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性学三论》读后感锦集

《性学三论》读后感锦集

《性学三论》是一本由〔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著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80,页数:1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性学三论》读后感(一):摘抄

性兴奋最初来源于对不占主要地位的快感区的刺激。(72)

所有比较强烈的情感过程,包括恐惧惊讶等,都与性活动有关。(76)情感过程是儿童性欲的来源之一。

一个人在幼儿期可以非常侥幸地跳过原始性欲向乱伦方面的倾向,但是想完全摆脱其影响却是不可能的。我们发现。。。事业有成有权有势的年长男性对女性更有吸引力。。。他们现在所爱的成熟性对象,其实都有他们父母的影子,尽管不太明显,但这种原型对他们对象的选择造成了很大影响。(104)

在选择性对象方面,幼儿对父母或照顾者的依恋决定着其最后的选择倾向。(110)

《性学三论》读后感(二):摘抄

在幼儿时期就存在着各种性征兆,只要我们从各方面对这些征兆进行充分的探讨,就可能了解幼儿性欲的来源、特征和发展。(2)

人的心理世界可分为无意识和意识两个层面,我们大部分行为是由无意识的性本能决定的。(2)

恋父情结:埃勒克特拉

一种严重误解的观点认为,只有在性器官成熟时,人才会由关于性的欲望和需求,在幼年期,或者准确地说实在性器官还未完全发育至成熟时,性欲则不可能产生。(14)

人的本性决定了,即便是在幼儿期,人也会对生殖器进行外界的刺激;而且,生殖器也并不是人体中唯一能给我们带来快感的器官。(15)

如果由某些感情状态的兴奋相伴随,甚至一些生物性的动作,也都可以产生性感的快乐。“自我享受期”(15)

孩子们的爱早在青春期到来之前就成熟了,只是他们的生育能力还没有成熟罢了。(16)

原欲 力比多 性力:性需求

性对象:具有性的诱惑力的人物

性目的:性冲动想尽力追求并得到的东西

偶尔性倒错者:这类人只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尤其是当正常的性对象不在身边,个人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也可以通过模仿将同性人作为性对象,聊以慰藉。(3)

性倒错曾十分风靡于原始部落和野蛮人时代。(7)

《性学三论》读后感(三):摘抄

以不适当的替代品来作为性对象就是恋物癖。。。与性目标无关而与性对象有关的身体某部位或一些非生物性物品,都可以被恋物癖患者用来当作性对象的替代物,当然这些对象还具有一定的性意味。(22)

作为正常人,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发生的,因为在他们内心里,往往对性对象有着过高的估计,甚至将所有与之相关的事物都给予爱屋及乌的迷恋。(23)

一个具有歇斯底里症倾向的人,当他的性欲逐渐成熟,或者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再也无法逃避真正的性需求时,他的病就爆发了。病人在发病时,他们经常在极度的性饥渴和极大的性压抑两大阻力之间煎熬,即使病症发作,也丝毫不能消灭这种冲突。只是通过病的症状而转化了原欲的挣扎,用以逃避那难堪的局面。(35)

一个正常人,在诸如被剥夺外在自由、正常的性对象无法满足正常性需求等情况下,也会由于性的内在抑制因素起作用而导致性变异行为。(40)

一个人天生具有性冲动的基因,在幼儿时期它就有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来受到压抑,等到个人性成熟乃至个人体质非常强盛时,它又会被释放出来。。。精神的力量好似河堤,他可以起到约束性生活的作用,使其走向狭窄的河床。在潜伏期内,幼儿期的性本能可能被彻底压制,也有可能是半压抑。厌恶感、羞耻心及道德和审美上的理想化要求都属于精神力量的范畴。(47)

《性学三论》读后感(四):那一瞥便难以忘怀的见微知著的行家

儿时的我们大都问过一些相似的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那个阿姨的肚子那么大?”等一系列看似幼稚天真,实则是孩童期的探索性问题,相信很多家长们都被这类问题难住过,但是并没有人思考过这些问题背后所揭示的人类发展的规律!直至19世纪,弗洛伊德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得出了震惊世界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精神分析学派,开启了精神分析在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应用的篇章!

让我们再回到之前提到的“童年问题”上,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在幼儿时期便产生了对性的探索欲求,也会因原欲被满足而得到快感,这种快感是懵懂的,与青春期的快感之一,即前期快感基本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快感更加多元化,还可以被分成终极快感,即释放之后的快感。并且通过临床研究,他揭示了当时学术界讨论的很多与原欲有关的因素,并且分别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联性!这些看似只对学术界有所贡献的理论内容,实则在生活中同样意义非凡!例如家长若是没有在孩子适当的年龄时处理好他们的“亲密”、“疏远”等行为和心理,则容易促使孩子们日后产生恋母或恋父或退化等的行为!这也符合我的一向观点:任何理论内容都可以在生活中得到应用,甚至找到理论产生的原型!

不仅仅对“性”提出了创新性观点,本书还提出了如性倒错者、歇斯底里症、精神疾病等临床患者的相关理论,在此我不多做说明,毕竟,剧透可不是我的本意,若是感兴趣的话,自己去看喽,包君满意~

《性学三论》读后感(五):20180701

原本计划两天把这本书和另外一本看了一半的书补完,结果可以说相当扎心了。

写一写读完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

第一、之前的一个想法更加得到了印证:这个世界上绝没有按照科学标准存在分毫不差的人。

Freud说,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除了正常的性目的之外,对那些被认为是性变异行为毫无倾向的人。扩展开来说,我们活在别人定义的标准之下,比如说科学说这样不正确,别人说这样是loser等等诸如此类。与这些别人订的标准比对一下我们自己不合格,于是心生恐慌。何必呢?标准和定义是人家的,生活和人生是自己的。但这样说也不是绝对的,人身上肯定有自身的局限,也需要参照一些外在的东西来完善自己。

第二、Freud探讨性变异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时指出,“即使是那些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性变异行为背后,也有着强大的心理动因,用以使其想法付诸行动”;但他同时也指出,这些心理动机和能量让人作呕。

可是,Freud说,这些人对性行为在理想化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意义毫不怀疑,和这种变异相比,他们也许再不能找到别的更能显示爱的巨大力量。

不只Freud探讨的性行为,任何人的任何行为背后都由支持其行动的心理原因或是其他原因。探讨一件事情或许更应该看到表面背后的本质,但问题也出在这里:我们凭借什么去断定看到的本质就是本质?而这个本质在多大程度上是人们直接承受一波心理冲击然后接受的?符合道德?还是符合必然律?

如果站在正常人的视角看,性变异的这些人在他们把自己的行为理想化的过程中,其实就是美化了本质,把那一波心理冲击转移出去,形成一个具有意义的新的东西,让自己能够坦然接受。

当然,按照Freud本人的说法,他的两点结论我把它们看作原因解释性异常,此处略去。

大概扯得有点远。总之,阅读过程中对这本书结构的梳理并不能让我满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