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间游戏(万千心理)》读后感100字

《人间游戏(万千心理)》读后感100字

《人间游戏(万千心理)》是一本由(美)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著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2.00元,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游戏(万千心理)》读后感(一):《人间游戏》:冲突社交陷阱的人际沟通分析

你可以接受一个观点吗?那就是,我们与他人的互动,往往是一场精神的较量。这就是瑞克·伯恩所揭示的人际社交互动的基本原理。我们常常无意识地在人际沟通中进行心理博弈,如果你想了解这背后的动机,不妨读一读《人间游戏》这本书。 《人间游戏》原著最初出版于1964年,它是使沟通分析流派及其创始人艾美国精神病学家瑞克·伯恩声名鹊起的一本著作。书名中所说的“游戏”并非一般意义上具有娱乐作用的活动,而是指人与人之间反复发生的、具有破坏作用的关系模式,作者“看穿”了人类关系中某些隐藏的东西,揭露了人们互动的本质意图。今天我们读到的这本《人间游戏》是第三部中文译本,目前关于沟通分析,已经成立了国际沟通分析协会和五个跨国组织,伯恩为沟通分析奠定的基石可谓牢不可摧。 我们拥有三种自我状态,分别是父母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依据时间和情境的适当性,我们会激活不同的自我状态。为方便您的阅读,我已将全书生成1张思维导图。将书读薄,将知识内化,分享阅读,传递思维!

《人间游戏(万千心理)》读后感(二):《人间游戏》——沟通分析流派的惊鸿一瞥

《人间游戏》,也是在一位朋友的推荐下打开了这本书籍,光听书名,很难想象这是一本心理学著作,也正好是因为这位朋友的关系,知道了这位心理学家,沟通分析流派的创始人艾瑞克·伯恩。 这本《人间游戏》通篇阅读下来,花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这本首版出自1964年的书,即便是在2022年的今天阅读,也同样有着他特定的意义,书名所说的“游戏”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娱乐活动,这里的游戏更像是人与人之间互动所产生的各种关系模式。 由于读得并不是太过于细致,对于书中的第一部分游戏分析,读得有些云里雾里,印象也并不是很深,而第二部分游戏汇编所阐述的各种类型的游戏,倒也还分门别类陈列了出来,但是可能是由于所处时代和文化环境不同的原因吧,阅读时的代入感并不强,所以也谈不上有太大的收获。而第三部分的超越游戏,或许是对本书的一个升华吧,但也并没有一些令我眼前一亮的观点。 对于书中提到的游戏的四种意义。 历史意义:人们会与玩同一族游戏的人结婚。 文化意义:不同文化和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喜欢不同类型的游戏。 社交意义:游戏能够以更有趣的方式填补社交的大部分时间。 个人意义:人们会挑选玩相同游戏的人作为朋友、同事和知己。 这些意义,我个人感觉观点很新奇,但是却并不能后说服我。 还有就是书中所提到的三种状态:父母的自我状态,成人的自我状态,儿童的自我状态。我对这三种状态特点的理解就是。 父母:过于强势 成人:理智而成熟 儿童:过于幼稚 而作者在书中的很多交往模式都是基于这三种状态而产生的,同时也用这些交往模式阐述了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这似乎就是这一套理论的意义所在,可能是我对于这套理论的理解不够深入,了解也还不够全面,我个人阅读下来并没有太大的感触。 因此对于这本书的话,从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讲,并不推荐作为心理学入门读物,但是如果你对艾瑞克·伯恩和沟通分析流派感兴趣的话,那还是值得一读的!

《人间游戏(万千心理)》读后感(三):超越游戏

在众多心理治疗流派中,人们通常熟悉的是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等流派,我也是偶然间才接触到沟通分析(TA)这一流派。据说,沟通分析的创始人伯恩是因为未能被精神分析流派所接纳,才开创了自己的流派。因此,尽管沟通分析带来了全新的治疗技术,但其中许多理论仍然带有精神分析的影子。比如,伯恩在结构分析中将自我划分为父母我、孩子我、成人我,虽然与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和超我有所不同,但本质上有相似之处。

沟通分析理论主要包括结构分析、时间分析和脚本分析三大基石。

《人间游戏》一书于1964年出版,是伯恩早期的作品,主要介绍了结构分析与时间分析,而后来出版的《人生脚本》一书,则主要介绍了脚本分析,这三大分析理论构成了沟通分析理论的基石。

不得不提的是,《人间游戏》一书本来的读者群体是专业治疗师,但由于其理论的通俗易懂,以及伯恩在书中闪烁的幽默与智慧,成为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销量超过了500万册。

