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读后感精选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读后感精选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是一本由[日] 高杉尚孝著作,后浪丨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读后感(一):不好看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

作者:高杉尚孝

推荐:3星

我看过的几本日本人写的方法技巧类的书,写作方式太类似了,都是给个模型,告诉你如何套用公式,例举一堆场景,再给几道课后练习,讲的方法太过形式主义,实践性很差。这本书不像是在教读者怎么写作,更像是在教读者怎么做人…车轱辘话说的太多,12万字的意思一万字也能表达了,整篇的收获可能就是对于记述信息,评价信息和规范信息的界定以及如何通过信息类型判断领导或他人提出的问题中所关心的内容了。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读后感(二):入门者看看可以,不适用于进阶者

2022年读完的第十本书,应该是今年读完的第一本正经书吧。讲如何写职场“八股文”,本人一直被批写不好文章,希望看完能有所提升的,然而并没啥用。

文章开头部分讲信息分类,不同信息的作用,以及告诉你八股文应有的架构,并且伴随实操练习。后面就转入架构理论,太理论,没法从中获益再进一步提升写作水平。

入职场10年,从一开始的文章写不好被磨练到现在,能够知道写职场文章的套路架构,书中前半部分的内容已经习得,虽不知学名什么的,但已能按此套路写,只是文字还不够优美,文章效果还不够最佳,此书可能对于现有水平的我并没有什么实际提升作用了。

前几天跟弟弟有过一个讨论,关于国内的职场培训。国内职场很多技能的习得不成体系,全凭自我摸索。本人职场八股文的写作水平提升,没有经过成体系的培训,靠的是前人丢来一篇过往的模板,以及成稿不停地被上司批评,从而掌握了八股文的套路。如果职场小白能看过这本书,应该就不用经历我这样的成长历程。

但对于一篇合格的八股文如何再写好,文章没有深入再讲,并不是一篇进阶读物,不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职场人,三星评分。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读后感(三):书单排雷(写作书)-《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

直接上结论:该书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如果要提高商务写作能力,完全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打分最多4分。

书简介到到处都有,不多写了,直接写打分原因。

这本书原文是日文,中文译本的语言虽然不似机翻那么生硬,但是很多构句不符合中文写作/阅读习惯,所以即便是“如果你传达得足够清楚明白,这除能让你的信息更有逻辑外,还能提升信息的说服力“(选自原书《会用逻辑,你的故事就会精彩》)这样的大白话,都看起来像看一个70岁的阿姨写的流水账。

这样类似的描述,该书随处可见。一本定位是帮助小白白领来提高商务写作文案能力的实用工具书,应该尽量用最平实的语言去把事情说清楚,让目标读者以最低的理解成本去学到作者想要传递的技能。不评论原著如何,就中文译本而言,即便作者想要传达的技能确实是很实用,但其语言晦涩,会加大读者理解难度。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原著也是英文,但中译本都是言简意赅,既没故意用一些口语表达来拉近距离,也没有故意用一些生僻的字眼或术语来提高B格,非常实用,可操作性极强。

所以语言拖沓真的是这本书最大的bug。作为一个年审稿量最少34万字、年写稿写最少1万字的文字工作者,我在翻阅这本书的目录时,真的一脸懵逼,以为是找的一本能够提升对写作认识的、增进理解力的书,而不是一本实用书。实用的工具书,应该就像手机说明书等操作指南一样,是属于增进读者资讯的文字,即:你看之前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稍微看一看就知道了。

该书想要传达的主要观点其实是如何构句以及如何构成逻辑自洽的语篇。

用平实一点的话来说,就是句子与句子是什么逻辑关系,怎么把多个句子组成一个段落来有效支撑一个观点,段落与段落之间是什么关系(各个观点之间的关系),各个段落(各观点)如何与标题/主题是形成一个有效的逻辑关系。(只要接受过9年义务教育的同学,看到这个其实就很熟悉了,只不过平时我们都是看别人写的文章来倒推段落的主旨句、作者的中心思想)

但这本书的结构,章与章之间、各个分论点之间,逻辑关系不够严谨。体现在哪些方面?就说说标题好。

以第二章为例,标题是“写出流畅有力的文案”,其实这本书全书都是在写这个内容,那意思是不是就只要看这一章就可以了?

