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实验心理学读后感精选

实验心理学读后感精选

《实验心理学》是一本由Barry H.Kantowitz / III Henry L.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65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实验心理学》读后感(一):看着简单,实则不容易理解的书。

刚拿到手上时,简直是如获至宝一般。但深入看进去以后发现并不如同刚拿到手上那般喜悦,翻译问题比较多,有些章节也看不太懂(很有可能是我水平有限)。

即便如此,还是打到了5颗星,并推荐给所有朋友

是因为

1、虽然全书有近五分之一的篇幅是附录,但是附录里的统计基础知识很好很精辟,还有一些很精辟的心理学史,术语表等。

2、每章的变量介绍特别好,对自变量因变量在各个实验主题下常用的操作性定义做了很好的归纳。

3、尤其“从问题到实验”部分,非常非常非常的好!

---

2012年2月19日,减了一颗星,昨天重读了部分章节,发现可能真的是翻译问题,或者是我水平问题,竟然读的很烦躁,很多地方很不好理解……

《实验心理学》读后感(二):培养科学素养的书

对于实验室里按照数理实验研究方法得到的人类行为和思维的规律有多少普遍性和意义,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毕竟从一开始接触得都是精神分析和人文这一类的,而这类心理学运用得是达尔文那种博物志式的经验主义研究方法,中国古代的很多研究自然界的知识也是运用这种研究方法得到的。

不过由于中学理科只是在推导公式,定理和刷题总结答题套路,这本书教得实验设计思路,方法和如何运用归纳演绎法总结公式定理完全缺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研究生不会提问题和动手实验只会抄论文的重要原因。当然,文科只会八股套路没有人文内涵,艺术只会技法和术语毫无艺术素养的所谓研究生也不少,这点陈丹青和老周都黑过。

这本书给我的帮助

1体会到辅助启发探究式教学方式的顶尖教材是如何精粹梳理文献并用案例让教材生动有趣,我觉得我们的教材应该学学这个

2用各种经典案例教我科学家如何提出问题,做建设,设置实验并控制各种变量,最后用归纳和演绎法总结公式定理,生平第一次有人用案例教我如何做科研,太感谢了

3让我明白了科学客观但是冷漠且容易违背伦理成为纳粹医生那种

《实验心理学》读后感(三):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总结

一、科学心理学 (一)科学心理学特征: 1.应用的实证主义(源于科学方法); 2.产生可重复性和同行评审的公共知识(经过了科学方法检验); 3.验证可解决的问题(新的理论不仅要解释新的科学数据,还必须解释已有的数据)。 PS:科学不提供完美的知识,而是提供一种消除我们错误认识的方式,其目的是解释现象而非措辞分析。心理学现在的解释是对行为的暂时性理论建构,这些建构将来注定会被更好的理论体系所取代。 (二)科学心理学方法 1.操作性主义 定义:知识的正确与否不取决于个体主张的肯定程度,而取决于公开化的知识让任何有冲突的观点以一种双方都接受的方式检验知识。 特点:①科学理论的概论立足于可观测事件并可以被测量;②提前具体的预测而非事后解释;③可重复性发现;④承认错误;⑤提出想法并努力实践,不断演进。 2.相关性和因果关系: ①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②方向性问题让相关统计解释变得困难;③存在选择性偏差(人们一定程度上选择他们的环境,并认为制造了行为特性和环境变量间的相关)。 3.实验与控制 能够排除相关研究中出现的第三方变量的问题,比相关研究能做出更强的因果判断。 (三)心理学研究 应用型研究:目的是将结果直接推广到自然情境中,样本的随机化和条件的代表性较重要。 基础型研究:有意创设人为环境用以验证有关行为潜在机制的理论,通过理论上的修正得到间接应用,重点在于验证理论的普遍性。 大部分复杂行为是由多个因素联合作用引起,联合作用时的整体效应与单独作用时的整体效应完全不同。 二、伪科学 伪科学特征 1.喜欢采用特殊假定并逃避同行评审,使其主张免于被证伪; 2.过度依赖各类见证叙述来证实其主张,强调主张是确切的、不可辩驳的; 3.喜欢将提供证据的任务强加给怀疑者,而非拥护者。 三、心理学产生偏差的原因 (一)个案研究和见证:作为孤立的现象,因缺少必要的比较性信息,不能证明某一特定理论或疗法更优越,存在安慰剂效应和鲜活性效应。 (二)概率: 推理常犯的概率错误: 1.对概率信息的不充分利用; 2.对样本大小信息的误用(样本越小,产生极端值的可能性越大); 3.赌徒谬误:持续性低估重复或某种模式在一个随机序列中出现的可能性。 (三)偶然性: 1.及时面对随机事件,人们也倾向于看到他们所期望的关联; 2.心理学的预测应该是对总体趋势的概率性预测; 3.统计预测一般优于临床预测。