这本书短小精悍,全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书的核心,介绍了时间结构分析、沟通分析等主要理论,向我们解释了以下三个问题:什么是游戏?为什么人们会玩游戏?如何判断你是否在玩游戏?在介绍完游戏这一核心概念之后,在书的第二部分,伯恩向我们介绍了人们在生活中所玩的各种各样类型的游戏,读者们可以对号入座,发现自己日常生活中玩的游戏。最后一部分,则是伯恩劝告读者,不要局限在游戏中,而是要超越游戏,获得自主和人生的意义。

大众所理解的游戏: 玩呗,小孩子在捏泥巴,捉迷藏;青少年在打电子游戏;成年人在玩争夺权力、勾心斗角的游戏。这些是我们所理解的游戏。可是,沟通分析作为心理咨询的一种流派,提出的游戏概念究竟是什么呢?

事实上,我们所理解的游戏可能是有趣的、是人们用来消遣、放松的。可伯恩告诉我们,游戏并不一定是愉快的,游戏可能是严肃的、甚至是残酷的。战争是一种游戏、男女之间的调情是一种游戏、父母训斥孩子的不道德行为是一种游戏、销售员与顾客间的心理角逐是一种游戏、充满控制欲的丈夫与整天唠叨不停的妻子之间的争吵其实也是游戏。

那么,什么不是游戏呢?

如果你遇到了困难向我求助,而我则帮助了你,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它的附加条件,那么这只是一种操作,而非游戏。

如果你一个人在工作,例如我现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这不是游戏,这只是工作、或者简单地称之为活动(activity)。

考虑这样一个情境: 怀特由于不擅长计算,于是将家庭财务支出的工作交给妻子,但是却发现妻子会购买昂贵的物品导致欠下了巨额债务。于是怀特向妻子发怒:“都是你害的”,妻子在泪水中保证下次一定不会发生了。可几个月之后,却又收到了欠款的电话,当怀特质问妻子的时候,妻子则玩起了“看你让我做了什么?“的游戏”,妻子说都是他的错,因为他禁止她透支账户,而为了维持家庭生活的支出,她不得不拖欠那些债务。

每一次游戏都已“我保证再也不了”为结尾,可是每一次过了一段时间同样的游戏都会上演,一直持续了十几年。

在这一情境中,游戏的名称是“看你让我做了什么”和“都是你害的”(实际上是前者的变体)。这一场景不知道你会不会感觉到很熟悉? 类似的游戏还有很多,比如“要不是因为你”“看我已经多努力了”等等。

游戏其实就是指一系列的隐蔽沟通,在这个例子中,丈夫怀特向妻子发出了“都是你害的”的信息,本应该是两个成人之间的谈话,但是实际上丈夫怀特则是在使用“父母我”来向妻子的儿童我发出信息,而妻子则也在使用“儿童我”回应丈夫的“父母我”,这就是典型的交错沟通,沟通在这时就停止了,无法继续下去,如果想要继续沟通,解决存在的问题,则唯有沟通的双方发生改变,比如,丈夫怀特转换为成人我的状态,不再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去问妻子,而是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询问发生问题的原因。

其实,这类沟通构成了是生活中大多数矛盾的来源,而我们则陷入在游戏中不自知,。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乐此不疲地去玩这些游戏呢?

第一,因为玩游戏可以获益。

具体来说人们从一个游戏中的获益可以分为六种类型:生理性获益、存在性获益、内在心理获益、外在心理获益、内在社会获益、外在社会获益。

拿怀特与妻子的案例来说: 丈夫通过指责妻子,从而强化了自己的心理地位,即在婚姻关系中强势的那一方(这称之为存在性获益),同时,将责任推给了妻子,自己避免感到内疚(外在心理获益)。这也是怀特先生用来结构化自己时间的一种方法,即通过这样无止境的指责,来打发自己的时间(内在社会获益),第二天去与同事闲聊,可能会玩起“要不是因为她”的游戏,这样会帮助怀特先生筛选那些同样玩这些游戏的人,这些人会与怀特先生成为好朋友,消解怀特的满腹抱怨(外在社会获益)。

第二,因为人们需要安抚(stroke)。

安抚也是伯恩理论中一个极其关键的概念。我们会饿,因此需要吃东西,这是身体需要安抚(生理渴望)。我们会感到情感上的匮乏,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同(比如一个成年人想要获得上司的认可),这是心理上的安抚(认同渴望)。感觉生活无聊,不知道要做什么,这是结构渴望。

人们需要打发他们的时间,那么人们会如何利用他们的时间呢?

