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不曾苟且II》读后感1000字

《不曾苟且II》读后感1000字

《不曾苟且II》是一本由啄木鸟 编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曾苟且II》读后感(一):无法继续

看完第一篇已经有点不想看下去了,感觉就像一个疯子加愤青在满地发泄着他对社会,对周围人的不满。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用词粗暴。活像一个小市民在街上骂街。有意思么?

第二篇还不错,一个开明睿智的父亲写给女儿的信,读着很温馨。

第二篇已经无法再看下去了。我只好承认我真的买错了。

《不曾苟且II》读后感(二):也许有一天,也开始给爸爸写一封信

看到书中冉给自己女儿的一封信,好温暖

感觉有好多爸爸想给自己的话,也许随着自己年龄渐大也一点点的说不出来了吧···想起来小时候每天爸爸上班都会亲他额头亲他脸蛋的那个小女孩,那个毫不羞涩在爸爸面前也丝毫没有秘密的自己。恩··真的是长大了呢····也许,这样长大的自己,对爸爸来说只是越来越长的疏离,是一种哀愁

“看到你终将长大,将被深深欣赏你且爱你,却在我们看来陌生的小子“拐走”,我们有种成就人生的欣悦,对你有无尽的祝福,也有一种“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的感慨。”

“妈妈希望你善良、正直、自立、自爱、自尊,并深知一个女人如果没有这些品质,其生活一定埋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悲伤的下河。一个不自爱的人,要想真正得到他人的爱,那是难上加难的、遥不可及的事”

人是不完美且有缺陷的动物,我与妈妈教育你时候,所犯错误一定不少。但父母不是神,不应当承担被认为是“神”的指责,因此可以说我们与你一同成长。我们希望你对父母的爱有所体会,有所回应,但不希望你把我们的爱当成负担。若你感到负担,那或许是我们的爱有某种不得体的强加,你应当明白的告诉我们,也算是对我们做父母的一种成全和完善。我们希望你活出自己的精彩,活的有幸福感,越是对我们父母的孝敬,我们会因为你创造的生活所得到的享受而自豪而感动,我们希望你对父母有爱有念想,但不希望你是我们的复制品、跟屁虫,不希望我们的自大对你有所束缚。“

也许书中这些,也是爸爸给自己想说的话吧。恩,那么,自己想说的呢····也许有一天,也开始给爸爸写一封信, 在还来的及沟通的那一天

《不曾苟且II》读后感(三):我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力量,去战斗。

终于没能在冬天来临之前读完《不曾苟且2》,这几日阴雨霏霏,大街上再也看不到女人们白花花的大腿了,我知道,冬天来了,我又将瑟缩着苟且着过一段时间了。

九月底的时候,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不曾苟且》出了续集的时候,当即便决定要将此书收入囊中,发工资的那天下午第一件事也便是在网上拍下了这本书,心想着早日看完,也来写点什么。就像去年的这个时候,买《不曾苟且》,读《不曾苟且》,写《不曾苟且》一样顺其自然,可是直到今天,我开始写点什么的时候,我终究是还没有看完这本书的,能说的和能写的大多也是些题外话吧。

我不是一个有计划,就算是有也很难执行的一个人,这样的事情也算是一个证明吧。

其实,去年读这书的时候,也并非一件多么简单或者说顺利的事情。断断续续也读过一段很长的时间,直到今年春天将书送给一个朋友的时候,估计也曾还有些许篇章遗落在视线之外,未曾读过。

老实说,我是可以找出一些借口的,第一,一天天一面扑在网上浏览各种各样的快餐文化,忘掉还有一个自己存在的情况下,回过头来读这样一本需要静下心来烘托出自己思考一些问题的书,确不是一件易事。第二,在一个不读书的集体不思考的氛围里,干一点不合时宜的事情是会得到一些异样的目光的,尽管这些目光不乏赞赏,但着实是异样的。其实,不过仅仅是读一本书而已,及其普通的事儿,何以就成了一种“行为艺术”了呢?而自己的虚荣,自己的浮躁,也更使这件普通的事情蒙上一层复杂的色彩。