《实验心理学》读后感(四):金牌教材,冒牌翻译

Kantowitz所著的这部教材的优秀是自不待言的,早先我已就本书第六版写过一篇书评(http://book.douban.com/review/2255876/)。虽然人的认识是在不断演进的,如同教材会一版再版。但之前的评论也还大致符合我现在的看法,故在此暂不做进一步评论。回想起来,作者们对前人做出的种种研究进行剥丝抽茧般地评述和庖丁解牛式地分析所带来的通透彻底的阅读快感,是令人无比愉悦的。似有那么几处,我简直要放下书来拍案叫绝了。

而本书自十年前的上一个译本问世以来,最被读者诟病之处莫过于翻译质量。印象尤为深刻的,就是将笛卡儿译作德斯卡茨,雅各布斯的名作成了《死亡和美国大城市生活》。那么平心而论,第九版的译本已经有了不少改善,不乏特别有心的编排。然而问题依然还不少,就阅读主观感受而言,大概是分配了好几位译者合译的,因为各章之间的翻译水平和风格区别太明显。作为一本经由知名教授二度译校的专业书籍,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吧。

以下所指出的近20处错译或错误,均是在阅读本书过程中,本人根据已有的知识察觉了问题、或是根据上下文语境发现了疑点、或是遇到难以读懂之处,而去核对英文版后确认的。大概是可以作为将来的读者勘误之用的。当然,它不表示本书不存在其他疏漏。或许可以保证的是,除去这近20处外,全书在汉语所表达的内容上都是正确的(但不一定忠实于原文。甚至译本中有大量的行文分段与英文版存在出入)。此外,本文亦未就专业术语的翻译进行探讨,唯一想提及的是,第十二章“个别差异与发展”(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Development)中的“个别”还是译为“个体”更合适。

[原文]For example, casual observation was the "method" that led to the ideas that the world was flat and that frogs spontaneously generated from the mud each spring, as Aristotle believed.

[原译]例如,因果观察就是一种会导致错误信念的“方法”,它使得亚里士多德也相信地球是平的,而每年春天青蛙会自己从泥土里长出来。(p8)

[试译]例如,通过偶然性的观察这种“方法”,亚里士多德生出了世界是平的和每年春天青蛙会自动从泥土里长出来等观念。

[简评]即便是把casual误作了causal,根据上下文和专业知识,也不至于译错。

[原文]This criterion is called parsimony, or sometimes Occam's razor, after William of Occam.

[原译]这个标准就是简洁性,有时也以威廉的出生地——英格兰的奥卡姆命名,称做奥卡姆剃须刀。(p17)

[试译]这个标准被称为简洁性,有时也因奥卡姆的威廉之名,而被称做奥卡姆剃刀。

[简评]William of Occam是一个正式的人名,有约定俗成的译名,如欲解释可以加注。

[原文]In the Cartesian model, science is a basic good whose aim is to understand nature. The Baconian model promotes the goal of science as improving human welfare, which places useful results ahead of increasing knowledge.

[原译]在卡茨的模式中,科学的根本目标是理解事物本质。而在培根的模式中,科学应该以改进人类生活为己任,科学结果的有用性第一,知识的增长次之。(p23)

[简评]上文已经提到了笛卡儿和培根,此处不难猜出Cartesian是“笛卡儿的”之意,查查字典即可确认。

[原文]...and a haptic (touch) judgment done by moving a board with the palm of the hand, trying to match the feeling of the board with the incline of the hill while looking at the hill. Proffitt and associates assumed that the haptic condition was an implicit, visually guided oculomotor task.

