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锦集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锦集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是一本由[丹麦]博·雅各布森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一):“这本书译了十年”

2012年,适逢召开第二届存在主义心理学国际会议(上海,复旦大学),我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了此书英文版,读起来觉得挺受用,便尝试翻译了一些章节,也曾推荐给一些出版机构,可惜一直未能出版。

2021年,机缘巧合,认识了光尘文化的乌仁老师,在商谈心理学书版权事宜时,我向她推荐了这本书,并发送了试译的章节,没想到一拍即合。

转眼间,过去了九年。

在这九年中,我时不时地翻译这本书,学习这本书,并跟人分享这本书。

因为在中文图书市场,除了亚隆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之外,还没有一本“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教材告诉我们该如何生活、如何寻找意义、如何成为自己;又或者,我们根本就没有一本“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教材。

尽管我和乌仁颇为投缘,但我也相信,这本书的出版有其内在原因,那就是如作者在书中所说,“近几十年来,现代人的心理问题在本质上越来越具有存在性”;也就是说,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发面临“存在性真空”,面临创造意义的使命,面临做选择的困境。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去生活呢?

在这里,我想引用卡巴金的一段话,也是出现在本书中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

去做一些事情,即使是非常小的事情,往往也会帮助你感到自己有影响力,感到自己的行动有价值,感到自己与更大的世界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由于你是更大的整体的一部分,因此,为外在世界的疗愈承担一些责任,也可能会产生内在的疗愈。

这个世界不尽完美,内在和外在都是一样,需要我们去努力完善。当我最终校对完这部书稿时,十年已逝,我有幸完成了一件小事。

当然,这源自大家的共同努力。感谢作者博·雅各布森为我们写了这本书,感谢乌仁老师慧眼识珠,感谢王学富老师、杨吉膺老师和李仑老师倾情作序,感谢童桐老师参与翻译,感谢王雨田同学通读书稿并修订文字差错。

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亲爱的读者们!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二):不是存在主义者?没关系,这本书一样欢迎你

最近一个月,我坚持每天做10分钟的冥想,记得在某一次的冥想练习中,老师提问道:「想一想今天的冥想目的是什么?」

当下,我想到的是「我想平静地度过这一天。」

「为什么是平静呢?」冥想结束后,我对自己的答案感到好奇,也许「平静」在我看来是一种处于幸福的心理状态吧。

那幸福的平静是什么样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么?但这种看淡一切,遇到好事都不会太高兴,简直是把人类的情感给剔除了。或者是完全放弃对生活的期待,这样发生什么都可以做到毫无波澜,但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活力了嘛,说不定他心电图上的律动也一并消失了。

博•雅各布森在《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中回答了我的疑问。

在本书的第二章「幸福与痛苦」中,他介绍了「深度幸福」这个概念。这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就是我希望达到的「从容欢快的平静」,这个表述背后的含义包括自由、跟随自己的内心,既活泼又有活力。

雅各布森进而提出了这种状态的三个层面。首先是身心,这在我们大汗淋漓地运动后,或者练习冥想时,肌肉放松、血压和脉搏减弱从而带来身心上的安宁及愉悦;其次是对死亡的接纳,当一个人直面挑战、充分体验人生,「不欠自己生命」时,才能最大程度上减少对死亡焦虑的感知;最后是精神层面,即感受到地球、宇宙或者世界秩序,并且接受自己在其间的存在。

「严肃又活泼」是我对幸福的新认知。

回到《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这本书,在翻开这本书之前,也许可以稍作思考:什么是存在主义?

脑子里是不是浮现了很多高深莫测的词句,像「存在先于本质」、「人就是他行为的总和」、「他人即地狱」等等,还有像萨特、海德格尔、加缪这些厉害人名。「存在主义」这个哲学思想似乎难以言传,至于「存在主义」+「心理学」,那估计已经是神秘黑洞了。

幸好,这位向我们发来邀请函的作者拒绝故作玄虚,他不想让读者们视这些概念为洪水猛兽。

这本《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没有过高的门槛,没有晦涩难懂的文字。也许是为了宽慰读者,雅格布森在书的一开头就告诉读者:

「你不需要成为一个『存在主义者』—— 为了觊觎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丰富洞见,这个词已经被用滥了 —— 你只需要一个开放的心态。」

所以请放心,这是一份饱含真心的邀请,任何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人都在这份邀请函的名单内。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将人达到的最理想状态称作「本真地生活」—— 愿意认真对待人生困境,找到自己的立场,清楚哪些是正确重要的事情,并为之努力。

那么,什么是人生困境呢?本书把生活困境分成了六大类:1)幸福与痛苦;2)爱与孤独;3)逆境与成功;4)死亡焦虑与投入生活;5)选择与责任;6)混乱与意义。书中每一章都单独就各类生活困境展开讨论,除了存在主义心理学流派的观点,作者还会介绍其他主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例举丰富的案例和实验。