我确乎会对书籍赋予一种私人的情感或者说寄托一种奇特的思绪的,比如在去年的那段时间里,每一次回家,我都会在包里装上这本书,企图在有火车飞奔速度的背景下读一读这本有骨气的书,可每次不过只是带着他走了一些路而已。

其实这只是一种很自欺欺人的一种情结,明明知道自己不会去读却还是会带它在身边,明明知道这种行为只能带给自己一种虚无的自慰式的乐趣,但仍然自顾自的乐在其中。就好像许多人喜欢刻意的一个人去旅行,旅行的时候非要带上一部单反一样,不见得他非要拍出某种精致的相片,只单单是这样的一种形式,便能令其产生一种对在路上的代入感,一种对他所崇拜的人或事物的一种缅怀式的附加情感,从而获得一种只能意会的乐趣,其实说到底,他不过只是走了一些路,看了一些新鲜的风景,我不过只是读了一本书而已。

而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所衍生出来的乐趣及情怀,不过只是一种该死的文艺感。

当你在读某本书的时候,看某部电影,听某场现场音乐的时候,这种该死的文艺感总是会偷偷的潜入于你的意识之中。而在另外的一些时刻,这种该死的文艺感便会跑出来,催使你去干一些事情,一种仪式一般的事情,一种在事后连自己可能都会嗤之以鼻觉得酸溜溜的事情。比如你会在抽着一支烟的情况下写点什么;会在下雨靠窗的位置再次看那部电影,会在黑夜的孤灯下听完整张唱片。而当我明白这些,我就很想抽自己一耳光,我这些年都干了些什么操蛋的事情。

说回这本叫做《不曾苟且2》的书,说回我对他的某种感情,我仍是会感到振奋的,当然我不知道这种振奋夹杂着多少水分的文艺感的附加价值。但铿锵发声的这些作者们,这些文字里传达出的观点,还是一如上一本一样,引起了我广泛的共鸣。他们一如既往的发出某种叩问的声音,提出一些义正词严的质疑,一如既往甚至更加的成为如今已经步入社会的我的一种愤怒的载体,以及现实的出口。

其实,像这本书的这些文字,这种对现实、政治、和体制打太极拳和擦边球的文章太多了。这两年来,太多名气冒尖的作家大咖,各路不曾红火的草根写手都不约而同的写过一些这样的东西。或苦大仇深,或嬉笑怒骂,各式各样,不一而足。

因为市场在需求这样的文字,人们在渴求这样的声音。他们愿意沉浸在这样的氛围里,寄托自己的精神。就如同我一般,忙累一天后,拖着沉重的身体躺着潮湿的不见光的出租房中,开始进行一种仪式一般的阅读,渐渐无奈与劳累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喷涌向外的愤慨和灵魂升华的自恃。其实那都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不过是特殊时间特殊地点特殊事件下产生的特殊情怀。现实的力量才真叫大,不然又怎会让我如此崇拜不曾苟且的力量,那是因为它曾令我苟且过,令我苟且着、还将令我苟且下去。

回到最初,仅仅谈论这本书,《不曾苟且》这个系列确乎是两本好书,能让我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文艺式的代入感,能让我急切的想要写点什么的书,终归是本好书。但他终归也只是本书,我想我该要丢弃那些情怀和附加情感,回到自我身上,因为我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力量,去战斗。

《不曾苟且II》读后感(四):读《不曾苟且》

也许是专业原因书里很多关于时事的评论在我眼里都是老生常谈了,不过梁文道在常识序言里说,社评一次次发表都是同一内容是件很悲哀的事,因为这说明那些事情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大喜》《论抒情之九死一生》《枯坐》算是非常文学的几篇。冯唐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大喜》和《读齐白石的二十一次唏嘘》里满眼傲气,但却不讨人厌。因为人家傲得很坦诚,又擅长自嘲。人家说年纪大了就要有点脾气,“让我写的像巴金、老舍、茅盾、余秋雨一样真切细实不写,男女关系不写,性生活妇科肿瘤不写,情感问答不写,规定题目不写,千字少于两千元不写,不提前付款不写,昨天没睡好不写,痔疮犯了不写,米粥不稠不写,电脑太慢不写,男编辑没戴耳环不写,女编辑不长胡须不写,没头脑不写,不高兴不写。”我看着这段一边含笑不语一边想着某几个作家又中枪了。印象最深的是那句“就算司马迁是两米五的横杆,我也要跳跳,摔死算。有鸡鸡的还鸡不过没鸡鸡的?”由此可知我真是个俗不可耐的人。

