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读后感100字

《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读后感100字

《汉魏六朝文学论集》是一本由廖蔚卿著作,大安出版社出版的1997图书,本书定价:578,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读后感(一):識廖蔚卿 三

繼續讀廖蔚卿先生的文集。她論《古詩十九首》的章法與句法。便是想從無法中覓出一些痕跡出來。大開大闔。過癮得很:

“十九首中寫別離之情的有九首。或寫苦思遠行人。或寫旅人懷鄉的悲嘆。本來人情之所不能已者。惟有別離這一回事。江淹《別賦》云:‘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遠別。在分開的兩個點之間。由現實人生事故引致長長的距離。這裡是一大空間。在這大空間中什麼也沒有。有的只是分據兩點的人的嘆息。

然而。在這現實的空間之中。有一根看不見的線牵牢遠處兩顆愁心。這根思念之線使空間有物。亦使空間縮小。於是兩地的心靈得隨這一絲柔線浮游於空間之中。洄旋。起伏。若斷若續。於是那似幻似夢的歌音也在這思念之線上譜出。於是那空間彷彿縮小了。但歌音稍歇。空間復現。那似乎接近了的心。又遠遠分開。古詩十九首中的離别之詩。在情思上的流動。該是這樣引出發展的。

不過。由於創作者藝術手法的靈巧。章句格式的變化。那情緒的發展並非作直線的進行。而是如曲線般游轉。或蜿蜓。或起伏。或如洄湍。或作往復。因為那分别在遠處的人之間。有時沉沉思戀。有時狂想。有時猜疑。有時希冀。有時幽幽入萝。有時陡然驚覺。涕淚縱横:在那浩遠的空間中。一縷游思。自然無所附著。甚難安定了。

於是這九首寫别離的詩。就各各以它們不同的章句節奏去表現不同的心的曲折。要想從它的章法上去覓出一個公式來自然是不行的。正如我們要給‘別情’下一定義一樣不可能。但別離的心情是可體會的。詩的章法。自然也不妨由詩的内容感情思想的發展去體會而獲得。”

《古詩十九首》一直是我喜歡的詩。也時不時講給學生聽。講得最多的是《庭中有奇樹》。“這幾日連著講《古詩十九首》《龜雖壽》和《水經注》裏的《三峽》片段。順口提了些東漢末年到魏晉間的文章與人物。《十九首》的美便美在這無名的深情溫厚。

以前讀張中行先生的文章。他老人家總愛說這一組詩的醇厚深切。比淵明詩的格調還高。我覺得這些詩寫出亂離時勢下敏感士夫的層層憂慮。這憂慮既來自那讓人絕望的現實。也來自對生命有限的喟嘆不安。這樣的內外交困當然使得這些詩格外珍視情之所鍾。那怕歡會只是一瞬。哪怕所思永在遠道。哪怕服食毫無用處。

《庭中有奇樹》這一首過去我並不是太喜歡。覺得遠比不上《行行重行行》的深沉。然而一節課講下來。仿佛也可悟出其中深悲。何謂深悲。輒是愛而不見。甚至是永不能見。唐人說‘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正可用來解釋‘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美麗的花瓣越欣香綺麗。便越映襯出現世的殘酷無望。”

“《古詩十九首》的共同之處是意識到生命的有限與無奈。同樣地借助飲酒服藥寄情聲色來作為抵抗之資。現世是如此地動蕩昏昩。只好在自為的天地里營造自足的世界。”

廖先生的解讀比我細致。而且抓住句法上的著意安排。從結構上去窺見詩心:“此詩的起首四句。與上首作意相同。見綠樹發花。由物思人。一推而出。但是應該心中先已有人在。才由人說及物。而後更由物想到人。物是眼前之物。人是遠處之人。人與物相對立。下四句就在這對立的意旨中推出:攀條摘花。重愛這花。亦重愛遠處之人。於是想將别雕的遠距消除。可是香雖在袖。路長漫漫。無由致之。突然反轉來說物有何可貴。主要的是人間長久的别雕使我懸念。使我努力想越過空間。後兩句成了折筆。不但給詩句以變化。也將詩的情致加大加遠。使人感覺觸目增悲。這種由物及人。層層衍出的别愁之無極。使詩情委婉深重。卻在最末一句‘但感別經時’將中心旨意推出。”

《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读后感(二):識廖蔚卿

有時候讀到一本好書要憑一些運氣。比如廖蔚卿先生的書。此前甚至沒有聽過這個名字。因為買重印的林文月先生《中古文學論叢》。附帶看見還有一本《漢魏六朝文學論集》。素來對這段亂離暗黑的年月有點興趣。文學正是作為對抗黑暗之光的一種存在。故爾一並買回來。