虽然章节是独立的,但其实他们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而且雅格布森也时不时会提醒读者,「诶,这个地方马上会讲」,或是「这个概念咱们之前提到过了哦」。比如第二章「幸福与痛苦」,幸福其中的一个层面是对死亡的清醒认识,「这里我们会在第五章展开」,等到了第五章「死亡焦虑与投入生活」,雅各布森又提出了意志力这个概念,而有关意志力的作用「我们将在第六章阐述」。在阅读的过程中,好奇心不断被吊起又很快被满足,就像是作者和读者在玩抛接球,给读者非常完整的阅读体验。

作者多次强调,没有个体能够孤零零地存在,人是跟随着生活而不断变化着、流动着的。存在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不光是每一个来访者本身,还有来访者的生活以及他和生活的关系。怎么和不同类型的生活困境建立积极的关系,什么样的关系是积极的关系,作者尝试着「告诉我们如何以最好的方式生活」,以及「帮助人类同胞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他希望读者能在书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本书除了面向普通读者之外,还是写给治疗师看的。当来访者在人生困境中面临选择时,治疗师应该以怎么样的态度对待来访者,怎么引导他人、帮助他人,书中也给出了非常多的指导建议。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能够从另一个视角看待问题,或者想象自己是心理治疗师,想必是很有意思的。

虽说这本书的门槛不高,但这类型的书难免会提到很多概念。类似于「本体论事实」,「人本主义」的突然出现不免让人紧张,不过,不了解这些陌生的词并不会妨碍阅读,如果感兴趣的话,不妨主动搜索来扩展知识。

让我感到遗憾的一点是,在实际生活中要怎么应用这些知识,关于这一方面的细节,雅格布森没有展开太多。但如果真的要罗列出个一二三,估计这本书得厚个四五倍了。

也许,正如这本书的名字所说,这只是个邀请,让我们看到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存在。至于再深入更细节的内容,还需靠读者们自己探索。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三):存在主义视角下的自我审视

萨特曾说过,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它不像精神分析那样执着于对过去的“考古”或后现代流派的“解构”,而是更倾向于鼓励人们尽可能地去描述所处的世界、关系、情景和自我感知。从我个人的体验来看,存在主义确实更关注人的当下和本身——即“此时此地的我”。

在萨特看来,存在主义的本质是求真。它要求我们直面现实——即承认一切客观存在(比如死亡、孤独、无意义)并打破一切妄念(比如成为不老不死的人或全知全能的神)。它肯定了个人的努力和存在价值,认为每个人都能通过自由选择和责任承担来完成自我塑造。存在主义不是悲观主义,而是一种严肃的乐观主义。

因为人是自己造就的,他必须通过一次次的考验和道德选择来证明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好比一个君子,他在独处或平安顺遂时是很难证明自己是个君子的。除了平时要在人前人后保持一致,还要在所有利益冲突中的表现都合乎君子所为才行。

而在《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里,博·雅各布森把以萨特为主的存在主义哲学、欧文·亚隆为首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治疗统一归为存在主义学科。他邀请我们从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视角来探索人类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尝试和我们探讨如何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如何获得更有活力的感觉,如何面对人生逆境,如何接近幸福和爱的状态,以及如何接纳生活中的好与坏。

从内容来看,博·雅各布森在每一章(除了第1章)都会先描述一种具体的生活困境,然后结合理论分析,最后才提出多种解决方案。

比如第2章探讨了幸福与痛苦,第3章是爱与孤独,第4章是逆境与成功,第5章讲的是死亡焦虑与投入生活,第6章是选择与责任,第7章是混乱与意义。不过在我看来,《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更像是一份存在主义的学习大纲。通过它,我们能快速查阅存在主义各大分支的主流研究理论和相关概念。

比如欧文·亚隆列举的四种存在处境:

梅达尔·博斯提出的人类生活六大基本特征:

弗洛姆的五种个人基本需求:

当然还有从心理治疗角度提供的自救和救人建议:

比如如何处理自身的痛苦:

如何帮助他人处理痛苦:

但对我个人而言,学习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技巧更多的是为了去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因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治疗逻辑是通过激励和赋能(告诉对方你很棒你很行你是自由的有选择的你的未来你做主你的努力有回报你的付出有意义),让人明白困境不是人的既定命运,而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一旦人了解并接受这个理念,他便能成为自己的主宰,相信自己有力量去拯救自己。

而且每一种心理治疗都是用关系去疗愈人。它需要你具备随时与人建立、维护和修复关系的能力,能够让对方在你所创建的新关系中获得一种被关注、被包容、被接纳的温情体验,然后逐渐恢复在现实生活中对人和人际关系的信心。

而在对方变得有担当能做出自由选择前,你还得帮他戒掉他对你的移情和依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你也在练习处理自己的移情、分离、存在和死亡焦虑——学习如何活在当下以及与人和世界告别。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