[原译]触觉判断(通过用手掌移动一个木板,以使感觉到的木板斜度和山的倾斜程度相匹配)。普罗菲特及其同事假定触觉条件是内隐的,视觉引导眼球运动。(p222)

[试译]触觉判断,即通过用手掌移动一块木板,使得感觉到的木板斜度与所看到的山的斜度相匹配。普罗菲特及其同事假定触觉判断是一项内隐的、视觉引导的眼球运动任务。

[简评]本节是介绍Proffitt的系列经典实验。此处提到的“触觉判断”的关键之处在于,参与者在用手掌调整木板斜度的同时,眼睛只能看着山而不能看着木板来辅助手掌进行调整。原译不仅未能表达这一要点,而且最后误用逗号,产生明显的歧义。我的理解是,如果在翻译时拿不准原意,应该先去阅读所引文献。

[原文]Pavlov was not trained as a psychologist (there were no psychologists in Russia, or elsewhere, when he received his education), but as a physiologist.

[原译]本来巴甫洛夫学的不是心理学(在他上学的时候,俄罗斯或其他别的地方还没有心理学家),但是后来他却成了一名心理学家。(p255)

[试译]巴甫洛夫不是作为心理学家(在他求学时,俄国或其他地方尚未有心理学家),而是作为生理学家来接受的学术训练。

[简评]啥都不说了,我就记得老巴生前一直不认可将他称为心理学家的说法。

[原文]Negative reinforcers are aversive events, and responses that remove or avoid them are strengthened.

[原译]负强化是一些令人讨厌的、厌恶的事件,它可以导致反应消失或远离负强化。(p259)

[试译]负强化物是一些令人厌恶的事件,能够使得这些事件撤除或者逃避这些事件的反应会得到增强。

[简评]原译把意思弄反了,译者可能没理解负强化,同样的错误在p288的小结中再次出现。

[原文]Many researchers have investigated this question over the years.

[原译]几年前,许多研究者已经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p262)

[简评]根据上下文和专业知识,不至于译错。

[原文]Using such a design in the case of Bill (described earlier) might involve a continual baseline monitoring of some other unwanted behavior (say, picking fights) when the extinction period for crying was introduced.

[原译]如果在比尔的案例中(前面讲到过)使用这样一种设计,那么当哭叫声消失期出现时,可能会需要一条连续的基线来监视其他不需要的行为出现(如摔打等)。(p281)

[试译]将这样一种设计应用到前面提及的比尔的案例中,当哭泣声的消退期开始时,会需要一条持续的基线来监视其他不希望出现的行为(如打闹)。

[简评]原译不准确,进而一整段都不易理解。

[原文]A man had four chains, each three links long. He wanted to join the four chains into a single closed chain. Having a link opened cost 2 cents, and having a link closed cost 3 cents. The man had his chains joined into a closed chain for 15 cents. How did he do it?

[原译]一个人有4条链子,每条链子有3个环。他想把这4条链子结成一个封闭的链圈。打开一个环要花2分钟,接一个环要花3分钟。这个人花15分钟把所有链子一起结成了一个封闭的链圈,他是怎么做的?(p366)

[试译]某人有4条链子,每条链子由3个环依次相扣而成。他想把这4条链子结成一个闭合的链圈。打开一个环要花2分钱,合上一个环要花3分钱。此人花了15分钱将他的链子结成了一个闭合的链圈。他是怎么做到的?

[简评]由于没有配图,第一句如果交代不清,接下来就不好理解了。

[原文]Because of incomplete data for two of the subjects, the number of total subjects on which any one correlation is based varies from 109 to 111.

[原译]由于两个被试的数据不完整,因此计算任何一个相关时所需要的总被试数就从109变成了111。(p383)

[试译]由于有两个被试的数据不完整,因此计算任一相关时所基于的总被试数就从109到111不等。

[原文]In experiment 2, because subjects had to respond quickly (in less than 500 ms), they made more errors than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原译]由于被试在实验二中必须作出快速反应(少于500毫秒),他们在实验一中的错误判断更多。(p435)

[试译]由于被试在实验二中必须(在500毫秒内)迅速反应,使得他们做出了比在实验一中更多的误判。

[原文]Aldous Huxley (1946) comments on this aspect of science: Pragmatically [scientists] are justified in acting in this odd and extremely arbitrary way; for by concentrating exclusively on the measurable aspects of such elements of experience as can be explained in terms of a causal system they have been able to achieve a great and increasing control over the energies of nature. But power is not the same thing as insight and, as a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y, the scientific picture of the world is inadequate for the simple reason that science does not even profess to deal with experience as a whole, but only with certain aspects of it in certain contexts. All this is quite clearly understood by the more philosophically minded men of science. But some scientists...tend to accept the world picture implicit in the theories of science as a complete and exhaustive account of reality; they tend to regard those aspects of experience which scientists leave out of account, because they are incompetent to deal with them, as being somehow less real than the aspects which science has arbitrarily chosen to abstract from out of the infinitely rich totality of given facts.