開卷略略一讀。不禁大為贊嘆。思路之清晰。史料之充實。剪裁之得體。論斷之妥當。文筆之精美。可稱前所少見。於是收起漫不經意之心。開始著意搜尋這位廖蔚卿先生。於此亦可見讀書之旅的艱難。一知一聞也須自家親身去探去悟。然趣味倒也正在其中。

仔細想想。這個名字其實不算全然陌生。初見是讀齊邦媛先生的《巨流河》。下半部講她的孤島歲月。初到島上入大學做助教。人丁寥落。和她同住一排宿舍的便有中文系的廖蔚卿。不過各在其系。此後似亦沒有什麼往來。

再來就是因偶然買到舒蕪先生簽贈給“曾方”的兩本書而輾轉見到的廖先生一點痕跡。那兩本書尤其喜歡《舒蕪文學評論選》。作者的文學品味本就不俗。所選的文章又多是他較為滿意的。故就內容來說。是言之有物的好書。然而書中又附了兩頁勘誤表。錯字之連篇累牘也是我所僅見。若是尋常書冊肯定就棄而不見了。

然而奇妙的是這書裡所有的錯字誤字包括注釋里的符號不當。皆已被人一一細心改過。細省其筆跡。應是兩人所為。按常理判斷。這書裡上百處校正便是舒蕪和曾方相繼完成。於是自然而然地對這授受雙方如此慎重的態度有一點興趣。

在搜尋這些舊人舊事時。就再次見到廖先生的名字。原來她也是抗戰歲月裡黑石山上國立女子師範的學生。舒蕪的女兒方竹寫過一篇回憶父親早年戀情的文章。裡面便提到過廖蔚卿:“一九四四年。父親應聘到位於四川省江津縣白沙鎮的國立女子師範學院。教授大一國文。

那年夏天。大四的幾個女生:曾碧霞。廖蔚卿。吳詠琴一起辦壁報。取名‘野火’。她們慕名請剛來校不久。並不教她們的方先生(父親本姓方)做顧問。常在下午課後結伴來父親宿舍。

來談時。廖蔚卿。吳詠琴總是正襟危坐。輕言細語。唯有曾碧霞很快打破拘束。展露出她我行我素的特點。談笑自若。”

除此之外。便一無所知了。隨即再四處搜索。讀到臺大中文系康韻梅先生一篇《於臺靜農先生遺留的椅子上閱覽群籍--記吾師廖蔚卿先生》。這才對廖先生有粗淺的認識。以下的內容全部鈔自康韻梅先生的文章:

“其中與臺先生最為親近的實應是廖蔚卿先生。因廖先生是台先生在抗戰期間赴蜀擔任白沙女子師範學院國文系教授時的學生。先生聰穎多才。成績優異。深得臺先生的賞愛。故臺先生到臺大中文系任教職後不久。便聘請廖先生來系擔任助教。一九四七年八月先生隻身來臺擔任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教。陸續升任講師。副教授。教授。直至 一九九三年榮退。畢生貢獻於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四十六年。獲頒名譽教授。”

“筆者在畢業留校服務後。將近有二十年的時間。每年在學期結束。寒假和暑假開始之際。和一群系內研究古典文學的好友。相邀造訪先生府上。看望先生。那是在繁忙的研究。教學工作之餘。最令人期待的事。通常我們會在中午以前到。和先生一起午餐。先生在身體猶健朗時。還親自下廚煮四川牛肉麵讓我們大快朵頤。先生的四川牛肉麵在學生間頗具口碑。後來則是我們每人負責帶一些食物。如同郊遊般開心地到先生家聚會。逢遇有人升等時。則會到先生家附近的餐廳聚餐慶祝。每一個聚會的短暫午後。都是溫馨的時光。我們說著各自的生活和研究現況。有時也會評論一些學校發生的事。先生總是在旁抽著煙。靜靜地聽著。讓我們暢所欲言。偶爾所作的回應和評議往往能讓我們茅塞頓開。每當我們向佇立在門口的先生揮手道別時。心裡特別地充實和愉快。彷彿充了電一般。又有了繼續面對生活的勇氣。”

“先生生性恬淡。不喜交遊。行事頗具魏晉名士風骨。生於世事迍邅之際。有鑒於恩師臺靜農先生及同窗蕭明華女士因故或身繫囹圄。或失去年輕生命。深感於個人生命受制於時代種種不得已的哀痛。其致意於六朝名士的心態及處於南北分裂的庾信研究。實寓有深意焉。”

