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不存在的照片经典读后感有感

不存在的照片经典读后感有感

《不存在的照片》是一本由樊小纯著作,重庆社 北京华章同人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元,页数:20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存在的照片》读后感(一):「夜讀」

「夜讀」重度讀信愛好者為了同時享有寄信人和收件者的雙重感覺,虛構出了這24封書信成集,加上穿插的盡是虛焦或磨糊的相片,更來補充說明W其實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攝影師這一訴求。但每封Dear開篇的女性R,同樣有她的弱點和匱乏,其實也不是一個理想的閱讀人。他們談論的內容涉獵傳統大學科里偏遠而生僻的道路,開出一條以藝術為探口震蕩出通往真我的路徑。大量抽象的感受性表達讀起來是混沌的,但並不覺得稀亂得暴躁,都能心領神會一些,甚至有比往常更特別的描述方式。可能超前可能邏輯錯誤,但都盡力延展了藝術生命的張力,這是很吸引我的。如若每塊白底黑子的矩形能浮於所在的單頁,那樣指尖掃過時的觸動將不比自我的戰慄小。(用金色漆筆在黑色硬紙片上寫批註,又要有回憶了)

《不存在的照片》读后感(二):摄影是等待事物落入其间

樊小纯是金句女王,她的文字跳跃碎片,没有太多叙事情节,彷佛灵光乍现,随意降落,但又明显感觉到精确简明的文字背后的审慎与克制。相比于上一本《不必交谈的时刻》,这本书更深奥些,也许与她在读哲学博士有关,书中也多次引用海德格尔的话。有些句子其实我并不明白意思,也许是经验阅历还未达到那个层次,读书也只是将自己内在本就明白的东西再次勾连出来吧。

作为一个纪录片导演,在这本书里,她讲述观看之道,她是如何摄影的,而我们又该如何观看。

能明显感受到她对图像叙事的捕捉热情,但这并非盲目的热情,有深思熟虑,有执着的,也有放弃的,正如她写“拍摄者是同时对瞬间与永恒捕猎的人。这种捕猎可以是深思熟虑的即兴,也可以是精心却举重若轻的陷阱”。

她一直在试图抵达摄影的灵魂。书中写她曾经拍摄一部纪录片,讲述一些经历苦难的人,是那种克制了生活中所有愉悦的苦难。我猜想摄影于她是一种迷恋,但当拍摄对象是人类的痛苦时,她就有一种不适感,总觉得有点残忍。一方面她为了尽可能多地收集细节,完成一种完整的叙事,尽力试着把他们作为一种纯粹的对象去看待,捕捉他们的痛苦;但是身在这个场景里,看着他们的痛苦,并对他们的痛苦感到狂热,是种索取,这又让她觉得痛苦。

读完这本书,觉得纪录片导演也是个有趣的职业。有机会见这么多有趣的人,并第一手地观看了他们的生活。好的纪录片和好的电影一样,讲述特殊人物在特殊境况里的特殊故事。它是人类境遇的呈现。这大概写明了我喜欢纪录片的原因。

《不存在的照片》读后感(三):不存在的照片 不停止的思考

几天的碎片时间,不舍读完24封信。

到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一本书之一。

一个虚构类作者首先写的是她自己。隐秘的,悲伤的,真实的,思考的,她自己。

依旧是清朗透彻的语言,散发着独有的思想的光,刺透双眼和全部伪装的心,一字一篇里,尽是冷静,观视,省思。

重温两本旧书,执笔的力量,重重落在几种方式上。记录与观看的方式,影像与胶片;表达交流的方式,交谈与书信。突然很期待,或许有的下一本,将会是哪种媒介,哪种载体?

骤然变幻的当下,习惯了接受一切新的所谓有趣的东西,直到有趣本身,早已变得媚俗又窒息。还会沉静下来,学习不止,笔耕不辍,反思一种交流,铭记一种载体,其实多珍贵。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生活里其实相似,交流的途径,很大程度决定内容的基底。简讯愈加发达的今天,随之忘记的还有与书信俱去的诚朴的思考方式。

不存在的照片,不必交谈的时刻,都是生命中,最沉淀,最真诚,最厚重的,纯。

《不存在的照片》读后感(四):我们,无缘得见

在《不存在的照片》中,虚拟出两个相互信任的人,已经逝去的W和被他信任的R,W那些无法带走却又不知道留给谁才好的记忆线索,最终寄给了地球另一端的R。我在想,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人,为何会成为彼此依靠的人呢?这臆想就像是一个人分裂出两个完全不一样的自己,彼此明明有十万八千里的差距,明明无法苟同彼此,但偏偏又是最离不开的那部分。如此矛盾,恰似我们每一个无法解释的性格中最分崩离析的那两面呢!