[原译]赫克斯利(Huxley,1964)对科学的这一方面作了如下的阐述:[科学家们]的工作方式异常古怪和武断,这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是完全正当合理的;通过只专注于那些可以用因果关系予以解释的可测量方面的经验,他们已经能够取得对自然能量的巨大和日益增长的控制。但是能力和见识不是一码事,而且作为现实世界的一种体现,对世界的科学描绘是不完整的。原因很简单,科学甚至不能声称,它是把经验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而仅仅是研究在特定情境中经验的特定方面。这一切是那些较有哲学头脑的科学家们所完全清楚理解的。但是,一些科学家……倾向于将对世界描述的科学理论绝对地认为是对于现实的完整而穷尽的解释,并且倾向于关注那些科学家们根本不予考虑的一些经验,因为他们无法处理这些经验,源于这些经验不及那些被科学从大量给定事实中武断地选择出来的部分真实。(p447)

[试译]奥尔德斯·赫胥黎(Huxley,1946)对科学的这一方面作了如下评论:[科学家们]的工作方式古怪且极度武断,这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是正当的;通过专注于那些能够在因果体系中予以解释的经验成分的可测量方面,他们已经能够对自然界的能量取得重大且日益增长的控制。但是能力和见识不是一码事,作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体现,这个世界的科学图景尚不充分。原因很简单:科学甚至不能声称其是把经验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它不过是在研究特定情境中经验的特定方面。所有这些都是更富哲学头脑的科学家们相当明了的。然而有些科学家……却倾向于把蕴含在科学理论中的世界图景当作一种对现实世界的完全而彻底的描述来接受;因为他们对于研究经验的某些方面是无能为力的,于是他们倾向于认为这些科学家们不予描述的方面,总归是比那些被科学从既定事实的无限充足的总体中武断地挑选出来的方面少了些实在性。

[简评]这是书中引述彼时杰出的知识分子赫胥黎(那位“达尔文的坚定追随者”的孙子)的一段话,指出了有这么一类“自大的”科学家:他们认为科学不能研究的东西,都是不真实的。而刨去这些科学不能研究的,剩下的就是全世界。实际上,科学应该是在它的工具能够提供最好解释的地方寻找真理。原译没有采用现成的译名,年份也笔误了。它主要是把后半段译得不知所云,也就失去了精髓。因为这段话极具价值,所以全部译出(本书中还有大量对于“科学”的精妙论述)。原文有笔误,已更正。

[原文]Primary-task measures of lane position and vehicle speed were not affected when secondary tasks were added; ...Figure 15.7 shows that reaction time to the tachometer task depended on traffic density and road geometry.

[原译]首要任务测量的是车道状况和车速。当次要任务介入时,它们没受到影响。……图15-7表明,读速度计任务条件下的反应时受交通密度和路况的影响。(p487)

[试译]当次要任务介入时,测量车道位置和车速的首要任务没有受到影响。……图15-7表明,速度计任务中的反应时受到交通密度和路形的影响。

[简评]这里介绍的是Kantowitz的一个实验,译者可能没理解原意。Lane position指的是机动车在车道中所处的位置,road geometry指的是道路的几何形状。与之对应的图15-6/7/8的术语翻译亦有误。

[其他]四处单纯的错译

p202:直接/间接知觉之争常被描绘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知觉加工之间的对立——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

p216:图7-5在“主观阈限”下漏译了“无意识过程”几个字

p501:1940年代柏林物理学会形成了——是1840年代

p507:正当机能主义为其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全盛期而欢欣鼓舞时——是芝加哥大学

[注意]原文的一处错误

这一处译文是忠实于原文的,可惜原文本身就错了(不少教材都在讲解信号检测论时犯过同样的错误)。即对p182图6-5的解释中,“击中”和“正确否定”所对应的图中区域有误。不过对p185图6-7中关于“击中”的描述是正确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