《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读后感(三):識廖蔚卿 續

康韻梅的文章還憶起廖先生的有一處與眾不同:“先生於就讀白沙女子師院國文系時親炙臺靜農先生。復受臺先生青睞延聘至臺大中文任教。師生情誼逾五十年。先生為學行事亦深受臺先生之影響。衡酌是非實清明有序。臧否判斷則涵養於內。臺先生過世。先生不曾撰寫隻字片言以為紀念。唯於臺先生逝世紀念座談會中娓娓追述臺先生在白沙國立女子師範學院教學。生活之情狀。特別敘及抗戰勝利後。學院搬遷時。臺先生一家困頓之景況。懷思之情令人動容。先生復保留臺先生書房之座椅。置於一己書桌之前。日坐其上閱覽群籍。可見其對臺先生憶念之深切。”

想來也真是可惜。像她這樣追隨臺先生如此久的老門生竟沒有像林文月一般多寫些憶舊述學的文章。尤其是艱難的白沙山中歲月。若有她這樣的親歷者來寫。一定會更真切可懷。

臺先生後來治學喜說魏晉六朝的人與事。廖先生也喜歡。也許身處特殊的時與勢中。對那段歲月共鳴尤多。臺公的《嵇阮論》憂憤深廣。吞聲躑躅緩緩言。

臺先生渡海後文字。無論是《龍坡雜文》里的小品。還是論文集里的篇什。都覺得滿嘴說不盡的苦澀。以《嵇阮論》為例。字裡行間。時見憤懣。既不得脫口肆言。又難以心歸靜謐。就像文中的嵇阮二人。苟全於亂世。憂慮深重。

不知這些文字的草成只是先生讀史遣性之作。還是感時傷懷。聊抒胸臆之篇。不由想起陳寅恪先生‘自由共道文人筆。最是文人不自由’的沈慟句子。好像李敖說過臺先生只知道埋頭寫字。不管其他的話。輒更是是夏蟲不可以語冰之嘆了。

在《嵇阮論》里。臺先生開篇就舉出《後漢書》里的《黨錮列傳》和《逸民列傳》為例。說前者里的人物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後者是‘遁世無悶’。‘獨善其身’。‘兩者都是儒家的精神。雖生活態度有積極與消極的不同。但不甘心昏暴的統治則並無異趣。’‘在炙熱的權勢之下。能以冷眼與唾棄的態度。也不失為沈默的反抗。’這不是夫子自道又是什麼。 ”更令人震撼且痛心的是這些話乃數十年前的以古襯今。但拿到今時今日來看。仍然如同直播現實怎不叫人心有戚戚焉。”

廖先生亦有長文《論兩晉詩人》。亦專辟一節寫《阮籍嵇康的反抗精神》。此文是用詩的語來說詩。百煉鋼而成繞指柔。

她寫阮籍:“詩人是用文字將理想和現實交織在他内心的活動寫出了。在那些詩中,有著體驗。有著感情。有著思想。有活躍著的生命的激動。那文字所凝鑄的形象。傳達出有如秋日般的清明而又肅殺又凄凉的效果。五言詩。到阮籍是成熟了。

雖則詩人借淳樸的語言將個性嵌在詩中了。但正因爲他的詩哀怨而不激烈。委婉而不嚴峻。雖對於當時政治社會有諷刺之意。卻沒有作明確的反抗。正如他的生活行爲一樣。放達忘形。卻並非將一切世事直意攻擊。只在酒甕之間。借著微醉時半醒未醒之際。一方面解脫於禮教束縛。一方面卻也周旋在帝王與豪士的遊樂中。使人感到詩情是純眞的。那個人的哀怨悲嘆之音是悽然響在我們耳中了。那遺世放達的胸襟也使人企羡了。但那高潔--詩人的孤傲的人生。卻又顯得那般無力與戰敗。且蒙上晦澀幽秘的光。”

她寫嵇康的寧為玉碎:“他終於就戮。懷著有志不就與寂寞的孤憤。當太學生三千人在刑場請以爲師時。他拒絕了。琴音絕了。他不願將廣陵散傅諸世人。因爲他底心靈未曾得人世的了解。因爲他底琴音曾無人起微些的共鳴。

十九世紀法國浪漫派詩人繆塞在經歷了人世的滄桑。飽受失意的打擊後。會在絕望與悲哀中呻吟:‘力與生命消逝了/沒有一個朋友/也沒有一點歡暢。/往日所養成的自尊的信心/而今已隨著消逝了。’

人生社會將那神聖的賜予袷了詩人。他們流出孤寂的眼淚。從青年到老年讓自己的力與生命在悲哀中消逝。詩人嵇康便用他的天才將這歷程刻劃下了。我們不是從那淳樸清明的詩中聽見哀憤的呼聲麼。我們不是聽見那朝向山林幽泉間的嘯吟麼。還有那穿過雲層的幻想。透過牢獄的怨訴。與乎擯棄了世俗。響徹刑場的泠泠的琴弦的不妥協的高亢之音。那裏。便是詩人的精神。”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