再看第一章,标题是“信息”(这个提炼/翻译我也觉得不妥当,其实它这章主要想要表达的一是在句义层面上,分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二是句子与中心词的关系),和第二章的标题应该不是可以在一个分类属性的概括语吧?

一本书的写法和一篇文章的结构差异不大,每一章的标题就是这一章的主旨句或者主题,各个章节的主旨句作为书的分论点,才能支撑起一本书的中心思想。

随便举一正面例子,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多措并举,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观点--人民网 (people.com.cn)

标题来看,应该主要是写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五个支撑的分论点就分别是“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千方百计保护好市场主体“”持续释放新型城镇化巨大潜力。““大力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完善为劳动者增加收入、减轻负担的政策和制度。“

当然,不是每一篇写的好的论文的分论点都会这么明显,但是一般来说,工具书一般尽量会降低读者理解难度的,都会尽量让种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严谨。

而该书没有以一个很好的逻辑架构,去囊括作者想要传达的一些写作技能。我赞同他很多写作技能是很实用的,但是很遗憾的是,作为一本介绍逻辑架构书,它的架构逻辑不清晰。

这个涉及到中日语言对比分析,尤其是本书作者还是深受英语语言影响的日本人,所以相关写作技巧涉及到几种语言的差异。

简单举个例子,第2.2章的子章“小看连接词,思考就成了一团浆糊“,提到写作中要用逻辑连接词来明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连淑能的《英汉对比研究》一书就对比分析过英汉语言中的连词的使用差异。汉语是意合多于形合的语言,倒不是说不用连词,只不过不像英语那么明显。

还是以刚才那个例子

民日报:人民日报:多措并举,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观点--人民网 (people.com.cn),第二段“千方百计保护好市场主体“,如果补上连词、或者明确逻辑关系的短语,会变成什么样?

千方百计保护好市场主体。(因为)保市场主体是稳定和扩大就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依托。(举例来说,)目前,我国包括民营企业(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民营经济,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220多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带动农户增加收入、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要按照《建议》要求,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法律环境和政策体系。(一是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中小微企业专门从事某一细分领域,努力做到最精最优。(二是要)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三是要)大力支持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农民专业合作社、脱贫致富车间等重要载体发展,为农民在本乡本土就业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进入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发挥这些行业社会需求大、解决就业多的优势。

逻辑结构确实更清楚了,但是一般在人民网上会看到这样的文章吗?

综上,在一些“外译中”的畅销写作书宣扬的技能,不一定就适用于中文写作。

该书序言写了是适用于商务写作,即不是通用写作技巧,而全文只有在4.3.1“不是所有的商务写作都是提案型“提到具体适用的商务写作文种,实时上,不同的商务写作文种有不同的规范,常见的容易混淆的写作文种组有:会议既要和会议记录、报告和请示、通报和通知等。

麦肯锡是一家咨询公司,常用的文种估计是可行性报告和分析报告,这本书连这个都没有写到。不同于《金字塔原理》一书,全书主要就在讲解篇幅逻辑架构,它主旨不是“教你写作“,而是“教你构思“。构思可以算是写作的一个子集。

所以,如果用金子塔原理(MECE,不重不漏)来倒推分析这本书的架构,它的逻辑结构漏了一些关键性的东西,不能有效达成它的既定目的。

综上,作为一本工具书,该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太弱,可替代性太强,太耗费读者心神去理解一些比较简单的概念问题,居然还要49.80元。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读后感(四):《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要点梳理

