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今日TA:人际沟通分析新论》读后感摘抄

《今日TA:人际沟通分析新论》读后感摘抄

《今日TA:人际沟通分析新论》是一本由艾恩·斯图尔特 (Ian Stewart) / 范恩·琼斯(Va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元,页数:44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今日TA:人际沟通分析新论》读后感(一):TA流派的入门书

这是一个粗看很浅显和实用的学派,网络上很火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便是基于这个学派理论治疗抑郁症的应用书籍。除了杨眉老师的《人际沟通分析学》,《今日TA》作为该流派的入门书当仁不让,它也是研究生阶段TA流派的指定用书。虽然简单,但细究深读,TA与人本主义、精神分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一个理论深刻的流派,这本书作为案头书,已经读了不下3遍,着实常看常新。五星力荐。

《今日TA:人际沟通分析新论》读后感(二):关于我的人生脚本的一些杂想

可能到今年年初,这份人生脚本的主题还是:压迫与反抗。

可能至今仍然是。

读这本书起因是为了写团体心理咨询课的作业,但是后来太多章节戳的我太痛了,比如说自我状态模型,比如说安抚经济学,比如心理游戏,交流的互补,还比如人生脚本。

好几段失败的亲密关系,都是在重演过往我和家庭的关系,无论是我扮演儿童自我的那方还是我扮演父母自我的那方,似乎我总在扮演,还任由这样的自我去污染我的成人自我。

我的安抚过滤器的阈值设置的极其之高,可以被我接受的安抚很少,而且大多数为负面安抚。我轻易就相信他人对我的负面评价,而对那些正面评价报以怀疑。

渴望被他人安抚,渴望拥抱,渴望亲密关系,渴望被看到自我的存在,,可是又下意识抗拒,并称之为they are not qualified。

后来即便和原生家庭关系有所缓和,这种渴望仍然是一团熊熊火焰,燃尽我。和父母相处中的压迫不再了,但自己内心的父母自我,仍然压到我不能窒息。

这个理论很完整,总而言之算是把我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数痛苦都给囊括进去了。

哦对说到我自由联想的关于我人生脚本的故事是这样的,拿着魔法棒的仙女施了一个法术,世界里的所有黑暗都消除了,重归光明,而仙女自己也湮灭在尘与光之中,这个世界谁也不记得她了。

《今日TA:人际沟通分析新论》读后感(三):权做读书笔记

1关于练习

为什么?要想获得最大的收益,就要逐个练习

是什么?头尾都有小黑圆点,用不同的字体标识

怎么做?用一个活页本来记录答案,也可以记录延伸想法和念头

2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能增加对自己的了解,发现很早的改变自己的想法;不能替代治疗和咨询

3关于本书结构布局

transactional analysis 本质和内容

自我状态模型 ——交流分析应用

人生脚本

一种学派-“被动”生活

解释为啥重复痛苦的行为而不改变

沟通分析的实践

第一章 TA是什么?

扩展:人格理论,应用-治疗方法。

1、理论由3部分egostate model 模型来解释,应用在沟通分析;

2、人生发展理论,应用在咨询治疗、教育和管理沟通训练、组织分析三个领域

3、理论简述:

自我状态是一种行为、想法和感受(相互关联),它是人格表达(特定时间、部分人格)

三类状态:P模仿父母或地位高的长者的模式表达 行想感;A根据当下身边的事情而生发的表达,且用尽了成人可以得到的所有资源时的表达;C回到童年时的表达方式。

结构分析:用PAC来结构行想感时,即为结构分析。

交流:两个人都用三种模式中的一种进行信息交换

安抚:交流时,发出信号表示关注。人们需要关注来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

时间结构分析:人们在交流时,会以多种方式使用时间。我们将这些方式罗列出来并分析。

人生脚本

1、自身没有意识到的人生故事

2、婴儿期已决定基本情况,7岁时大部分剧情已写完,青春期做一些修改,成年后无意识地坚持演绎下去

3、人生脚本和自我状态模型为transactional analysis 的核心。

《今日TA:人际沟通分析新论》读后感(四):一些关键概念

有人的地方,就有TA的用武之地。

一、TA的哲学理念主要有三个点:

第一是我好你好,我们每个人都是好的。这里的“好”,指的是一个生命作为存在的本身,是有价值和尊严的,我们每个人的价值和尊严都是平等的。要注意和一个人的行为区分开来,即使这个人的行为是不好的,我们也不因此否定他自身的价值和尊严;

