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路向心——在空气稀薄地带骑行经典读后感有感

一路向心——在空气稀薄地带骑行经典读后感有感

《一路向心——在空气稀薄地带骑行》是一本由白宇著作,北京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5.00,页数:2017-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路向心——在空气稀薄地带骑行》读后感(一):他的天堂,我的不敢

我一直是个宅女,为什么宅呢?因为路痴。出去之后很容易迷路,所以宁愿在家宅着也不出去旅游。不过作为一个青春期还残留着一年光景的人,对于旅行,对于西藏还是非常向往的。本来以为这是一本鸡汤,没想到打开之后才发现这么有意思。西藏的每一条路都独具风情,白宇也是个有情怀的人,他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如此有意思。最喜欢书里写的西藏的星空,很想去。

《一路向心——在空气稀薄地带骑行》读后感(二):敬佩那些为梦想前行的骑行者

书看完了,很佩服作者能在30岁的时候通过骑行完成间隔年的梦想。虽然我没有骑行的梦想,但是依旧有着去西藏的梦想。实现起来很简单很容易。

对于作者最后在书中说:亲爱的,千万不要以为在路上的生活如诗和远方一样的浪漫美好,也不要认为 走,去看看这个世界,是摆脱当下泥沼般腐朽人生的捷径,没用的,活得开心也好,不开心也好,跟远不远方,旅不旅行,没有半毛钱关系,说到底,终究取决于你是否热爱生活。

《一路向心——在空气稀薄地带骑行》读后感(三):我和你的缘分就在下订单的一瞬间

有些事情、缘分来了谁挡得了?我和它 -- 就是这样...

许多许多年前,我说有一天得去西藏。那时候年轻得只知道这个地方,不知道都不通火车。10年前青藏线通车,我记得和爸爸在家看中央台的通车直播,我说我要去,爸爸淡淡地说:高反你行吗?之后我为了坚定我行,还去买了像树根一样的红景天,一度让他以为我会很快出发......10年意味着,初中的孩子盼望大学毕业的漫长,而在现在说话的此刻,一切又像是穿越,嗖一下就能达到的行程......

前天在微博知此书、@当当 果断下单

说实话书名并不吸引我,因为之前@旅游卫视行者的小院儿 有过@谷岳 的#一路向南# 名字类似,但看过简介应该是我的口味

昨天上午书到手

白白素气的封面、半透明的腰封

等啥呢?打开……

平时我偶尔骑车,没出过城,所以更别提进藏,2011年切实计划过,可境遇的转变,搁浅至今。先翻看书里小白个人照,靠谱,不张扬,典型进藏的灰头土脸型的脸,嫌弃美颜,亲切感,像极了隔壁老张家二蛋子;风景照,张张自带修图,都能拿出去大批印刷成明信片

《一路向心——在空气稀薄地带骑行》读后感(四):心有多大?装得下世界都是你的

在拥挤的城市用碎片时间一周看完此书,于我而言,这本书的重点不是故事本身,因为骑行啊跑步啊这种不断与地心引力做斗争的重复性机械运动实在是件太私人化的事情,再好的文笔如何绘声绘色的去描述一路崎岖坎坷,天公不作美,身体没有收到过同等程度痛苦的人总是无法感同身受。这本书最感染我的,是其中蕴含的精神。

作者反复在说“我就是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情况下会放弃”。是一个回答,也是一种自问。

到底什么才是“活着”的意义?作者在自序中用了好几段事件去描写“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还活着”,看的我头皮炸裂,鸡皮疙瘩掉一地,没错我被感动到了。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身体养成了种种与活着相关的生活习惯,却忽略了去感受最原始的心脏跳动。远离熟悉的城市,抽离琐碎的生活,安心做喜欢的事,感受活着的力量,最让人向往。如书中所说,岁月总时无可回头,每一个瞬间都应当尽兴。而不是按部就班的生活。

内心充盈,热爱当下。和物质成就鸡毛蒜皮的琐事通通无关。

在这个全民旅行,全民阅读,全民健身,全民#¥%……&的时代,一阵又一阵的热潮让人们应接不暇的努力追随。越来越多人顶着形形色色的“意义“,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里准备好精良装备,带着人类文明的自豪,津津乐道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社交平台报道,从全世界路过,插上到此一游的旗帜,打上了这样那样的标签。但在这本书里,我感受到了最原始生命的力量,没有装备,与舒适无关,单纯燃烧身体的热量,坦诚而炙热的奔向大自然,单纯的事情总让人觉得珍贵难得。我相信付出的辛苦与看到的美景是成正比的,最美的风景一定在人迹罕至,汽车的轨迹难以到达的地方。这本书,让我有了想去燃烧生命的冲动。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对我来说大概是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幻想和憧憬。有了诗和远方才有勇气应对眼前苟且啊。就像不吃饱了哪里有力气减肥嘛。一个道理哈哈。

一路向心,心有多大?装的下世界就是你的!

码完。致男神小白:)

《一路向心——在空气稀薄地带骑行》读后感(五):一旦上路,别有洞天

“一旦上路,别有洞天,目的可求完美,举步之际则无须周全。”

这是我第一次独行西藏时在日记本里摘录的话,具体哪本书已经记不清,只记得来自于史铁生。我在整个旅行途中也一直记得,旅行打开我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无法言说什么旅行的意义,只是如书中所说——“有些事情你无法理解,但一定要敬畏;有些地方你待得不长,却会用余生去怀念;有些人你只见了一面,却无论如何也不会淡忘”。

即使我旅行的方式必然和作者不太一样,但是真正去过藏地的人,一定都会明白那种来自于空气稀薄地带的震撼。如果你爱清澈的天空,如果你爱茫茫的荒野,如果你爱绵延的雪山,如果你爱斑斓的湖泊,如果你爱耀眼的星空,如果你爱空气稀薄时的晕眩,你就一定会爱藏地。

看完我有些感动,每个人理解和感受这个世界的方式都不一样,有些人通过思考,有些人选择妥协,有些人平安自足,有些人庸庸碌碌一生。从我的角度看,作者选择的是体验,用身体体验,通过身体的痛苦和每块肌肉每根神经的运转去“活得更强烈一些”。

虽然书里写了很多,但真正的旅途中,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即便你和他一起亲身经历,所体会的东西也必然是不同的。正如他书中所说很多地点和场景与我去过的重合,然而我能感觉到,骑行的过程若非自己尝试,无法感同身受。

但是你能感到一种生命的张力,一种不甘于安稳平淡的人生,一种对荒野的敬畏,一种渴望感受这个世界的理想主义。我想某些方面我懂,因为我知道即使我们感受这个世界的方式不一样,但核心一定都是因为对未知的好奇和对生活的热爱,所以才会有穿越世界的梦想。心里画着一张张地图,却不只是为了简单标注“去过”,途中的人和事,身体的兴奋和痛苦,最终和途中看见的风景融为一体,成为作者心中的唯一。我想那些喝过酒的夜晚和一次次的感动,应该就是所谓的情怀吧。

我看到他终于回归正常的生活,却和我有一样的困惑——我每一年过去都会担心自己失去对生活的热情。我记得第一次看到羊湖时,站在风口里疯狂流泪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只有对大自然的敬畏,我也记得我曾经为了爱人做过多少莫名奇妙的事情却根本不后悔。然而后来见过了很多美丽的雪山和湖泊,也爱过了很多可爱的不可爱的人,那种感动很难再找回。

我可能会换个方式感受世界,我可能会最终与这个世界妥协。

可是我知道他不会的,生命有那么多可能性,不去探寻又怎么知道不行呢?

因为你是永远如风的少年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