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读后感100字

《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是一本由[日本] 上野千鹤子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元,页数:20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读后感(一):女性主义是生活态度而不是个性标签

本书并不是女性主义之书。

对上野文字的幽默与犀利印象深刻,成书背景是日本大卖报纸的树洞专栏,上野有多个咨询人竞争的关系,所以与其说是“知心姐姐”,不如说是“抖机灵”的调侃。与其说是女性主义书笺,当成心理咨询师的参考消遣娱乐更妙。

古稀之年的上野访谈我看过不少,表面温柔的她受偏左的马列主义影响,在学术的领域有着比常人想象更强硬的立场。一直以来我时常思考女性主义应该如何发声,很可惜在上野的回答中没有找到我想要答案的蛛丝马迹。

实际上,经过多年的成长历练,我并不认同女性主义者仅通过“呐喊”为自己争取权益,只说不做只会让社会尤其是男权既得利益者对我们的队伍带上有色墨镜。能够站在弱者的立场思考,在需要的时候及时提供援助,让他们知道不孤单,比一切来得重要。

尽管十分欣赏上野老师本人,我却无法苟同其对婚姻的态度。把婚姻看成对性的捆绑束缚,对契约的践行,膩厌了可开放缔约或选择独身主义,依生理学和法律制度理应如此,对糟糕现实采取的解决方案如此,仍觉得近乎残酷。我仍愿保留对婚姻的理想主义,尽管我并不喜欢当前的婚姻制度。

所谓,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但女性也要有“万一没有”的自保自觉就是了。

《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读后感(二):烂苹果咬一口就知道了

不懂的体贴的丈夫很讨厌

上野:要么退货,要么再教育,啊,不过你为了丈夫丢了自己17年的工作,真可惜,你已经没有退货的自由了。

老公不工作太颓废了

上野:你不就想把他当儿子养吗,你对他的期待是什么呢?索性进入“母子式婚姻”,接下来抚养家人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丈夫想当家庭主夫,我开始嫌弃他了

上野:男女角色对调怎么就有问题了呢?尊重没有了,爱会消失的。

我做过性别研究,所以对大企业的不平等很敏感。无法融入。

上野:如果你做过性别研究为什么还选择大企业?学得不够认真啊,工作前做过调查吗?既然当初选择了公司的名气和稳定,那就是犯了战略性的错误,换掉会折损你骄傲的环境吧。

我恨我父亲

上野:不要执着算清感情的烂账,算不清的。

母亲痴迷宗教怎么办

上野:碍着你什么事儿了吗?管那么多?母亲沉迷宗教一定是在某些方面不满足。你和其他家人已经无法满足她了。20岁了赶紧从家里搬出去吧。

大儿子没孩子,真可怜

上野:这已经是你的心病了吧,感到烦恼的是你自己,生不生是孩子自己的问题,作为母亲不要干涉。

青春期女儿沉迷电脑令人担心

上野:这位父亲,你女儿完全没问题,只是不想理你,而且已经明确发出了信号,对这个信号熟视无睹的你才有问题。还强行向女儿推荐自己喜欢的书和CD,你这是在向女儿撒娇,说实话,真烦人,所以你才会被讨厌。这时候只要远远守护就够了 。

这是我想过的人生吗?

上野:真难办,40岁了还是个“爱做梦的小女孩”。喜欢做梦的人大多只是逃避现实,因为问他们为了实现梦想现在做了什么,他们都回答不上来,你所说的“外国”可能指的是“不在此处”,你对现在的生活太厌倦,以至于像逃避现实。

我为什么这么不幸?

上野:你看看你,现在刚刚摆脱困境,就哀叹人生不幸,没有未来。过去10年被债务逼迫无休工作的时候,你感到不幸吗?这种心理机制叫“目标丧失症候群”,不管多严重的情况,只要有目标,就没空哭着抱怨。目标一旦从眼前消失,就会被虚无抓住。你需要的是为自己而生活。46岁开始新的人生并不太迟。

如果上野老师是个美女,还会像现在这样,选择社会学的道路吗?

上野:你的说法就是“容貌决定人生”,人生如果如此简单就好了。你到了这个年纪才发现想读的书很多,多好啊。不要把你年轻时不读书归咎于容貌,容貌是容貌,幸福是幸福,求知欲跟这两者有不一样。 这些东西,你读读书就知道了。

《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读后感(三):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

前段时间,上野千鹤子跟三位北大女生的视频谈话刷爆全网。在此,我不想就三位北大女生的表现多说什么。只要说的是,这一事件让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上野千鹤子的其人其事。

大家不要笑话我孤陋寡闻,在这个视频火爆之前,我还真不知道世上还有“女性主义”这一说法,更不知道上野千鹤子是谁。此后,我专门上网查了有关她的资料。

知道了:1948年,上野千鹤子出生在日本富山县。她毕业于京都大学,是日本非营利性组织Women’s Action Network(WAN)理事长,社会学者,东京日本女性学、性别研究领域的领军理论学家,是日本女性主义的标杆式人物。

从年轻时,她就开始批判日本父权结构,并著有《厌女》《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一个人的老后》等作品。

更巧的是,不久后,我竟有幸读到了上野千鹤子的一本新作《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在这本书中,上野千鹤子就50个人们在生活中常遇到的烦恼,一一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比如,在谈到子女不爱父母这件事时,上野千鹤子认为:讨厌自己的父母不是个例。如果无论怎样都不会喜欢自己的父母,那就不要勉强自己。但问题是,这样的孩子却无法逃脱自责的心理。其实,这样的痛苦不是“对母亲的执念”,而是孩子自己还是“想当一个好孩子,想回应母亲的期待”。

上野千鹤子还认为:亲子关系是不对等的。父母要对孩子的人生负责,但这种责任,到孩子成年,也就终止了。相反,孩子却不必对父母的人生负责。因为父母是成年人,他们需要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但是,如果父母老了,需要人照顾,孩子又不爱他们,即便是这样也没关系,孩子就把父母当成需要帮助的邻居就好了。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问题,书中还解答了其他问题,其中包括:

讨厌的老公

讨厌的职场

可以讨厌自己的母亲吗?

上司这样算性骚扰吗?

很爱妻子,却与已婚女性发展出了危险关系

无性婚姻让我枯萎

快50了,想和年轻男孩约会

妻子说,老了最好适当禁欲

生活贫穷,没有朋友

25岁了,没有人爱

……

上野千鹤子针对这些问题,从女性主义者的角度,通过答读者问的对话方式,鼓励女性冲破羞耻,大声说出自己的烦恼。

终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要太勉强和压抑自己,只有自己的情感流动起来,让自己真正活着,才能更好的生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