第二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思考的能力,除非是先天或者后天受伤发生了器质性病变;

第三是我们都有为自己做决定的能力。生命的早期因为自身资源的匮乏我们可能会做出一些决定,是适用于那个时候的最佳生存策略,但可能已经不再适用于我们成年后的当下,那些决定是可以被改变的。所以我们不仅能做决定,我们还有改变不合时宜的决定的能力。

第一部分:人格结构分析

二、三种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成长过程中,我们会把父母如何为人处世,如何解决问题,如何看待自己、他人和世界,如何感知周遭的人和事等等,一系列的行为、思考和感受,都储存并内化到我们自己的人格中来,形成了我们人格当中的父母自我状态。P

作为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从降生的第一天就开始发展出我们自身应对外部世界的独特模式,同样也包括关于自己、他人和这个世界我们会有怎样的思考,对于外部环境我们会产生怎样的情绪感受,以及会有一些怎样的行为表现。这一整套系统在我们幼年的时候已经形成,在我们长大成人之后,还会不时地重演小时候的这套模式,这就是我们人格中的儿童自我状态。C

我们的人格结构中还有第三种状态,既不是复制早年从父母那里学习内化来的模式,也不是重演幼时应对外部压力情境时的反应,只是针对当下发生的事情,运用了当下所具备的现实资源,做出此时此刻切合当下情境的反应,TA管这个部分叫成人自我状态,用英文Adult成人这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A来表示,放在三个圆圈的中间位置。A

分析PAC三个圆圈里装了些什么内容;看三圈如何运作;病态结构分析;如何判断识别自我状态

功能分析:顺应型(AC)和自由型(FC)儿童自我状态;控制型(CP)和照顾型(NP)父母自我状态;每种功能状态下分别有正面和负面的行为表现。

结构分析:看看我们的人生脚本中在不同的自我状态里分别写进了一些怎样的内容,

人格结构分析的目的,就是清除污染,从僵化的排除状态中跳脱出来,找回生命初期就拥有的、在幼年时期为适应环境而放弃的圆融和弹性。

三种交流模式:互补,交错,隐藏。对应的作用与反作用分别是:顺畅而易涣散,阻抗而易觉察,不易暴露而易产生心理游戏。

三、关于安抚

我们在沟通中所做的,本质上就是交换安抚。在TA里,安抚是个中性词,既包括积极正向的关注,也包括消极负向的。你给我一个身体上的拥抱、一句语言上的赞美、一个表情上的肯定,这些都是安抚;你在我背上狠狠地给了一拳,在语言上对我进行讥讽,表情上传递出鄙夷,这些也都是安抚,是以负向的方式对我的存在予以一种关注和确认。

接触擦碰带来的安抚,比食物来的更重要。

在TA里,安抚是个中性词,既包括积极正向的关注,也包括消极负向的。你给我一个身体上的拥抱、一句语言上的赞美、一个表情上的肯定,这些都是安抚;你在我背上狠狠地给了一拳,在语言上对我进行讥讽,表情上传递出鄙夷,这些也都是安抚,是以负向的方式对我的存在予以一种关注和确认。

正面无条件安抚是我们终生追求的关于自身存在价值的肯定,正面有条件安抚帮助我们获得因为行事而带来的成就感,这两种安抚结合起来运用才不至于失衡,有心理学家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配比在5:1最为理想。

作为精神层面不可或缺的食粮,安抚的给予和接受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质量。

亲密是人们最渴望却又最难以达成的一种交换安抚的方式,因为是全然真实的敞开,以我们的成长经历中的经验会预估其中太高的风险而不敢于进入。所以人们为了获得高强度的安抚,在无法进入真正的亲密时,就会以心理游戏的方式来替代亲密。前面说过,即使是负面安抚,它也好过没有安抚。就好比不是那么好吃但能填饱肚子的东西,为了不让自己饿着也得吃。

四、关于人生脚本

人生脚本的分析,就是帮助我们把这些潜意识层面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生命轨迹的信息意识化,在此基础上,找到适合当下情形的解决方案,修正偏离的航道,获得赢家脚本。

