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理解孩子的语言》读后感1000字

《理解孩子的语言》读后感1000字

《理解孩子的语言》是一本由伊莎贝拉•费利奥沙著作,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013-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理解孩子的语言》读后感(一):我们是情绪没得到接纳的孩子

我自认为是个不差的父亲,但是在读过本书之后,发现自己离一个好父亲还差得很远。

作为一个不够好的父亲,你会觉得孩子小题大做的哭闹不可理喻,你会因为自己情绪不佳而迁怒于孩子,你还会对孩子掩盖在情绪背后的真实需求置若罔闻。而作为一个好父亲,你会知道孩子的哭闹不是没来由的,你不知为何只是因为还没有找到原因;你会知道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很多情绪都可以从父母自身找到根源,如果觉得孩子的情绪有问题,需要先检视自己;你会接纳孩子的情绪,待他/她平静下来后命名发现他/她的真实想法。

书中最使我共鸣的一句话是,我们无法忍受孩子的某种情绪,是因为我们不允许自己有这种情绪。其实,我们内心中,或多或少都是一个情绪没得到接纳或者完全接纳的孩子。我们面对孩子时所遇到的种种问题,都来源于我们自己还是孩子时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留到今天,成为横在我们与孩子之间的障碍。

我无意谴责我的父母,他们已经努力做到了他们所能做到的最好,或者并不知道自己做得不够好。幸运的是,我知道,而且我能比他们做得更好。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些问题,解决它们,别让它们在孩子心中延续下去。

《理解孩子的语言》读后感(二):我们的情绪

这本书被誉为儿童情绪管理圣经,其实也给我们成年人提供了管理自己情绪的行动指南。看完本书,才对扉页上的诗“…最累的是,你必须在情感上达到孩子的高度,你必须拉扯自己、伸展自己、踮着脚站立,这样才不会伤害他们”,有了触动和理解。

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往往,我们喜欢孩子的笑、快乐,而面对孩子的哭、愤怒等情绪时,我们就会向火药桶被点爆一样,进入无意识条件反射状态,然而,情绪无好坏,每一种情绪背后都是孩子的一种表达,隐藏着孩子的需求,需要我们去理解、去解密,好在,父母有能力理解自己的孩子,也是可以采取正确的态度回应孩子的。

在养育中身处困境时,问问自己七个问题——“他有过什么经历”、“他想表达的是什么”、“我想向他传达什么信息”、“我为什么要对孩子说这些话”、“我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有冲突吗”、“对我来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以及“我的目标是什么”——保持这份觉察,可以让我们面对孩子的情绪时,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虽然这很反本性,但可以避免将我们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变成下一代或下下一代的负担,我们努力学习的“语言”也将会变成孩子的“母语”。

相信自己可以成为孩子情绪管理的榜样。

《理解孩子的语言》读后感(三):寻找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育儿之路

不要强迫自己去做一个“好妈妈”或者“好爸爸”;不要给自己的标准定得太高,要宽容地对待自己,尤其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不要理会那些贸然提出的建议和晦涩难懂的理论,因为别人确信无疑的东西,对你却不一定有帮助;不要总强迫自己解读孩子的想法或者读懂孩子的言行,也不要每时每刻都去探寻孩子每种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意义,更不要因为没有理解孩子传达的信息而产生挫败感;父母间不要统一什么“战线”,但也不要为了争当更好的家长而在孩子面前竞争;为了治愈自己心中的伤痕,更好地帮助孩子,不要再将自己的父母理想化,要敢于承认:他们曾经对我们造成了伤害,曾经不公平地对待我们;不要掩盖生活中的困难,不要回避自己生活中的灰暗地带,而要对孩子说出所有的真相,不要让他承担与他无关的责任,承受原本属于你的压力;不要因为孩子让自己感到压抑,要有自己的生活,尽可能地让自己感到幸福……

不要试图让孩子停止哭泣,不要让孩子的情感流露中断,让自己成为接纳孩子情绪的容器;不要对孩子的想法和举动妄加评论;不要说“你又在赌气”或者“你什么时候不赌气,什么时候来吃饭”这类话;即使孩子真的撒了谎,也不要指责他;不要过分逼迫孩子变得“勇敢”,不要直接强迫孩子面对内心的恐惧;不要把某种“负面标签”贴在孩子身上,即使他表现得的确不尽如人意;不要不分场合、不问缘由地站在老师一边,不要对老师的专断、不公、讽刺和威胁轻描淡写;不要坚持己见;不要守在旁边监视孩子的“成绩”;不要担心孩子会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不要把孩子托付给一个对他毫不了解的人,哪怕你对这个人非常信任;不要不道别就离开孩子;不要把我们的孩子当孩子看待……

