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氛围驾驶员》经典读后感有感

《氛围驾驶员》是一本由[日]细野晴臣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氛围驾驶员》读后感(一):谨小慎微的漆器匠人

细野称自己为氛围音乐的驱动或者驾驶员,自我认知总有美化或自我构建的意味,比起驾驶员,细野更像是一个谨小慎微的漆器匠人。

极有日本特色的音乐匠人。

中国人说起匠人总是有贬低的意味,推崇的是飘逸的艺术家,可惜这种飘逸大多需要皇家的赞助和强力约束才能产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当然,和皇家的审美以及出身也有很强的关联,但日本匠人却不同,约束自我的是刻板却忠诚的消费者,以及谨小慎微不容出错的社会。

这对艺术家来说似乎是悲剧,但对能工巧匠来说却有了确定的框架,也有了承载的托靠。

细野从YMO时期就瞬间出名,但YMO解散后的音乐成就上来看,虽然差别相当大,但艺术成就却不相上下——精致、在框架中突破却极有限。

之后细野自己出的专辑、电影原声以及和高桥一起建立的组合,整体上梳理下来,都在一个有些讨人喜欢的舒适的小圈子中,迎合当下流行,加入自我理解,不错的技术,但依然匠气十足——包含了中式的死板贬低和日式的能工巧匠之意。

探寻深入的原因,细野的日常所思展示出他的画像——缺乏安全感、小心翼翼、厌恶风险,喜欢当下精致的有些突破但有流行潜力的音乐风潮并迎合上去,再加上一些自己的日式特色,做出别有趣味但听多了就颇感无聊的风格。

还有一点耐人寻味,对佛教、萨满和道教的综合随意解读,真的很符合东亚人的旨趣,只是充满了幼稚的幻想和解读让人感觉在和家里的长辈讨论现代社会议题。

在日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极为精致的器物,无论是扇子、漆器还是瓷器,都做的精致细腻,圆润玲珑。伦敦的阿尔伯特博物馆里的东亚展区中,日本所占面积很大,其中有一个区域专门是武士和商人的印章盒,那些小小的漆器印章盒上绘着精美的浮世绘图案,这种漆器要从打底开始,一层层的绘制图案,上漆,最终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层漆工,才能做出圆润有如玻璃和金属质感的小盒子,当时心里所想,如果能拥有一个,的确是很美好的物件。可惜这些印章盒区别实在不大,既不如漫画那样有不同的画风和故事,也不如美妙景色有千变万化的造型,一律圆不隆咚的像是蝉茧。

细野的音乐和为人便给我这种细细上漆的蝉茧之感。

《氛围驾驶员》读后感(二):长辈的叮咛

2020年国内出版圈时不时传来要引进 细野晴臣 著作的消息,大家推测可能会出中文版的是 细野晴臣 与 星野源 的对谈,至少能借后者的知名度带动一下销量。

等到去年年底,迎来了《氛围驾驶员》一书,起初满心欢喜的以为里面会不会有老人对 “观光音乐四部曲” 的回忆,拿到书上下班地铁路程读了一遍,又有新的收获。

此前看过 明室Lucida 引进的 大友良英《我成长的音乐时代》,每一个小章节记录了从出生到高中每一个人生阶段搭建培养起音乐的兴趣爱好。即使里面有不少我不了解或者不听的爵士乐手,读起来也没有多大影响,因为可以对照自己的成长环境替换成其他音乐人,更有代入感,心中早已默默的为自己追忆起似水年华。

而 细野晴臣 的《氛围驾驶员》读起来略微“沉重”一些。像是一位功成名就的老老老前辈,抽着烟,不经意的对我寄予了人生建议。形成一种思维的养成训练。

音乐创作之外能感受到 细野晴臣 的不少兴趣点都寄托在民俗、民族、超自然现象上,看似和音乐无关,却又能化作旋律令人用听觉去感受。

他又是一个有情趣的老人,抱怨 Mac OS X 接受全球化改造后逐渐变得无趣,抹杀掉他工作里的部分小乐趣。即便使着千篇一律的工作平台也要借助字体和编辑软件保持自己的个性。

许多时候国内的公众号都人云亦云的渲染 细野 与 坂本 的矛盾分歧,所以看到随笔写到身处异地两人依靠电子邮件互通有无,更觉得二人之间的情谊着实可贵,设想 坂本 在电脑前敲入一段文字询问 细野 Beach Boys 的哪张专辑适合听,得有多逗啊?