在这真实存在的24封信中,樊小纯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关于摄影规则和构造的理解,关于摄影过程的理解,关于拍摄呈现的困惑或者妄想。也就是说,她是借助于W的文字,说出自己想要表达的话,记录下自己的故事,我的理解是W就像是樊小纯的其中一面。

那个想要设计出一个能够拍摄出看得见真实世界的镜头,是不是对应着内心那个想要了解这个世界的真实而不是局部事实的部分?那个宣称着“如今的艺术躺在取消艺术的伤痕上”,是因为如今的艺术已经被解构复制,乃至于丧失了艺术的神秘呢?毕竟绘画如同艺术,没有秘密太无趣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她说“艺术是格物致不知”的缘故吧,因为我们把各种感官的可能性探索都解决了,因为真实的分量越来越重,因为各种艺术的可能性无法激发。在拍摄痛苦对象时,会出现自我对叙事素材的狂热,和索取拍摄对象的痛苦的罪恶感,两相交织会让我们更疑惑。不被允许去深挖才能找到痛苦的灵感,最后就是主观的被允许的显性摄像,只能迷惑自己的事实。

她的文字,读起来剖有几分性冷淡的味道,自带着清冷神秘,又低调自然的特点,恍如就该是这样的,樊小纯就该是这样的。或许跳脱出套路之外,需要一遍遍去挖掘,才能读懂她想要表达的意思,探索着生活在镜头前展开的方式。

对于一个摄影师来说,什么样的照片才称得上是极好的作品,这该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就如同要问一个音乐家,什么样的旋律才能称得上天籁之音一样,是个没有什么意义,且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在《不存在的照片》中,有那么一句是让我触动的,对于普通人来说,你要让他们尽量网络摄影机和工作人员的存在。或许那样才能拍出真实极好的作品吧!

但现实告诉我们,这样的场景是不存在的,于是这24张不存在的照片我们也无缘得见了。

《不存在的照片》读后感(五):光影的记忆,泛旧的时光

初拿到这本书,我感觉像是在翻阅一部kindle或者翻看一本笔记。在这本《不存在的照片》里,樊小纯的行文更接近碎片式的微博写作。樊小纯一人分饰两角,她是讲述者,也是倾听者,她借助摄影、绘画、建筑、文学等话题,讲述 24 张照片的隐喻,24 种一个人接近图像的精神状态。

“我们寻找的,很可能并不是在哪里突破,而是在哪里止步。在悬停之处,从新如旧,从旧如新。”这一次,她的讲述,关乎记忆的交付,以及仪式的实践。信件里面的段落是被她精心架构好的。整本书的视角被分裂成了讲述者与隐藏的倾听者,但最终都归拢于作者本身的叙述。信件中一隐一显的两位主角去看世间万物,通过照片、建筑、美学来讲述世界的景观。

樊小纯,1987 年生于上海。同济大学哲学博士在读。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新闻系,毕业后进入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大师》栏目工作,拍摄制作历史人物类纪录片。2012 年赴美,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VA)攻读社会纪录片系硕士,获 Paula Rhodes 纪念奖毕业。2016 年出版随笔集《不必交谈的时刻》,2017 年作为驻留艺术家在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进行绘画、写作。作者的成长经历丰富,游学世界,所以在书中,他更多的是通过这种信件的形式,来表述作者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与理解。

书中的照片是抽象的,是神经质的,是需要去意会的。光影让我们暂时远离尘埃,尽情享受被记录下的时间的片刻。光与影相互交织,每一帧画面都定格时空,让历史停留,无数的遐想从内心涌出。光与影的世界在每个人内心都荡起一丝涟漪,浅浅的晕开。一本好书像一杯浓茶,淳香味厚,长期的停留在记忆的味蕾上。

光影世界色彩斑斓,色调就像一条丝绒,柔絮而富有弹性。光影也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对生活的升华、未知的探索和美好的追求,光影如沙漏,装满时光,让其缓缓流淌,在谧静中寻找那一份共鸣。烙印在光影中的美景就像西方油画、色彩斑斓,华丽夺目。在光影中不停地切换人生,可以让生命更加立体。

这是一次R与W的对话,这是一次作者与W的对话,这更是一次作者与我们,与世界的对话。

时光流逝,记忆在风中渐渐模糊。照片留住了记忆,却留不住人。昏暗的光线中,光与影折射着我们逝去的青春,我们曾经美好的回忆,伴随着我们一起泛黄,一起老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