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扬·安德烈亚·斯泰奈经典读后感有感

扬·安德烈亚·斯泰奈经典读后感有感

《扬·安德烈亚·斯泰奈》是一本由[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9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扬·安德烈亚·斯泰奈》读后感(一):原作打五分,此译打两分,理由如下:

她晚年的细语与呼喊。充满秘语。

反复谈到西奥多Kats,她要写的集中营女孩,她将之同化为自己。在她出院后的写作并不顺利。

而翻译连时态也常搞错,真糟糕。

第一页就是错,译者将雷诺16号开90码很爽,以为是英里硬转成了“一百四”。错。

第二页“信很短,类似于短笺”,其实就是notes,应译为“音符“

第三页”总是那一套“。应为”总是放那首歌。“

第6-7页的关键词句”这种孤独是我一生中最深沉也是最幸福的孤独。我对它的感受不是孤独“,而是一种幸运,此前从所未见的决然的自由。(引号后是我译的)

中间很多句子毫无风范。P17《中国北方的情人》为什么加书名号,就是指那著名的情人呵。名叫“清”,东北人。

P18第四行,我重译:“焚尸炉是42年最终方案出来以后的事儿。”

P23,我重译:“对我来说,写作如同哭泣(一样自然)。“

《扬·安德烈亚·斯泰奈》读后感(二):小记

孩子,他四处张望。他注视一切,大海、海滩、空茫。他有一双灰色的眼睛。灰色。如同风暴、石头、北方的天空、大海、物质和生活内在的智慧。灰色如思想。时间。过去和未来混为一体的世纪。灰色。

有时,我看见你却不认识你,不认识,一点都不认识,我看见你远离这片海滩,在别处,远远的,有时在国外。你在的时候,对你的回忆已经存在,但我已认不出你的手。好像你的手,我从来没有见过。或许还剩下你的眼睛。和你的笑声。还有那普藏的微笑,时时准备浮现在你那极其天真的脸上。

风和日丽,我到外面去看看。事情大概就在这时发生了。我给你写了信,仅仅为了告诉你,就在这天早上,我对你说,也许不知不觉的,我爱上了你。你站在我面前听我讲。我还对你说,这天早上一过,告诉你我爱你,永远爱你,对我而言就太迟了。太迟了。在北方海滩的这座宫殿里,在有风有雨的正午的天空下,对你说这些话的如此强烈的需要,以后再也不会有了。接着,太阳又露了脸,放射出生硬的绿光。天气变冷了。

有时在海边。当夜幕降临,海滩上的人渐渐散尽时。儿童夏令营撤离了之后。在整片沙滩上突然有个声音吼道:卡普里,这结束了。这是我们的初恋之城,但现在结束了。结束了。骤然这变得可怕。可怕。每次都可怕得令人哭泣,逃跑,死掉,因为卡普里与大地一起转向了爱的遗忘。

《扬·安德烈亚·斯泰奈》读后感(三):第二人称叙述

一直以为 用第二人称叙述的文章都是在固执的自言自语

在杜拉斯这一系列文集里 我拿了最薄的一本 直到现在 还是觉得翻译是对原著的第二次写作 我总是喜欢在句子组合和音调变化上过于关注 每一个字的选取 每一词的镶嵌 我觉得都是作者在茫茫的词海里挑选过的 或是 碰到一个 便为了能用上这个词而展开写作 这是一种本能的天性

所以 在我还是无法学好英语,法语等之前我总是多少在排斥盲目的阅读外文作品

晚年的张爱玲热衷于自己翻译作品 这是对自己和对读者最大的尊重

杜拉斯 这个对中国北方有着强烈热爱的小说家

是的 我永远都无法掌握他们的母语 所以只好这样卑微的阅读

100页小小的篇幅 稀松的字体 就好像她这本小说内容一样 在随便的搭配句子 在涂涂的表达 好像有四个故事 一个是“我”和扬 第二个是泰奥朵拉 一个是6岁孩子和18岁的辅导员姑娘 一个是故事里的大卫和鲨鱼 每一个故事 好像都没有说完 互相牵扯 或是原本就是从一处衍生而来

即使没有读懂 还是无辜的记录下一些句子:

十二年后的今天,我仍听见你当年的声音。它流入了我的身体。它没有形象。它谈区区小事。它也莫不做声。

头的姿势好像一个射出点,一座灯塔,一朵花的末端。

你的温柔,它把我带向死亡。

你一定毫无意识地渴望给我的死亡。

仅此。一直以为敢于任意用句号来完结句子的作者都是强有自信的。对于这本书,我觉得应该在了解了她很多作品之后,再来读,才是会明白某些的。

《扬·安德烈亚·斯泰奈》读后感(四):【读品•仿事套环】黎戈:杜拉斯同学的仿事体书评

看杜拉斯同学的《扬•安德烈亚•斯泰奈》。这个名字的发声真是够崎岖不平啊,突然想起来,这是杜拉斯小说里的一个女人的姓,她把它顺手塞给扬•安德烈亚了。扬是杜拉斯创造出来的,包括他的姓名,衣着,行文风格,都给杜拉斯彻底的渗透了。这本关于扬•安德烈亚的书,一开始杜拉斯大概是想把它写成回忆录的,结果写着写着,职业病发作了,最后我看到的,是一本小说。并且是中后期杜拉斯小说的那种实验风格。小说的结构,就是把《80年夏》的那个文本,套在了杜拉斯和扬•安德烈亚的故事中间。小说的语言,诗化的,很有张力的,没有明确意指的。