可读性:三颗星

趣味性:三颗星

实用性:四颗星

这是前麦肯锡顾问高杉尚孝写的书,让你学会逻辑思考方法,并提高写作能力的工具书,主要是针对写商务文案及简报的。可读性挺强的,但建立在日语书写方面的习惯,逻辑连接词等有些生硬,部分地方有点繁琐。书里面用的案例是挺通俗易懂的,初学者读起来不会觉得很难。书里面提到的信息的分类,MECE技巧、金字塔结构和问题拆解实用性较强,值得借鉴。

一、信息的分类

在《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中,信息可分为“描述性的信息”和“规范性信息”。

描述性的信息,是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对地,规范性的信息,则是表示事物应有的状态,或者人应该采取怎么样的行动,就如同医院处方。描述性的信息还可以再分为“记述”信息和“评价”信息,而规范信息则只有它自身这一种。

于是,信息的种类实质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记述、评价、规范。

记述信息:描述事物的情况和现象本身(例如:这栋房子有4米高)

评价信息:表达某一情况或现象的好坏(例如:这个花瓶非常有设计感)

规范信息:要求事物应有的状态以及人该采取的行动(例如:全体员工今年必定倾尽全力,尽快开发出新一代的通讯装置)

记述信息是一种客观描述,可以验证真伪的,俗称“事实”,而评价信息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人与人之间可以不同,俗称“观点”。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分清信息的类别,可以让我们更清晰的思考。

记述、评价、规范信息,几乎所有的商务文案都是由这三种信息组合而成,你得会灵活运用。

辨别信息种类,不等于辨别内容正确性。辨别信息可以让你理清楚逻辑,来辨别事实。比如“比尔盖茨大学没毕业就出来创业并取得巨大成功,其实大学教育并不重要”,前半句是记述信息(事实),后半句是评价信息(观点),这样放在一起很容易让读者把整句全部当成事实而接受。

利用评价条目和标准,让你自动做出好评价。举例来说,假设我们把前面提过的一则记述信息“这部引擎的功率有 250马力”,解读为有评价意味的信息“这是一部很棒的引擎”,那么这其中存在着根植于我们内心价值观中的评价条目“引擎性能的好坏由功率决定”,以及评价标准“ 250马力的功率算是非常高的,足以被评价为一部好引擎”。

如果我们希望接收者能快点做出评价,换句话说,希望让他自己推论出具有说服力的评价信息,那么我们只要配合对方价值观中的评价条目和评价标准,传递出记述信息,就能够有效地达到目的(让他自己做出好评价)。

二、MECE技巧

MECE的全称是“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直译之意为“相互排他性、集合网罗性”,也有人翻译成“不重复、不遗漏”。

养成MECE的习惯,在做商业报告的时候尽可能的不要遗漏。如果无法确定是否包括了所有的东西,设定“其他”为主题,可预防遗漏出错。

有两种方法可以降低遗漏发生的概率。

第一种方法是掌握现成的 MECE分析架构。换句话说,先在自己的秘籍里储存许多套 MECE的分析架构(如五力、 3C、 4P、 SWOT分析等),然后根据当下遇到的工作,选择适合的方法来套用。即使不完全合适,只要稍加修改,应该都能够运用。

还有一种方法也很有效,就是设定“其他”作为主题。也就是除了自己想出的主题之外,不管怎样再多设定一个“其他”。就逻辑上来说,至少确保了“不遗漏”的集合网罗性。虽然“其他”这个概念很模糊,但确实可以暂时当成主题。

三、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结构:一件事情要想到三层

所谓金字塔结构,即最顶层是主要信息(一个核心结论),再往下一层是关键信息(三至七个一级论据支持核心结论,但这些论据本身也可以是个论点,由二级论据支持),再往下是次要信息(若干个二级论据),次要信息就是构成章的分段信息(几个段落形成一个分段,每个分段都有标题)。并可以往下延伸,形状如同金字塔。越往上升,抽象度越高;越往下降,具体性越高。