从物质角度来讲,有工作(活动)

从社交角度来讲,有仪式、半仪式(消遣)、游戏、亲密

从个人角度来讲,有幻想等方式

后期,伯恩将这一理论进而发展成为了时间分析。

因此,伯恩总结道,人们需要三种刺激以满足饥饿感:感觉饥饿、认可饥饿和结构饥饿,感觉饥饿解决的是营养不良的问题;认可饥饿解决的是情感上的满足,而结构饥饿,解决的则是无聊。

人们日常生活中会玩哪些游戏呢?

全书的第二部分按照社会学的分类方法,讲述了人们所玩的不同的游戏。

有人生游戏、婚姻游戏、性游戏、黑社会游戏、咨询游戏、大部分游戏似乎都是负面的,但是也有“好的游戏”,比如:“他们会很高兴认识我”,就是负面的“我要证明给他们看(I'll Show Them)”的更富价值的变体

事实上,决定什么是游戏的,其实在于当事人究竟是对成功本身感兴趣?还是对敌人或朋友的影响更感兴趣?当人们对敌人或朋友的反应或影响更感兴趣时,就成为了游戏。怎么判断你是否在玩游戏?

沟通分析理论,离不开父母我——成人我——儿童我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了个体存在的三种不同自我状态。两个人之间的任何交流和沟通、都可以从分析两个人的这三种自我状态间的交互来进行。

父母我,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按照你真实的父母来行事、思考,另一种则是按照父母所要求的你来行事、思考。

儿童我,相应的也分为了两种类型,一种是你童年时的自己,另外一种则是你童年时父母要求的你; 儿童我可以发挥你的创造力、让你变得开心。

成人我,即你像一个成人一样行事,比如合作伙伴坐在一起谈论工作。成人我让我们可以高效地解决各种问题,帮助我们生存。

如何根据这三种状态对任意一种沟通进行分析呢?

我们先来看一看沟通可以划分为何种不同的类型,再针对每一种沟通进行举例,你便可以清楚地知道应该如何用这一理论进行分析了。

从沟通的复杂度来看,可以将沟通划分为简单沟通和复杂(隐蔽)沟通。简单的沟通通常涉及一个自我状态和另外一个自我状态间的沟通,比如父母训斥孩子,通常就是父母我与儿童我之间的沟通,而隐蔽沟通则涉及到多种自我状态间的沟通,比如,在下边这个调情游戏中

两个人表面上上都是在用双方的成人我进行沟通,但是实际上,二人话语背后,是两个儿童我在互相进行沟通。

另外,隐蔽沟通又可以分为角沟通和双重沟通,角沟通涉及三种自我状态间的交流,双重沟通则涉及四种 。

从沟通的自我状态间的关系,可以划分为互补沟通和交错沟通

每一类下又可以继续划分为两种类型;

互补沟通一般是理想型的沟通,比如孩子遇到了困难,没有办法穿上衣服,于是向妈妈求助,妈妈回应了他,帮他穿好了衣服,一方发出的请求得到了另一方的回应,到此,沟通结束,这就是互补沟通。即孩子我儿童我状态得到了母亲的成人我状态的回应。

互补沟通

交错沟通,则是日常生活中冲突的来源,许多矛盾、人际问题都源于它。当一方发出的刺激得不到另一方正常自我状态的回应时,便发生了交错沟通。例如母亲谆谆劝告女儿,不要与男方继续交往,这是父母我和成人我的交流,可是女儿长久以来对于母亲存在的一系列偏见,积存的怨恨让她无法听的进去母亲的话,于是回应变成了:“你就是不希望我好!”。于是,变成了父母我和儿童我的交流,本应该的两种自我状态的交流没有得到互补,而是出现了偏差,于是沟通中断。

交错沟通

首先,人们活着,需要得到安抚,生理的、情绪的、心理的,种种安抚都是一种营养。

沟通可以使人们获得心理上的安抚,沟通也是人们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但是,在生活中,并非所有的沟通都是良性的,人们会玩游戏,游戏是一种隐蔽的沟通,这些游戏可能好,可能坏,我们身处其中,很多时候可能不会觉察到。一些人可能终其一生都在玩一种游戏:比如:“要不是因为你........”,而他明显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去用来做其它的事情,去看到在他玩这一游戏背后的隐蔽目的是什么? 如果他能觉察到,则才能做到自主,而不是靠童年时期形成的脚本支配一生。

因此伯恩在最后几章提到,如何才能做到自主?如何从游戏中超越?

唯有三样东西可以带我们实现自主:自发、觉察和亲密。

如伯恩所说,

那些超越游戏的人,就是凭借自发、觉察和亲密实现的。从现在开始,去觉察、发现自己日常所玩的游戏;自发地停止玩这一游戏,或者将其变成好的游戏;去建议良好的亲密关系,而不是整日在争吵与猜忌中度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