在《80年夏》里面,那个在压顶的灰色云团下,孤独的看着雨前大海的小男孩,在人满为患的海滩上,一个人躲在沙堆后面哭泣的小男孩,我一直以为这个形象取自杜拉斯的儿子。现在才发现,不是,它的原形,是扬•安德烈亚。而那个给他说故事的女辅导员,是杜拉斯。怯弱柔驯的男孩,在智力和经验都可以荫蔽他的成年女人的羽翼之下,闪躲着冷雨般致命的孤独。在《80年夏》里,杜拉斯探讨着一种看似不可能的爱情,在生活中,扬•安德烈亚则配合她实验了这种爱情方式。写作是一个孤绝的事业,杜拉斯自己是为此壮烈献身了。她的后半生,就是把自己关在一个阴霾的小城堡里,伴随着酒精的致幻效果,在那里喃喃自语,自说自话,这些声音在纸上落墨之后,就成了我们看到的那些晦涩难懂的作品。

她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她作品中的人物生活在一起的,有着金沙色皮肤的中国情人,迷狂的斯坦因,一点点被自己的孤独销蚀掉的副领事。她和他们说话,揣测他们的生活习惯,为他们安排食谱和交际。她和安德烈亚讨论的话题,基本上也是关于这些。她禁止他和外界来往,他的社交圈子,就是她笔下的人物。杜拉斯自制了一个文字的堡垒,把自己和扬•安德烈亚,反锁在里面。所以我很能理解这本写着写着,就走了题的回忆录。杜拉斯的注意力中心,还是在她自己的作品上,一涉及到阐释自己的著作,比如嵌在里面的《80年夏》,她就把回忆录这个正题给忘了。而她自己也控制不了这个兴奋灶的转移。最后这本书,彻底沦为一个仿事体书评了,faint。

注:仿事体书评,是最近学来的一个词,大约就是用平行于所评书籍的行为,来外围阐释此书。比如把一本关于恋爱的书,套在自己的恋爱里写。(只是打个比方哈。)这个故事套故事的书评,本身也可以当做一个小说来看。

[法]杜拉斯著:《扬•安德烈亚•斯泰奈》,王文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8月,16元。

《扬·安德烈亚·斯泰奈》读后感(五):孤独

一直以来,杜拉斯的书只看上海译文的版本。因为我喜欢它的排版,留有大片的空白,大的行距,厚实的纸质,和硬壳封面。

对纸质书的挑剔,除了质量上乘的手感和排版设计,还必须有上乘的编校队伍和负责的出版商。尤其无法容忍的是,错别字和排版中字体字号使用的混乱,读那种不负责任的书,简直是煎熬。

好吧,我承认这只是我固执的强迫症。或许对其他事情,都能宽容对待,但只对阅读感受有这么点挑剔,我认为也不是一件太大的怪癖。

说到书和作者,每每读她的书,都能体会到深深的孤独。特别是[写作]一书,满篇遍地都是孤独,深入骨髓,那种在内心与孤独割据拉扯,又相依为命缺一不可的孤独,成了这个传奇似的女人执笔码字的动力和源泉。

作为一个后来的读者,另一个靠卖字为生的人而言,在深夜独自深读这样的书,让书中的孤独感与自身的孤独激荡共鸣,既是一种相互取暖的安慰,又是另一种难以抗拒和战胜的斗争。

据说,码字的人必须经得起孤独,受得住寂寞。尤其是把脑中的场景和思想述诸文字之时。

当有人问起,最近写小说?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嘻哈了结。

确有打算写些什么,比如另一部小说。但又害怕再次陷入那种癫狂的创作语境,总像有什么堵在胸口,压抑着心性,无法摆脱噩梦的场景。

一些朋友聊起,心情是能用文字传达的,思想也是。

其实不然,最近决定做独立撰稿,卖些虚情假意的文字聊以生存,于是跟社会交际愈发疏远,也常发现自己的一些想法,难以用用惯的中文表达出来。只能说个大概,然后加一句[意会吧]。

不能不说,这真的挺无奈。

对自己的文字,分得很清楚。一些繁花似锦的吹嘘,是为了生存,借口饭吃;而一些传达内心的郎情妾意,才是真正源于本性,用精气元来交换行文,才是值得心疼的不舍得贱卖的字。

于是,表面化的人格,成了脱离本性的功利个体,像商人一样追逐最大化利益;而深埋的内部,则是连自己都不轻易碰触的黑暗,沾染了荤腥,容易泥足深陷。

或许这就是那些时常写自己内心的人,口中笔下的孤独。

一种只有自己能体会,但羞于化字示人的隐蔽情感。

所以,每次做完一笔虚情假意的买卖,都会习惯性阅读些直达内心的书籍文本。以求在金钱与独立人格的拉锯战中,微妙平衡,明白那份孤独的重量;也弄清楚,这份赖以写作的黑暗情感,正在打败坚强,或是正在慢慢消失。

以下为例行的读书笔记。

[经历了那么多日日月月,或许很沉重的年月,面对前程的乏味而悲惨的年月,还有孤独地承受青春期欲望的长期磨难的年月,你想必已经疲惫至极。]

[一个躯体没有任何名字,这毫无用处。]

[不成体统才写得出快乐的书。丧事应该办得仿佛它本身便是一种文明,对死亡的全部记忆的文明,这死亡是人宣判的,不论性质如何,是受惩罚而死,抑或因战争而死。]

[她一辈子很少讲话,泰奥朵拉,像某些英国女子,她觉得话语喧闹,骗人,她呢,她选择了写作的寂静。]

[孩子的眼睛比平时更亮,更大,也更吓人,因为可看的东西广阔得令人失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