这本书里有太多的“不要”,为人父、为人母的我们初看时,也许困惑,也许释然,也许欣慰,也许焦虑,也许恍然大悟,也许百思不解……不管我们的情绪因这些“不要”发生怎样的变化,它们都会将我们带入深深的思考中。随着阅读的进一步深入,思绪会逐步清晰,直到豁然开朗。可以说,作者真正做到了使本书成为一盏明灯,照亮最适合我们自己的育儿之路。她知道,其实我们最需要的是明确方向,而不是具体的什么建议。

在这本书中,我们应该都可以找到让生活更加幸福的动力和源泉。

《理解孩子的语言》读后感(四):能听懂孩子的语言,你才是合格的父母

纪伯伦在《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诗中写道:

这首诗很好地诠释了父母与孩子的状态。父母天然地认为孩子应该听自己的话,除了因为“你是我的孩子就得听我的话”之外,还因为听话的孩子让人省心,父母肩负教育孩子的责任。但是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于是矛盾就产生了。

对父母来说最难的不是思想的碰撞,而是沟通上的困难。黄磊曾经出演过一部电影《火星宝贝》,表达了在成人世界里,孩子就像是一个外星人,成人难以理解孩子的语言。

孩子从不会说话到会说简单词语、句子,他们有时候甚至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更不会组织语言去描述。他们唯一会的就是用自己的情绪去表达,这对成人来说无异于猜谜。

带着这些问题,当我看到《理解孩子的语言》这本书时,立刻就意识到这是一本好书。很多育儿书籍聚焦到具体的情境给出方法,但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没有一套方法适合所有的孩子。父母真正需要的是明确方向,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理解孩子的语言》的作者伊莎贝拉•费利奥沙,是法国心理学家、情感教育专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即使是教育专家,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重要的功课也是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并理解他们的语言。

难题一:沟通与理解

如何理解孩子的眼泪、喊叫与害怕?父母需要问自己这两个问题:他经历过什么?他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

朱丽叶在幼儿园被孩子们排挤,就连老师也感到纳闷。留意孩子们的言行,让老师想起朱丽叶第一次介绍自己时说:“我叫朱丽叶,我爸爸死了。”一位小朋友说道:“不会吧!”

对于其他孩子来说,无法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如果和朱丽叶一起玩,自己的爸爸会不会也死掉?老师分析了孩子们的心理,向孩子们作出解释,爸爸去世这种事不会传染,孩子们才接纳了朱丽叶。

成人无法理解孩子,是因为孩子的认知有别于成人,孩子的表达也没有逻辑。但是孩子的需求是固定不变的,从这个角度来思考经历的事件对他们的影响,父母或许更容易找到线索。

学校的男老师因为性侵未成年人被监禁了,弗雷德里克的妈妈却对孩子长期只字未提感到奇怪。在引导下,妈妈才想起孩子曾说过自己肚子疼,不想去学校,但被妈妈解读为孩子在无理取闹。

孩子不知道如何表达,父母不知道如何倾听,导致了沟通理解的错位。《哈佛女孩刘亦婷》中妈妈讲述培养刘亦婷的细节,每天和孩子聊聊一天发生的事。一是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二是养成一种习惯,提前建立好沟通的渠道,以便孩子受到伤害时能够顺畅地向父母表达。

我们常看到孩子会有喊叫、发怒、大哭,拒绝合作的行为,那是他们发出的信号,他们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来表达时便会有这样的行为。

难题二:观念的差异

当孩子的行为与自己的观念冲突时要怎么办?父母需要问自己:我想向他传达什么信息?我为什么要对孩子说这些,可以不这么做吗?