金字塔分两种:并列型和直列型

金字塔在结构上可分为“并列型”和“直列型”(图 3-1、图 3-2)。并列型的结构,就是下层信息各自独立,并且支撑上层信息。在这个结构中,任何一个下层信息都和上层信息有直接关系,同时上下层信息的纵向关系较强,而下层信息之间的横向关系较弱。

金字塔直列型的特征在于,下层信息之间的横向关系较强。在这种结构中,下层信息之间有强烈的序列关系,但是只有最后面(通常为最右侧)的下层信息支撑着上层信息。

由下而上的金字塔:导出信息,结论法和摘要法

将信息分群组由下而上法,首先要根据一个足以涵盖整体的主题,尽可能想出许多次要信息,并逐条列出来。然后,要搜集(或归纳)信息作为素材。由于都是数据性的,因此就种类来说多半为记述信息。接着将搜集到的次要信息,依照关键主题的类别分到各个群组。接着,再精炼出各类关键主题的信息,而这些已经依照关键主题分门别类的信息,自然成为关键信息。最后,再整理关键信息群,引导出一个主要信息。

由上而下的金字塔:将信息加以分解,理由法和详述法

所谓由上而下法,是从主要信息开始进行信息设计的方法。先选定一个主要信息,然后再分解成个别的关键信息。接着,再将信息往下分解成若干次要信息。由金字塔的顶点开始,往底层下降的思考过程,就称为由上而下法。由上而下法,则是把上层信息拆解成下层信息,跟由下而上法相反,而其信息的设计方法包括了理由法和详述法。如同字面上的意思,理由法是把下层信息定位为上层信息的理由。详述法则是跟摘要法相反,也就是必须详细说明。摘要法的核心是抽象化,详述法的核心则是具体化。

四、问题拆解

商务文案的展开,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大部分的问题,可分三种:“恢复原状”、“预防隐患”、“追求理想”。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几种类型的问题会同时存在,并且互相关联。

恢复原状型问题的状况是:当前不良状态非常明显。因此,解决之道是恢复原状,只要恢复原来的状态,就能填平鸿沟、解决问题。简言之,这类问题是指将已损坏的事物修理好的问题。

预防隐患型问题的状况是:现在没有大碍,但未来将产生不良状态。解决之道是预防不良状态的产生,也就是维持现状。这类问题是指虽然当前没有出现鸿沟,但如果放任不管,未来会产生不良后果的问题,可说是有如一颗定时炸弹。解决这类问题的重点在于,如何在爆炸前拆除引线。

追求理想型问题的状况是:当前并无大碍,即使放置不管,也不会产生不良状态,但是期望现状能够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解决之道就是实现理想。追求理想型问题,是指缺乏紧急性,容易被延后处理的问题。

依照问题的类型,提案可以分为以下七种:

恢复原状型问题 →根本措施、应急处理、防止复发策略(三种提案)

重在掌握状况,之后是“分析原因”和“根本措施”,然而这些都只是一般情况。在某些情况下,必须让其他的关键主题先实行,也就是思考如何先做“应急处理”,以防止状况继续恶化。“

预防隐患型问题 →预防策略、发生时的应对策略(两种提案)

预防隐患”时,核心课题是“诱因分析”和“预防策略”。

假设不良状态 →不希望事物以何种方式损坏诱因分析 →何种诱因导致损坏预防策略 →如何防止不良状态发生发生时的应对策略 →发生时,如何将不良的程度降到最低

在思考预防隐患型问题的解决课题范围时,经常会将预防策略与发生时的应对策略混为一谈。预防策略的目的是降低不良状态的发生概率,而发生时的应对策略则是为了将已经产生的伤害降至最低。

追求理想型问题 →选定理想、实施策略(两种提案)

“追求理想”时,核心课题是“选定理想”和“实施策略”。

关键主题的涵盖范围,如以下所示:资产盘点 →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是什么?选定理想 →根据实力决定目标实施策略 →决定达成目标的顺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