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高尚地吃》读后感精选

《高尚地吃》读后感精选

《高尚地吃》是一本由[德]卡伦•杜芙 著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页数:29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尚地吃》读后感(一):作者在自我饮食实验过程的变化

《高尚的吃:一次自我的实验》原文书名《Eat Decently》其实我不太同意这本书的中文译名《吃得适当》诸如此类的名字或许更好。一个德国女作家决定利用一年的时间实验素食,其中会有她的新感受和体验,以及和素食者们的交流,有些观点会让人眼前一亮(有些问题我之前都没有考虑到)。

《高尚地吃》读后感(二):人的腸胃遠遠比良心敏感

適合三分鐘熱度與愛暴飲暴食的人~

順帶搜了一些“辟穀”的資料,書中提到的印度教的精神和道教精神有些相似,所以這個月的簽名改成“一心向道”

我的良知還是陰暗著,遠遠沒有那麼高尚,希望接下來的自己,一個星期能騰出一天空腹,排毒為身體健康也好,嘗試學著高尚也好,都是一個對自己和生活負責的選擇。

今天端午,早晨中午都是空腹,室友送了粽子和鴨蛋,還有自己的慾望,這次空腹行為宣告失敗~

《高尚地吃》读后感(三):#1月#也许我偏题了,但我真的更喜欢副标题——关于”自我实验“

一只鸡腿背后可能就是一只被同类啄得体无完肤的鸡,一块牛肉背后可能是一头被割喉放血活活烫死的牛……我从未如此讨厌作者的笔力超群,因着她把每一项对动物的虐行都描述得太过逼真,让我再也无法坦然面对多余的欲望、抑或毫无愧疚地大快朵颐了。

不过不是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合上书许久之后我都在感慨这本书的写法:作者为了参透素食主义者的所以然,就真的亲身尝试3个月有机,6个月素食和3个月的果食(只吃不伤害植物性命的素食主义,比如掉落的果实,或者野菜叶子)——她把这称为”自我实验“。

这让我想起去年听过的最棒的一个一席演讲,也是关于一个生活实验者,题目是《当梦想变为地址》,演讲者是大理四十英尺客栈的老板娘——一个把后半生用来做实验的女人。她的婚姻是按年结算的合伙制,她的冒险只因为回答了一个问题“如果余生只能做一件事会是什么?”于是她和丈夫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抱着一种何不一试的态度,去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大理,千辛万苦找到一片土地盖起来一座客栈,开始欣赏有故事的人来人往。演讲的结尾,她一字一顿地总结道“能说的话,不多了,相信的事儿,没变,想做的事儿,还有。”那坚定的眼神,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能有几个人,做到如此明白呢?有几人真正秉承“不是为了拥有,而是为了体验”而生活呢?

实验者是一种很特别的身份,他不必强求选择的正确率,不必束缚自己的想象力,甚至无需考虑所谓的成本和输赢——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试验罢了,要紧的是设计够大胆、过程够细心。因此把生活当做一场实验,最大的好处就是摆脱束缚重获勇气。而且实验者,只是论证从不占有,他们是求个明白,而非拥有更多。实验者深知:知识、财富、友谊和美景最终都要归还给世界;读更多的书也好、挣更多的钱也好、结交更多的朋友、去更多的地方也好,结果不是价值所在,真正值得珍惜的是过程中的体验。

做一个生活实验者,从精神层面看是参透;从实操层面讲是自我生产更多行动力的方法论。试想,如果我们不把减肥当做一个苦差事,而是一个验证不同种类锻炼方法有效性的比较试验,也许你会更有毅力坚持;如果我们不是把高考当做决定命运的唯一一次机会,而是一个验证自己学习能力的验证试验,可能每个考生都会更有自发的动力挑灯夜读;又或者不再把婚姻当做锁定两人一生的沉重责任,而是可以不断尝试怎么让另一个人更幸福的系统实验;同样,在一个实验者看来,失恋也可以脱去”青春伤痕“的负面形象,而变身不同治愈情商方法的有效性实验……这绝不是逃避或者阿Q精神,这是给自己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的机会。环顾四周,多少人,就是因为缺少另外一个视角,因此硬生生把自己憋死啊~

所以,我对自己说,此刻的我不是在苦逼地为公众平台攒稿子,而是在做一个关于“读书写字能否提升幸福感”的实验呢!以一个实验者的身份存在于世,意味着要大胆想象小心求证,意味着要努力地控制干扰变量,同时对结果抱有一颗开放的客观的心。因为没有失败的实验,只有客观的反馈。人生,也是如此。所以让我们放轻松,做一枚安静的实验者吧。

《高尚地吃》读后感(四):吃得明白

我不太赞同书名的翻译,有些歧义,可能吸引来的更多的是吃货吧。朋友们看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都把高尚理解为“高贵”了,以为我正在研究如何吃得有品味呢。其实我觉得,还不如说“和谐的吃”,只是“和谐”这个词实在被这个时代染上了不幸的政治色彩。

作者是一个德国的剧作家,Karen Duve,女性,年龄应该在40岁左右。这本书最初是用德文著的,英文翻译是Eat Decently。将Decently翻译成高贵,貌似不是很有技术,但是似乎也没有更好的词来替换了,真是难为译者了。或者,还不说“吃得明白”更能表达书的意思,不过又显得太接地气了,是不是?

