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新疆石窟艺术》读后感1000字

《新疆石窟艺术》读后感1000字

《新疆石窟艺术》是一本由常书鸿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00,页数:2022-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疆石窟艺术》读后感(一):【鉴书团】为国作序敦煌魂

常书鸿先生是最早一辈花费毕生心血整理、研究、保护西北丝绸之路上石窟艺术的学者,他和他的同事的成果可以说为中国古代艺术文化补写了雕塑、壁画方面的空白,这些成果与青铜器、卷轴画一起成为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佐证,也是当今中国的序章。

首先,常书鸿用了很多篇幅详尽驳斥了西方殖民主义学者的“中国文化西来说”。壁画的主题内容大多是描写释迦摩尼成佛之前的本生故事,服饰和生活环境还是印度当时民族的民间风尚,艺术表现手法并未收到希腊艺术的影响,看不到希腊的特征。贵霜文化是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在中国、印度、希腊和安息文化交互影响之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类型,是大月氏人的接触创造,充分反映出大月氏人的生活习惯和艺术风格,并不是希腊文化的分支。

古龟兹国石窟依存最多,所以也是本书篇幅最大的部分。石窟前室穹顶上显著的菱形斜方格内画了大乘佛教美术中最为出色的本身故事画,后室中央往往画着释迦摩尼涅槃的壁画。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是龟兹石窟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也是我国开凿时间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其开凿年代始于公元300年前后,终于公元9世纪,现有壁画最早始于公元4世纪前半期,盛于5至6世纪,延续至8世纪,现存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主要表现小乘佛教内容,这在中国石窟中是比较少见的。克孜尔石窟成熟期的壁画题材主要是汉译说一切有部经、律,这也是整个克孜尔石窟壁画的主要题材。券顶上有许多菱格状画面,中间画佛本生故事和譬喻故事。菱格画最富有克孜尔特色,菱格边缘呈鳞甲状,实际上是装饰化的须弥山形象,体现了小乘说一切有部思想,每个菱格斗以单独画面代表一个故事,只画出最关键的情节。克孜尔壁画从开凿之初到南北朝时期的风格具有鲜明的西域特色,人物面庞圆润,身材健硕,五官具有明显的白种人特征,线条柔韧有力,提按变化自如,具有很强的形体表现力,造型强调体积感,采用大量明暗晕染手法,色彩浓艳,多用石青、石绿等富有装饰性的矿物色,服饰、装饰品等细节也都带有中亚和印度特色,展现了一种与中原绘画传统不同的新风貌。克孜尔中期壁画代表了新疆石窟艺术发展的高潮,也是中国民族艺术传统在吸收外来影响后现实主义艺术的新成就。这个时期壁画造型的特色,是从曹不兴式的线的艺术在人体刻画上发展为主题的形的烘染,敢于大胆地在人体肉身的阴影部分采用鲜艳的赭红色。盛唐以后得克孜尔壁画,在人物画法上一反曹衣出水的笔法,而变成吴带当风的风格了,特别是仕女的秾丽丰盈之态,更是受了周昉画的影响。

新疆和河西走廊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也是绵延千年的艺术宝库,我个人非常喜欢,也很感谢前辈学者们的努力,所以给五星啦~

《新疆石窟艺术》读后感(二):艺术与史学兼备的新疆石窟研究之作

《新疆石窟艺术》是常书鸿先生的重要作品之一,尽管题目看似艰涩,但实际上书鸿先生以他平实的文字,写就了一本专业且易读的著作,即便是普通读者,也能从书中感受到石窟艺术之精妙。且该再版不仅是“旧书重现”,还增加了许多“新图”,着实令人惊喜。

《新疆石窟艺术》书影

本书较为广泛的记录了新疆所存的石窟。除了提起新疆石窟就想到的克孜尔石窟外,本书还介绍了许多并非那么出名,但是却不可忽视的石窟,如森木塞姆石窟等。这些石窟星星点点,分布在城市的周边,若是无法自驾,想来是无法近距离的观赏这些石窟。更何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石窟正在慢慢的被风沙所侵蚀。凡是绚烂的事物都值得去追寻,常书鸿先生这本书将他那个时代的新疆石窟记录了下来,无论是一般读者,还是对石窟艺术略有了解的学者,都一定不能错过。

常书鸿先生的书,不仅是“艺术鉴赏”,更是“文化求索”。书中在介绍新疆石窟艺术的同时,还引经据典,从史学文化的层面,对这些珍贵的壁画造像进行解读。在这里我要再次感谢再版编辑人员的用心,全彩的图片与文本相呼应,见文见物。同时,相较于旧版更为清晰的书鸿先生线描图,也可临摹下来,作为填色舒压所用(笑)。

莫高窟盛唐第45窟(复刻展品,摄于敦煌博物馆)

自2015年起,我从洛阳出发,途径西安、兰州至敦煌,断断续续沿着丝绸之路西行。后因学业和疫情原因,前往新疆的行程一直暂缓至今。如今拿起这本书,看到书中所写,想到旧日旅途中串联起的不仅是西行的风景,还有辽阔土地上的人与物。我想,这也是从先生文中引起的共鸣吧。

就此搁笔。

《新疆石窟艺术》读后感(三):跟着大佬去新疆

作为一个对新疆和石窟艺术都一无所知的读者,我完全是用这本书来扫盲的。所以我既没有打算把作者当做这方面的权威来仰视,也不指望自己能靠这本书科普佛教造像艺术里的门道。我读这本书的心态更像一个游客——在不方便出门旅行的年代、跨越时光和距离,来一场纸上的说走就走的旅行,有幸请到大佬常书鸿给我当导游,游览一下新疆的石窟艺术。

我们的旅途从绪论开始,在出发之前先学习佛教和石窟艺术从发源地传来中国的基本概况。在这里我就涨姿势了——我以前光知道JDJ和YSLJ不让搞偶像崇拜,一直以为佛教没这个要求。读了绪论才知道,原来在阿育王时佛教也不敢搞偶像崇拜,是大夏国继承了佛教之后、模仿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形象创造了释迦牟尼并把他变为偶像来崇拜:

大佬就是大佬,把我脑子里西方艺术和东方艺术的次元壁咣几一下给我cei了。我wow着开始跟着大佬一个个看石窟——从古龟兹国到克孜尔、从高昌故城到吐峪沟。

在我们的旅途中,大佬一直在吐槽劫掠我们的西方文物贩子的胡言乱语,比如他们看到新疆的石窟就说人家是照抄西方壁画、抄嚜又抄不像,搞得不伦不类——明明人家画的是自己的风土人情,而没见识的其实是西方眼皮子浅的沙文主义文物贩子。

听大佬正本清源挺有意思,对着附图看这段刀剑相向就更有意思了——这本书的附图都在最后,读者最好从一开始就来回翻着看,会对大佬和文物贩子的争辩有很具象的理解。

比如我看到那些残存的壁画时,也忍不住怀疑这是西方的壁画,可能是因为很多关键地方斑驳了,第一眼看到这些壁画上的残存图样,我脑子里冒出来的也是很罗马很宗教画的玩意儿……从这个意义上,我倒是对图像理解上的先入为主的危害有了更大的警觉——直觉往往是不可信的,就好像很多残存的新疆石窟壁画,看起来特别现代,很有意思。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