孩子画画,大多数父母都会给予称赞,但如果是画在了地毯上、墙壁上、沙发上呢?父母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责骂孩子:“你傻啊,弄得乱七八糟的!”直接责骂所表达出的信息只是打击孩子的探索欲与自信心,也不一定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屡禁不止后,费利奥沙提供了一块墙壁让孩子们涂鸦,之后家里其他地方再也没有被乱涂乱画了。费利奥沙说道:

在反对孩子乱涂乱画的时候,我们了解自己需要维持家庭环境的整洁。但是在某些时候,我们需要想想自己为什么这样要求孩子,或许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很多妈妈在孩子的饮食上是操碎了心。有位妈妈为了让孩子每天喝酸奶而与孩子斗智斗勇,这位妈妈坚信酸奶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品。后来了解到更多的营养知识后,才发觉自己是受到了广告宣传的误导。

孩子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和喜好,探索是他们的乐趣。如果不是很重要的事,父母不妨随孩子去好了。

难题三:需求的冲突

父母也有自己的需求,也会有情绪,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问自己:我的需求与孩子的需求有冲突吗?当两者的需求产生冲突的时候怎么办?

当孩子还是婴儿时,我们需要首先满足婴儿的需求。但是也应正视自己的需求,找到办法去解决。忙不过来时与伴侣家人轮流带孩子,请保姆分担家务等等。

孩子大一些了,我们可以向孩子真诚地表达出来。让孩子知道他的需求和父母的需求同时存在,不过要注意表达方式。“我的头有点疼,你怎么做才能让我好好休息一会儿呢”的表达就比“闭嘴,你能不能让我安静一会儿”要好。

理解和认同自己的需求同样重要,这并不是自私的行为,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

育儿目的

除了上面五个问题,父母还需要问自己这两个问题,来明确自己的育儿目的:对我来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我的目标是什么?

费利奥沙用这七个问题涵盖了所有的育儿难题。最好的教育是提出好的问题,因为同一个问题,经过我们的思考会得出许多种不同的答案。

除此之外,《理解孩子的语言》还介绍了孩子不同情绪下的状况,结合孩子的基本需求与情绪表现,会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孩子的行为。当父母解决了一件个又一个难题,伴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也获得了成长。

《理解孩子的语言》读后感(五):静止的弓,生命的箭

彤彤一直是一个情绪起伏剧烈的小孩,前一刻还风平浪静,下一刻就开始嚎啕大哭,原因可能是想起了不小心丢了的小电话或者是非要在寒冷冬天穿一件夏天的裙子。爸爸认为孩子被惯坏了。姥姥认为孩子天生脾气倔强,不听话。就是忍耐力最强的我,有时候也被折磨的濒临崩溃,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了。

有一次,我和姥姥带彤彤去儿童医院复查,那天正好赶上家里的车限行,我们只能坐地铁过去。路上堵车,地铁拥挤,从地铁到医院还得步行一段,复查虽然很快,但是折腾了一上午彤彤应该是有点累了。她开始提各种要求,要大便,找到厕所后又不拉了;要吃烤肠,没有找到卖烤肠的就大哭不肯进地铁;要吃蛋糕,非要我给爸爸打电话买蛋糕。我跟她说,你不哭我才打电话给爸爸。可是她就不停地哭,哭的我和姥姥脑袋疼。上了地铁,我给爸爸打电话说买蛋糕的事情,打完电话,彤彤马上不哭了,非常开心、非常乖的一直坐到终点。本来,我是想用打电话为手段要挟孩子不再哭。可是没想到却成了孩子哭泣的源头,早知道我应该早打这通电话。孩子的思维方式跟成人怎么这么不一样啊。真是后悔晚矣!

幸运的是,就在这个最迷茫的时候,遇到了伊莎贝拉费丽奥莎的《理解孩子的语言:孩子的笑、哭泣和害怕》(Understanding your child)。其实,在去年的时候我看过这本书,可能是因为当时孩子还小,还没有出现许多让人头疼的问题,感触并不是很深。今年重新翻看觉得启发非常大,尤其是前三章,立即把此书推荐给了爸爸和姥姥。书中就提到孩子的思维方式是“前逻辑思维”,他会停留在当时的境况中,按照自己的逻辑思考问题,以自我为中心,一意孤行。这不正是彤彤因为我不打电话而嚎啕大哭吗?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有关孩子的情绪。情绪的商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身为父母,我们都非常重视孩子“智商”的培养,办公室里每天都会讨论为孩子报英语班?数学班?还是舞蹈班?听到别人家的孩子识字了、会数到一百了,会背好多唐诗了,自己就开始着急。身边朋友的孩子基本从三岁左右就开始上各种培训班,生怕输在了起跑线上。我们也会说要培养孩子的情商,可是,怎么培养?如何培养?这些问题却是一无所知。其实,我们很少把孩子的情绪当一回事,每当孩子闹脾气的时候,我们总说“你要乖,要听话”,父母总是反复强调成人的权威,却忽略了孩子的真实需要,压抑了孩子的正常情绪宣泄。此书让我意识到,孩子具有独立的人格,她也有自己的权利、自己的意志、自己的选择,而不仅仅是依附于父母的“乖宝宝”。

