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如果你到地球来读后感锦集

如果你到地球来读后感锦集

《如果你到地球来》是一本由[美] 苏菲·布莱科尔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果你到地球来》读后感(一):外星人看地球

《如果你到地球来》如果一个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会看到什么呢?这本书就是从外星人(小孩)视角介绍地球上的万物。 其中有两幅画印象比较深刻:

老人们喜欢讲述他们年轻时,这个世界上发生过的故事。

孩子们擅长编织那些尚未发生的故事。

幻想未来的是小孩。

老人们的时间非常非常少;

孩子们的时间非常非常多。

所以很多人老了,会写自己的回忆录,出很多书,把自己的经验向小孩介绍。

孩子们呢,打破老人的束缚,反叛传统,创造新的东西。

所以有个疑问:老人写的书,年轻人会看吗?

所以,与过去和解,多看看未来,珍惜时间,努力奋斗。

《如果你到地球来》读后感(二):《如果你到地球来》(If You Come to Earth)|绘本书单09

继续Page One2021年度图书巡礼,今天要分享的是苏菲·布莱克尔(Sophie Blackall)的《如果你到地球来》(If You Come to Earth)。

苏菲·布莱克尔(Sophie Blackall),大家都很熟悉了。之前我们曾分享过她获得2016年凯迪克金奖的绘本《你好灯塔》(Hello Lighthouse),获得2016年凯迪克金奖的绘本《寻找维尼》(Finding Winnie),获得2015年《纽约时报》十佳绘本的《甜点,真好吃》(A Fine Dessert)。

《如果你到地球来》(If You Come to Earth)是她的新作,花费七年打造,灵感来自作者参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救助儿童会工作时接触到的上千个孩子。(This stunning book is inspired by the thousands of children Sophie Blackall has met during her travels around the world in support of UNICEF and Save the Children.)

全书以孩子向外星访客介绍地球的视角,描绘了500种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人、事、物,讲述了家庭、天气、动物、工作等大大小小的各种话题,其中更是涉及残疾人、难民、种族、性别和战争等诸多敏感话题,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现实意义。

“亲爱的外星访客,如果你到地球来,这些事情要知道:我们人类,居住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家里,有着各种形态的家庭。我们每个人都不相同。”

“世界上有很多未知事物。”(There are lots of things we don't know.)“我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死后会到哪里去。”(We don't know where we were before we were born or where we go when we die.)

我记得读过蔡皋老师一个绘本叫《出生的故事》,里边讲了我们是如何诞生到这个世界的,书里边有一句话——多奇怪啊,这世上居然有了一个“我”。是啊,真奇妙呢,我因为某种因缘和合来到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的一切产生了联结,我是我,我是我的我,我的这个世界的我,我是大家的我,真奇妙呢。

佛陀告诉我们:“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我,以及这个世上的一切,山川大地、日月星辰,其实都不是真实存在的,不外乎就是因缘和合之下产生的,相互依存的生灭关系,万事万物皆具有空性。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知道了,对任何事物都不需要去评判、期待与掌控。

一切美好的东西,其实都是自自然然、活活泼泼的。老子也曾告诉我们:“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正如《金刚经》里最后有一个偈告诉我们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明确自身“本来无一物”,是我们来到人世间时时、处处的修行。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读的书越多,便该越察觉自身的无知、浅薄、狭隘。读的书越多,获得的知识越多,便更应该学会失去与放下。

没有一切,方能拥有一切。不再过问世事沉浮,方能观照自我,感受山川大地、日月星辰,感受这个美丽宽广的世界,去拓展心灵的边界,释放对众生的爱与慈悲,走向永恒,与天地参。

我们什么也没有带来,也终将什么不会带去,这个世界不欠我们的,我们也终将对这世界无所亏欠。

其实读了庄子的《逍遥游》之后,我对“逍遥”有了新的理解。它就好比佛家所讲的“破相”,是对他者的包容、对世界的成全,也是同自己的和解,是一种高级的般若智慧。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孔夫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地是如此博大,如此美好,而连通它的,是我们那颗同样博大、美好的心。

既然有幸到地球来,希望我们都能对这个世界、万物、他人、自己,保有更多的包容、宽恕和成全。

因为,“此时此刻,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But right this minute, we are here logether on this beautiful planet!)