这本书,是Karen纪录自己尝试不同的饮食方式,同时研究和探讨不同饮食方式背后的支撑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书,并没有上来就给你一个结论,而是给读者一个机会去边体验边思考,然后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从只吃有机食品,到素食主义饮食和纯素主义(既不食用也不不使用动物制品),到最后的果实主义(果实主义认为植物也会又痛苦和快乐),从考虑饮食方式对于健康、环境、动物福利等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来让你更多的思考和感受自己的饮食方式,选择一种对自己和世界都负责的生活方式。

早在我上大学的时候,老妈就告诉我尽量不要吃鸡肉和猪肉,因为现在的鸡和猪都是用各种激素和药物催肥的,很不健康;但可惜的是老妈并没有告诉我不要喝牛奶,因为她只看到过同乡人每天从鸡棚中捡出来的由于过度催肥而暴死的肉鸡——而几千只鸡一个鸡棚里,每天死几十只是很正常的事情——和拌了激素的猪饲料,却没有看过牛奶的生产过程,而且她每天还看电视,接收着各种牛奶广告对于牛奶补钙这一早就被证明是谬论的推销。蒙N甚至不知道在牛奶中加入了什么东西,让牛奶变得香醇,这让老妈对于牛奶作为日常食品的必要性丝毫不质疑。

这本书,让我真正的去了解工厂化的奶牛和牛奶意味着什么,蛋鸡和鸡蛋意味着什么。我不得不嘲笑自己的无知,以为奶牛生来就是产奶的,完全没有想过只有生了小牛的奶牛才会产奶,而我们喝的各种诱人包装下的奶制品,都是从奶牛的乳房中挤出来的液体,而这些牛奶本来是给小牛喝的。对于牛奶和鸡蛋还有鸡肉给动物造成的虐待我在这里不想多说了,究竟是令人发指还是理所当然,只有你真正了解之后,才能够做评价;各种电视广告中夸大的牛奶的作用,我也无力去澄清,只要稍微有点儿化学常识和google能力的人,都可以找到各种让人说服的依据。我在这里想说的是,我嘲笑自己的无知,我往往把一些事物当作字眼儿本身,而忘记去追溯文字背后的现实。玫瑰并不能代表一朵花的颜色、气味、形态、开放的季节、成长的过程,因为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朵花。牛奶似乎就是我们食物的一个品种,摆放在超市中,举手可得,但是一盒牛奶意味着一头奶牛要被人工授精、怀孕、生子、母子分离、挤奶、乳腺炎、抑郁症等等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但是,我也不能太多的责怪自己,在我的童年里,我看着奶奶每天给10多只鸡准备食物,有蔬菜、杂草和粮食,然后我开心的去鸡窝里拣鸡蛋,运气好的话,一天可以有4个鸡蛋呢,而鸡儿们白天都出去觅食,到了晚上会由公鸡带回院子里来,似乎对我拣鸡蛋这个行为没有太大的意见——不过谁知道呢?但是至少他们是自由的,有庇护,有稳定的粮食,提供鸡蛋,只有很老的母鸡在很特殊的日子里会被宰杀。我天真的以为,或者一厢情愿的相信,所有的鸡蛋都是这样产生的,完全没有想过工厂里的鸡一生(两到三年)都生活在不到一张A4纸大小的空间里,忍受着拥挤,不曾到达过地面,寿命只有奶奶养的母鸡的四分之一。而我依然是幸运的,对于很多成长在城市里的孩子,尤其是我的下一代,“自然”恐怕意味着人造公园、水族馆、杂志和电视上的图片、还有愤怒的小鸟和圆圆的猪,他们轻易不会知道鸡肉不是人工的合成,而是鸡的尸体;牛奶不是和可乐一样的饮料,而是一种动物赖以哺养后代的分泌物。

那我们究竟是怎么了?避孕药养鱼、三聚氰胺牛奶、地沟油,我们都不再在乎使用我们产品的人了,我们只在乎结果,过程能简化的就省略,能隐藏的就不公开,能省钱的就绝不花钱,反正我先赚到了眼前这笔钱再说,谁还在乎以后?谁还在乎将来?谁还在乎他人?谁还在乎下一代?我们用超级短视的方式,割裂了所有的关系。就这样,我们默许着互相残害的潜规则,谁在乎?出了问题就是政府的问题,该送进监狱还是该逍遥法外,都和我们关系不大了。

我,是动物也不是动物的我,决定放弃牛奶和鸡蛋。

但是,我真的能吃得明白吗?如果不能,明天,我宁可不吃。如果不能对生命尊重,对关系尊重,那么我本身生命的意义又何在,自然为何要供养我一个毫无思想、同情心、无知的个体呢?我只是万千物种当中的一个物种当中一个小小的个体,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我就是优于其他物种或者优于其他生命。

如果你曾经想改变这个世界,或许从了解自己的食物开始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想了解你的食物,或许这本书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