本书的文章出自不同人不同时间,所关注的主题也各有不一。而我从中看出了我的主题“政治人的培养”。

长久以来我一直关注于体制本身而忽略了人的因素。这个人指的并非是构成体制一部分的政党、公务员等人群,而是指相对较为远离政治的普通人,比如学生、工人、农民等人群。在法国大革命的前夕法国人最常做的事就是到咖啡厅谈论国家大事,任何政治上的大变动都是有群众基础的。

而我们国家呢,蒋方舟在《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里不懂为何清华学子对政治永远是一副漠然甚至畏葸的样子,后来她觉得这是因为清华学子是现有体制的既得利益者,所以他们自动自发地保护这个体制。我并非清华学子,所以并不了解他们是否真的如蒋方舟所言,但是我确实感觉到身边之人对政治的漠视,法学院这样的学院,近50个人的班级,能与我聊政治的居然只有两人。但奇妙的是,这两人都是党员,而且聊的内容也并非对政府的歌功颂德。

要培养政治人,更重要的是培养怎样的政治人。我不能说出一个优秀的政治人需要哪些品质,我只能从我们的历史上来判断我们不能成为怎样的人。《不曾苟且》里有很多文章都讲到了,看来在上一辈人的心里确实是一个难以排解的痛。野夫的《残忍教育》、刘原的《穿过你的绞肉机里的我的脸》、崔卫平的《思想即处理自身黑暗》三篇比较集中地描写了的情况,以及他们对这场惨剧的思考。他们都震惊于平日里和蔼可亲的邻居朋友何以变得如此陌生如此残忍,他们多年以来都在思考是什么引发了人性中潜藏的恶。是对抗式的教育?是个人崇拜的恶果?是专制体制不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必然?但不可否认的,的悲剧固然和体制有关,也与个人相关联。为什么能够独立思考的人那么少?为什么对于残忍的接受如此容易?

心理学中有一个理论被称为“路西法效应”,揭示了人在环境影响下行为会越来越偏离自己原本的形象和逐渐符合环境对自己的定义。这种理论可以解释在中、二战德国中为什么那么多人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违反人道的。了解理论是为了防止自己走入那样的境地,本书中《别无选择的暴力》和《人在做,天在看》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保持自己的方法。熊培云在《别无选择的暴力》中认为单一身份认同是导致冲突原因,所有人被分为反动派和非反动派,而忘记了那些被批斗的人同批斗者一样有父亲、丈夫这样的身份。崔卫平《人在做,天在看》说的是哈维尔,在监狱中的生活使得哈维尔得以脱离自身的立场和格局去思考自己最初的目的和行为的理由,像观察别人一样用客观的方式去看待自己。

说实在的,像熊培云先生所说的那样放弃自己的单一身份我还做不到,甚至可能一辈子也无法摆脱作为一个中国人对某些国家某些人群的敌视。但是在国内我可以尽量努力,不因为一个人的表现而鄙视他家乡的群体,不因为一个人的素质低下而轻视他所从事的职业,不将任何人轻率地划分到某个具有贬义的名词当中。至于哈维尔先生,他的一段话已经足够令我警醒。“一个人不能从反对中寻求生活的意义,相反,他是事先拥有了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拥有了自己的地平线,他才去从事反对。他不能觉得生活很无聊,而去从事一些看起来比较危险的事情,他做这些事情不是为了寻求刺激,不是为了个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是为了他所认定的生活的意义,他的责任感。”

如果看了这本书的人,对于自己应当成为怎样的人有了一点点认识,也就不枉编者编出这本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