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个人的呐喊》读后感1000字

《一个人的呐喊》读后感1000字

《一个人的呐喊》是一本由朱正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386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07-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人的呐喊》读后感(一):真实多么难!!

鲁迅可以有缺点吗?

书的后面讲到了石一歌,(十一人组成的写鲁迅传的写作小组,其中有余秋雨),讲到怎样从鲁迅的资料里编造“有用”的东西。所以鲁迅没有缺点,鲁迅是可以放在任何容器里的伟人。

《一个人的呐喊》读后感(二):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

早年在故乡绍兴,因为家道中落,受到了很多挫折和白眼

之后离家,留日

最开始学矿,后学医,最后坚定了以文学来叫醒国人和为奋斗着的青年人呐喊的道路。

伟人与普通人的不同就是因为他们有一种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

大概是因为中学时期,对于鲁迅的过分分析,学习,如今的年轻人提到鲁迅总会有一种隔阂感。总觉得他是一个离大众很远,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人。对,他确实是这样的。但那只是对自己的敌人。对于那些渴望进步的青年学生,鲁迅是非常平易近人的。也乐于与青年人分享人生的经验。 他的散文和小说里面就有不少的温情流露。

可惜,现在多数人提起鲁迅就只有记得他那冷峻的战斗着的摸样了。

《一个人的呐喊》读后感(三):一点点不解

09年9月4日

这两天在回想朱正的《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一书,突然想到当初自己在读的时候,还有一点点的不解。

——书中关于高长虹也罢,左盟那些人也罢,都有着较为详细的叙述,但是,在写鲁迅在北京和“现代派”的冲突,却只是匆匆一笔带过,给我留下了很多困惑。比如,鲁迅和陈垣是否有过交往,既然他们都是在北京的学者。再比如,鲁迅和胡适在此后的诸多岁月里,变成了不同阵营的两面旗帜,他们的交往、他们思想上的差异甚至交锋,又是怎样的,它们留给后人的遗产,哪些又是重叠的哪些又是相对的,他们何至于让后人不是“扬鲁抑胡”就是“扬胡抑鲁”。再比如,鲁迅为什么如此讨厌顾颉刚。这些书中都并未交代清楚。我是觉得,鲁迅是因为他的文字方大发异彩的,他在北京和“现代派”论战,在当时是很出名的一段,后来鲁迅不是甚至说它使被某些人排挤出北京的么,我觉得理应专门开辟一章来讲这一点。或许从我私心来讲,鲁迅和“现代派”这些人交锋还有点旗鼓相当,后来上海的那批年轻人,理论也罢,思想也罢,皆不能同人而语,更多甚至是谩骂。

——另外,他和林语堂的关系到底怎样,后来他批评林语堂的“幽默文学”,那具体到他们的私交又是如何,这一点也是我很感兴趣的,可惜书中都并未提到。

有时候读书,作者写得太好,自己就容易成了他思想的跑马场,但有时候,作者所留下的余地,却会引发我去探索那未知的领域,或者说,去探探那些我所感兴趣作者却没有给我提供足够解释的地方。可惜的是,查找是一个问题,另外,时间也是一个问题,同时,有时候你的兴趣在另一个方面,这样,就算你对这个方面也感兴趣,但似乎还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让你从另一个方面抽身而出,那就遗憾了,因为很可能,不久之后你就会把这些东西忘掉,这正是我为什么要把这点不解写下来的原因。这是“存疑”——立此存照。

《一个人的呐喊》读后感(四):生活和生活费

读朱正的《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写鲁迅在厦门大学的情形时,曾引用了他在9月26日致许广平的信中的一段话:

“我想,一个人要生活必须有生活费,人生劳劳,大抵为此。但是,有生活而无‘费’,固然痛苦;在此地则似乎有‘费’而没有了生活,更使人没有趣味了。我也许敷衍不到一年。”

