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銀幣一磅的惡魔》的读后感大全

《一銀幣一磅的惡魔》的读后感大全

《一銀幣一磅的惡魔》是一本由星河蛋撻著作,留守番工作室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 350,页数:25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銀幣一磅的惡魔》读后感(一):两个残缺灵魂的相互救赎

看到评论区里的豆油们说,这本书讲的是救赎的故事,完全没错。

故事发生在架空世界,大概是魔法世界的工业革命时期。虽然小说只描述了两个主人公的故事,但却通过有力的笔触,看到整个世界、两个时代更迭的风起云涌的大背景。

故事的前半段,年轻的神父以爱的名义,救赎了人魔混血的受;

故事的后半段,时代的风暴开始卷起,原来神父真正的身份是教廷曾经的圣子,在宗教的影响下,准备回教廷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为教皇续命,是小恶魔用自己的执着和坚持,唤醒(打晕)了神父被宗教洗脑了二十几年的灵魂,带着他远远地逃开了,逃到了风暴无法触及的地方。

最后,世界和平(核平),地狱之门消失,两个主人公过上了幸福平静的生活。

《一銀幣一磅的惡魔》读后感(二):命运的选择

太好看了!一直被文名和排雷所耽误了的小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耽美,第二人称,开始看有点奇怪,看过后也觉得也还好,不会很违合。

神父以诺因为便宜买一只混血恶魔雷米尔,在买回家为他治愈曾经的伤(因为恶魔在战场上被人轮过,有雷的姐妹误入)的过程中,慢慢发现恶魔身上的人性,从而神父再也不能将他视为恶魔了,两人开始一段相互治愈,平等又平静的生活。神父安抚了恶魔曾经被深深伤害的过去,恶魔教会神父有烟火的生活,让神父尝到真正的鲜活的人生。讽刺的是恶魔告诉神父"没有谁生来就是为了!"看似是神父将雷米尔救出火坑,其实是雷米尔帮神父打破教廷对他洗脑的桎梏。

在叙事的部分,作者用了很多支线选择,不同的选择会触发不同的结局,所以小说有几个支线be的结局,每一个也都很合情合理,但最终作者还是给了两人一个完美的结局。当人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每一个不同选择都会影响我们人生的方向,其实看似面前有很多选择,但因为我们的性格使然,尽管我们经过许多考量,但还是会选择那条路,这就是所谓的命运吧。就像神父以诺最终还是会选择让雷米尔活下去,不惜去背叛教廷、背叛信仰。

特别喜欢两个人之间浓烈的感情,但又不止是爱情,作者更像讲述一段每个人心里都会有过的挣扎,社会规则与人性之间的对抗、我们面对禁忌之事时,心中的恐惧与渴望的矛盾。恶魔的雷米尔身上的自由、无视世人的眼光,经历过世间所有恶意时,还能依然坦然前行的勇敢,而神父以诺更像被世俗眼光所束缚的众生,他向往自由的生活却又对颠履过往有着深深的恐惧。这是让我觉得这篇文章的深刻之处。善恶正邪不是非此即彼的两个选项,我们不用非把一个人扔进其中一个选项中。

《一銀幣一磅的惡魔》读后感(三):关于银币恶魔的一点瞎逼逼

去年暑假有病友向我安利寄居塔,但是当时我并没有注意,直到今天实在闲得无聊,于是我开始看《一银币一磅的恶魔》……看的时候我有一种感觉:写小说确实是需要一点天分的,而这点天分我愿意用我所有的血去换。

第一条支线——在回家的路上,有人向神父推销一只恶魔。很便宜,于是他买了……买了恶魔的头和躯干。然后他把恶魔带回了家。一只被切掉了四肢的恶魔似乎什么也不能干,于是神父干他——完全的施暴,没有一丝一毫的悖德感。

这条线非常地肉体恶魔主义,字面意义上的。

作者写这个可能只是为了恶趣味,因为符合自己的美学。

第二条支线——可以称之为恶魔的毁灭。神父买下了完整的恶魔,把他带回了家,“像缝补衣服一样把他缝补完全”。神父已经差不多治愈了恶魔,但是面对恶魔坦白的内心,神父十动然拒。

“我是同性恋。”

“我不悔改。”

第二天,恶魔在浴缸里用枪轰掉了自己的头。

如果故事真的是这样结局的呢?我懒得把恶魔的人生复述一遍。恶魔的死虽然令人一脸懵逼,但还是很震撼的。有时候我感觉到,作者自己的影子投射到了恶魔身上,仿佛折磨恶魔的那些痛苦和不安的情绪,并不是战乱,失去家人,异变,被战友轮暴这些cheap的情节所施加的,而是直接来自作者本身。如果对恶魔的治疗止步于此,那么这会是个纯粹的关于苦难的故事。如果更加用力更加写实一点,甚至可以看做是架空到幻想世界的遗书式写作。恶魔不仅仅是一个PTSD患者,他还是一个受难的人,在他身上可以看见一种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特质,跟神父谈恋爱也没办法消去这种特质。在死过一次之后,他以为他抓住他的光了,然而神父拒绝了他。他本来可以选择继续喝他的白菜汤,或者干脆地把汤倒掉……当他真的把汤倒掉的时候,这感觉是多么的痛快爽利啊!作为读者我都淹没在狂喜之中了。

第三条支线——可以称之为神父的毁灭,同样是自杀式的。神父完全治愈了恶魔,而对恶魔对神父的救赎也开始了。到这里,剧情已经发展得相当复杂。教廷被地狱攻击,失去了所有圣子,教皇生命垂危,召唤圣子归家的赞歌响到了神父居住的小镇——神父看起来是个圣徒,然后作者告诉我们他确实是个圣徒。他给恶魔留了信就离开了,等于孤身赴死。

神父的形象并不比恶魔简单,尽管他的人格特别纯洁,几乎就代表一种纯粹的善。(远远不光是因为做菜不放盐还吃茴香和薰衣草而显得蠢萌)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花177个银币买下一只恶魔,因为他不想承认自己动了教义所不让他动的恻隐之心。但是神父大概没有想到,任何道德行为都是有后果的。在恶魔的反向饲养之下,神父的神性动摇了。这样的神父,在一个这样的世界里,是很难存活的。他不逃避他的使命或者宿命,也就毫不意外地死了。他短暂的光明结束了,成了黑暗的一部分。

作者又写恶魔后来带领叛军成功地干塌了教廷, 带走了神父的遗骨,请问这有什么用吗?!把四十米大刀缩短为三十九米?

真正的结局使人大松一口气。神父依然没有改变他的选择……恶魔打昏了他,然后带人跑路了。教廷随之完蛋,战争结束,世界变成一个没有恶魔的世界了。虽然前面三个BE结局我都很喜欢,但是还是这个结局最好,不管恶魔死还是神父死,作者都不能算是逃离了自己的影子……而且……毕竟快要开学了,要对自己的心脏好一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