(首发于“清和读书”公众号,欢迎关注)

《如果你到地球来》读后感(三):《如果你到地球来》(If You Come to Earth)|绘本书单09

继续Page One2021年度图书巡礼,今天要分享的是苏菲·布莱克尔(Sophie Blackall)的《如果你到地球来》(If You Come to Earth)。

苏菲·布莱克尔(Sophie Blackall),大家都很熟悉了。之前我们曾分享过她获得2016年凯迪克金奖的绘本《你好灯塔》(Hello Lighthouse),获得2016年凯迪克金奖的绘本《寻找维尼》(Finding Winnie),获得2015年《纽约时报》十佳绘本的《甜点,真好吃》(A Fine Dessert)。

《如果你到地球来》(If You Come to Earth)是她的新作,花费七年打造,灵感来自作者参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救助儿童会工作时接触到的上千个孩子。(This stunning book is inspired by the thousands of children Sophie Blackall has met during her travels around the world in support of UNICEF and Save the Children.)

全书以孩子向外星访客介绍地球的视角,描绘了500种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人、事、物,讲述了家庭、天气、动物、工作等大大小小的各种话题,其中更是涉及残疾人、难民、种族、性别和战争等诸多敏感话题,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现实意义。

“亲爱的外星访客,如果你到地球来,这些事情要知道:我们人类,居住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家里,有着各种形态的家庭。我们每个人都不相同。”

“世界上有很多未知事物。”(There are lots of things we don't know.)“我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死后会到哪里去。”(We don't know where we were before we were born or where we go when we die.)

我记得读过蔡皋老师一个绘本叫《出生的故事》,里边讲了我们是如何诞生到这个世界的,书里边有一句话——多奇怪啊,这世上居然有了一个“我”。是啊,真奇妙呢,我因为某种因缘和合来到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的一切产生了联结,我是我,我是我的我,我的这个世界的我,我是大家的我,真奇妙呢。

佛陀告诉我们:“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我,以及这个世上的一切,山川大地、日月星辰,其实都不是真实存在的,不外乎就是因缘和合之下产生的,相互依存的生灭关系,万事万物皆具有空性。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知道了,对任何事物都不需要去评判、期待与掌控。

一切美好的东西,其实都是自自然然、活活泼泼的。老子也曾告诉我们:“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正如《金刚经》里最后有一个偈告诉我们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明确自身“本来无一物”,是我们来到人世间时时、处处的修行。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读的书越多,便该越察觉自身的无知、浅薄、狭隘。读的书越多,获得的知识越多,便更应该学会失去与放下。

没有一切,方能拥有一切。不再过问世事沉浮,方能观照自我,感受山川大地、日月星辰,感受这个美丽宽广的世界,去拓展心灵的边界,释放对众生的爱与慈悲,走向永恒,与天地参。

我们什么也没有带来,也终将什么不会带去,这个世界不欠我们的,我们也终将对这世界无所亏欠。

其实读了庄子的《逍遥游》之后,我对“逍遥”有了新的理解。它就好比佛家所讲的“破相”,是对他者的包容、对世界的成全,也是同自己的和解,是一种高级的般若智慧。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孔夫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地是如此博大,如此美好,而连通它的,是我们那颗同样博大、美好的心。

既然有幸到地球来,希望我们都能对这个世界、万物、他人、自己,保有更多的包容、宽恕和成全。

因为,“此时此刻,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But right this minute, we are here logether on this beautiful planet!)

(首发于“清和读书”公众号,欢迎关注)

《如果你到地球来》读后感(四):童书中的理想与希望

提起童书,你会想起什么?丰富的颜色,夸张的表情,还是孩子的童言童语?

