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做公益的作文

关于做公益的作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做公益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做公益的作文篇1

这是一个烈日炎炎的早晨,我和妈妈一起参加公益活动——文明骑行,红领巾与你同行。

来到了活动的集合点——王阳明故居,我跟队员们一起出发寻找路边的小黄车,然后给车挂上我们提前准备好的文明骑行心愿卡。同时,我们也请行人自己写心愿卡挂车上,呼吁广大市民都能好好利用和爱护小黄车。

很快我们的心愿卡就挂完了,又各自找了一辆小黄车,给它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让它焕然一新。虽然骄阳如火,但我们都坚持着。

看着擦拭得干干净净的小黄车,我们都开心地笑了。骑上挂有爱心卡的新单车,城市的马路上又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于做公益的作文篇2

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帮助他人收获的是感人的美好。

——题记

记得有一次小区在举行公益捐赠活动。就是把自己不需要的旧东西给捐出来给灾区的小朋友们。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公益活动,因此我印象很深。

因为当时搬家,正好有很多旧东西要清理。刚好社区又举行了这个公益捐赠活动,我正好可以把不再需要的的东西捐给灾区的小朋友。我清理了一堆旧东西,大多数都残旧了,上面灰尘布满看这破损痕迹年头应该不少。虽然破但是还能勉强用用。我整理那一堆不需要的东西中有旧衣物,旧茶杯,旧家具以及看了不下十遍的残旧书籍。我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是旧的,家里不再需要的东西,我统统大包小包一同的捐给了那个公益站。小区里的人没有捐很多,但大多数都捐了,然而我捐的数量过多。因此我成了全小区捐赠物最多的一户人家。

后来不知怎么被父亲知道了,手中拿着正在抽的烟指着我骂了好一顿,我是偷偷拿出去捐的,整整整理了两个大麻袋,费了我好大劲拖过去呢。其实父亲的意思不是指责我去捐了这些就物品,对于他来说他还是赞同我这么做的,于他来讲这是好事,是值得被赞扬的。他批评我的原因是我捐赠物品没有和他商量,以至于把他最喜欢的烟灰缸都给捐走了,那是他用了十多年的烟灰缸,于他来说,这充满了十多年的感情,父亲是一个比较念旧的人。最后他也只是叹了叹气一脸不舍的和我说:“捐了就捐了吧,只是那是给我买的,那会你才刚出生勒。毕竟用了十多年,难免有点感情。既然捐给了灾区的孩子,那也是好事。”听到这里,心里莫名的有点难过。

其实没有人告诉我要那样做,只是顺应自己的心意去做,就感觉很快乐。

有很多人不理解,觉得做公益的人傻。有费力气,还不能挣钱自讨苦吃。不了解公益的人无法理解奉献也是一种乐趣。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的进步,我对社会的认知也越来越多了,各种公益活动也争相出现,之后我也参加过不少公益活动,比如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啊,陪老人说说话,散散步啊,又或者为社区打扫卫生啊,这样使大家能有一个干净,美好的坏境。

当然这些公益活动,我父母也很支持我去做。有时他们会和我一起去参加这种公益活动。做公益呢,其实就像是爬山。可能在爬山的途中很累,但是却看的到沿途的风景,即使很累却也很开心,爬山也是这个道理,累并快乐着。我不把公益当成一种负担,相反我觉得它是生活中的一种调味剂,让生活变得充实且更有价值。

人生百般滋味,需要笑着面对。日子太过压抑,总要找出一个减压的方式,当然减压的方式千千万,但是对于我来说做公益就是一个最好的减压方式。做公益活动不仅可以帮助他人,而且能让自己感到快乐,在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疆有域,爱心无垠。用我们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群吧。善无大小,量力而行。希望这种公益活动能多多益善。让更多人参与其中,公益不是一个人的事,而应该是集体的力量。其实希望是源于自于你的爱心,奉献一份爱心,点燃一片希望。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关于做公益的作文篇3