高桥幸宏 字里行间出现的次数也很多,透着 细野晴臣 对于他的信赖与依赖。

起初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我颇有微词,合上书后,觉得挺合适。

言简意赅的标题和作者名字第一时间传递给看到它的人,喜欢的人自然而然

会买来读一读,不喜欢的人封面做的再花哨也无济于事。

《氛围驾驶员》读后感(三):Ambient Driver

我很喜欢ambient driver,感觉这个词很美妙。

总体感受是细野晴臣确实如他所说,充满了泛灵主义的信仰,比如药轮、曼陀罗和唐望的故事,让我想起来了之前看是枝裕和文章中所描述的天地有情,可能在日本具备这样的环境,在中国,倒是很少有人会说这些话,可能是我们太现代了,已经脱离了这种朴素的信仰观念。

1.

我一直觉得音乐具备某种神性,其细节是无法穷尽的,不同的音乐具备不同的特点,很难说我到底喜欢什么音乐,好多时候我是变化的,兴趣如流水,自然而然流淌到某个地方。回想这么多年,有两个时期我接受了大量不同风格的音乐。

第一个时候是初高中的时候,刚有自己的mp3,当时还有一个论坛叫做清风音乐论坛,我在上面听了大量new age风格的音乐,可惜这个论坛好像我上大学之后很快就被音乐流媒体击溃了,我在那个时候逐渐学会了使用foobar2000,使用APE和FLAC格式来听音乐,当时还学会了如何修改目录文件。

第二个时期是读研和刚工作的时期,我开始迷恋Eric Claption,随后以此为入口,听了很多blues和爵士,后来又买了爵士相关的书籍,把主要的爵士乐手都大概听了听,感觉进入了新世界。

随着感受音乐类型的不断丰富,我发现除了对于我当时所喜欢的音乐感受有所增加以外,对于其他类型的音乐也有体察的增加,早先的时候,我可能是为了特立独行,一直很不喜欢流行音乐,现在我好像也逐渐能体会到流行音乐的美妙。可能是当你接受的内容越多,你就越能够放下自己的傲慢和偏见,越能够去感受不同的细节和趣味。

2.

这个就有点先前乔布斯所表达的意思了,就是你一路走来捡着的东西最终都会在某个地方等待着,可能是这样,也可能不是这样,世界是复杂而混沌的,当你邂逅意想不到的从前时固然很好,当没有时,也要努力向前呀。

3.

这段话是作者描述冥想对他的帮助,消除了内心的困扰,但是看书中依然有很多困扰,可能是还需要调整哈哈,不过我也有类似的感受。我上高中的时候一直失眠,这困扰了我很久,在好几年的时间里,每天晚上首要担心的事情就是晚上会不会睡不着,应该来说直到最近两年,我好像才逐渐克服了这一障碍,冥想对于身心放松确实很有用(潮汐很有用!),我自己的感受是,精神的放松首先是身体的放松,通过呼吸逐渐调整身体的状态,会让自己身体的肌肉逐渐放松,精神也能够逐渐放松下来,最终慢慢等待自己进入睡眠,如果一直很紧张,则可能会进入恶性循环,导致失眠。

4.

看来大家都喜欢不做计划旅行。

5.

漂浮的ambient driver,没有歌词的氛围音乐,让人感受到了自由。

总觉得细野晴臣对于物理学的理解和理解泛灵论差不多,充满了神秘主义。不过大体上,他还是让自己保持一个舒服的状态,可以随心所欲的状态真让人羡慕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