真是深有同感。

在花都我过得实在不是开心,原因就在于没有趣味,——固然是有足够的生活费来开销。记得原先在北大旁听,囊中固然常常是羞涩,但过屠门而大嚼似的听课,和朋友的交往,买书读书,看四季变换,花开花落,树长树枯,常为了路上一个细小的东西而驻足,甚至在深夜跑去未名湖抽烟,醉酒,和躺在冰上,也还是有些意思的,但这样的日子却不会再有了。年轻时候的勇气,现在似乎荡然无存,犹如未名湖上吹过得一缕清风,有感觉,却没了痕迹。到花都来,做起了生意,自然是因为生存所迫,也实在因为自己没有其他本事,诚如蒋廷黻在回忆录里写他爸爸之所以让他到店里帮忙,是因为在他看来,做生意可以让人快乐而平和的活着一样,做生意的确让我少了在“身”这方面的困苦,就算是买书,以前总是斤斤计较,现在却是很可以大手大脚的去买一些自己想看的了,但同时,无趣也随之而来:不再有人可以谈谈书,甚至没有什么一致的朋友;每天都有无数的琐碎事情,逼得自己越发暴戾;永远呆在一个地方,不能动弹,坐井观天;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只有旧的观念;总是以赚多少钱来评价一个人的能力;表面把你说得天花乱坠,但背后却常把你的一些事情无限度扩大,当作谈资笑资;不再有足够的心情和平静的环境来读书;不会再去同情弱小者,恰恰是他们,贪婪的本性激得自己暴跳如雷却又不得不妥协;不再写作,因为根本不知道写些什么好,没有一件事情让我有足够的勇气去把它写下来;眼里没有风景,只有木头,木头。

钱解决了我的一些问题,但却也让我常常生了争取之心,赚到了一点,就有些飘飘然,长期的没见钱涨,就很是沮丧,又从没有看重钱,总是大手挥去,最后总是后悔。想起以前之所以要做生意,是想着为以后的写作服务,没想到到了最后,却把写作的念头失去了,目的没有了,心中却生了不尽的空洞。套用一句话,那就是:我原本想手淫一下生活,没想到最后却被生活反过来强奸了。念及于此,岂不悲乎!

(09.08.31)

《一个人的呐喊》读后感(五):读书笔记

9月1日

读完《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

说来惭愧,在此之前,我从未读过一本关于鲁迅的传记,因此也未能很好地知道鲁迅的生平——固然我对鲁迅是熟悉的,当然,我指的是他的文字。我以先总觉得,没必要再去读劳什子传记了,读其文不就见其人了么。但现在想来,了解一下鲁迅的生平,对理解他的书,还是有一点好处的。

那么,现在就来谈谈这本书。书是好书,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从作者这些年来一直关注鲁迅就可以看出来,作者是下了功夫的。功夫下在哪里?自然是在史实方面——那扉页的“六家评语”足以说明。我欣赏的,还是在这书写得平实,自然,流畅,很容易就读下去了,也很自然对鲁迅有了一个了解。于一般者,若不是要好好研究鲁迅一番的话,单读这本传记,也就够了。该说的,值得说的,这里全说了,作者有自己的感情在,但他不强加在鲁迅的头上,相反,他深恶痛绝的,正是这种“强加”,——在附录《鲁迅的一世纪》的最后,朱正就专门针对时所谓的“石一歌”歪曲鲁迅,写了很长的一段。朱正在这本书的追求,大概就是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不掩饰,不溢美。所以他写得相当平和。事实上,在经过了七十年后,对于鲁迅,我们也的确应该有个平和的态度。

书中我感兴趣的,有两个。一个是兄弟失和,朱正的解释,的确让人信服,——原因自然是他举的大量例子,来说明羽太信子的癔症,正是兄弟失和的真正原因。这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有意思。一个是鲁迅写的那句“时大夜弥天,壁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广州”,记得有一次读汪增祺的散文,他说自己对这句话很佩服,认为写得很好,诗意十足。直到读到朱正的解释,才知道原来有所指。这是对高长虹的讽刺。原来高长虹最先对许广平还有点意思的,所以才会在后来失态骂鲁迅,还写了一首诗,隐义许广平是月亮,鲁迅是黑夜,现在月亮被黑夜吞没了,而鲁迅有一日写信给许,称高为“吸血的”,可见这是鲁迅的回应——原来如此,呵呵。我对名人八卦向不关心,但这里也还是有点意思的。

至于我觉得不足的,一是写兄弟的事情还是太少,尤其是写兄弟在北京的那些日子,尤其是还没有失和前,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融融状态。大概这书本意写大事记那一类,忽略了日常的部分。但事实上,我更愿意看的,还是日常部分的东西。当然,这是苛求,作者自有作者的打算,作者自有作者的追求。二是鲁迅究竟是在哪一种状态下,又是因为什么才写下他的那些小说的,作者并没有很好地说明,在我想来,鲁迅的成就,最先的和最高的,还是在于他的小说,在这点上,详加说明,也是应该的。

该说的,差不多就是这些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