“要想拥有美好家园,保护环境是关键”。虽然现在有很多保护环境宣传语,但是人们还是乱丢垃圾,没有在意自己家园里的环境,所以我决定,要当一回“活雷锋”,为大家做好事。

正好在这个周末,妈妈决定帮我报名“学雷锋公益活动”,帮环卫工人减轻负担。我准时到达了目的地长江边。

我们每人拿了一个水桶和一把火钳,卷起衣袖,说干就干。我们先把一些玻璃瓶、纸巾、烂脱鞋捡起来,可是捡这些东西不怎么容易。你瞧,这一堆酒瓶子又重又滑,用火钳怎么也夹不起来。有时,我准备用力地去夹起来,没想到夹了个空,根本夹不到;有时,夹是夹到了,可每当快要放进桶里时,总是再次掉下去。我想,不管了,脏就脏点,还是用手捡吧。我继续往前走,看见淤泥边上的江水里漂浮着很多零食袋垃圾和饮料瓶,于是,我手脚利索地脱去鞋子和袜子,卷起裤管,拿着工具踩进淤泥里,一一把它们扔进桶里。我越干越得劲儿,想把自己的桶装的满满的。后来,我快速地跑回去,我想,我陷进泥土里可就麻烦了。于是,我赤着脚走到大石头那边把脚洗干净,整理好自己,又继续我的做好事旅程。我们沿路又去了树林里找垃圾,去灌木丛里找垃圾……。

其实,我觉得学雷锋日不只是今天才有,而是每天都有,让助人为乐这个行为,好好地流传下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像雷锋那样创造美好的世界吧!

关于做公益的作文篇4

我今天参加了由南国今报组织的公益星期天卖报助学活动。我在《南国今报》报社领了八份《南国今报》、《居柳州》,就兴冲冲地跑出去寻找目标。

刚出报社,我的第一个客户就主动上门:她是一位时尚而漂亮的姐姐。那位姐姐招着手叫我说:“小朋友,快过来!你是在做公益活动吧?我买一份。”我立刻三步并作两步地跳到她跟前递给她一份《南国今报》。在收完钱之后,我向那位姐姐鞠了个躬,脆脆地说了声:“谢谢!”。望着她翩然离去的背影,我想:“咱们柳州的爱心人士可真多啊!”。

可不是吗?当我在广场推销报纸时,就遇到了这样一位姨妈。她戴着一付黑边眼镜,很斯文的样子。我走上前去一边挥动报纸一边对她说:“姨妈,姨妈,您买份报纸吧。一份报纸、一份爱心,帮帮贫困家庭的小朋友吧!”只见她二话不说就掏出了皮夹,抽出一张崭新的拾元钱递了过来。我一下愣住了,低下头去怯生生地说:“对不起,姨妈,我没钱补给您。”正当我要收回报纸时,姨妈亲切的声音在我耳旁响了起来:“不用补了。”说着就“抢”走了我手中的报纸,并将钱塞入我手中。

我太意外了,呆在原地不知所措,怔怔地望着她离去。正在这时,妈妈来到了我的身旁:“乐乐,你怎么了?”我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妈妈马上拿出九元钱要我追上去补给那位姨妈。我一阵小跑追上了姨妈,深深地鞠了一躬对她说:“谢谢您,婕妈,这是找您的九元钱。”姨妈脸上泛起了笑容,镜片后的双眼眯成了一条缝:“我要谢谢你才对,好孩子!我知道你在做公益活动,这些钱真的不必找了。麻烦你替我捐了吧,谢谢你!”我激动得再次弯下腰去,恭恭敬敬地鞠上一躬,诚恳地说:“我代表所有需要帮助的小朋友谢谢您,好姨妈!”

