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发现你的道德盲点》读后感锦集

《发现你的道德盲点》读后感锦集

《发现你的道德盲点》是一本由[美] 马科斯•H.巴泽曼 / [美] 安•E. 坦柏伦塞著作,格致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68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2-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发现你的道德盲点》读后感(一):当我们在谈“好人”时

只要你随时随地地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道德,你就已经比普通大众更加道德。 道德差距的本质:没能把情况当成道德困境 道德盲点成因: 出现诱惑时的自我安慰,既得利益的干扰 头脑客观局限 认知偏见 情绪影响 想法与行为不一定一致(道义论者与结果导向者) 忽视行为对未来的影响 内群体偏爱心理 存在权威时更容易产生不道德行为 有限认知与有限道德 团队把决策拆分成多个方面 把自己当做执行者,把道德问题丢给决策者/团队 决策过程受欲望支配,决策之后的自我洗白 视盲下的激励 道德滑坡 看不到行为可能的恶果或者过于乐观 受害者不清晰 警惕奖励机制(联想到之前有关于反对把志愿服务时长写入简历,反对企业对完赛马拉松的员工进行奖励的评论) 处罚措施让道德问题带偏成商业决策 企业文化(非正式规则) 腐败机构擅长“使你困惑”。 方法论: 觉察欲望 准备充分(定下预先承诺,原则化) 弱化欲望(抽象化) 识别非正式规则 改变默认选项 社会引导应该讲策略

自己的补充:多丰富个人原则,讲道德原则多与生活上的小欲望量化排序,多自我强调自身的道德底线,多了解自己以及身边的职业道德 两个有意思的彩蛋: 结果导向偏差与对受害人的辨别相关。 判断对行为是否“应该”的衡量标准可以是“敢不敢告诉妈妈”。哈哈哈哈。

《发现你的道德盲点》读后感(二):发现你的道德盲点

这本书关注道德困境,而非道德本身。

以下是我读到的对我而言比较新鲜的观点:

1.人们的头脑受到有限道德的限制,或受到有限认知的局限,使他们无法意识到决策中的道德意义

2.我们对于某个既定任务的关注会让我们对那些在同一环境中曾出现的、清晰可见的信息视而不见。

3.四个阶段的道德推理:

1)判断行为的对错时主要根据自己是否会受到惩罚

2)这一行为会给自己带来消极结果还是积极结果

3)社会赞许性

4)既定权威的要求

4.奖励机制。有哪些不良影响?

1)狭隘的关注目标,忽略道德行为本身

2)行为出于外在激励,而非内在激励

奖励机制有效地引导了对结果导向的关注,不考虑人们取得目标的方法。

solution:在设置奖励时充分考虑所有能够达成目标的可能性

5.惩罚机制。它使人们更容易采用成本——收益的方式来评判行为的好坏。“我被发现的概率是多大,如果我被发现,我要付出多大的成本。”

无论是惩罚还是奖励,都应该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并且对不道德的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将利益因素弱化。

6.将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大化,没有人因此变得更糟糕时,经济学家称之为“帕累托最优”

7.当人们考虑一种可能的变化时,更倾向于关注其中的风险。

8.为什么我们不能有效地治理腐败机构?

1)既得利益者强大的影响力

2)人们总是看不清真相。一部分原因是自身的觉察力不够并且犬儒主义者不愿意采取行动,再加上利益群体对真相的控制。

9.改善道德行为的方法:

在计划阶段预测“欲望的自我”——本我

决策之时倾听“应该的自我”——超我

准确的评价自己不道德的选择——我们经常把不道德也当成道德

识别那些潜在的、影响巨大的非正式价值观

更加关注未来——选择那些能够给你带来长远利益而非短期利益的行为

《发现你的道德盲点》读后感(三):我们为什么不道德

这是一本通俗伦理学读物,妙在用行为伦理学的框架去透视严肃的伦理问题。作者们回避了善的讨论,而是聚焦在: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样道德。

几乎所有人都坚信自己比平均水准更高一点,可人人都超越平均分,这个平均分显然不真实。这是我们经常出现的盲点:我们自认为有道德,但事实可能完全相反。

书中列举了这样的一个心理实验:在有人鼓动的情况下,几乎100%的受试者选择了作弊,他们并不内疚,因为实验与实际生活无关,他们很快便忘掉了作弊的经历,认为那就是一个游戏。

而另一项心理实验更令人惊心动魄:扮演老师的受试者可以用电流惩罚扮演学生的受试者,结果,75%的人最终选择了电压最高的600伏,他们知道这样有可能伤害别人的生命,甚至一名受试者的家人曾死于纳粹的集中营,有更强的道德敏感,可她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严厉的惩罚。

这两个实验展现出了人性的幽暗之处:面对未知领域,我们往往不愿深究,一味听信他人意见,因此放弃了责任意识,最终不经意地去作恶。

这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暴行,是人们习惯性、不自觉、随手干出来的,而不是某个恶魔,基于造恶的目的而完成的。换言之,不经意的恶,是这世界道德败坏的根本。

一个人如此,一个社会也一样。

正如金融风暴,回头看,“两房”贷款是一个太肤浅的骗局,可那些拿到贷款的购房者们追问过这个问题吗?他们难道不明白,风险如此高的贷款会使经济陷入困境吗?其实,他们也怀疑过,但他们觉得,这是专家考虑的事,与己无关。

同样,在麦道夫骗局中,投资顾问们明知道20%的收益率不可能实现,但他们还是毫不犹豫地推荐给客户,他们当然有经济理性,可他们就是不愿意去追问,觉得总会有专家指出问题来,如果大家都没指出,就说明它没有问题。

马克斯·H·巴泽曼的断言是:在指责华尔街大佬们引发金融风暴的同时,我们偏偏忽略了成千上万的投资者、股票购买者、金融参与者和普通公民,他们本有义务去了解真相,但事实上,他们陷入了惊人的集体麻木中,于是,道德监督最终失败,大崩溃伤害了每一个人。

本书提出了一个好问题,并有非常精彩的分析,但解决方案有些简单化,不过,作者有一点非常值得中国读者深思,即制度并不能完全约束人性,一个好社会仅有制度建设是不够的,还要有道德建设。这个道德建设不能靠传统的树典型、抓教育、喊口号来完成,而是要对道德有更深入、细致的思考。我们都是有道德盲点的,认识到这一点,可能比一万条道德教化更有价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