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道德的重量》读后感1000字

《道德的重量》读后感1000字

《道德的重量》是一本由[美] 阿瑟·克莱曼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7.00元,页数:2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道德的重量》读后感(一):不错的书

把《道德的重量》翻阅完了,熬夜看了最精彩的前三章。后面的说理太多,有些乏味,但看到他说与人道主义援助人员交谈时有所感,这人说,不确定自己如果不去非洲援助,那里的情况是否会不同,大概很多从事此行的人都多少会有这样的疑虑。可以说为了打败这种挫败感,作者写下了很生动的第二章。

《道德的重量》读后感(二):如何面对这个世界怎么样?

书里面的概念很多呢,道德还有狭义和广义的,乱七八糟的概念看得我晕晕的,不过,忽略就好了,直接看故事,怎么面对这个世界?是妥协还是遵循自己的理想,寻找平衡点?还是后者好一点,活在世上不容易,没必要为了某个人的意志儿委屈自己吧,追求人生崇高的理想,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把自己的生活管理的井井有条,应该就能成为最快乐的人了

《道德的重量》读后感(三):直面危机和无常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并不会一直如我们的意愿改变。举个恶俗一点的例子,我天天都想着中500万,但是奇迹并没有发生,很可能,我在某天醒来发现自己维持生活的信心都没有了。新闻里报道的不幸事件,比如车祸、绝症,随时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即使没有这些不幸的事件,我们也面临着信仰缺失带来的诸多问题,比如,为了自己的利益伤害他人的利益。

作者说,承认危机和无常,并不代表妥协。相反,意识到危机和无常,能够使我们在面临着危机和无常的时刻,更好的帮助自己和身边的人。

作者是一名心理学教授,他通过在日本战场上杀了敌军医生的美国士兵,去非洲的自愿者,在中被迫害而仍然保持自己高姿态的医生等等真实故事,描写了不同的人在面对危机和无常的时候所做的事。选择有道德的生活很困难,甚至挑战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纵观历史上伟大的人物,之所以伟大,之所以影响我们,很多都是因为他们选择了有道德的生活。而这些伟大的人物,他们撑起了整个民族的脊梁。

在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我觉得,该读一下这本书。

《道德的重量》读后感(四):推翻主流学术界的共识,从道德里窥见线索

这本书我刚读了一半,先来记录下点此刻的想法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好。这其实是一本作者以医生的视角并通过临床案例进行case study 来分析,他对精神疾病治疗新的探索和理解的文章。有过西方国家留学经历的朋友,特别是医学相关专业的朋友,一定很熟悉这样的练习,这是我们漫长求学生涯里几乎每天在做的事情。

我是通过梁文道的我读知道了这本书,之前对这位精神病学专家并不了解,这本书我认为意义深远,最好列入精神病学教材里才好。我搞不清国内的精神科医生现在是通过什么教材学习的,但就我个人经验而言,他们中间很多人可能需要升级一下某些知识的储备。这本书不像我自己做senario case study 的时候那样掉书袋式的大量引用专著里的论述来进行分析案例再得出结果。作者试图通过每一个个体的特殊经历,再结合与之成长和知识背景所相对应的连接来分析案例中患者产生精神症状产生的原因。显然作者并不十分认同现代精神病学的观点,从他的论述中我发现他甚至在试图推翻现代医学的对于精神疾病例如,抑郁症等等的诊断,以及与之匹配的简单粗暴的利用药物来治疗精神疾病的思维模式。作者更关注的是,当案例中的患者对世界的理解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其精神症状的产生是否是以一种代偿性的形式出现,以帮助患者本身来纠正或者面对自我。

我注意到,这本书初出版于2008年,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关注精神学科特别是偏向人类学研究方向的朋友一定会注意到,如今最前沿的理解已经不在是单纯地给患者吃药了。与之相对的,很多专家都倾向于帮助患者接受和面对自己的疾病,并引导其实现与之精神症状共存的状态,来帮助患者获得更有质量的生活。我不禁感叹,作者在十多年前就能提出这样先进的观点,真是非常的了不起。

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书,所以对作者试图用怎样的治疗模式来替代固有的精神加药物疗法还一无所知。但是,通过看其他读者的评论,似乎作者在著述本书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出结论。但我会继续读完这本书,看看作者是否能帮助我有更多超出我知识体系之外的理解。虽然这是一本精神病学专业著作,但是作者几乎是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来呈现观点,少量的论述部分的遣词并不晦涩非常好读,是值得特地找出来专门读一下的。

《道德的重量》读后感(五):直面真实的现实

问问自己是否可以看清所处的现实?看得真实吗?好象没那么简单。

再问自己是否可以直面真实的现实?也不容易。

刚看过阿瑟·克莱曼博士的一本著作《道德的重量》。该书的目的,就是要我们面对真实的现实,无论是好的和不好的方面。道理太简单,难做到吗?他研究的案例告诉我们:很多的人做不到。因为在高度发展的社会里,“真实的现实图景越来越多地被各种专业人员所遮蔽”。

既是医学专家又是人类学家的阿瑟·克莱曼博士曾在他另一本著作《苦难和疾病的社会根源》中提出了他研究人类心理问题的理论基础:人生活在社会和家庭编织而成的网络里。这张网络的波动和影响是人们心理产生问题的原因。所以他从不认同心理问题可以单靠医学来解决。

恰好又从电视里看了一遍《乱世佳人》。戏中跌荡起伏和最吸引人的主线,自然是郝思嘉和白瑞德的爱恨情仇。他们矛盾的根源,在于郝思嘉念念不忘自己的初恋情人 - 艾希理。他们后来都各自成了家,有了孩子,但郝思嘉多年来一直沉浸在自己想象、还有艾希理暧昧暗示、周围人认为的“现实”里。在这个“现实里”,艾希理爱她,她也爱他。戏里戏外的人都会认为她和白瑞德才是最般配的一对,但郝思嘉宁愿固守她的“现实”。直到有一天,艾希理为死去的妻子痛不欲生时,郝思嘉才茅塞顿开:艾希理所爱的人并不是她!爱她的人应该是白瑞德。可此时的现实是:他们的一个孩子胎死腹中、可爱的女儿堕马而死、心灰意冷的白瑞德去意已决......通定思痛,郝思嘉这才决定直面真实的现实,调整她的人生坐标,回到生她养她的土地,从新开始......

好莱坞的影片大都喜欢用皆大欢喜的结尾来粉饰真实的现实(当然不能否认也给我们带来过欢乐),《乱世佳人》独特经久的艺术魅力,也许就是它不落俗套、比较“现实”的结局安排。

当然,郝思嘉还是被塑造成一个坚强勇敢的人,因为她最后还是敢于直面真实的现实。但是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两个孩子的生命、一段感情的毁灭、一个家庭的消亡)之后,才肯走出自己所营造的“现时”,从心理学上来说,她是否“很有病”,而且严重地祸及秧鱼啊?

现实生活中的你我,不知还有多少人愿意沉浸在“美好现实”的鸦片里?有曾想过这种心理的对己对人的祸害吗?看看阿瑟·克莱曼博士的《道德的重量》,也许会有些启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