心理地位也是TA流派在心理咨询中,用以对来访者心理问题进行诊断评估的一个工具。即使是在我好你好这个心理地位的个体,也可能因为某种困扰走进咨询室成为来访者,这种情况下往往会被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在我不好你好的心理地位上,个体往往容易表现出自我攻击,对人际关系倾向于回避,容易体验到抑郁沮丧,发展到精神疾病时,多半会被诊断为神经症,极端行为表现可能会自杀;在我好你不好的心理地位上,个体持有的态度是错不在我而在他人或者外部环境,容易体验到愤怒烦躁,发展到精神疾病时多半会被诊断为人格障碍,极端行为可能会是杀人;在我不好你不好的心理地位,个体会体验到混乱绝望,发展到精神疾病多半会被诊断为精神分裂,极端表现就是发疯。

TA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应该信息里有五种特殊的命令被孩子以负面的形式写进自己的脚本,它们被称作为驱力,包括:要完美、要坚强、要努力试、要讨好他人和要赶快。单从字面来看,这些基本上都是我们日常被鼓励去追求的目标,在TA里作为驱力出现时,特指消极负面的含义,意思是当我做不到这些的时候我就会感觉到自己不好,为了获得我是好的这种感觉,我就会被这些驱动着去表现自己。要完美的驱力下个体会表现出面面俱到,不允许自己犯错;要坚强意味着不可以展示脆弱;要努力试会时刻让自己处于一个忙忙碌碌的状态,并不是奔着要实现某个目标而去;要讨好他人把照顾好别人的情绪感受放在首位;要赶快则一味追求快速而不知道为什么要快。每个人身上都会存在这五种驱力,只是强度和排序会有所不同,排序最靠前的就是这个人最基本的驱力。

五、关于心理道具

每个人在这个过程都会经常使用到的道具,用TA的专业术语来描述,就是:漠视、参考框架、再定义和共生关系。

扭曲的感觉是孩子在无意识中为适应父母的要求、获得安抚而发展出来的脚本策略,无益于解决问题。久而久之我们合理化了这些感觉并把它们固化在了我们的人格系统中,自动化地运作和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我们意识不到当我们已经长大,可以放弃这些策略,运用现在已经拥有的资源去真正解决问题,除非这些策略能被我们看见,也就是意识化。

这个强化的记忆就是点券的叠加过程。每一次扭曲后产生的感觉,就是对这种感觉的点券的一次收集。收集到一定数量之后,就会兑换一个和这个扭曲感相关联的结局。对于输家脚本的人来说,他可能会用很长的时间收集很多,然后一次性兑换一个很猛烈的结局。

六、心理游戏

卡普曼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放置的是在游戏中出现的三个角色:拯救者、迫害者和受害者。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妻子首先是以迫害者的形象出现,丈夫是受害者姿态。很快丈夫转换到了迫害者的位置上,妻子变成了受害者。这次交流的结果是丈夫在反攻之后,看到妻子沮丧的样子,说:“行了,我知道你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不跟你吵了。”这个时候丈夫又转移到了拯救者的位置上。

所以心理游戏和扭曲一样,都是对脚本的强化,最终走向早已设定好的结局。而心理游戏中收获的扭曲感比扭曲来得更强烈,往往是扭曲交流者感觉到安抚强度不足的时候,会升级上演的模式。由此看到,心理游戏欲罢不能的另一重原因,它可以替代亲密来获得高强度安抚。

伯恩发现心理游戏会经历六个阶段,这种分析方法被称作G公式。这六个阶段分别是:首先是有一方抛出了一个“饵”,另一方上“钩”,然后发生“反应”,随之会有个“转换”的过程,再然后进入“混乱”状态,最后收获一个大家都不舒服的“结局”。

根据这个发现,终结游戏也有机会在相应的阶段进行。我们无法控制别人下饵,但我们可以训练自己不主动下饵,同时可以练习去识别对方下的饵,并对其进行面质。我们可以避免或拒绝上钩,即使我们还是上钩了,也可以在反应这个阶段做出其他的选择。即使我们一步步走到这里还没觉察到游戏已经开始了,到了转换这个阶段,是最容易被识别的,因为可以观察到游戏角色的转换,并体验到混乱。我们可以在此时选择以亲密来面对,表达自己当下的真正的感觉和需求,邀请对方也以亲密的方式来沟通。如果这个阶段仍然没有跳脱游戏,我们还是可以拒绝负面的结局,或者最大限度地降低游戏带来的伤害等级。

高登夫妇认为,个体的早期决定主要来自感受而非思考,所以要从脚本中跳脱出来,首先要找到个体做出早期决定时的所压抑的感受,借着表达这些当年无法表达的感受,处理未完成事件,促进一个新的、适用于当下的“再决定”。广义上来说,也就是用新的有效的决定写成的赢家脚本,替代旧的不合时宜的输家脚本。这个疗法,把TA理论和完形治疗整合在一起,所以经常会使用到空椅技术,以帮助案主呈现内在冲突,找到症结所在。

《今日TA:人际沟通分析新论》读后感(五):熟人见面为什么要打招呼?

