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理解愤怒》经典读后感有感

《理解愤怒》经典读后感有感

《理解愤怒》是一本由丛非从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理解愤怒》读后感(一):理解愤怒

正在读,我是个特别容易愤怒的人,看了丛老师理解愤怒这本书,让我对愤怒有了很深的理解,不给人随便贴标签,检视自己是不是投射了自己的问题,刚看了前几张,看完会再来写读后感的哦,一本很棒的书,希望爱看书的友友们,不要错过这样一本值得看的书。

《理解愤怒》读后感(二):原来易怒人的强大只是我自己的想像

搞懂一个人并不简单。但是搞懂一个易怒的人现在变得简单了,这是因为丛非从出了这本新书—《理解愤怒》。

易怒的人看起来好强啊,为了避免把这样的人惹毛,我们会更加小心地把自己拾掇好,做好自己的功课,让他无刺儿可挑。我们会和这样的人拉开些距离,井水不犯河水,免得引火上身。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愤怒的背后是脆弱;愤怒是需要被关心,被肯定,被疼惜。他(她)们貌似强大的内心是我自己的想像。

感谢丛老师的这本新作,翻起的书角是因为我刚刚通读完了一遍:)

《理解愤怒》读后感(三):眼前的黑不是黑,白不是白。

愤怒,是每个人都有的熟悉情绪。熟悉它是因为我们基本上经常愤怒,有些人愤怒得明显,有些人愤怒得隐晦;有些人会发疯似地宣泄,有些人则会默默冷漠抵抗。我们对于很多事情,或者是很多人都愤怒过。当然,除了发泄心中的怒火或者自己品尝苦果,似乎也没有其他办法。但是,愤怒对于我们来说又是陌生的,它因何而起又如何结束?这个过程就是这本《理解愤怒》教会我们的! 愤怒大概是源自于这六个部分: 1.愤怒是一种批判。原因大约就是我觉得我说的对,我不认同你但是我想说服你听从我的观点。 2.愤怒是一种期待。家长寄予孩子厚望,孩子本身也是有实力去完成这个目标,但是居然连作业都不能好好完成,怎么教都教不会。都说“平日里母慈子孝,一辅导作业鸡飞狗跳。”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怒。 3.愤怒是一种自我要求。这点很多人就会觉得奇怪了,怎么还有跟自己生气的呢?这当然是有的。自己跟自己较劲儿,自己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却达不到的时候,凭什么一个老师教我又不比别人笨为什么每次都没有他考得好……这样的情况下最是容易产生愤怒。 4.愤怒是情感链接。愤怒是最表面的东西,它背后可能还有无助委屈等情绪,是多重情绪共同作用下催生出的一个结果。同时,愤怒的情绪也会感染到别人,有人体会到你的委屈无助,会来安慰你;有人体会到了你的愤怒,会离你远远的。 5.愤怒是一种恐惧。就是害怕失去。6.愤怒是一种爱。5.6这两点我觉得可以一起放在情感链接里面,内容大概率说的都是差不多的事情。 每个人都会愤怒,但是有没有思考,怎么样去处理愤怒?不同于直接发泄与隐忍,作者用了更加高级的词汇——压抑愤怒、表达愤怒、思考愤怒和使用愤怒。压抑愤怒要么是强迫自己隐忍或者是安慰自己,就像是鲁迅先生的“精神胜利法”,或者是转移注意力。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可以避免冲突造成事件扩大,也可以保持自己良好的形象,冷静地处理当下的情况。但是这样做的坏处就是伤身体。而且时间一长别人会觉得你没有脾气,更加得变本加厉。 表达愤怒的方式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指责。人们会伸出他们的食指或是中指指着对面,污言秽语自然流出,像喷射的机枪,滔滔不绝。或者像慕容复一样,以其之道还施彼身,用他的话原封不动地还回去! 思考愤怒,这次愤怒会给你带来什么影响?从这次愤怒中学到了什么?……总觉得现实里应该没什么人能做到! 使用愤怒,就是常说的化悲痛为力量!但是,具体化成哪方面的动力,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愤怒的产生大概率是因为差异!简而言之,就是他可能在大众的视野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你眼里又是另外一种人。很简单,类似于你长得丑,我看你就来气,就想打你。这种愤怒没来由地一触即发,也不会心平气和地理解对方,就直接内心一阵愤怒。又或者是“你太笨了!你太懒了!”之类的,因为他并没有达到你所期待的那样,所以你就会很生气。而这就是标签差异。 那么怎么处理愤怒? 允许差异的存在。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标签,不能因为跟你不同你就生气愤怒,那样迟早把自己气死。 思考。其实分析愤怒的缘由,对减少愤怒很有帮助。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平静下来。方法很多,总有一种适合你。 尊重。愤怒从来不是一种过错,愤怒地使用暴力才是过错,每个人都会愤怒。尊重从来都是相互的,单方面的尊重才会引发另一方的愤怒。 也多一些理解吧!理解,才会让人冷静,相互理解与尊重才会心平气和。 我个人觉得这本书很不错。着重从六个部分分别分析,大多数人其实在愤怒的时候或直接发泄或强忍,然后因为辱骂对方或者动起手来,那么事后后悔也都是常有的事情。这本书就是为了告诉你,少做这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怎么样去调节自己的心态才是重中之重。愤怒像一块巨大的幕布,一时刻会遮住你眼前的一切,你是胡乱演上一场还是静等幕布揭开,都取决于你自己!