后来,我又陆续到了博物馆、柳侯公园等处,在各位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终于在11:03卖完了所有的报纸,当我赶回“大本营”时,已经有许多小朋友回来了,他们正在争先恐后地把卖报所得投入捐款箱。温暖的阳光照在小朋友们挂满汗珠的脸庞上,闪闪发光……

关于做公益的作文篇5

我的名字叫陈奕敏,“奕”就是神采奕奕,“敏”就是敏捷的意思。因为我是属鸡的,爸爸妈妈希望我才思敏捷、一鸣惊人。

别人都说我长得很帅,圆圆的脸颊,挺挺的鼻子。浓浓的眉毛下面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所以,妈妈的同事都叫我“小帅哥”。我是一个阳光开朗的男孩,今年10岁。我爱做公益,经常去一些地方做志愿者。

暑假里,我就来到中华艺术宫做小小志愿者。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三楼,我被分配到的任务是在拓印处分发白纸与蜡笔。展馆内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一开始,我还有些紧张,不太敢与别人交流。但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也不再像根木头那样傻傻地站在那里,而是开始和游客们交流起来——“你好,请问需要白纸吗?”,“谢谢!”“不客气”。虽然相同的话要重复好多次,自己又不能随便去玩,但看到游客们满意的笑脸,我也不觉得累了,心里反而甜滋滋的。

我,就是这样一个爱做公益的阳光boy,记得下次有活动要叫上我哦!

关于做公益的作文篇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公益慈善事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许多爱心企业和群众积极踊跃扶贫济困、助人为乐,体现出我们是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主义和谐大家庭。

我的家乡有一个广场,广场上种着一棵茂盛的大榕树,树下每天有许多爱心人士在这里免费提供公益服务。他们有的为老人理发,有的帮忙修理小家电,还有的帮忙缝补衣物……榕树旁有一座亭子,叫红日亭,志愿者常年在这里派发爱心早餐。红日亭历经了三十多年的沧桑岁月,从开始的一小杯伏茶,到现在的爱心早餐,悠悠岁月长,温暖却从未止步。红日亭也正如其名,爱心接力棒在这小小的亭子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带来光亮。

红日亭构成了家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传递着“我为人人”的公益精神。一棵大榕树,一座红日亭,一粥一饭温润全城。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都无法抵挡义工们的热情。他们每天早早起床熬稀饭、做馒头、烧伏茶,让志愿者派发早餐。好心的市民会送来大米、年糕、汤圆等食物,有些企业还会上门捐赠爱心款。正是因为社会各界的慷慨相助,红日亭才能长盛不衰。

有时我也会去红日亭做志愿者,分发馒头与炊饭,洗杯子,做小杂工。有皱纹满面的老人在等待早餐,有一脸憔悴的民工过来领饭,也有许多基层工作者来喝茶灌水。看到他们脸上灿烂的笑容,我顿时没了疲惫,两只手像马达似的拿饭又分汤,忙得不亦乐乎。在红日亭,我碰到了许多和我一样的小学生,他们动作十分熟练,应该是经常来做志愿者工作的,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希望我们生活的地方都有这样的“红日亭”,都有这样一群热情洋溢的志愿者,用自己的爱心和余力去帮助别人。希望我长大了也能和他们一样,为社会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关于做公益的作文篇7

今天,老师把下午第一节课的活动课改成了辩论会。

“今天的辩论会是关于开卷是否有益的辩论会。”老师说,“各方两名队员,一名主辩。一方是“开卷有益”,另一方是“开卷未必有益”。辩论会时间是下午第一节课。同学们,下课找我报名。”

很快就到了下午第一节课。

“参加辩论会的有:正方:队员:王金辉,司马宇翔。主辩:何子鸿。反方:焦点,李东辉,安然。”老师说“我宣布“开卷是否有益”辩论会现在开始!”

虽然我是反方,但我的观点一定是正确的。

最后,两方握手言和。

关于做公益的作文篇8

2月25日,星期四,我们学校举行了做圆子活动,教室里,人声鼎沸!

下午第一节课,阿姨们拿来一大袋汤圆粉,我们一下子兴奋起来,兴高采烈的跑出去洗手,把准备工作全部做好。这时,老师把一大块白花花的面团发给我,我惊喜的先欣赏了一番,看着这白花花的面团,就像捧了一团棉花糖一样开心!