面对孩子的恐惧、快乐、愤怒和悲伤等种种情绪,作为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正视并且重视这些情绪信息,孩子是不会无缘无故无理取闹的,不要压抑孩子的情绪,让他自由的选择、自由的表达;在陪伴孩子的同时,进行“共情式的倾听”,不加任何评价、不提任何建议,不做主观引导,不问“为什么”,培养孩子自己解决情绪问题的能力;要拓宽自己的思路,找出孩子情绪背后的真正原因。具体的步骤包括:

1. 尊重孩子的情绪。

2. 倾听孩子的感受。

3. 接纳和理解孩子。

4. “我也是”——缓和孩子的情绪。

5. 帮助孩子利用过去的经验。

6. 帮助孩子发挥自己的能量。

7. 为孩子提供必要的信息。

8. 鼓励孩子尽可能地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书中有一个关于孩子晚上睡觉的例子。彤彤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会嚷嚷:“妈妈,我不想睡觉,我想玩。”我以前会说:“如果你想明天去幼儿园就得睡觉。”这正是书里不推荐的回答方式。书里推荐用共情式的回答:“你一点也不想睡觉,你想接着玩,我能理解。”同时指出睡得稍微晚一点也没有那么严重。当孩子明白父母尊重他的感受的时候,就会学者自己去感觉自己的 ,也更容易在适合的时间上床睡觉。看到这一段后,我当天晚上就进行了实验。

彤彤躺下后照例哼哼:“妈妈,我睡不着,我想玩。”

“你睡不着,你想玩。那你想玩什么呢?”

“我想玩蛋糕玩具。”

我立即到客厅里面把蛋糕玩具拿了过来,并且打开了灯(以前,我是根本不可能这样做的)。彤彤很高兴,拿着蛋糕玩了起来。不过,我还是没有忍住,说:“明天起不来,去不了幼儿园了。”彤彤看看我,想了想,说:“妈妈,我不玩了,我要睡觉。”整个过程只有一分钟而已。我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这真是太神奇了”,我说的那句话其实也不多余,不过是给了孩子一个不玩玩具的台阶罢了,她其实已经困了。之后的晚上,当彤彤表示不想睡觉的时候,我还是会重复“你睡不着,你想玩。那你想玩什么呢?”这句话。但是没有给他拿玩具,而是问她你幼儿园有蛋糕玩具吗?彤彤就会跟我说幼儿园的事情。大概往复两遍她就不会再提玩的事情了。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办法。

我觉得这本书除了教父母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以外,更难得的是提出了父母应该重视自己的情绪,重视自己的需求,父母的示范效应最重要,“相对于有意识的行为和说教,父母无意识的行为所传达的信息能够达到同样甚至更好的效果”。

全书的第一章就强调了“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情商?”一是提高父母自身的情商;二是相信自己,比起专家,父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要找到最适合孩子的解决途径。第二章则提出了七个问题,我们在对待孩子的时候应该问一下自己这七个问题:

1. 他有过什么经历?(让孩子有机会表达情绪,慎重对待这些情绪)

2. 他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观察行为背后的真相)

3. 我想向他传达什么信息?(父母的语言、行为、情绪影响孩子)

4. 我为什么要对孩子说这些话?(重视孩子的要求)

5. 我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有冲突吗?(要理解和认同成人自身的需求)

6. 对我来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7. 我的目标是什么?

我们在关注孩子成长的时候也应该适时的停下来看看自己,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另一半都不尊重,能学会尊重自己的孩子吗?如果我们对自己的需求都无视,会看到孩子的需求吗?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把控不了,能帮助孩子控制好情绪吗?答案显而易见。“身教”永远比“言传”更重要。

从这一刻起,关心自己的情绪;从这一刻起,尊重孩子的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感受生命的美好。最后谨以纪伯伦的《论孩子》献给我和我的女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