《理解愤怒》读后感(四):愤怒就是一个核桃,请敲碎它的壳

愤怒就是一个核桃,请敲碎它的壳。 这几天一直在读《理解愤怒》,读的很慢,因为有一些东西需要慢慢去品,慢慢去理解。 读书讲究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这本厚厚的书读下来,我牢牢记住了一个观点,我希望就从这一个观点出发,和我的愤怒和解,理解愤怒解决愤怒,驱散生活中的阴霾,让阳光灿烂。

这个观点就是,凡事皆有度,失度则失误。这个对我特别有用。付出并不会让我累,过度的刻意付出就会让我累。这两天就有一个现成的例子。单位上了一种新的填报系统,我先学会了,做成了,于是同时都来请教我。第1个第2个的时候,我还以为觉得挺骄傲,第3个第4个的时候,我已经觉得有点累,但还是咬牙坚持着,第5个,第6个出现的时候,我的内心已经很烦,但是因为理智,觉得每一个人也只不过是第一次来请教我,我不应该对一个第1次来请教我的人发火,也不应该拒绝一个第1次来请教我的人。这种付出就让我觉得很累。明明他们也可以自己学习,只不过多花一点时间而已,现在他们都来请教我,他们的时间是节省下来了,可是我一天弄得紧紧张张的,感觉怒火一直在往上冒,把这个愤怒压下去十分不容易。对比着书上所讲的知识,这就属于愤怒超过了我所能忍受的度数,我的付出从原来的我可以接受的存在付出变成了我不能够接受的刻意付出。存在付出是滋养人的,会让自己有一种被需要的满足感。刻意付出是烦恼人的,刻意的付出就是一种牺牲。这种牺牲让你不痛快。

当我意识到我现在处在刻意付出的状态时,我在书中寻找这种状态的对策。 答案也非常的简单:照顾好自己的感受。作者告诉我:自己的感受大于责任,大于对方,大于和谐。为了让自己从这个泥潭中拔出来,我第一次照顾了自己的感受,勇敢地对新来的人说了“不”。我告诉他们:我已经教会了1234个人,他们现在都能做你们的老师,你可以去找他们商量,去找他们研究,我要把我落下的进程补上。这样说了之后,发现对方没有我想象中的不能接受,同事们还是非常通情达理的。愤怒就是燃烧的火,当你把柴薪抽出去之后,火自然就会熄灭。 这本书还是蛮实用的嘛。 《理解愤怒》里面这种实用的技巧还有很多,作者在详细地评判愤怒之后,砸开愤怒这个核桃的硬壳,让我们看到了 愤怒的内核:愤怒是一种得不到的期待,愤怒是一种过高的自我要求,愤怒是一种不自觉的情感连接,愤怒下面藏着的是恐惧,愤怒的本质是缺爱。 了解了愤怒,你就了解了本心。再次遇到愤怒的时候,不必惊慌,不必强制自己压抑怒火,不再要求自己完美,你会发现,你的日子舒服的多了。

《理解愤怒》读后感(五):愤怒是生活中的盐

喜怒哀乐是人在生活中都存在的情绪,往往提起愤怒总会觉得是消极的,容易引起纷争的,很难客观地看待它。然而“存在即合理”,情绪并非只有单一的积极阳光的一面,而愤怒也有诞生的原因,也有正视它的理由。《理解愤怒》重在理解,同时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愤怒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含义,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情绪,也更客观地理解我们的人际关系。

在职场中我们遇到和自己理念不同的人的概率有多大?大概是百分之百--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而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有的人表达方式易于被对方接受,有的则会激起对方的反感。改变他人的想法是件艰巨的事情,而改变自己的观念则是一件对自身有益的事情。灵活是在职场生存的妙招,面对不同的观点与不同的意见,固执地想要”纠正“(实际上是争执)是导致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而接纳对方的观点有时就显得容易多了。接纳不是同化,而是为了相处和睦;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表现,这是客观规律,也是我们不固定看一个人的理由。

“愤怒是实现期待的工具。”乍一听好像有些不好理解,但是放到生活中的场景就说得通了。比如周末孩子不好好写作业周一早晨起早奋笔疾书,家长如果和声细语地说,“以后要周末把作业写完。”可能对于孩子来说触动不深;而如果家长带着怒气训斥一通,可能下周末孩子在玩之前就会想到上周因为没有及时写完作业被骂而有所忌惮。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家长的期待--孩子及时写作业。

而另一些产生愤怒的场景则是因为一方对另一方的爱是有前提的,有条件的,只有对方满足了自己的条件才能获得自己的爱,就像你在远方对方要翻越千山万水才能见你一面一样。而有时条件的产生是因为人已经对对方有了一个预设,一个理想中的样子,提出的条件并不在意你是否喜欢,而是他希望你去做出改变。此时就需要双方开诚布公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为什么要说明,说明会不会让我们的关系破裂?”这时我们需要意识到问题并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它已经存在;关系也不是因为沟通破裂的,而是实质上已经破裂了,而双方需要接受现实,或者通过其他的方式来找到关系的出路,而不是维系假象。

每个人身上都有多重社会角色,以社会角色维系着不同的社会关系。因此“自由”是相对的,“任性”也是相对的。带着自责的“任性”是任性吗?并不能算,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六十分的家长应该是我们的追求,一百分的家长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家长全方位地左右孩子的发展方向对于孩子而言并不是一种帮助,因此适当的放手,家长适当有一些脱离“父母”这个角色的活动,才是一种自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