你走在路上看到迎面走来的邻居。在你们擦肩而过时,你微笑着说:“早啊!”你的邻居也微笑着回答:“早。”

这就是你和你的邻居相互交换了安抚。安抚是关注的单位。我们对这种交流非常熟悉,因此我们通常不经考虑就做出来了。但是,假如这个情境有了一点儿变化,比如在邻居走来时,你微笑着说“早啊”,但你的邻居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他/她就像你不存在一样从你身边走过。这时你会有什么感受?

如果你和多数人一样,你会对邻居的没有回应感到惊讶。你可能会问自己:“有什么问题吗?”我们需要安抚,如果得不到我们会产生剥夺感。

伯恩选用“安抚”一词意指婴儿对抚摸的需求。他指出,成人后我们依然需要肢体接触,但是我们学会了用其他形式的关注代替肢体抚摸,比如一个微笑、一个称赞,或者一个皱眉或责骂,这些都表明我们的存在得到了关注。伯恩用关注饥渴表示我们对于他人关注的需求。

我们可以对安抚做如下分类:

言语或非言语;

正面或负面;

有条件的或无条件的。

在文中开始的例子中,你和你的邻居既交换了言语的安抚,也交换了非言语的安抚。你们既说了话,又相互微笑。

你们还可以交流更多其他的言语安抚,范围从“你好”到一段完整谈话都可以。

非言语的安抚可以是招手、点头、握手或拥抱。

正面安抚是安抚的给予者想让对方愉快地安抚自己,负面安抚是想让对方痛苦地安抚自己。在开始的例子中,你和邻居之间交换的就是正面安抚,既有言语的也有非言语的。

如果你的邻居回应你时没有微笑,而是对你皱眉,他就给你了一个负面的非言语安抚。他也可以对着你的眼睛来一拳,那就是更强烈的非言语安抚了。若要给你一个负面的言语安抚,他可以在你高兴地说了“早啊!”之后,跟你说“哼!”或者“没见你之前还是挺好的”。

总体来说,正面安抚能让你感觉良好,负面安抚会让你感觉很糟。你可能觉得,人们一定会寻求正面安抚而避免负面安抚。实际上,我们寻求安抚的原则是这样的:任何一种安抚都比没有安抚要好。

克劳德·斯坦能认为,我们在童年时被父母灌输了五条有关安抚的限制性规则:

可以给予安抚时不要给。

需要安抚时不要找别人要。

不要接受自己想要的安抚。

不想要的安抚也不要拒绝。

不要给自己安抚。

这五条规则加在一起,构成了斯坦能所说的安抚经济学。斯坦能指出,通过训练儿童遵循这些规则,父母便能确保“……局面会从安抚可以无限供应,变为安抚的供应量较少,父母可以抬高价格”。

斯坦能认为父母这样做是为了控制孩子。通过教导孩子们安抚的供应量少,父母便赢取了对安抚的垄断地位。因为知道安抚至关重要,于是儿童很快就学会了按照父母的要求行事。

斯坦能指出,成年后我们还会无意识地遵守这五条规则。最终,我们一生都会处在一种安抚半剥夺的状态中。我们会花大量能量寻求我们至今还认为处于短缺状态的安抚。

毋庸置疑,我们许多人儿时被教会了斯坦能的第五条规则:“不要给自己安抚。”父母告诉我们:“不要炫耀!夸赞自己是很粗鲁的。”学校继续给我们灌输,当我们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或是在运动会上赢得奖项时,他人可以夸赞我们表现得有多好,但我们自己则应耸耸肩、谦虚地说:“啊,这没什么。”成年后,我们继续这种适应型儿童自我的行为。当我们进入成年期时,我们多数人都已经习惯贬低自己的成绩,甚至对自己都要贬低。通过这种方式,我们