其实除了天真烂漫,童书中也藏着很多大人的希望和理想。

比如获过两次凯迪克奖的苏菲,一直在自己的作品中注入对世界的期待。

《你好灯塔》创作者苏菲

在《甜点,真好吃》里她讲到了奴隶制和种族主义;在《寻找维尼》中,她画出了战争的残酷。最新的《如果你到地球来》更是画出了万物相连、和谐共生的愿望。

《如果你到地球来》的灵感源于苏菲去不丹教书的经历。为了支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工作,她爬过崎岖的山路,来到一所只有10名学生的学校。

当她和孩子用互相听不懂的语言交流时,她特别想画一本能把大家都连接在一起的书。但她没想到,这一画就用了 5 年。

苏菲说,我们靠出生地、信仰、衣着和语言来定义自己,每个人都是如此不同。但我们却有一个共同点——我们都生活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

有的家长可能会担心,如此宏大的主题,是否会流于空洞和枯燥?答案是:完全不会!

这个故事的切入点很巧妙,讲的是一个叫奎因的小朋友,为了邀请外星人来做客,给它们写地球介绍信的故事。

“亲爱的外星访客,如果你到地球来,这些事情你一定要知道!”

在这封长长的信中,奎因介绍了地球上各式各样的东西。有不同肤色的人、不同款式的建筑,还有不同的职业。

“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家里”

“大人们做很多事情,让这个世界保持运转”

还有不同的生物,和其他稀奇古怪的东西。

“如果让我选,我想成为一只鸟”

这些东西有的看得见,有的看不见,比如我们脑海中的想法,弥漫在空中的细菌……

“我们的头脑,随时都在思考,但你看不到我们的想法”

这样,这个绘本就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向大家介绍了 500 多种形形色色的人、事、物。

这些描述没有尊卑贵贱,也没有种族之别,在奎因看来,正是因为大家的不同,才让世界变得多姿多彩。

除了新奇的故事形式,这本书里还有满满的细节来吸引阅读。

熟悉苏菲画风的读者知道,她是一个十足的“细节控”,小朋友总能在她的画里找到有趣的小东西。

比如这个用弹簧走路的小女孩

上课睡着的小朋友,看他同学的眼神

还有抛锚的汽车和颠出来的垃圾袋

这个绘本里还有很多互动小游戏。

比如主人公奎因,总是躲在人群里,你能用火眼金睛把他找出来吗?

这对双胞胎,几乎一模一样,到底哪里有不同呢?

书中一共有 500 多种不同的人、事、物,小朋友会像寻宝一样沉浸其中,完全不用担心枯燥和空洞。

值得一说的是,这个绘本里的一切几乎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

比如我们在俯视图中,一眼就能看到中国的“小桥流水人家”。

还有苏菲画过的那座灯塔。

我们也会找到很多真实人物。比如大歌星碧昂丝,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鲁斯·巴德·金斯伯格,还有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馆长卡拉·海登,连衣服都一模一样。

主人公奎因也是确有其人,他是苏菲在澳大利亚认识的小朋友,他给苏菲画了很多关于外星人的想象。

甚至连绘本里的道具也是真的!奎因在树上看的Here We Are确有其书,它的主题也是介绍地球和万物运转,苏菲把它也画了进来。

这个拿着画笔的插画师也很是眼熟,emm……好像是苏菲自己

这些画面真实还原了我们的世界,可以让孩子在阅读绘本时,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

当然,这个绘本最打动人的地方,还是在于它对他人的一种关爱。

当苏菲描述各式各样的家时,她在画面的中间画了很多无家可归的人。

“我们失去了家园!因为火灾,因为洪水,因为战争”

当她在描绘世界各地的天气时,她画了因为暴雨天气而被困的母子。

当她在描绘世界上的美食时,她也没有忘记世界上有很多人正在饱受饥饿的困扰。

“有些人享有比其他人更多的食物,所有人都需要食物和水才能生存”

世界上有很多纷争,说不清楚的事情太多,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死后要到哪里去。但此时此刻,我们正共同生活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

希望看这些绘本长大的孩子,能成为有同理心的大人,希望他们能摒弃偏见,接纳这个多元的世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