开始做圆子了,我先把面团拽一小块搓圆,可一搓面团,就把圆子搓碎了;于是,又拽了一小块,结果一使劲又搓成了渣子。看着其他同学做的熟练又好看的圆子,我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转过身看见杨亦程在不停地揉面团,我也学着开始揉,我用全身的力气把面团反复的揉搓,哇!奇迹出现了,面团果真变软了,还热乎乎的呢,我又开始搓圆子,面软了果然容易搓,搓成了各种形状,有长的,圆的,多角的,方的,各种奇形怪状,全有啦,有的像海星,有的像雪宝,教室里不时传出哈哈大笑声。做好圆子,我们怀着急切的心情在教室里等了一会儿,阿姨就把热气腾腾的圆子端上来了,顿时,教室里咋开了锅,“这是我做的圆子,那是你做的圆子”。

我看着我们亲手做的小圆子,好像听见小圆子仿佛在说:“你们合作得真好,真是又快又好!”

关于做公益的作文篇9

俗话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读书,能够彻悟人生的好处;读书,能够洞晓世事沧桑;读书,能够广济天下民众;读书,能够深入科技殿堂。人欲成才,士欲济世,务必开卷读书。马克思开卷,获益甚多,他先后在波恩大学、柏林大学研究法学、历史和哲学,因而在以后的革命活动中能有两个空前的伟大发现,他写资本论就读了自藏书一千余本,还到大英博物馆里看了三间房子的书。马翁的开卷之益,说也说不荆华罗庚开卷,从小就打下了很好的数学和语文基础,曾写过几百首诗词,还写过许多散文和通俗生动的科普读物。初中毕业时,就写出数学论文。论文层次清楚、语言简练,精辟地指出了苏家驹教授《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的错误。

可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我却觉得“开卷必定有益”。

读书不仅仅能增长很多知识,还能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

让我们一齐读书吧,书是我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品!

关于做公益的作文篇10

关于做小实验的作文600字 烟还能自动往下“流”?

透过玻璃杯,我们惊讶地看到:一股黄色的烟雾,如同飞瀑,从杯口的纸筒处飞泻而下------这一幕,真是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啊。

众所周知,烟是一定往上飘的,可是今天,茹老师却一本正经地对我们说:“我有一个小游戏,要让烟自动向下‘流’。你们信不信?”“不——信!”大家想都不用想,很干脆地回答道。“真的不信?”老师歪着头,故作神秘。这下,我的小心思开始转动了:老师常常要使个小陷阱什么的,不认真对待的话,可能真的会“掉陷阱”。我眼珠一转:“老师,我信!”

“为什么突然又信了?”老师笑吟吟地问。

“因为——因为——”我嗫嚅道,“我想反着说说试一下。”我的回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信不信,我们做个小实验就可以了。”老师挑选一位同学上来。于是,我自告奋勇地举起了手,这不但是因为我喜欢做实验,更多的还是想证实这个说法。

我来到讲台桌跟前,根据老师说的方法,先拿起A4纸,把它四折,剪下四分之一。再把剪下的部分卷成一个长长的纸筒形。我估计了一下:还行。于是,用双面胶把纸筒固定,再用夹子夹住中部。接下来的这一步让我胆战心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接下来就得点燃火柴了,而我一见到火就有一种害怕的感觉。

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根火柴,在盒子上轻轻一划,火柴立刻燃起了火,我抖抖索索地把A4纸点燃,燃烧的那头朝外,另一头放入杯子里,这下就发生了让我出乎意料的一幕:原先燃烧后的烟在往上面冒,而放进玻璃杯后,烟雾居然不再向上飘,而是像水一样缓缓地向下“流”,这是真的吗?我不会在做梦吧,我使劲地睁大自己的眼睛,围观的同学们也发出惊讶的叫声!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烟”就是一些未能完全燃烧的小颗粒,在无风的环境下,是下沉的,那玻璃杯的作用就是隔绝外边的空气流动。

哦,原来如此,我又知道了一个科学小知识。看来,我们的身边,真的是奥妙无穷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