌弃中度过的。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我才逐渐接受了这样的自己,也努力不再去在意“美”这桩事。渐渐的我发现,虽然可能要付出比那些漂亮女孩更多的努力。但我想得到的东西,比如友谊、信任和想要的工作,也终究渐渐的得到了。

读了儿童文学作家程玮的这本《镜子里的小姑娘》,我很感慨,怎么我小时候就没有这样的一本书呢? 很久之前就听见豆友二狗安利程玮的“米兰”和“爱丽丝”童书系列,他说自己读小学的妹妹非常喜欢这套书,这本书主要讲述中西方文化差异,关键是内容并不说教而兴味盎然,就算是成年人读也觉得很有意思。 及至一口气读完这本《镜子里的小姑娘》,我才觉得豆友二狗的评价果然不虚!

米兰是个中国小姑娘,她生活在德国,就像我国台湾地区作家龙应台的儿子的感觉一样:“在中国人眼中,我是德国人;在德国人眼中,我是中国人。”她和德国老太太爱丽丝结成了忘年之交,爱丽丝用她的智慧和经验给米兰讲述了一个又一个道理,《镜子里的小姑娘》的主题就是美。而故事中的米兰和爱丽丝,其实都是程玮。这位德国华裔女作家,用自己的智慧和经历,塑造了这个关于对话、文化和传承的故事。

从米兰喜欢照镜子、觉得自己没有同学娜塔莎漂亮入手,到和爱丽丝通过芭比娃娃引导全世界人们对美的评价来讨论美的标准,再到和妈妈争论是不是同等情况下漂亮的女孩儿更容易找到工作,最后到奥黛丽·赫本为什么广受欢迎讲述关于“内在”和“外在”的关系问题。程玮用构思精巧的故事,向孩子们讲述了“美”的标准、“时尚”和美、美的作用、美的历史变迁、东西方文化中的美等不同主题。 跨越千年,简单的主题让我们感受到深厚的文化的力量。从古希腊的生育崇拜,到断臂雕像维纳斯,到敦煌壁画中的东方维纳斯……艺术领域的气息扑面而来。神话中遥远的水仙花的故事,罗马时代绝世美女海伦引发的特洛伊战争,白居易的诗词中关于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及“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各种典故程玮信手拈来、娓娓道来,读起来让人觉得酣畅淋漓,仿佛在历史和文化的长河里徜徉。 不说教,故事并不讳言“美女”占据的优势。米兰拉小提琴募捐,却只募捐到少量的金钱,而娜塔莎一个人就募捐到了很多钱。妈妈坦言,如果条件差不多,米兰和娜塔莎一起找工作。她可能会雇佣娜塔莎。甚至在古希腊历史上,美女芙丽涅接受审判时,律师撞掉了她的衣服帮助她“无罪”,陪审团认为“不能让这么美丽的女子消失”。人们对美貌的崇拜甚至超越了法律。程玮说:“这个世界里并没有绝对的公平。”可她也用故事告诉孩子们,不公平并不意味着不努力。

写到文末,想起二狗发给我的作者程玮博客里的故事,也是《米兰的秘密花园》的后记里提到的故事: 德国电视台有一个新书介绍栏目。主持人总是站在一个大垃圾箱和一堆最新出版并且名列排行榜的书籍中间。他对每一本新书进行简短明快的点评。点评完以后,这本书面临两个出路,或者是立刻扔进垃圾箱,表示没有任何阅读价值。或者被放在桌子上,表示可以一读。 我想,我和我的孩子会把这本书放在桌子上,小读者们也终将领会程玮的良苦用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