对一种重要的安抚来源,即自我安抚进行限定。

虽然自我安抚是安抚的一个重要来源,但它无法全部替代他人给我们的安抚。我们每个人好像都有一个安抚银行似的,当别人给我们安抚时,我们不仅在给予的当下拥有这个安抚,还会把它贮存在安抚银行里。之后我们可以再回到银行中,把这个安抚拿出来当作自我安抚使用。如果我们特别喜欢某个安抚,我们可以重复使用它多次。但是,终有一天这些贮存起来的安抚会失去它们的效力,我们需要在银行中加入他人给予我们的新安抚。

我们很容易认为正面的安抚是“好的”,负面安抚是“不好的”。TA文献中经常会做出这种假设。人们都想得到并给予无限量的正面安抚,最好是无条件的。父母们会得到这样的建议,如果他们适时给孩子提供正面安抚,他们的孩子就会成长得好。但现实中,这个问题没这么简单。

回想一下,我们的安抚需求是基于关注饥渴产生的。关注本身就是一种安抚。如果忽略一个人的所有负面行为,那么,我们只能算是给予这个人部分关注。有选择、有节制地给对方一系列无条件正面安抚,可能与对方的内部经验不符,因此就会发生有趣的事情:虽然他被正面安抚包围着,他反而觉得缺乏安抚。

有条件安抚无论正面和负面,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因为我们在用它们来认识世界。这在童年和成年期都一样。小时候,我把胡萝卜干洒了一地,于是妈妈吼了我一通,我不喜欢妈妈吼我。我学习到如果我想让妈妈笑而不让她吼我,我就得把胡萝卜干放在碗里。负面有条件的安抚让我知道底线在哪里,这样我才不会做出出格的行为。这就像在大桥上安防护栏,这样我才不至于掉下桥去。对于成年的我来说,有条件的安抚也具有相同的信号功能。一个负面有条件安抚可以告诉我,有的人不喜欢我的行为方式。随后我可以自主选择是否要改变

自己的行为,让对方喜欢。一个正面有条件安抚告诉我,有的人喜欢我的行为,因此获得正面有条件安抚会让我感到自己有能力。

如果没有负面有条件安抚,我就不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里,即便有些行为对我没有好处,我也没有改变它的动力。如果一个人不被告知嘴中呼出的气味难闻、衬衫需要时常更换,那么他就会因周围人的“礼貌”而看不到别人唯恐避他不及的原因。

对于负面无条件安抚来说,即便它对我有好处,我也不想要这种安抚。如果有人跟我说“我真受不了你”,我就知道不论我做出怎样的改变都改变不了他对我的看法。因此为了照顾我自己,我要远离他们。

有证据显示,当父母只用正面安抚抚养孩子时,孩子最终会无法辨识安抚的正负。他的父母一直都在否认或忽视他的某一部分内部体验,这会给他以后的生活带来各种问题。幸运的是,多数父母都会遵从自己的冲动,混合使用正面和负面安抚来设定规矩。

因此,一个健康的安抚商数包括所有正面、负面、有条件和无条件的安抚。

虽然这么说,但传统TA强调正面安抚还是有原因的。尤其是在(美国)北方的诸多文化中,人们很吝惜给予正面安抚。在职场,老板会指责迟到的员工,但当员工正点到时,老板却很少表扬他们。在学校,老师在评判约翰尼的拼写试卷时,会标出他唯一一个写错的单词,对其他九个写对的却只字不提。

老板和老师若想提高他们的反馈的效力,那么就需要既对不好的行为给予负面安抚,又对好的行为给予正面安抚。总体来说,如果我们想一直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我们就需要比负面安抚更多的正面安抚。

GIF

直接的负面安抚必须要跟漠视明确区分开。

漠视肯定隐含着某种对现实的扭曲。在安抚的环境里,如果我用贬低、扭曲的方式批评你,我就是在漠视。和直接的负面安抚不同,漠视的内容会和你真实的状况或你真正做的事情不符。

现在,我们先来看一些漠视与直接的负面安抚对照的例子。

负面有条件安抚:“你这个词拼错了。”

漠视:“我看你就不会拼单词。”

负面有条件安抚:“你这么做时我觉得不舒服。”

漠视:“你这么做让我觉得不舒服。”

负面无条件安抚:“我恨你。”

漠视:“你就是招人讨厌。”

和直接的负面安抚不同,漠视不能告诉我如何做出建设性的改变,因为它本身就是对现实的扭曲。

文章内容摘自《今日TA:人际沟通分析新论》第八章,有删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