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为什么会生气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们为什么会生气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们为什么会生气》是一本由[美] 瑞安·马丁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为什么会生气》读后感(一):愤怒有好处?你没看错,这本书会教你如何使用愤怒

你会在开车的时候因为某种原因和其他司机置气吗?你会因为和同事之间发生一些小摩擦而闷闷不乐半天吗?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开心、快乐,谁也不想发脾气,可有的时候就是控制不住。 愤怒,是一种很常见的情绪,我们可能时不时地受它的困扰,认为愤怒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但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教授瑞安·马丁却认为,健康地表达愤怒,其实有三个好处:提醒我们注意不公正现象;赋予我们力量去对抗那些不公正;把自己的状态传达给他人。 在《为什么我们会生气》这本书中,瑞安·马丁教授向我们描述了“生气模式”。往往我们在愤怒的时候,都会有一个触发事件;在触发事件之前,我们已经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处在了预生气状态;随后我们会进入到评价过程中,通过判断触发事件,来判断是不是有人做错了什么;紧接着被这些事情进一步激怒而产生愤怒情绪。

虽然愤怒本身并不是坏事,但是有人失去冷静,用暴力来表达愤怒,才让愤怒被人们一直误解了很久。那么,怎样才能健康地表达自己的愤怒呢?书中给了我们几个正确表达愤怒的方法,我们来看看。 方法一,打破思维反刍。我们经常在发完脾气之后,在脑海里反复播放当时的画面,并且思考原本想说又没说出口的话。这就是思维反刍。如果一直让自己处在这样的状态中,就会久久难以释怀。我们可以尝试去完结它,重新审视自己愤怒时的状态,试着用直接一些的方式,告诉对方,并尝试重新和他的对话。比如,我们可以说,“昨天,我真是气坏了,但是当时没跟你说,其实我是希望...."。也许重新的对话依然不能彻底解决掉问题,但是,至少我们心里会感到更舒服一些。 方法二,避免宣泄。很多人觉得心里有情绪就要把它宣泄出来,但是作者认为这种方法并不一定奏效,至少在不必要的愤怒方面,宣泄并没有实际效果,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比如吵架的时候摔杯子、破坏物品、尖叫,这些行为看起来都有攻击性,并不能真正帮我们处理愤怒,相反可能使问题更严重,甚至上升为暴力事件。 方法三,把愤怒转化为亲社会的解决方案。压抑和宣泄都不是对抗愤怒的好方法,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试着去识别愤怒,并且解决它。我们可以去寻求别人的支持,找一个能听你倾诉的人;或者听点儿音乐,画会儿画,当志愿者等等。用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替代生气,这样心情就会慢慢好起来了。

愤怒本身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错误地表达愤怒才是。当我们学会健康、正确地使用愤怒,就能把愤怒变成促进积极改变的能量了。

《我们为什么会生气》读后感(二):为什么我们会生气?

为什么我们会生气?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生气:早上下雨,路上堵车,我上班又迟到了;刚收拾好的房间,又被孩子弄乱了;和朋友约会,临时被放鸽子......每个人在面对这些问题时,都有不同的“愤怒”方式。有的人会大吼大叫,有的人会自己闷在心里,也有人会大打出手。

究竟我们为什么会生气?我们该如何面对生气?TED演讲明星、专业心理学家瑞安·马丁,在他的新书《为什么我们会生气》中写到,愤怒是用于应对各种情况的正常反应,而且往往是健康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愤怒,这个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情绪,希望可以让大家用更积极地方式去理解、管理和使用愤怒。

愤怒其是一种纯粹又简单的情绪。作为一种情绪,愤怒确实包括了想通过肢体或者语言发泄的欲望,但是这种情绪和那些实际的发泄行为是完全不同的。由于很难把愤怒情绪和暴力区分开,因此人们往往无法将愤怒只看作一种情绪。事实上,愤怒和悲伤、恐惧、快乐、内疚等都是情绪的一种状态。

杰里·德芬巴赫博士在1996年出版的《减少愤怒的认知行为方法》中的愤怒模型

德芬巴赫把愤怒看作三个因素复杂交互作用的结果:①触发事件;②预生气状态;③个体对情况的评价过程。

触发事件:即刺激你产生愤怒的原因。

预生气状态:触发事件可能加重愤怒的程度,在触发事件发生之前你可能处于各种各样的状态之中,有些是生理层面上的(劳累、饥饿、身体不舒服),有些是心理层面上的(焦虑、压力、悲伤、挫败)。此外,你在事发时正在做什么也颇为重要。这就是为什么人在开车的时候特别容易生气的原因之一。

评价过程:指的我们如何判断或解释我们每天的经历。评价过程因人而异,很多时候都归结于遇事时个体所采取的不同评价风格。

不良的愤怒表达会带来一些不良的愤怒后果,比如:攻击行为、酗酒、人际关系受损、负面情绪和自伤。但通过健康的方式表达愤怒,它也可以成为一种对我们有益的力量。

生气的三个好处

1. 提醒你注意不公正现象。

2. 赋予你力量去对抗不公正现象。

3. 愤怒将你的状态传达给他人。

即使愤怒是合理的,我们也需要找到控制它的方法,以防愤怒情绪被全面激发出来。

尝试放松身体

当你感到愤怒时,可以尝试使用一些放松技巧,比如深呼吸和转移注意力。

注意愤怒时的沟通

避免宣泄

当你生气时,最好避免用破坏物品、尖叫和嘶吼等这些攻击性行为这些都不能帮助你处理你的愤怒。相反,很可能使问题更加严重。

将愤怒转化为可行动的解决方案,比如:

1. 解决当下的问题

2. 用文学、诗歌和音乐放松

3. 坚持做自己

4. 寻求支持

5. 寻求改变

愤怒可以摧毁人生。愤怒可以是破坏性的。愤怒可以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但我们也可以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事实上,我们也可以利用愤怒做些积极的事情。愤怒可以激励人们去解决问题,或者创作艺术和文学作品。愤怒可以成为激励你对抗不公和创造有意义的社会变革的燃料。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多愤怒,而是你可以用愤怒做什么。

《我们为什么会生气》读后感(三):我们为什么会生气?生气,既伤心又伤身,2招教你不生气

在芝加哥,一个26岁的年轻人,边开车,边大喊大叫。他烦躁不安,又不知道该对谁表达愤怒,只好不停地按汽车喇叭,拍打方向盘,嘴里还骂骂咧咧。

原来,他要去参加美国心理学会年会,而且还要在会上演讲他的硕士论文。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他既兴奋又紧张。

因为他住在城郊,距离会议地点有1小时的车程。为了能从容地演讲,他能不迟到。于是,当天他就早早起床,早早上路。

可是没想到,前一天晚上下了场大暴雨,芝加哥市中心的很多地区被淹,一些街道被迫关闭。路况也非常不好,又赶上交通早高峰,更是雪上加霜,车堵得一塌糊涂。根据这个状况,年轻人即使提前了2小时出发,也很难准时达到会议现场,所以才发生了开头那一幕。

这个小伙子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生气》的作者瑞安·马丁博士,他现在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教授。他在TED演讲《为什么我们会生气》获得了近300万次的浏览量。

而《为什么我们会生气》这本书就马丁博士根据自己从事教学、研究及临床的20多年经验,再加上自身经历写成的。在书中,作者对生气、愤怒的情绪进行了深入而全面地解析。

接着说上面讲的故事,毕竟作者是专门研究愤怒的学者,当他意识到自己在生气时,他就开始提醒自己冷静下来,尝试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来调节自己。

而在《为什么我们会生气》书中也提到关于愤怒的知识:模式和认知。下面我们就按照作者的思路,一起了解一下。

1、“我们为什么会生气”的模式

杰里·德芬巴赫把愤怒包括三个因素,即触发事件、预生气状态、个体对情况的评价过程。

①触发事件

触发事件就是刺激愤怒产生的事件,它往往来自外部。比如作者去开会的路上遇到糟糕的路况就是“触发事件”,是刺激作者产生怒的原因。

②预生气状态

预生气状态是指在触发事件发生之前,人所处于的状态。这有可能是生理上的,也可能是心理上的。有研究表明,当人们在感到压力、疲惫、饥饿、太热或太冷,或者其他的负面状态时,那些触发事件就会让人更加生气。

作者对即将要参加的会议感到很紧张,前一天晚上就没睡好,早上又为了赶时间,没怎么吃东西;身上的西装也觉得不舒服。又累又饿又焦虑,身体也不舒服的作者,当遇到路况不好时,就更加生气了。

③个体对情况的评价过程

评价过程指的是人们如何判断或解释自己的经历。如果认为触发事件是故意的、可预防的、不合理的、可责备的等,则愤怒程度会增加。

作者觉得很多司机是故意磨磨蹭蹭,心不在焉,故意在挡他的道,所以更加生气。后来作者意识到:这是恶劣天气导致的结果,即使一些司机的行为让事情变得更差,但他们也想尽快到达目的地。

2、对于愤怒认知

有研究证明:对愤怒主要的错误认知有:过分概括化、过度苛责、错误归因、灾难化和贴挑鲜性负面标签。正是人们在生气时的这些错误想法,更加剧了愤怒。

A、过分概括化

过分概括化是把一个孤立事件当作一种长期的、重复出现的情况。当时,作者就是觉得这种倒霉的事情总是发生在自己身上。

B、过度苛责

过度苛责是把自己的需求和欲望置于其他人之上,要求别人按照自己希望的步调办事。作者认为前面的车开得太慢,他们必须开快点,这样自己才能不迟到。

C、错误归因

错误归因是指错误的解释因果关系或分配责任。作者发现自己在生其他司机的气,认为这些人都是故意跟自己作对,挡自己的路。

D、灾难化

灾难化是指把事情放大化。比如作者一直在想迟到的后果,认为这会导致他得罪那些以后可能成为他领导的人。他崇拜的杰瑞·德芬巴赫也将出席会议,他肯定会对自己大失所望。更糟糕的是,如果我不仅仅只是迟到了呢?如果我错过了整个会议呢?难道我做了这么多的准备都泡汤了吗?

F、贴挑衅性负面标签

贴挑衅性负面标签是指以高度负面、煽动性或者残酷的方式给人或事贴标签。比如作者在当时觉得其他那些司机都是智力障碍者,愚昧无知。

综上所述,人们受到不公的待遇或想干的事情受阻是引发愤怒的源头。而对愤怒的错误想法,会进一步加剧愤怒。所以,当我们遇到让人生气的事时,还是要花点时间去思考,尽量做到不偏不倚,客观真实,才能让我们不那么生气,这对于解决问题和我们的健康都有好处。

正如屠格涅夫所说“凡事只要看得淡些,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只要不因愤怒而夸大事态,就没有什么事情值得生气的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